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2437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docx

放射物理学考试知识点

1、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很不稳定,高能级的电子会自发跃迁到低能级空位上,从而使原子回到基态。

两能级能量的差值一种可能是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出,这种辐射称为特征辐射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摩尔任何元素的物质包含有NA(6.022×1023)个原子。

3、原子核的稳定性

影响核素稳定的因素如下:

中子数与质子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核子数的奇偶性

重核的不稳定性

4、原子核的衰变类型,即α衰变、β衰变、γ跃迁和转换。

5、重带电粒子束的比电离曲线和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尾部均可以看到明显的峰值,此峰值称为布喇格峰

6、光电效应总截面

n是原子序数的函数,对低原子序数材料n近似取4,对高原子序数材料n近似取4.8

7、临床上相同质量厚度的三种组织对X(g)射线不同的能量吸收差别:

①对于60--150kev低能X射线,骨的吸收比肌肉和脂肪的高得多。

②对于150--250kev低能X射线,骨的吸收比肌肉和脂肪的高。

③对于钴-60γ射线和2—22Mv高能X射线,虽然单位质量骨的吸收比肌肉和脂肪的低,但由于骨的密度比肌肉和脂肪都要大,所以单位厚度的骨的吸收仍然比肌肉和脂肪的高。

④对于22--25MV的高能X射线,骨的吸收比肌肉和脂肪的稍高。

8、在7-100MEV能量围,由于电子对效应变得重要,使得骨的吸收增大。

X射线机和加速器产生的连续能谱X射线可以近似等效为加速电压三分之一的单能光子束。

9、电离室的工作特性

电离室的方向性

电离室的饱和性

电离室的杆效应

电离室的复合效应

电离室的极化效应

环境因素的影响

10、用电离室测量吸收剂量分两步:

(1)用电离室测量由电离辐射产生的电离电荷;

(2)用空气的平均电离能计算并转换成电离辐射沉积的能量,即吸收剂量。

11、布喇格-格雷(Bragg-Gray)空腔理论假定气腔的直径远小于次级电子的最大射程,则以下三个假定成立:

1、X射线光子在空腔中所产生的次级电子的电离可忽略;

2、气腔的引入并不影响次级电子的注量和能谱分布;

3、气腔周围的邻近介质中,X射线的辐射场是均匀的。

12、电离辐射质即辐射能量。

13、中低能X射线由半价层表示

14、高能X射线的射线质通常用电子的标称加速电位(nominalaccelerationpotential)表示,单位为百万伏或兆伏(MV)。

15、若R50,d由固定源-探测器距离来测定,平均能量为:

16、有效测量点Peff,修正电离室气腔电离辐射注量的梯度变化。

中能X射线几何中心

60Co射线0.5r

高能X射线0.75r高能电子束0.5r

17、放射治疗用的放射源主要有三类:

(1)放出α、β、γ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

(2)产生不同能量的X射线的X射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

(3)产生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负π介子束及其它重

粒子束的各类加速器。

18、铱-192的粒状源可以做得很小,使其点源的等效性好,便于计算。

半衰期为74.5d,故铱-192源是较好的放射源,主要用于高剂量率的腔照射和组织间插植。

距1mCi的铱-192源1cm处的每小时照射量为4.9R,铱-192源的半价层为24mmPb,是较容易防护的放射源。

它是近距离放射源。

它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它是铱-191在核反应堆中经热中子照射轰击而生成的不稳定的放射性同位素,其能谱比较复杂,平均能量为0.36MeV。

由于铱-192的γ射线能量围使其在水中的指数衰减率恰好被散射建成所补偿,在距离5cm的围任意点的剂量率与距离平方的乘积近似不变。

19、锶-90同位素β源28a的半衰期最高能量为0.54MeV

20、锎-252目前用于腔治疗的较好的中子源。

其半衰期为2.65a,发射裂变中子,中子平均能量为2.35MeV

21、辐射产生X射线,主要是两种方式:

(1)特征辐射

(2)韧致辐射(形式的能谱是连续的,是X射线谱中的主要成分。

22、使用过滤板时,应注意的几点:

(1)140kV以下的用铝,140kV以上的用铜或铜加铝或用复合滤过。

(2)同一管电压的X射线,过滤板不同,所得X射线的半价层不同。

(3)使用复合过滤板时,应注意放置次序,沿射线方向,先放原子序数大的,后放原子序数小的。

这样放置的目的是为了滤掉滤板本身产生的特征谱线,同时也达到滤掉低能部分的目的。

(4)不是滤过越多越好。

虽然滤过越多,谱线分布对治疗越好,但过多的滤过会使X射线强度大大降低,不合算。

23、钴-60γ射线的特点

优点:

(1)穿透力强

(2)保护皮肤(3)骨和软组织有同等的吸收剂量(4)旁向散射小(5)经济、可靠

缺点:

(1)能量单一

(2)深度剂量偏低(3)半衰期短(4)防护复杂(5)存在半影问题

平均能量1.25Mev半衰期5.27a

24、半影(penumbra):

射野边缘剂量随离开中心轴距离的增加而急剧变化的围。

产生:

几何半影:

源具有一定尺寸,被准直器限束后,射野边缘诸点分别受到面积不等的源的照射,因而产生由高低的剂量渐变分布。

穿射半影:

即使是点状源,由于准直器端面与边缘线束不平行,使线束穿透厚度不等,也造成剂量渐变分布。

显然,使用球面聚焦式准直器原则上可以消除穿射半影。

散射半影:

即使用点状源和球面准直器使几何半影和穿射半影“消失”,组织中的剂量分布仍有渐变,这主要是由于组织中的散射线造成。

在射野边缘,到达边缘的散射线主要由射野的散射线造成。

显然边缘的散射线总量低于射野任意一点的散射线的量。

射野边缘离射野中心越远,散射线剂量越少。

由此可知,组织中的散射半影是无法消除的。

但散射半影的大小随入射线的能量增大而减少。

高能X射线或r射线,散射线主要往前,散射半影小;低能X射线,散射线呈各向同性,散射半影比较大

消除:

d=0,皮肤表面的几何半影为:

SSD源皮距离SDD源准直器距离d肿瘤深度

根据公式减少几何半影的方法有两个:

①缩小放射源直径,但S不能太小,主要受放射源的放射性比活度的限制,否则射线输出剂量率太低,不经济。

②加大准直器距离,即减少准直器到患者皮肤间的距离。

为了保护钴—60r射线的剂量建成效应的优点,一般SSD-SDD至少等于15cm。

用加半影消除装置的复式球面准直器。

整个半影既依赖于机器设计(几何半影、穿射半影),又依赖于射线的能量(散射半影)。

对给定的照射野,半径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源至准直器距离越长,半影越小。

25、模体(phantom):

用人体组织的替代材料(tissuesubstitutes)构成的模型代替人体。

26、对中高能X(γ)射线,康普顿效应为主要形式,当两种模体材料的电子密度相等时,则认为它们彼此等效。

此时的转换关系式为

为的等效水厚度(cm)。

27、用组织替代材料或水替代材料构成的模体进行剂量的比对和测量时,测得的吸收剂量值与通过标准水模体测量得的值相差不能超过1%,否则应改用较好的材料。

28、百分深度剂量定义

射野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率与参考点深度d0处剂量率的百分比。

对能量低于400kVX射线,

对高能X(γ)射线,

29、对钴-60r射线,最大剂量点深度在5mm处,对8MVX射线,最大剂量点深度为2cm。

30、建成效应:

对于钴-60r射线,百分深度剂量随表面下深度的变化情况为区域剂量随深度而增加的,从表面到最大剂量深度区域称为剂量建成区域。

31、形成剂量建成区的物理原因:

(1)当高能的X(γ)射线入射到人体或模体时,在体表或皮下组织中产生高能次级电子;

(2)高能次级电子要穿过一定的组织深度直至其能量耗尽后才停止;

