《翠鸟》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1695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翠鸟》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翠鸟》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翠鸟》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翠鸟》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翠鸟》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翠鸟》教学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翠鸟》教学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翠鸟》教学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翠鸟》教学实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翠鸟》教学实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翠鸟》教学实录.docx

《《翠鸟》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翠鸟》教学实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翠鸟》教学实录.docx

《翠鸟》教学实录

《翠鸟》教学实录

师:

下面于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件事,上节课,我们第一自然段读得最多,我想问一下,你读了第一自然,脑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

请同学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的样子。

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爪子

 

生自由读。

 

师:

请愿意上来把你头脑中的翠鸟画一画?

飞的也好,不动的也好,谁愿意来画一画?

 

指名四人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

 

师点评:

看!

这只翠鸟正在叫呢,鸣声清脆,我给画点声音出来。

(师加了一笔)

 

这只翠鸟正停在苇杆上一动不动呢。

这只翠鸟飞起来了呀。

啊,这只翠鸟刚出生呢,羽毛还没丰满呢。

 

师:

同学们画得这么好,可不能浪费了,谁能来介绍介绍这些翠鸟?

 

要想介绍得好呀,得把第一自然读好!

读得滚瓜烂熟!

 

学生自由读。

 

师:

谁来介绍介绍?

(指名)你来,下面这些同学都是来参观的。

 

生:

这只翠鸟

 

师:

停!

你看,同学们都坐得这么好,在听你的介绍,你要不要先说些什么话呢?

 

生笑了一下,再一想,说:

同学们好,你们看,这只翠鸟(学生介绍得较简略)

 

师:

你学得介绍得怎么样?

 

生:

还不错。

 

师:

这么自信?

 

生:

是。

 

师:

老师来给你提点意见,人要有自信,不过也要实事求是,我觉得你介绍得还不够好,太简单了点,你知道你为什么没有介绍好吗?

 

生:

不知道。

 

师:

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把第一自然段读好。

 

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些可爱的翠鸟?

 

一女生介绍。

(介绍得很详细,很生动)

 

师:

你介绍得太好了,你瞧,同学们都被你的介绍吸引了,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能把这些翠鸟介绍得这么好吗?

 

生:

因为我把课文读熟了,而且记住了。

 

师:

同学们,这就是好经验啊,把课文读熟了,并且记住了,就能把这个介绍好。

 

师:

从同学们的介绍,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愿不愿意当翠鸟呢?

 

生:

愿意!

 

师:

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把身份换一下,现在同学们就是一只只可爱的翠鸟了。

我是从欧洲来的,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

我这儿有身份证(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身份证挥了一下),我们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都是你们鸟类的好朋友,我想来采访一下各位翠鸟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呢?

 

生:

愿意。

 

师:

好,那么我们现在开始采访。

 

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为什么?

 

生:

因为我们鸣声清脆。

 

师:

噢,鸣声清脆,叫几声试试。

 

生纷纷放开嗓子学鸟叫。

 

师:

嗯,声音真好听,翠鸟们,你们的嗓子那么好,不知道会不会唱我们人类的歌曲呢?

 

生:

会。

 

指名唱。

 

师:

唱得真好听!

 

翠鸟们,我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外号叫叼鱼郎,不是大灰狼的狼哦。

 

你们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谁能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叼鱼的?

 

生:

小鱼儿刚一露出水面吹个小泡泡,我就发现了。

 

师:

哦,刚一露面,你就发现了?

然后呢?

 

生:

然后我就象箭一样飞过去,把它叼起来了。

 

师:

你讲得比较简单,谁能来详细讲讲呢?

 

生:

那些小鱼儿是非常机灵的,它们总是只悄悄地露出水面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吹个小泡泡,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还是逃不过我们的眼睛的,因为我们总是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动也不动地注视着水面的,所以它们一露面,我们就会发现了,然后就蹬开苇杆,象箭一样地飞出去,用我们尖尖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它们叼起来了。

 

师:

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证明呢?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

我们一蹬,就蹬开苇杆了。

 

师:

你就是再蹬,我也感觉不到你们的本领高,速度快呀。

 

生:

我打个比方吧,从这个角落到那个解散,我们只要一眨眼功夫就能飞过去了。

 

师:

噢,一眨眼。

还有吗?

