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2221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0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docx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

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考察报告

(一)成都市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之一,共辖9个区、4个市、6个县,土地面积1239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面积598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1418平方公里。

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西部第一。

2007年,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海滨新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25.0万人,常住人口1270.6万人。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1亿(比上一年增长12.1%,列中国城市第14名),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

建国60年来,成都市面貌变化很大。

解放初期,成都市的建成区面积只有18平方公里,是一座消费型城市。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龙头",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市容、市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上世纪70年代,成都市城乡分野基本上以一环路为界,但一环路以内还有部分农田,到80年代末,一环路以外全部是农村,90年代二环路以外全部是农村,到21世纪初,城区已填充到三环路,但三环路以外全部是农村,现在,三环路以外已被城市和非农建筑迅速占领,成都市居民最为直观地看到,每10年甚至5年,城区就会有很大扩展,目前这种趋势正呈现加速态势。

2007年提出"全域成都","全域成都"的核心内容是统一规划和建设成都12390平方公里市域,形成"一区两带三圈层四基地"布局格局。

"一区":

1个特大都市区,由中心城和华阳、新都、龙泉驿、双流、温江、郫县等6个新城构成;"两带":

龙门山和龙泉山两个旅游发展带;"三圈层":

成都城市的三个圈层;"六走廊":

中心城—华阳—正兴,中心城—双流—新津—蒲江,中心城—温江—邛崃,中心城—郫县—都江堰,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金堂,中心城—龙泉驿;"四基地":

争取用10年时间,将成都建成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全域成都"强调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打破区域分割、城乡分割和行政体制障碍,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功能要求,实现要素和资源的市场化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就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2004年2月5日成都市出台《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成委发[2004]7号)后,围绕意见印发了涉及县乡财政体制、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户籍管理制度、土地流转办法、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制度文件几十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统筹城乡发展政策体系。

由此成为中国第二次农村改革的先行者。

成都是在有过5年的统筹城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的。

(二)重庆市(渝)

重庆是中国四大中央直辖市之一(1997年3月14日批准设立),是我国西部最发达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城乡统筹的特大型城市。

直辖使重庆中心城市生产力不断得到释放。

土地面积82403万平方公里,共辖19个市辖区,17个县,4个自治县。

2007年底,重庆户籍人口总量已达到3235.32万。

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660元,比上年增长15.3%。

重庆以主城区为依托,各区、县、自治县形如众星拱月,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2007年初,重庆将四大板块的发展战略确定为"一圈两翼"三大板块,即"1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渝东南"两翼"。

(重庆"一圈两翼"的含义是:

依托"1小时经济圈"发展优势产业,与四川共同打造国家新的增长极——成渝增长极;以库区腹心城市万州区为中心的渝东北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则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和特色旅游产业。

)"一圈两翼"既是重庆的区域发展战略,且深刻蕴涵着重庆统筹城乡的发展模式、工作重点和着力方向。

2007年9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的批复》,正式批准实施《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明确了重庆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

重庆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把"一圈两翼"打造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平台,明确了一小时经济圈"领头领跑"、渝东北地区"提速提档"、渝东南地区"做特做优"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努力构建产业联动、就业转移、教育互助、科技合作、卫生共享、人才交流、融资支持、扶贫开发八大新机制,"一圈"和"两翼"按主题功能定位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协调的基础上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重庆市着力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城市资源下乡,支持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开发相结合的综合性建设。

渝、蓉两市均具有广袤的农村,农村人口众多,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显,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典型和示范意义十分明显。

  (三)成渝两市改革试验启动情况

2007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2007年6月7日,发改经体[2007]1248号)。

通知要求,重庆市和成都市要从两市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消除中国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达到城市和农村、居民和农民真正平等的目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继上海、天津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区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其意义堪比当年中央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1、成都市开展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本思路和制定的主要政策、采取的主要措施

(1)成都市的基本思路

中共成都市委制定了未来10年的统筹城乡发展目标:

明确提出"三个集中"的战略思路,即:

一是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土地规模经营率达75%。

到2017年,要把150万农民转变为市民。

二是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两番,突破1万亿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减少20%。

三是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缩小到2∶1。

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均等化,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基本同质化。

四是科学发展体制初步形成。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执政为民的价值体系、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居民,城乡、区域和人与自然更加协调发展到。

根据2007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到2017年,将有150万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基本同质化。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突破3000亿元。