(3)由于前面两个原因,造成在最大电子射程围,由高能次级电子产生的吸收剂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大约在电子最大射程附近达到最大;

(4)但是由于高能X(γ)射线的强度随组织深度的增加而按指数和平方反比定律减少,造成产生的高能次级电子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总效果,在一定深度(建成深度)以,总吸收剂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32、临床上的等效方法:

采用面积/周长比法。

如果两个野面积/周长比相同,则认为等效。

设矩形野长a、宽b,方形野边长为s

所以

 

33、反散射因子(BSF):

为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的组织空气比。

反向散射决定于患者身体的厚度、射线的能量及射野面积和形状,但与源皮距无关

34、等剂量曲线的特点:

(1)同一深度处,射野中心轴上的剂量最高,向射野边缘剂量逐渐减少。

(2)在射野边缘附近(半影区),剂量随离轴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少。

由几何半影、准直器漏射和侧向散射引起的射野边缘的剂量渐变区,称为物理半影,通常用80%和20%等剂量线间的侧向距离表示物理半影的大小。

(3)射野几何边缘以外的半影区的剂量主要由模体的侧向散射、准直器的漏射线和散射线造成。

(4)准直围外较远处的剂量由机头漏射线引起。

35、射野平坦度和对称性

是描述射野剂量分布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射野平坦度:

在等中心处(位于10cm模体深度下)或标称源皮距下10cm模体深度处,最大射野L的80%宽度最大、最小剂量偏离中心轴剂量的相对百分数m。

按国际电子委员会(IEC)标准,射野平坦度应好于±3%。

为得到10cm深度处好的射野平坦度,在均整器设计和调整时,允许在近模体表面(d<10cm)深度处射野中心轴两侧有剂量“降起”现象,但最大偏离不能超过7%。

射野对称性:

在80%射野宽度围,取偏离中心轴对称的两点的剂量率的差值与中心轴上剂量率的比值的百分数。

其大小也应不超过±3%。

36、楔形因子FW

它定义为加和不加楔形板时射野中心轴上某点的剂量率之比:

37、一楔合成,就是将一个楔形角较大如取楔形角等于60o的楔形板作为主楔形板,按一定的剂量比例与平野轮流照射,合成0o~60o之间任意楔形角的楔形板。

38、高能电子束的百分深度剂量分布,大致分为四部分:

剂量建成区、高剂量坪区、剂量跌落区和X射线污染区。

39、高能电子束等剂量分布的显著特点为:

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高值等剂量线向侧收缩,并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40、电子束的有效治疗深度(cm)约等于1/3~1/4电子束的能量(MeV)。

 

41、电子束照射野衔接的基本原则

根据射线束宽度随深度变化的特点,在皮肤表面相邻野之间,或留有一定的间隙,或使两野共线,最终使其50%等剂量曲线在所需深度相交,形成较好的剂量分布。

42、治疗增益比:

表示因某种治疗技术致成的肿瘤控制概率与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率之比,该比值正比于两者所受的剂量之比。

治疗比:

正常组织耐受剂量和肿瘤致死剂量之比,不受治疗技术的影响。

放射治疗的目的:

不论是根治性放疗,还是姑息性放疗,其根本目的在于给予肿瘤很高的治愈剂量而其周围的组织和器官接受的剂量却很少。

照射野肠管的耐受剂量为5000cGy,精原细胞瘤的致死剂量为2500cGy,治疗比大于1;

畸胎瘤的致死剂量为10000cGy,治疗比小于1。

治疗比大于1的,用放射治疗有可能治愈,

治疗比小于1的,放射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小。

43、一个比较好的治疗计划应满足下列四项条件:

(1)肿瘤剂量要求准确。

照射野应对准所要治疗的肿瘤区即靶区。

对那些肿瘤围不易确定或手术后的患者,在施行根治性放疗时,就必须注意将潜在转移区域也包括在。

(2)治疗的肿瘤区域,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变化不能超过±5%。

(3)照射野设计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剂量,降低照射区正常组织的受照围。

(4)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照射,至少不能使它们接受超过允许耐受剂量围的照射。

