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2437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docx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技能竞赛规程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测绘测量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测绘测量(二等水准测量、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1:

500数字测图)

二、竞赛目的

1.展示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学生应用实践的能力,促进社会对测绘类相关专业的了解,提升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促进学生的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水平。

2.引导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积极探索测绘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3.检验和展示参赛选手对测绘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能力,检验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外业数据采集以及内业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

4.检验学生对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各参赛院校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适应实践需求的应变能力,进一步促进测绘类专业教学改革。

为全国开设测绘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交流教育教学成果与经验的平台。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1.竞赛方式

竞赛采用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考试成绩不计入技能竞赛的决赛成绩,但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作为申请测绘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依据。

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个赛项的参赛队由4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其中队长1名,性别和年级不限,每个赛项至多1名指导教师。

所有指导工作应在竞赛前完成。

比赛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在比赛场地之外,不得在比赛过程中对参赛队员指导。

参赛选手的座位、批次和场地均由竞赛委员会组织抽签决定。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携带身份证和参赛证,参加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赛场开放,但观众必须在指定地点观摩比赛,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赛场。

2.竞赛内容

1)理论考试

以“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结合高等院校测绘类专业及课程的教学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的实际进行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时间为120分钟。

2)技能操作竞赛

操作技能竞赛采取技能操作考核的方式,竞赛内容包括“二等水准测量”、“数字测图”和“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

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上交合格成果的队伍,成绩为合格。

合格成绩的队伍按照成果质量和比赛用时确定比赛名次。

四、竞赛规则

1.参加竞赛者必须先组队报名,获得批准后方能参加比赛。

2.比赛过程中不得更换参赛人员,赛前更换参赛选手必须经竞赛组委会批准。

3.各队的比赛出场顺序抽签决定。

参赛队必须提前30分钟进入赛场,到检录处检录,抽签决定比赛路线或点号。

开赛前30分钟停止检录,未能按时到检录处检录者取消比赛资格。

4.开赛前仪器必须装箱,脚架收拢置地,队员列队待命,整齐着装。

5.技能竞赛开始。

裁判宣布开始,竞赛开始,同时开始计时,计时精确到秒。

参赛队不得在记录手薄内部填写任何关于参赛队及队员信息,参赛队上交测量及计算成果,由裁判长对成果编号。

6.技能竞赛结束。

各参赛团队在完成外业、内业及检查工作后,由队长携向裁判上缴成果资料,同时比赛计时结束。

7.各参赛队必须按规定轮换,违规者取消该参赛资格。

8.参赛团队必须独立完成所有比赛内容,比赛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与外界交换信息。

9.竞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

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继续竞赛,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该队竞赛。

10.参赛队必须服从裁判,对裁判有意见可以在赛后向仲裁组申诉。

不得在现场与裁判争执,影响其他队伍比赛。

五、奖项设定

设三个单项的一、二、三等奖,奖项比例分别为总参赛队的10%,20%和30%。

获得各单项一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六、申诉与仲裁

1.申诉

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

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

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

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将不予受理。

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赛项仲裁工作组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

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

申诉人不满意赛项仲裁工作组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

2.仲裁

大赛采用两级仲裁机制。

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

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

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

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测绘测量赛项技术规范

一、竞赛项目

1.二等水准测量2.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3.1:

500比例尺数字测图

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和职业特点设计,在竞赛不受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

欢迎各界人员在指定区域内观摩比赛。

二、竞赛使用的仪器

竞赛使用的所有仪器及附件均由参赛单位根据比赛要求自己准备。

1.二等水准测量

1)科力达DL07电子水准仪:

含脚架一副、数码标尺1对及尺垫。

2)非可编程计算器一个,用于高程误差配赋计算。

3)50m测绳(根据参赛队的需求配发)。

2.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

1)科力达KTS-482RLC全站仪及配套的二个棱镜和三个脚架。

2)非可编程计算器一个,用于导线点坐标计算。

3.1:

500数字测图

1)科力达KTS-482RLC全站仪:

含2个脚架,1根对中杆,大棱镜1个、小棱镜1个。

2)安装有数字测图软件(所用软件待定)的计算机一台。

3)2米钢卷尺一个。

三、竞赛场地

1.二等水准测量

设置多条闭合水准路线。

多个队同时开始比赛。

每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由3个待求点和1个已知点组成。

各队的比赛水准线路由各队抽签得到的待求点和1个已知点决定,长度2千米左右。

2.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

设置多条附合导线。

多个队同时开始比赛。

每一条导线由2个待求点和2个已知点组成。

各队的比赛线路由各队抽签得到的已知点和待定点组合决定,导线全场约1千米左右。

3.数字测图

1)测图面积约250m×150m,通视条件良好,地物齐全,难度适中。

多个队同时开始测图比赛。

竞赛场地和点位有明显标识,大赛为每个参赛队提供1个控制点和2个公共定向点及检查点。

2)内业编辑成图在规定的机房完成,组委会提供计算机及数字测图软件。

四、竞赛技术标准

1)《1:

5001:

10001:

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5)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6)本细则。

凡本细则与上述标准不一致的内容以本细则为准。

五、计分办法

1.成果全部符合限差要求和无违反记录规定者按竞赛评分成绩确定名次。

水准测量、导线测量中超限或违反记录规定的成果为二类成果,二类成果不参加评奖。

2.竞赛成绩主要从参赛队的作业速度、成果质量等方面考虑,采用百分制。

其中成果质量按下文的实施细则,作业速度按各组用时统一计算,裁判宣布竞赛开始计时,到上交成果计时结束,时间以秒为单位。

得分计算方法:

式中:

为所有参赛队中用时最少的时间,

所有参赛队中不超过最大时长的队伍中用时最多的时间,第i组实际用时为

测量最大时长限制:

数字测图(内外业)为3小时,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各为1.5小时。

凡超过最大时长的小组,终止操作。

3.在各赛项过程中,对于恶意造假或伪造原始数据者,直接取消该赛项成绩,有一项恶意造假取消各项成绩,即取消各项比赛资格。

六、实施细则

(一)二等水准测量

1.观测要求

1)采用单程观测,每测站两次高差,奇数站照准水准尺的顺序为:

后-前-前-后;偶数站照准水准尺的顺序为:

前-后-后-前。

2)水准测量各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3)测量员、记录员、扶尺员必须轮换,每人观测一测段、记录一测段。

不按规定轮换的队伍取消比赛资格。

4)本次比赛采用手工记录及计算,记录必须用赛会发的记录手薄和计算表格,现场完成计算,不允许使用非赛会提供的计算器。

5)参赛队信息只在竞赛成果资料表封面填写,手薄内部不得填写与参赛队有关的任何信息,也不得在手簿内部写与观测记录计算无关的任何信息,违者扣分。

6)每测站的记录和计算完成后方可迁站。

2.技术要求

1)观测按相应的测量标准。

2)记簿应记录完整,符合规定,记录规定见附件1。

手薄记录格式附件2,高程误差配赋表格式见附件3。

3)测量限差要求按表1.1规定

表1.1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

累积差(m)

视线高度

(m)

两次读数

所得高差

之差(mm)

数字水准

仪重复测

量次数

测段、环线闭合差(mm)

≥3且≤50

≤1.5

≤3.0

≤2.80且≥0.55

≤0.6

≥2次

注:

L为水准路线的总长度,以千米为单位。

3.上交成果

每个参赛队完成外业观测后,在现场完成高程误差配赋。

上交成果为:

四等水准测量竞赛成果资料。

4.成果质量成绩评定标准

成果质量从观测质量和计算成果等方面考虑,总分60分。

1)观测质量评分见表1.2:

表1.2:

数字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外业违规记录表

评测内容

评分标准

处理

每人观测一测段、记录一测段

违规一次扣5分

测站记录计算完成后迁站

违规一次扣1分

记录转抄

每出现一次扣2分

观测手簿用橡皮

每出现一次扣5分

定为二类

测站重测不变换仪器高

违规一次扣2分

干扰其他队测量

造成必须重测后果的扣10分

仪器设备

水准仪及标尺摔倒落地

直接取消资格

故意遮挡其他参赛队观测

裁判劝阻无效

直接取消资格

2)计算成果评分按表1.3:

表1.3数字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成果评分表

评测内容

评分标准

处理

每一测段偶数测站

违规一次扣5分

二类

测站超限

违规一处扣1分

二类

观测记录

连环涂改扣5分

二类

手簿缺少计算项

每出现一次扣1分

手簿计算错误

每出现一次扣1分

记录规范性

就字改字或字迹模糊影响识读一处扣2分。

手簿划改

不用尺子的随意划线一处扣1分。

划改后不注原因

不注错误原因的一处扣0.5分。

水准路线闭合差

若闭合差超限扣10分

二类

平差计算

一处计算错误扣1分

高程检查

与标准值比较不超过2mm不超限。

超限一点扣2分

计算表整洁

每一处划改扣0.5分

(二)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

导线路线经过3个指定未知点,组委会为每组提供两个互相通视的平面控制点。

上交成果填写齐全的导线测量成果资料本。

1.测量要求

1)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竞赛委员会事先确定,各组现场抽签确定起始点及待定点。

