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2394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牛羊养殖及水果种植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

汉中市某某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3.项目法人代表:

4.项目地址:

汉中城固龙头镇

5.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农牧产品。

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使之成为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生态果园示范基地

果园:

500亩

②绿色养殖基地

良种黄牛2000头

良种山羊8000头

③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

园区道路建设;

其中:

主要道路10000米

次要道路15000米

给排水工程;

供电及电气设备;

④沼气池:

1000米3及配套设施

⑤排灌系统(喷灌、滴灌)

⑥项目总投资:

2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

7.项目实施期限

拟从2013年03月到2016年03月,3年内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建设无公害生态果园、绿色养殖的生态农业园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项目农业结构调整布局,种植场地选择,建设条件进行分析,选择优质牛羊品种及种植养殖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选择。

拟建规模、投资估算,项目经济效益测算作为重点,具体内容有: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建设条件和规模

3.市场预测

4.生产技术方案

5.公用工程及生态、环保卫生、防疫

6.生产组织,劳动定员,技术培训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财务效益分析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总投资

万元

2000

2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000

3

年总成本

万元

800

4

年经营成本

万元

600

5

年销售税金

万元

170

6

利润总额

万元

200

7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5.

8

财务净现值

万元

94.000

9

投资利润率

%

11.408

10

投资利税率

%

15.962

11

资本金利润率

%

11.408

12

借款偿还期

13

投资回收期

5.250

14

盈亏平衡点

%

79.255

15

资产负债率

%

3.290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1.建设生态农业园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无公害农副产品,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2.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

本项目从现代农业生态需求考虑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又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3.项目建成后,保证了汉中市城固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可带动汉中市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汉中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4.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和饲养,采用先进的栽植技术和饲养方法,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项目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无公害、有机食品及畜牧良种,供应汉中市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5.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

技术上将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在实施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养殖的品种,注重生态,保护环境。

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第一节:

项目的必要性

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在2000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分析我省自身的特点,我们清楚地看到,我省传统农业“一小三低”(规模小、低投入、低产出、科技含量低),其导致在农业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关联体制创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与先进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所受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入世”对某传统农业是一个严峻挑战,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然而,“入世”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我们选择了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作为突破口,顺应了“入世”需要。

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无效生产能力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我们用优质化去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用特色化形成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加速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热潮。

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全球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产品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粮食、果蔬、畜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项目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生态农业园,是符合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汉中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和美丽市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假日的增多,市区居民的休闲旅游的兴趣越来越浓。

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乐假日休闲旅游,近郊农村现代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农业区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汉中市提供了新的旅游项目,而且宣传了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调整和优化村经济结构,进行山水农业综合开发,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从而起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直接参与等方面的示范样板基地的作用,带动汉中市和周边地区农村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该地区从农业资源型开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从单一小农经营方式向规模化养殖,种植转变,从而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节市场分析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生态农业代表了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

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的需求量逐年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为人们必备的食品,但由于化肥、农药激素的无节制应用,使水果的农药残量超标,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成为市场的热销水果产品。

我们有较丰富的荒山荒坡资源,合理开发荒山荒坡资源,建立具体生产与环境改善相结合的生态果园,是我们的目标。

同时,有很多具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水果品种资源。

建立生态果园,为改善市场供应结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

现如今,农村水果消费水平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水果消费将逐步上升,特别是符合世界健康潮流的有机水果,将进入世界水果市场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我国牛羊肉价格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及加入WTO后养牛、养羊成本的降低使国外牛、羊肉市场空间极大提高。

随着沿海省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第一产业的牛、羊生产的比重将逐年下降。

城市人口和城市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作为肉类消费主体的牛、羊肉及其产品的调入量将逐年提高。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约1500万,按每人消费8公斤算,每年需要增加牛羊肉12万吨。

第三章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建设场地

比较汉中市近郊各地实际情况后确定,选址在城固县龙头镇建设农业生态园的,本项目首期建设已完成,其建设场地确定按规划布置安排生态农业综合种养植模式。

在保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科技特色,建成融生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推广于一体的朴素、清新、自然的生态农业园