(2)成都市制定的主要政策

成都市成立了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

成都市农业委和推进办分别向市委、市政府提供了《加快城乡统筹、推进科学发展》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为市委和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中共成都市委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深化城乡统筹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提出:

产业发展是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关键和前提,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现代农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就业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推动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的重要基础。

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意见》强调"三个集中"的基本原则;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努力做好群众工作,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把政府支持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健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要努力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把成都建设为西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发展区、农产品加工中心、现代农业物流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中心。

(3)成都市采取的主要措施

成都市选择双流县作为这项改革的先行示范区,率先启动改革。

"三个集中"是成都市双流县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探求出的一种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形式。

通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可以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可以形成产业聚集的优势,提高工业发展水平;有效防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土地向业主集中,可以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加快农业产品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的效益。

通过农民向城镇集中,可以让农民享受到城镇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城市文明,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

2、重庆市开展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本思路和制定的主要政策、采取的主要措施

(1)重庆市的基本思路

重庆市将以"一圈两翼"(一小时经济圈,两翼为渝东南和渝东北)、解决农民工问题、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转变政府职能等4个重点领域进行突破,提出以"加快"、"率先"为目标,以"一圈两翼"为战略平台,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劳务经济为抓手,以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扩大社会保障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以消除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障碍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力争在西部率先构建科学发展新机制。

该市将在户籍、土地、公共财政、行政管理等领域大胆进行改革探索,逐步建立起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

(2)重庆市制定的主要政策

建设试验区的第一年,重庆市就重点完成了《重庆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方案》的报批,制定《重庆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五年规划》以及年度试点工作计划。

同时,按年、分区域将任务分解。

目前,重庆市正在探索土地流转的三种方式,即对于不能改变农业用地性质的土地,可对其经营方式进行调整;如果可由农业用地改为城市用地,对征地动迁的农民采取现金补偿+股份补偿的方式;集中配置宅基地等非农用地资源,把更多的非农用地释放出来。

(3)重庆市采取的主要措施

重庆市选择九龙坡区作为这项改革的先行示范区,率先启动改革。

九龙坡区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代表性,改革的重点有7个方面:

一是加快推进户籍配套制度改革。

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四是加快推进城乡均等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体制改革。

五是加快推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消除城乡市场壁垒。

六是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七是加快推进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增强联动区域发展和反哺渝东南地区和渝东北地区的能力。

根据示范区所取得的经验,重庆市进行了"五个方面的统筹",即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推进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国民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要实现这五个统筹,重庆市正在积极争取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并在多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和创新。

它包括:

建立覆盖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城乡财政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建立相应的户籍制度,构成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让农民共享土地出让的增值,促进农村市场体制改革,让农业更好地走向产业化、市场化;让金融等生产要素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让城乡市场相互交融;加快政府的行政改革,打破一切阻碍城乡发展的陈规陋习。

基本建成法制型和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中国改革进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旋律。

二、成都的方式

(一)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办法

2003年10月22日,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双流县召开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现场工作会,在总结当年3月、9月分别在5个县(市)、5个城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市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

自此,成都全面推进了后来被概括为"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摆脱了就农村说农村、就城市说城市的传统,强力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刚性,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004年2月5日,《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正式颁布实施,这份文件提出"建立城乡一体规划新格局、建立城乡一体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城乡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城乡路网建设、加快城乡水利建设、加快城乡生态建设、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建设、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转变、发挥金融支农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一揽子"城乡一体化改革的综合配套政策,使成都的城乡一体化一开始就走上"系统推进"的道路。

成都的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城市化。

成都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概括起来就是"三个集中"、"三大工程"和"两大保障"。

"三个集中"在试点区县2003年3月以来的探索实践中诞生,于2003年10月22日双流会议被正式提出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办法。

后来又相继在实践中总结出"三大工程""两大保障",完善了总体战略部署。

"三个集中":

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综合配套政策为保障,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在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机制推动下,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在产业聚集和城镇建设推动下,农民向城镇和集中居住区集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三个集中"是成都城乡一体化以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方法。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走集约、集群发展道路,以工业化作为城乡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带动城镇和二、三产业发展,创造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条件;农民向城镇集中,聚集人气和创造商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大工程":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

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尚不具备条件实施"三个集中"的偏远农村,实施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的"三大工程"。

"两大保障":

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提出:

把成都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先行样板,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

其基本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为重点,提高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水平,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为重点,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

据此,成都按照"全域成都"理念规划试验区的发展目标:

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00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8万元以上,城镇化率达6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

(二)大力实施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强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制定城乡一体的工业布局规划,将原规模小、布局散的116个工业开发区调整、归并为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

通过规划调控、政策引导,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

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坚持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稳步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实施规模化、集约经营。

到2006年底,共实施土地规模经营153.8万亩,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80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联系带动农户123.5万户,占全市总农户数的59.2%。

梯度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有组织分层次地引导农民多种形式地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全市规划建设了600个农村新型社区。

到2006年底,近27万农民住进了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

为了积极创造条件实施"三个集中",成都市在农村大力开展了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农村扶贫开发"三大工程"。

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4个方面增加了收入:

第一,部分农民被征地后,可以到征地企业去上班,领取企业给予的工资;第二,农民的另一部分收入,来自入股土地的分红;第三,农民享受社保覆盖;第四,按拆迁面积的35%—45%给农民返还住房。

农村的住房面积大,按此比例返还后,很多农民一家就可以得到两套新房,其中一套还可以出租。

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变为了市民,而没有进入城市的农民则成了农业工人。

(三)构建农村和农业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农业的市场化改革涉及到一系列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尤其是土地问题。

在这方面,成都首先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具体办法。

农村承包地是根据水田、旱地和耕地质量的优劣来搭配承包给农民的,虽然公平,但很分散。

如成都市双流县一农户,全家承包地不到4亩,但却有24块。

发展现代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是基础和前提,承包地的分散、交叉使农民和市场主体都很难进行土地规模经营。

因此,可以采取农民土地承包权实行股份量化方式,分离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

农民以股份化的土地承包权流转给市场主体,让有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对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促使一般农户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或成为农业产业工人。

这既稳定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如成都邛崃市固驿镇仁寿村与文君米业公司合作,对全村90.7%的耕地进行规模经营,并以"土地承包权收益换社保"的方式建立农民养老保险,2006年,农民转移就业率84.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400余元,已有312名农民办理了参保手续。

其次是鼓励农村专业组织、大户、企业的联合。

以前,农村和农业已发展了一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专业户和农业企业,但是这些组织、专业户和企业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市场竞争能力也不强。

因此,要增强其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就要采取股份合作等多种联合方式,壮大经营规模,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近年来,成都市一些专业组织、大户、企业通过联合,使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都得到了明显增强。

政府还积极引导工商企业进入农业。

工商企业进入农村和农业,不仅可以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本匮乏,而且可以带来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和技术,有利于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农业市场主体,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其巨大的推动作用。

农业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建设现代农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的作用,政府还必须进行有效的干预,引导市场主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2007年初,成都市在增加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整合财政性农业资金组建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利用这个融资平台,有效地吸引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现代农业。

(四)推进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努力构建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推进规划体制机制改革,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发展。

探索"城市规划"变"城乡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城乡一体发展的各类规划,并建立起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管理体制,实现了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监督管理满覆盖。

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

一是稳步推进市和区(市)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采取撤并、重组、延伸等办法,先后实施了30多个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二是积极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调整市、县、乡三级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加大了市级财政对困难区(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实行了"乡财县管"。

三是全面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撤乡(镇)并村,精简乡镇机构各类人员。

实施了"村改居"的农村社区管理。

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城乡均衡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

率先在全国提出"实行一元化户籍制度",将全市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同时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制定配套政策。

推进城乡一体化使成都在全国率先实现规划变革,加快了政府体制改革、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加快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了"人往哪里去"的难题,明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007年6月,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进一步加大了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力度。

2008年1月1日,成都市委出台2008"第一号文件"。

这份名为《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试行)》的文件,把改革的重点锁定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推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开展农村房屋产权使用权流转试点等目标,这份旨在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的文件,把农村市场化改革推入"深水区",必将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

2008年1月4日,成都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成都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宽的领域来思考发展定位,按照建设西部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以及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的目标定位深入谋划试验区建设。

成都城乡一体化典型: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典型:

锦江区红砂村(三圣乡)。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典型:

邛崃市羊安镇。

农村规划的典型:

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

规划变革的典型:

成都市规划局。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典型:

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

城乡一体行政机构改革的典型:

成都市水务局。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典型:

新都区木兰镇。

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典型:

兴蓉公司。

城市经营的典型:

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

市场化配置资源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典型:

郫县安德镇"中国川菜工产业基地"。

统筹城乡就业的典型:

武侯区。

农村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