 

生:

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也能看出我们的速度快。

 

师:

这怎么就能看出来呢?

 

生:

因为当我们已经飞远了的时候,我们原来停的苇杆还在那儿摇晃,水波还在那儿荡漾呢,说明我们飞的速度特别快。

 

师:

啊呀,是啊,你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

我现在心服口服了。

 

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

 

生:

我们家在草地上。

 

师:

是吗?

翠鸟怎么搬家了呀?

我听说你们不是在草地上的呀?

 

生:

我们家在石壁上,洞口很小,你们人类是进不去的,真是可惜了!

 

师:

是吗?

进不去呀。

那你们家是什么样呢?

能不能给我介绍介绍,我也好回去给你们登登报呀。

 

生:

我们家在小溪边上,陡峭的石壁上,那里,洞口很小,而且又很深,所以你们人类就进不去了,只能伸进一只小手。

 

 

师:

好,通过你们的回答,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家是在石壁上,啊呀,翠鸟们,你们真是太会找地方了。

那儿真安全啊!

 

你们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生:

欢迎你以后再来我们这儿。

 

师:

你们这儿热情好客,我一定会再来的。

 

生:

希望你多帮我们宣传宣传。

 

师:

这个不用你们说,我也会做到的,我一定会好好写一篇文章给你们宣传的。

 

生:

以后我要发明一样东西,可以把你变小,然后请你去我们家坐坐。

 

师:

啊呀,你真是想得太周到了,谢谢你!

 

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吗?

 

生:

以后对我们鸟类要保护。

 

生:

不能再伤害我们了。

 

生:

要保护环境,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和你们人类做好朋友。

 

 

师:

好,各位翠鸟们,你们的要求我记住了,我要写一篇文章,下面还得加上一句话:

让我们全人类都来保护环境,保护鸟类!

 

嗯,你们这儿有没有现成写你们翠鸟的文章啊?

我带回去翻译一下。

 

生举起手中的书:

这篇就是啊。

 

师拿起书,作惊讶状:

嗯?

这是什么字呀?

我怎么不认识?

 

生:

这是中文。

 

师:

啊呀,我能听懂中国话,可是不认识中国字啊,谁能来读读,让我听听,这写得好不好,看是不是可以就把这篇拿回去翻译了。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

我听出来了,写得不错,翠鸟们,这一段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

外貌。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

我又听出来了,这两段也写得不错啊,这两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

写我们怎样捕鱼。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

这一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

写我们住在哪里。

 

师:

噢,也就是说住处。

 

写得真好啊,先写了你们的──(外形),再写了叼鱼的本领,还有──(住处),我下面呀,还得加上一段,让大家都来保护你们。

 

谢谢各位翠鸟们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采访。

 

师:

同学们,现在我又是于老师了,而你们也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

为了感谢同学们,我送同学们一样礼物,给同学们一段京剧。

 

师唱京剧《苏三起解》。

 

结束!

 

【评析】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很重视读书。

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感悟和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然后通过模仿或重组的训练加以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这种读书──感悟──积累──运用的有序设计,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层层深人,富有实效。

其中感悟是关键环节,它是读的目的,又是积累和运用的基础。

在课例的设计中,重视了引导学生对语文文字的感悟。

《翠鸟》一课中,让学生交流、讨论:

课文有哪些描写值得我们学习?

把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但从效果看,学生找出了文中精彩的描写,但由于忽略了对课文有哪些描写值得我们学习的探究,因而学生对句子的感悟层面较浅。

由于感受不深,朗读时情感表达显得不够充分。

 

摆正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精练巧妙的设问,紧密有致的课堂组织,使得学生在课上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听说读写议等活动,语文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如(翠乌)一课中,让学生动手画图,通过还原图形检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扮演自然博物馆讲解员,通过语言重组和表达训练,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凸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