2)每组只能使用三个脚架,所有点位都必须使用脚架,不得采用其他对中装置。

3)测量员、记录员必须轮换,每人观测一测段、记录一测段。

不按规定轮换的队伍取消比赛资格。

4)参赛队信息只在竞赛成果资料表封面填写,手薄内部不得填写与参赛队有关的任何信息,也不得在手簿内部写与观测记录计算无关的任何信息,违者扣分。

5)每测站的记录和计算完成后方可迁站。

6)本次比赛采用手工记录及计算,记录计算必须用赛会发的《导线测量成果资料》记录和计算,现场完成计算,不允许使用非赛会提供的计算器。

2.技术要求

1)观测按相应的测量标准,气象数据不记录。

2)仪器的操作应符合要求,使用铅笔记簿,应记录完整,符合附件1的规定。

3)记录和计算应符合规范要求,计算结果取位至0.001m。

观测记录格式见附件4。

导线观测和计算限差见表2.1。

计算格式见附件5。

表2.1:

一级导线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水平角测量(2"级仪器)

距离测量

测回数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一测回内2C较差

测回数读数

读数差

2

9"

13"

1

4

5mm

闭合差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1/14000

注:

表中n为测站数。

3.上交成果

每个参赛队完成外业观测后,在现场完成导线测量计算。

上交成果为:

导线测量竞赛成果资料。

4.成果质量成绩评定标准

成果质量从观测质量和计算成果等方面考虑,总分60分。

1)导线测量观测质量外业部分评分见表2.2及表2.3:

表2.2导线测量成果评分细则(外业部分)

评测内容

评分标准

处理

每人观测一站、记录一站

违规一次扣5分

记录转抄

每出现一次扣2分

用橡皮擦手簿

每出现一次扣5分

二类

测站重测不变换度盘

违规一次扣2分

记录计算未完成就迁站

每出现一次扣1分

影响其他队测量

造成必须重测后果的扣10分

仪器设备

经纬仪及棱镜摔倒落地

取消比赛资格

表2.3导线测量成果评分(内业)

评测内容

评分标准

处理

观测与记录

记录规范性

就字改字或字迹模糊影响识读一处扣2分。

测站限差超限

每出现一次扣1分

二类

手簿计算错误

每出现一次扣1分

手簿划改

不用尺子的随意划线一处扣1分

划改后不注原因

不注错误原因的一处扣0.5分。

内业计算

方位角闭合差及相对闭合差限差

超限扣10分

二类

平差计算

每一处计算错误扣1分

坐标检查

与标准值比较超过5cm每一个点超限扣2分

计算表整洁

每一处划改扣0.5分

(三)数字测图

1.测量要求

1)各参赛队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规定区域内碎部点数据采集和编辑成图。

2)碎部点数据采集模式只限用全站仪“草图法”,不得采用“电子平板”。

3)外业数据采集时全站仪不得使用免棱镜测距功能。

4)测区及控制点抽签确定。

上交成果上不得填写参赛队及观测者、记录者姓名。

5)草图必须绘在赛会现场发的数字测图野外草图本上。

2.技术要求

1)图根控制点的数量不做要求,但图上应表示作为测站点的图根控制点。

2)需要按规范要求表示等高线和高程注记点。

3)绘图:

按图式要求进行点、线、面状地物绘制和文字、数字、符号注记。

注记的文字字体采用仿宋体。

4)图廓饰内容:

采用任意分幅(四角坐标注记坐标单位为米,取整至50米)、图名、测图比例尺、内图廓线及其四角的坐标注记、外图廓线、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图式版本和测图时间。

(图上不注记测图单位、接图表、图号、密级、直线比例尺、附注等内容)。

3.上交成果

1)原始测量数据文件

2)野外草图和dwg格式的地形图文件。

4.成果质量成绩评定标准

成果质量成绩满分60分,主要从参赛队的仪器操作、测图精度和地形图编绘等方面考虑。

1)仪器操作及测图精度评分按表3.1

表3.1仪器操作及测图精度评分细则

项目与分值

测评内容

评分标准

测图精度

边长检查(5分)

检查内容为明显的地物,如房屋的长度、道路的宽度等。

要求相邻地物点间距的中误差小于0.15米。

共检查5处,每超限一处扣1分。

高程检查(5分)

