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2712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docx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与之比。

2、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质量+质量。

【思考】1.从100g20%的某溶液中取出l0ml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下列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多项)

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B.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有l0g食盐

C.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得到的溶液D.将食盐与水按l:

10的质量比配成溶液

3.某果汁饮料中果蔬汁含量≥20%,其含义是什么?

知识点2: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例1.把10g氯化钠放入40g水中,完全溶解后,

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例2.在20℃时,将4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

结果有4g固体剩余,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3.将40g10%的氯化钠溶液和6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4.现有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通过下列方法后,计算改进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向原溶液中加入2.5g氯化钠晶体,固体完全溶解。

解:

(2)向原溶液中加入50g水。

解:

(3)把溶剂蒸发掉25g,无晶体析出。

解:

(4)向原溶液中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解:

例5.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则在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思考】对于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若已知溶解度(S),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讨论】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αg,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A.a大于bB.a等于bC.a小于bD.无法判断

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在20℃时,将25g食盐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知识点1、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关键:

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例题1】:

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

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思考】

(1)若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请列出方程式并计算。

(2)若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请列出方程式并计算。

【练习】1.把200g20%的食盐水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2.把3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g。

求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例题2】:

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g20%的盐酸,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多少毫升?

[提示1]已知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你能否写出求溶质质量的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示2]根据上述公式和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原则,列出方程式:

知识点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与步骤

【例题1】:

在实验室如用食盐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0g。

【讨论】:

需要的仪器:

主要有、、、。

步骤:

(1)计算:

需氯化钠g,水的质量g,体积为mL。

(2)称量、量取:

用称取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量取水。

(3)溶解:

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搅拌,使其溶解。

(4)贴签: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中,盖好瓶塞并贴好标签,放在试剂柜中。

【思考】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g,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应先做到游码拨零,调平衡;物质放盘,砝码放盘,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中称量。

2、用量筒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如果俯视读数,会引起量取水的体积,造成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填“偏低”“偏高”“不变”)如果仰视读数,会引起量取水的体积,造成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实验中,若NaCl未经干燥就直接配制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例】:

在实验室如用溶质质量分数37%,密度为1.18g·cm-3的浓盐酸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

[讨论]:

需要的仪器:

主要有、、。

步骤:

(1);

(2);(3);(4)贴签。

1.现有20%的稀硫酸溶液50g,要把它配制成10%的稀硫酸溶液,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A.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B.量筒、烧杯、玻璃棒C.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D.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用

2.盐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盐酸,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计算、称量、溶解B.称量、加水、溶解C.溶解、计算、量取D.计算、量取、溶解

3、下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试回答:

ABCDE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g。

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2)D操作应选用mL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处保持水平。

(3)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张掖)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 ___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________________(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该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______克.

5.(福州)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50mL量筒量水

B.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将固体直接投人童筒中溶解

D.将配好的溶液装人贴有标签(如图4)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知识点3:

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

已知13g锌与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请你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练习1】:

5.6g铁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求:

(1).生成氢气的体积是多少升?

(氢气的密度为0.09g/L)

(2).原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

【练习2】:

32.5g锌可以跟200g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

(1).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把溶液蒸干,得到多少克硫酸锌?

(2).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100g这种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需加水多少克?

解:

【练习3】:

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

【附加2】:

将25g石灰石(主要成份是CaCO3)放入73g稀盐酸中(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气体。

求: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曲线

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3、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表示,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25g

B.甲物质的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

2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5、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B、在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与丙,达到饱和时溶解甲的质量大于丙

C、相同温度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关系为:

甲>乙>丙

D、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高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再蒸发结晶提纯甲

7(雅安)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

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是102.5g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g

D.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

8.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填写选项序号)。

A、c>a=bB、a=b>cC、a>b>cD、b>a>c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指示剂:

1、概念:

能跟_____或_____的溶液起作用而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指示剂: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3、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酸溶液

碱溶液

中性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结论:

酸(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______,不能使__________;碱(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____,使无色的酚酞溶液_________。

注意辨别:

发生变色的是酸和碱溶液还是酸碱指示剂?

练一练: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它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A.变红色B.变蓝色C.呈无色D.变紫色

(2)酸碱指示剂是从植物的花瓣或果实中提取的一些提取液,只要在不同的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都可作酸碱的指示剂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

自制三种花汁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检验,颜色如下:

花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性)颜色

花汁在稀酸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碱中颜色

玫瑰花

粉红

粉红

绿

万寿菊花

大红花

粉红

绿

根据上表信息回答:

(1)不能做酸碱指示剂的是.

(2)小明用此月季花花汁检测附近造纸厂排放的废水的酸碱性,溶液显黄色,则此废水显性.