第二节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一、建设规模

我们多次聘请专家按生态农业园建设的要求,对种植养殖品种选择、场地进行合理种养殖安排。

生态农业园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按现代农业生态产业模式安排规划:

第一产业:

有机水果、名特优牛、羊养殖和与生态农业相关的生物技术。

第二产业:

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

第三产业:

建立生态农业服务体系,拓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功能。

项目总面积2000亩,按生态农业模式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选择种养殖品种、规模、生态链。

1.生态果园500亩

2.绿色养殖基地1000亩

其中良种黄牛:

年出栏2000头

良种山羊:

年出栏8000头

3.环境基础设施(园区道路、给排水、绿化)

4.建设1000米3沼气池一座及配套设施

5.排灌系统(喷灌、滴灌)

二、建设内容

1.生态果园基地500亩

果园设置山坡低丘地,植被较好,规划的果园种植群落,按生产要求和科目的属性安排种植,形成观光、推广展示方便的生态果园模式。

2.绿色养殖基地1000亩

良种黄牛:

年出栏2000头

良种山羊:

年出栏8000头

3.道路系统

主要道路:

按规划主要道路宽8米,水泥路面6米,人行道2米,全长约10000米。

次道路道宽6米,水泥路面4米,全长12000米。

支道宽2米,条石或三合漆路面,全长3000米。

4.排灌系统

项目排灌系统、果园、开挖支排水沟,使整个区域形成层次分明的排灌网。

5.喷、滴灌设施。

实现灌溉自动化,节约水源,节省劳力,保护土壤,同时有利于集约化科学管理,展示推广。

6.园林建筑

作为汉中市近郊的生态农业园,有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保持生态环境,为市场提供无公害生态农业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职责,同时也是回归大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农业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之处。

因此在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同时,考虑建设一定量的园林小品和附属设施,以增加生态农业园的园林化和生活便利,提高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

三、产品方案

各类水果500万公斤

良种黄牛2000头/年

良种山羊8000头/年

经济间种作物10万元/年

旅游收入5万元/年

第四章总图布置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生态农业模式生产为主的原则,在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生产、应用、示范的功效。

第一节总图布置

生态农业计划扩展生态农业模式的总体布置,分为2个生产区,形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1.生态果园生产基地

在果园内曲径小路和假山安排休息亭等风景小品,设置果园服务的附属设施。

利用地形规划种植品种,利用部分果树间隔地间种中草药、绿肥,既有原始山村风格,又可按生态要求还原自然。

2.绿色养殖基地

发展良种牛、羊的繁育为主的综合利用,设牛、羊-沼-果-生态模式。

所有旅游项目、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体验自选自摘的农家生活的欢乐。

第二节土建工程

1.建筑

主要建筑设计是以建设生态农业园为需要。

除了展示保持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外,还要起到推广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及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建筑设计尽量保持与该地农家风格相似的形式。

①牛、羊舍

牛、羊舍为砖木结构,均为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青瓦屋顶。

牛舍面积18000m2,羊舍12000m2。

②加工房、库房

均为砖混结构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1300m2

③生产技术服务用房300m2砖混二层结构。

用于技术服务及办公。

2.道路设计

主要道路南北穿过,各组团均有水泥铺就的次干道。

本项目将修建主要进入道路和次道路及停车点。

1主道路,采用水泥路面,8米宽,水泥路面宽6米,为主要运输进出路线。

2道路,道路宽6m,水泥路面4米,联系各分区。

3道路,支道路采用条石或三合土铺设,宽2m。

用于步行到各生产点。

道路系统表

道路级别

主要用途

路面宽度

路面材料

主道路

交通运输

6m

水泥路面

次道路

交通运输

4m

水泥路面

支道路

生产、步行

2m

条石或三合土

3.给排水

①给水工程:

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生活用水均为井水。

灌溉用水来自塘、库和水渠、沟。

水质没有污染,可供生产用水。

②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设计:

农业园与已有的水塘、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渠道或水塘,汇聚排涝站,再排出。

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或排入排渠。

4.电力、电信

基地就近接入各用电场所,近期采用架空输送,远期采用地式输送。

示范基地电话可直接由郊区电信引入,采用微机管理各基地,建立信息网络与国内外的沟通。

5.绿化

农业园开发后要注重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采用生态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种植养殖形式,自然平衡生态链、显示生态农业美景。

各基地的绿化安排应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形成丰富层次的观赏景观。

主次道行道树种植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第五章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

第一节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

本项目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利用高新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

一、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1.物质分级多层利用模式,建设微生物菌肥生产系统,设置集中沼气池,集中收集人畜、农作物废料、垃圾土堆发酵或沼池发酵,生产微生物肥料,用于无公害有机水果生产。

同时解决了养殖业粪便污染问题,形成“畜—沼—果”为主的结构优化模式实现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

利用汉中市粮食加工的下脚料,混合饲料、青饲料喂养牛、羊,将牛粪、羊粪和其它农家肥用于种植果树、间种经济作物,形成良性生物链,保持生态平衡,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2.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模式,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建设生物防治体系,创造天敌生存环境。

3.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技术

农业园建立无公害绿色生态果园,均按高标准建设。

生态果园的建设,首先营造防护林,根据不同的坡度,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建园的同时要规划好道路,节水排灌设施及绿肥饲料基地。

建年产10000头的牛羊养殖场,果树行间种经济作物(如:

中草药、花生、大豆、绿肥等),建立牛、羊——沼——果等的生态模式。

4.生态旅游模式。

农业园将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建设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项目各基地采用生态模式,为以上生态模式的综合运用,在依托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科学管理的同时,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生态农业体系。

二、高新技术内容

1.立体种植技术

农业园内果园、畜牧采用综合立体种养殖,用防护林带形式隔离不同种养殖区,改善小气候,防治交叉感染,施用农家肥、合理间作,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

2.节水灌溉技术

(1)农业园建设的整个项目区全面疏通灌溉渠,衬砌排水渠,合理利用水源。

(2)施肥管理

肥料种类:

三元素复合肥、尿素、钾肥、磷酸二氢钾、大肥王、微量元素等可溶性速效化肥,过滤后的沼液,有机肥浸出液等液体肥都可用于喷滴灌。

3.品种选择

红心蜜柚,黄心蜜柚在我省已有种植、并取得成功,项目选择种植红心蜜柚,黄心蜜柚,即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性,蜜柚外观金黄、果大、肉厚汁多、味甘,是近年来市场受欢迎的水果。

牛、羊:

引进(良种)母牛、羊自繁自育商品幼崽。

推广无公害牛、羊饲养技术。

果园间种品种应选择能固肥,经济价值高的作物,近年来省农业大学研究高效间种作物粒粒苋其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

项目实施对品种的引种养殖应与技术依托单位仔细研究,进一步确定种养殖品种的科技含量和市场需求,增产增效。

第二节生产技术流程

作为农业园所选择的种养殖技术必须是当前农业高新技术。

①果树种植技术的基本生产技术流程如下:

新品种引进试种→筛选适应本地区的优良品种→基地种植→栽培技术培训→种苗繁育→大面积推广种植→市场开拓→产品销售

②牛、羊养殖生产流程。

1.牛、羊养殖生产流程:

引进良种→自繁自育→选种→基地饲养→技术培训

育肥→商品牛羊

→推广养殖→开拓市场→产品销售

2.菌肥生产工艺流程

为了保证无公害蔬菜、瓜果的有机肥料,在养殖基地设置了集中菌肥生产部门,通过堆泥发酵、参入沼渣、干燥达标后使用,生产工艺如下:

有机肥采集→集中→施入专用菌液→堆泥发酵→参入沼渣→干燥→制粒→装袋

3.设备选型

为保证优质无公害水果、牛、羊检测繁育需要,必须采购部分必要的设备仪器,所选设备必须具有九十年代先进水平,应依托科研单位、指导采购必要适用的仪器和设备。

 

4.果园立体生态种植流程

沼渣

堆肥粪便下脚料

果树牛、羊沼菜

 

粒粒苋

或花生、大豆等

5.沼气生产技术流程:

收集基地的部分牛羊粪人粪、果蔬下脚料垃圾及周边地区的有机废料,加水经罐发酵产生沼气加压后经管道输入备用气点

1000米2沼气发酵灌→下料→发酵→

→产气→加压→输配管道→用户

沼渣→参入有机菌肥→干燥→装袋

果园基地。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第一节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

农业园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各项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宜,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依托建设地点的资源优势创建生态农业园。

针对当地农业结构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建设连片的生态农业基地,进行合理规划,推广先进的生态技术,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并且建立综合养殖基地,进行科学养殖,形成良性食物链。

果蔬下脚料、生活垃圾、部分牛、羊粪用于沼气池,产生能源供应养牛、羊和生活燃料。

部分牛、羊粪经过发酵处理后,以及沼渣可作果园的肥料。

建设生态果园生产基地有利于改善整个示范园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一个优雅、清新的自然环境。

 

 

生物链示意图

上述各项目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综合利用园区内外的资源优势,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使项目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第二节环境保护

本项目为生态农业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基本上无污染,采用覆盖技术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

牛羊粪便和垫草及生活废水等。

粪便、垫草等可经过沼气池和土堆发酵处理后综合利用,沼渣可用于基肥,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变废为宝;生活废水量很少,生活排污有化粪池沼气池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可收集市郊的畜禽粪便、垫草处理后作为农家肥料。

对保持市郊的环境卫生、生态环境均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节环境评价

本项目贯彻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建设方针,所采取技术措施均为无公害和对环境基本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先进生物工程技术,可保证示范区和辐射区的生态环境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本项目在建生态农业园的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源与污染物,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要求。

园区界种植防护林,可保证不受外界环境污染影响。

第七章节能

第一节设计依据

1.工程项目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不得采用的旧工艺翻版扩产增容及选用淘汰产品。

2.国家已公布的消耗指标和节能措施

第二节节能措施

1.优化选型,选用高效率水泵,采用节能型喷灌滴灌设备

2.工程中变电、机电设备均采用节能型产品

3.采用高效光源和新型节能灯具。

4.采用生态农业立体种养殖循环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能源。

第八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

第一节安全生产劳动保护

1.项目实施运行中,要保证所需原料无毒无害,且对生产人员不产生危害。

2.车辆和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内,要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岗位。

3.湖里水质要求要得到保证,不能随意把垃圾、未经处理的粪水排入湖内,造成湖域污染。

4.果园及需使用无公害的有机肥料,不降解后的生物肥料不能使用,不能对土壤水及大气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节卫生防疫

卫生防疫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必须采取有效的卫生防疫措施。

1.在设计中采取分离的布置方法,避免疫病传染。

根据养殖特点,选择合理的地块布置各场区,牛、羊不同品种的养殖场相隔较大距离分开布置,

2.健全检验制度,强化检验手段。

3.牲畜入舍前或入舍后,对畜舍进行严格清洗和消毒。

4.病、死牛、羊一旦发现,立即转入隔离区,然后送到规定地点,按规定进行处理或焚化。

5.如检疫出人畜感染的瘟病,立即隔离人、畜焚化深埋全部病畜,划定隔离区,彻底消毒后闲置一定时间后再重新使用。

6.加强对疾病的预防,要服用低毒药品防止疾病发生,发现疫情及时报应措施。

出售不允许有病死牛、羊,病死动物必须深埋、消毒。

7.良种培育的技术人员均需按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定期检查身体。

第九章项目的组织管理

及实施进度计划

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主管及实施单位为汉中市某某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拟准备与某农业大学、省原种繁育中心建立联系,以得到进一步的技术指导,在品与某农业大学共同研讨,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示范园规划实施方案,形成有影响的辐射面。

第二节劳动定员

本生态农业园按生产规模需劳动定员50人,其中:

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20人,后勤人员5人,职工20人。

第三节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本农业生态园项目,按规划分2期3年完成,现在已经完成一期工程,本年底启动二期工程。

项目依靠建成后的效益,滚动发展,加快完成农业生态模式的农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生产,进入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保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