检查内容为明显的地物,如房屋的散水点、道路的中心。

要求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跟点的高程中误差小于测图比例尺基本等高距的1/3(0.15)米。

共检查5处,每超限一处扣1分。

坐标检查(10分)

检查内容为明显的地物,如房屋的角点、道路的拐点、雨篦中心等。

要求点位中误差小于0.15米。

共检查10处,每超限一处扣1分。

仪器操作

定向检查(3分)

碎部采集前未进行定向检查扣1分。

仪器搬站(3分)

迁站时未保持仪器竖立,每次扣1分。

操作安全(4分)

违反操作规程或者其它不安全操作行为每发生一次扣2分。

2)地形图编绘评分按表3.2

表3.2地形图编绘评分细则

项目与分值

测评内容

评分标准

地形图编绘

错误及违规(10分)

出现重大错误或重大违规扣10分,一般性错误或违规扣1-5分。

完整性与正确性(10分)

图上内容取舍合理,主要地物(指房屋、道路与花台)漏测一项扣2分,次要地物(指路灯、窨井、高程点等)漏测一项扣1分。

符号和注记(5分)

地形图符号和注记用错一项扣1分。

整饰(5分)

地形图整饰应符合规范要求,缺、错少一项扣1分。

附件1:

二等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记录规定

1.记录按测量顺序记录,水准测量不空栏。

2.手簿不得空页、撕页

3.不得转抄成果;

4.不得涂改、就字改字;

5.不得连环涂改;

6.不得用橡皮擦,刀片刮;

附件2: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示例(参考)

测自至日期:

年月日

测站编号

后距

前距

方向

尺号

标尺读数

两次读数之差

备注

视距差

累积视距差

第一次读数

第二次读数

1

31.5

31.6

后B1

153959

153958

+1

139260

139260

0

-0.1

-0.1

后-前

+14699

+14698

+1

h

+0.146985

2

36.9

37.2

137400

137401

-1

114414

114414

0

-0.3

-0.4

后-前

-22986

-22987

-1

-0.229865

3

41.5

41.4

113906

143906

0

109260

139260

0

+0.1

-0.3

后-前

+4646

+4646

0

h

+0.04646

4

46.9

46.5

139401

139400

+1

前B2

144141

144140

+1

+0.4

+0.1

后-前

-4740

-4740

0

h

-0.04740

测段结束空一览

后-前

h

23.4

24.5

后B2

142306

142305

+1

137605

137606

-1

-0.9

-0.8

后-前

+4701

+4699

+2

h

+0.04700

注:

高差中数按4舍6进5看奇偶的原则取之0.00001

 

附件3:

高程误差配赋表样例

点名

测段

编号

距离

(m)

观测高差

(m)

改正数

(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A

1

435

0.12460

-0.00120

0.12340

182.034

P1

182.157

2

450

-0.01150

-0.00120

-0.01270

P2

182.144

3

409

0.02380

-0.00110

0.02270

P3

182.167

4

608

-0.13170

-0.00170

-0.13340

A

182.034

1902

+0.00520

-0.00520

0

W=+5.2mmW允=±5.5mm

注:

高差取位到0.00001m,高程取位到0.001m。

 

观测日期:

2012年7月24日测站N2

觇点

读数

2C

半测回方向

一测回方向

各测回平均方向

附注

盘左

盘右

N1

00030

1800036

-6

00000

00000

00000

00

00

A1

1250816

3050824

-8

1250746

1250747

1250746

48

45

N1

900030

2700042

-12

00000

00000

00

A1

2150818

350824

-6

1250748

1250745

42

边长

平距观测值

平距中数

边长

平距观测值

平距中数

N1

A1

1

356.784

N2

N1

1

287.132

2

356.785

2

287.132

3

356.785

3

287.132

4

356.785

4

287.132

356.785

287.132

附件4:

导线观测手薄

 

附件5:

导线近似平差计算示例

序号

点名

观测角

方位角

边长

A

李凌渡

2710938

B

高峰庙

+02

2524935

3854993.193

38455118.612

3435915

143.998

+0.002

+138.411

-0.007

-39.721

1

N1

+02

2362928

3854996.658

38454947.571

402845

84.241

+0.001

+64.077

-0.004

+54.687

2

N2

+02

3055117

3855135.071

38454907.843

1662004

109.565

+0.001

-106.463

-0.005

+25.885

3

N3

+02

785312

3855199.149

38454962.526

651318

86.825

+0.001

+36.389

-0.004

+78.832

4

N4

+02

2740349

3855092.687

38454988.406

1591709

145.277

+0.002

-135.8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