(3)取出所选花汁少许分别滴入上述四种溶液,请将显的颜色填入表中

试验颜色

食盐水

汽水

肥皂水

石灰水

所显颜色

二、常见的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气味

特性

用途

注意:

(1)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

(2)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

练习1、盛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将判断的结果填入下表。

物质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浓硫酸

浓盐酸

2、浓硫酸的特性(观察实验完成下表)

(1)腐蚀性:

实验

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

原理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

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

(2)稀释放热

如图7—11所示,在锥形瓶中盛有浓硫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

a.锥形瓶中产生的现象是:

b.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c正确稀释容硫酸的方法是:

(3)吸水性:

向右图瓶中装入足量浓硫酸,将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由端进端出来的气体就只有。

这同时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总结:

浓硫酸的特性;,,。

练习2、如图该装置被誉为“万用瓶”

(1)用来洗气。

向其中装入足量浓硫酸,将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由端进端出来的气体就只有。

这同时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2)用来收集气体。

空的该装置可以实现向下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其关键在于进气出气口不同。

①如进,出,实现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②如进,出,实现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③实现排水法收集时,必须现放满水,再由要收集的气体将水排出,而水只能从端排出,所以此时气体永远是端进。

2、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2)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条件:

活动性:

金属>H)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注FeCl3溶液:

黄色)

现象:

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注CuCl2溶液:

蓝色)

现象: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练习1.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将一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可观察到____色的铜丝表面变成_____色;然后将它浸入稀硫酸里并微热,铜丝表面变成__________色,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_____色;再将铜丝取出用水冲洗后,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铜丝表面覆盖了一层______________色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1.(2014常德)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2CO3B.NaHCO3C.P2O5D.KOH

2.(2014揭阳)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

蔗糖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

饱和食盐水

3.“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先变蓝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

4.把纯水、稀硫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滴入酚酞试液B.滴入石蕊试液C.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5.小明在一次实验中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他又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A、一定显红色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C、可能显蓝色D、一定显无色 

6.(2014北京)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  )

A.

木炭

B.

浓盐酸

C.

石灰石

D.

氯化钠

7.(2014梅州)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请用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3)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

8.下列几种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食盐水D.石灰水

9.请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把试剂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试剂不能重复使用)。

供选用的试剂:

①浓硫酸②水③盐酸⑤足量氢氧化钙溶液

Cu粉(Fe)____

CaCO3粉末(CaCl2)________

CO(CO2)_

____

O2(H2O蒸气)_____

(三)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化学式__________俗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具有强烈的________。

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__________________冲洗,再涂上_______________。

实验

现象

分析

氢氧化钠的颜色和状态

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并用手轻触试管外壁

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_________,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_______。

因此,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还有哪些物质可作为干燥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称量NaOH时要放入______中;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化钠的用途: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

它能与油脂反应,可用来_________。

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2)氢氧化钙,化学式________,俗名叫_______、_____,也具有腐蚀性。

氢氧化钙是

状物质,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当石灰水中有较多未溶解熟石灰时就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

制取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的用途:

建筑上用_________________混合砌砖,用_________粉刷墙壁。

在树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可保护树木,防止冻伤,也防止害虫生卵。

可用_________与_________等配制具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农药。

熟石灰还可用于改良___________。

(3)常见的碱除了氢氧化钠(化学式______)、氢氧化钙(化学式_______),还有氢氧化钾(化学式______)、氨水(化学式_______)等。

2.碱的化学性质(自主学习教材P56,完成相关知识点)

⑴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__,使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__________。

1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回忆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在空气中,不仅吸收空气中的______而潮解,还会与空气中的_______反应而变质。

因此必须_____保存。

3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会污染空气,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反应与上面两个反应类似,试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碱具有共性的原因(观察实验10-7,自主学习P57,完成相关知识点)

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和,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同样,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和,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练习1.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用吸收二氧化碳。

2.遇水会放热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吸热的物质有_________。

3.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A.熟石灰又称为消石灰B.熟石灰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熟石灰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

4.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A.①⑥B.②③⑤C.③⑤D.②③④

5.下列气体中,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CO2B.H2C.O2D.CO

6.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A、酚酞溶液B、稀盐酸

C、CuOD、二氧化碳

7.从

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固体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③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Ca(OH)2,可能有CaCO3B.一定含有CaCO3和Ca(OH)2

C.一定没有Ca

CO3和Ca(OH)2D.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

8、下列关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作建筑

材料   B.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它们的溶液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活动与探究]:

向5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____性,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逐渐变_____,最终呈_____色,说明此时溶液不再显_____性,此时溶液显______性。

为什么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碱性减弱,最终不再显碱性?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图10-14发现,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