44、靶区(internaltargetvolume,ITV)肿瘤区(GTV)和临床靶区(CTV)都是在静态影像上确定的,没有考虑到器官的运动。

但在患者坐标系中,CTV(GTV)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靶区定义为在患者坐标系中,由于呼吸或器官运动引起的CTV外边界运动的围。

ITV围的确定应使得CTV在其出现的概率最高,以保证CTV在分次照射中,得到最大可能的处方剂量的照射。

计划靶区(planningtargetvolume,PTV)指包括临床靶区CTV本身、照射中患者器官运动(由ITV表示),和由于日常摆位、治疗中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扩大照射的组织围,以确保临床靶区CTV得到规定的治疗剂量。

显然计划靶区将决定照射野的大小。

45、若将靶区后缘深度d后取在90%或95%剂量线,电子束能量可近似选为:

 

其中2~3MeV为选用不同大小射野和适应加速器上电子能量设置所加的调整数。

46、两野交角照射

对偏体位一侧病变,例如上颌窦癌等。

两平野交角照射时,靶区剂量不均匀。

用适当角度的楔形滤过板,可使靶区剂量均匀。

两野对穿照射

对中位病变,一般采取两野同轴对穿照射。

两野对穿照射的特点是,当两野剂量配比相等时,可在体位中心得到左、右、上、下对称的剂量分布。

三野照射

由于射线的能量原因,两野对穿照射时其百分深度剂量不能满足要求(每野在体位中心处的深度剂量PDD1/2间距≥75%)。

这时,应设立第三野,形成三野照射。

 

47、放疗患者从就诊、治疗到治疗结束,一般要经过四个环节:

体模阶段、计划设计、计划确认、计划执行。

体模阶段主要任务

①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围,以及与周围组织、重要器官间的相互关系。

为第二阶段的计划设计提供必要的与患者有关的解剖材料;

②医生为患者制订治疗方针,如靶区、靶区剂量、剂量给予方式等。

48、CT用于放疗做治疗计划设计(CT图方式的)特点:

①患者外轮廓的直接确定。

通过CT检查患者的外轮廓和脏器官的位置可以很直接的在CT图像上表现出来。

②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定位。

有了CT之后,医生可直接从CT图像上定出正常组织和器官的位置围及组织密度,准确性好。

③肿瘤围的确定。

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以诊断颅脑病变效果最好,约占CT全部检查的75%,其他如腹、胸部检查占25。

④不均匀性组织密度的确定。

CT机是根据体不同密度的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差别来显示CT图像的,因此有可能将CT值(与组织密度成比例)变换成组织的密度值。

49、定位、摆位过程中,靶位置的不确定度分析:

(1)因影像设备的限制,临床靶区围不能准确确定或周围亚临床病变围不能准确判断,造成靶区确定的不确定度为

(2)因器官或组织运动造成靶区相对、外标记点的位置偏差为

在患者坐标系中,靶区围总的不确定度

为:

50、摆位过程中来自于等中心的位置精度和激光灯的指示精度的误差,统称为摆位误差

其大小不仅决定于治疗机(包括激光灯、距离指示等)的性能,而且也与肿瘤的位置、患者的健康条件,以及摆位技术员的经验等有关,大约在3~5mm围。

从定位、计划设计到治疗摆位的整个过程中,分次照射的靶位置的总不确定度

为:

 

51、模拟机的关键组成部分:

X射线机头及其准直器。

52、在三维计划系统中,剂量计算都是在三维网格矩阵中进行的,因此能够计算和表示出在某一感兴趣的区域如靶区、重要器官的体积有多少体积受到多高剂量水平的照射。

这种表示方法称为剂量体积直方图(DVH)。

DVH图的基本形式是出现在某一剂量区间(围)的体积单元数即频率。

为了计算这个频率,将感兴趣区划分成体积矩阵,每一个体积矩阵单元的剂量用数字标在相应单元。

 

1、医用加速器电子线围治疗能量围为4-25MeV。

2、放疗计划验证包括的容有:

治疗机等中心,治疗机定位激光线,患者几何位置,治疗机绝对剂量。

3、同位素60钴的半衰期是5.3年

4、与60钴相比,普通X线治疗机的缺点主要在于深部剂量低,皮肤量高

5、从事放射治疗专业的人员包括:

维修工程师,放疗医生,放疗技师,物理师。

6、放疗物理师的工作围包括: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7、模拟技术员的工作围包括:

放疗患者的定位、拍片

8、下列关于放疗技术员的职责描述正确的是:

要了解所使用的治疗机的性能及基本结构,掌握正确操作机器的方法,熟悉所使用的射线的性质特点及工作条件,要准确无误的执行治疗计划,摆位要正确

9、根治性放射治疗的目的不是为了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10、目前,国外肿瘤放射治疗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外照射治疗设备是直线加速器。

11、视神经、视网膜、角膜的放射耐受量为≤5000cGy/5周

12、避免正常组织超量的原则,正确的是牢记各种重要组织器官放射耐受量,照射应尽量少包括正常组织

13、在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中,对重要组织器官进行防护时正确的是对鼻旁窦肿瘤放疗时需将泪腺遮挡,以免日后出现严重干眼症、角膜炎等,鼻咽、口咽、口腔肿瘤放疗中应常规挡喉,能量较低的高能射线作单侧野照射可降低颞颌关节和下颌骨的放射剂量,对腮腺区肿瘤放射治疗时,用单侧两野交角高能X线照射可以保护健侧腮腺,从而尽量减少放疗后口干的症状

14、有关头颈部肿瘤术前放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术前放疗50Gy的剂量会明显增加手术的并发症

15、下列关于唇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唇癌是仅次于皮肤癌的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唇癌以局部侵犯为主,较少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近中线处的下唇癌多转移至颏下满巴结,下唇癌多转移至颌下淋巴结。

16、下列关于放疗技术员工作的基本要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7、根治性放疗包括肿瘤原发区和肿瘤相关的淋巴引流区

18、姑息性放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不追求肿瘤的消退

19、在细胞周期中的肿瘤细胞,G2/M肿瘤细胞对射线最敏感

20、调强放射治疗英文字母缩写是IMRT

21、X射线射线不属于高LET射线

22、放射治疗常规分割的分次剂量一般是1.8-2.0Gy

23、源皮距(SSD)是指射线源到人体皮肤表面某一点的距离

24、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PDD)定义为射野中心轴上某一深度处的吸收剂量与参考点深度处剂量的百分比

25、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依次为同侧肺门-纵隔-隆突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26、在食管癌的三维适形放疗中,除考虑适形度好、剂量分布均匀外,还要减少肺的V20和V30

27、斗篷野照射时要保护的重要器官主要包括:

双肺心脏喉脊髓和肱骨头。

28、在常规放射治疗中,10cm长脊髓的放射耐受剂量是45Gy

29、淋巴瘤原发于膈下应采用倒Y形野

30、淋巴瘤原发于膈上,照射部位不包括腹主动脉旁

31、食管癌中下段等中心定位时,把模拟中心放在肿瘤中心,照射野一般在肿瘤上下各放3-4cm

32、立体定向系统是建立患者治疗部位的坐标系,进行靶区和重要器官及组织的三维空间定位和摆位

33、直肠癌的照射方式为一后两侧野

34、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为放疗

35、鼻咽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低分化鳞、未分化癌

36、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为化疗

37、宫颈癌主要与HPV感染有关

38、鼻咽癌主要与EB病毒感染有关

39、X线和电子束混合照射的结果是在靶区剂量相同的条件下合理改善了靶区前后正常组织的剂量关系

40、近距离治疗效果最好的是子宫颈癌

41、头颈部肿瘤中以鳞癌最常见

42、子宫颈癌体外照射上界在第4-5腰椎之间

43、胸腺瘤以淋巴细胞为主型根治性放射治疗剂量为50Gy

44、从放射生物学角度考虑,适合于加大分次剂量照射的肿瘤为前列腺癌

45、适合于组织间插植放疗的肿瘤为舌癌

46、适合于腔、管治疗的肿瘤为宫颈癌

47、适合于敷贴治疗的肿瘤为表浅皮肤癌

48、口腔黏膜属于早反应组织

49、百分剂量曲线的影响因素有:

放射线的质、源皮距、照射野的大小

50、下列有关喉癌的描述正确的是:

喉癌多为鳞状细胞癌;喉癌可分为声门上区癌、声门癌和声门下区癌;声门上区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51、X射线的物理特征包括:

穿透作用;电离作用;荧光作用;热作用;折射作用

52、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描述正确的是:

治疗靶区包括肿瘤相关的淋巴引流区;要求照射剂量高;需要保护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

53、肺癌放疗后不良反应包括: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气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脊髓炎

54、放射治疗中,模拟定位由医师和技师参与

55、医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治疗机、60钴治疗机均属于外照射设备

56、外照射的区别:

与外照射治疗相比,照射治疗所用放射源的强度较小,治疗距离较短,剂量分布的均匀性较差;外照射对机体的危害小,而照射对机体的危害大;外照射时放射线必须穿过正常组织才能到达肿瘤组织,而照射时可以直接到达肿瘤组织;外照射治疗时大部分放射线的能量被准直器、限速器等所屏蔽,仅有少部分能量到达病变组织,而照射时大部分放射线能量被受照组织所吸收。

57、肿瘤靶区(GTV)包括原发肿瘤肉眼肿瘤区;区域淋巴结转移肉眼肿瘤区;远处转移肉眼肿瘤区

58、高能电子线的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分为剂量建成区、高剂量坪区、剂量跌落区和X线污染区四个部分。

59、临床放射生物学中的“4R”理论是指再氧合、再修复、再分布和再增殖,是理解肿瘤放疗反应,特别是分次放疗反应的重要环节,也是不同放疗分割方式进行剂量计算的生物学基础。

60、60钴治疗机的半影包括(穿射半影)、(几何半影)和(散射半影)。

61、源瘤距是指放射源沿射野中心轴到肿瘤病灶中心的距离。

62、放射治疗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包括:

根治性治疗、辅助性治疗和姑息性治疗

63、放射治疗引起细胞放射性损伤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致死性损伤、亚致死性损伤和潜在致死性损伤。

64、恶性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65、使射线强度衰减一半所需的吸收体厚度称为半价层

66、下咽癌的好发部位为梨状窝,食管癌的常见病理类型为鳞癌。

67、源轴距(SAD):

放射源到机架旋转轴或机器等中心的距离。

68、传能线密度(LET):

能够直接电离的粒子在其单位长度径迹上消耗的平均能量。

69、肿瘤靶区(GTV):

是指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能够确定的肿瘤围包括原发肿瘤肉眼肿瘤区;区域淋巴结转移肉眼肿瘤区;远处转移肉眼肿瘤区

70、临床靶区(CTV):

指包括GTV和肿瘤周围亚临床浸润的区域。

CTV=GTV+亚临床病灶浸润的不确定性区域。

71、计划靶区(PTV):

CTV+靶区位置移动的不确定性区域。

72、放射线的临床剂量学四原则:

1、肿瘤剂量要求准确;2、治疗区域的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变化不能超过±5%;3、照射野的设计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的照射剂量,降低受照射区域正常组织的受量围;4、保护肿瘤周围正常器官免受照射,至少不能使他们接受超过其允许耐受剂量围的照射。

73、高能X线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高速运动电子流;2、有阴极靶面使之受阻;3、有加速电子磁场;4、高速真空条件

74、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中面颈联合野射野界限是什么?

前界:

眼外眦后1-1.5cm;后界:

斜坡后缘0.5-0.75cm;上界:

筛窦后组顶壁与后床突的连线处;下界:

一般位于甲状软骨切迹水平。

75、举5个例子说明哪些属于放射高敏感性肿瘤?

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精原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及其他未分化肿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