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2766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3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docx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

 

住宅楼实测实量操作细则-

(1)(总24页)

实测实量操作细则

为统一实测实量的操作方法和评判标准,尽可能消除人为操作引起的偏差,在此规范实测过程中的程序、取样方法、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具体步骤和要求,保障其对工程监测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各方评判的公平性。

一、基本要求

(一)适用范围

荣盛集团在建工程(自结构±至交付完成)项目,主要指住宅和酒店公寓部分。

(二)实测数量

施工单位对所有测区进行100%实测;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实测数据按不低于50%的比例进行复测;甲方现场工程师按测区选取要求进行检测。

(三)测区选择

1、随机原则:

各实测取样的楼栋、楼层、房间、测区等,必须结合当前各标段的施工进度,合理、均匀的选择。

2、可追溯原则:

施工、监理单位测量后须原位标注,直接数据上墙;甲方复测后对其进行编号且要形成纸版资料,将各测区数据及编号记录在案(资料中注明所有数据的合格、理论值)以备公司检查。

3、真实原则:

测量数据应反映项目的真实质量,避免为了片面提高实测指标,过度修补或做表面文章,实测取点时应规避相应部位,并对修补方案合理性进行检查。

(四)ERP录入

测量后一天内完成ERP录入工作。

二、现场标识方法

1、按《实测实量操作指引》的要求标识;

三、各分项工程实测实量

(一)砼工程

1、截面尺寸

(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2)测量时间:

顶模拆除后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钢卷尺

(4)合格标准:

[-5,5]mm

(5)测区选取:

每一墙体(墙体厚度、断肢墙长度)、柱(宽)均为一测区,现场工程师每层抽取20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每个测区从地面向上30cm和150c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2、垂直、平整度

(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平整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顶模拆除后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2m检测尺(用光滑面检测)、楔形塞尺

(4)合格标准:

[0,6]mm(层高≥5米,垂直度标准为[0,10]mm)

(5)测区选取:

长度≥米的墙体均需实测,任选一面作为测区;砼柱均需实测,每一砼柱为一个测区;现场工程师每层抽取20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米<墙长≤米时,取墙中测垂直度,旋转至尺端对齐墙端测平整度;

2)米<墙长≤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①检测尺顶端接触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量垂直度,而后顶住左上角转动45度,测量平整度,如墙体较高,可将上文提及的“接触砼顶板位置”改为“距地面3米的位置”;②检测尺底端置于距地面5cm位置时测量垂直度,而后转动检测尺,顶住右立面,当与右下角夹角为45度时,测量平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2)墙长>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平整度测量高度为可测范围内目测最差的位置,高度距地大于5cm),按以上原则实测3次。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3)砼柱:

任选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检测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距地5cm位置时各测一次垂直度,如砼柱较高,可将“接触砼顶板位置”改为“距地面3米的位置”,平整度无需测量。

每一尺所得数据均作为计算合格率的计算点。

(7)图例如下:

 

3、楼板厚度

(1)指标说明:

反映同跨结构楼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2)测量完成时间:

顶模拆除后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楼板测厚仪

(4)合格标准:

[-5,8]mm·

(5)测区选取:

每块结构楼板为一个测区,现场工程师每层抽取5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在测点位置(如下图)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一块楼板5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4、钢筋间距、保护层

(1)指标说明:

反映剪力墙竖向钢筋和楼板负弯矩钢筋的间距、保护层与规范的偏差。

(2)测量完成时间:

顶模拆除后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钢筋扫描仪

(4)合格标准:

间距[0,10]mm;保护层[-5,+5]mm

(5)测区选取:

每面剪力墙和每块结构楼板分别为一个测区,现场工程师每层各抽取5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

水平方向让开暗柱,测量高度为距地1m或2m(比例各半),从左往右缓慢移动扫描仪,扫描后,依次记录每棵钢筋的间距、保护层;

2)楼板:

扫描仪避开存在放射筋和负弯矩钢筋相交部位,顶部距墙30cm或60cm(比例各半),从左往右缓慢移动扫描仪,扫描后,依次记录每棵钢筋的间距、保护层。

(7)图例如下:

 

5、楼梯间接茬平整度

(1)指标说明:

反映楼梯间接茬部位砼的平整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顶模拆除后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2m检测尺(用光滑面检测)、楔形塞尺

(4)合格标准:

[0,6]mm

(5)测区选取:

选择楼梯间存在砼接茬的墙面作为一个测区,现场工程师全部测量。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墙长≤米,取墙中,与楼梯同角度靠检测尺,然后用塞尺测出数据。

2)米<墙长≤3米,取墙长的1/3和2/3两处,与楼梯同角度靠检测尺,然后用塞尺测出数据。

3)墙长>3米,取墙长的1/4、1/2和3/4三处,与楼梯同角度靠检测尺,然后用塞尺测出数据。

每一测量值均作为计算该测区合格率的计算点。

(7)图例如下:

 

6、阴阳角

(1)指标说明:

反映混凝土墙转角处或端部的方正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顶模拆除后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阴阳角尺

(4)合格标准:

[0,5]mm

(5)测区选取:

任意一个转角为一个测区,现场工程师每层抽取20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每个测区从地面向上30cm和150cm各测量阴(阳)角1次,选取其中与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7、梁、柱节点方正

(1)指标说明:

反映混凝土结构梁、柱转角处的方正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顶模拆除后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阴阳角尺或观测

(4)合格标准:

[0,5]mm

(5)测区选取:

任意一个节点为一个测区,现场工程师每层抽取20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选择梁、柱节点测量其阴(阳)角,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二)砌体工程

1、垂直、平整度

(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面垂直和表面平整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单层大面墙砌筑完成方量的70%即可开始测量(构造柱浇筑前),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2m检测尺(用光滑面检测)、楔形塞尺

(4)合格标准:

垂直度-[0,4]mm;平整度-[0,6]mm

(5)测区选取:

长度>米的墙体均需实测,选取正手墙面为测区,现场工程师每层抽取20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实测时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墙反坎、墙体斜砌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垂直度受板带影响时,可用凸点面测量;平整度忽略板带凹陷程度,若板带突出则正常计量;如2m检测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m检测尺。

1)米<墙长≤米时,取墙中测垂直度,旋转至尺端对齐墙端测平整度;

2)米<墙长≤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①检测尺顶端接触上部砌体位置时测量垂直度,而后逆时针转动检测尺,当与左上角夹角为45度时,测量平整度,如墙体较高,可将上文提及的“接触砼顶板位置”改为“距地面3m的位置”;②检测尺底端接触下部砌体测量垂直度,而后逆指针转动检测尺,当与右下角夹角为45度时,测量平整度。

3)墙长>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平整度测量高度为可测范围内目测最差的位置),按以上原则实测3次。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2、门窗洞口尺寸

(1)指标说明:

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门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

(2)测量完成时间:

单层门窗洞口砌筑完成70%后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激光测距仪、盒尺

(4)合格标准:

[-10,10]mm

(5)测区选取:

每一门窗洞口为一测区,包括入户门和外窗,现场工程师每层抽取20个测区。

(6)测量方法:

以砌体边对边,测量洞口的宽度及高度尺寸,宽度测量位置为距窗台10cm和窗高1/2处,以偏差较大值作为窗宽测量值;高度测量位置为距窗两边10cm,以偏差较大值作为窗高测量值。

高、宽两个实测值分别与设计值比较,为2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3、轴线复核

(1)指标说明:

反映砌筑、抹灰、装修尺寸前期控制的偏差,以便控制砌筑、抹灰和装修的尺寸精度,为砌筑、装修房集中加工等提供控制条件。

(2)测量完成时间:

单层大面墙砌筑完成方量的70%即可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盒尺

(4)合格标准:

[0,15]mm

(5)测区选取:

长度>1米的墙体均需实测,选取正手墙面为测区,现场工程师每层抽取20个测区。

(6)测量方法:

在同一测区内,依据现场留存的施工控制线(距墙体30-60cm范围,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沿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距边墙20cm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如果现场找不到控制线,则测量该房间的开间进深,测量方法及标准同装修阶段开间进深)。

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三)抹灰工程

1、垂直、平整度

(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垂直、平整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单层各墙面抹灰完成70%即可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2m检测尺(用光滑面检测)、楔形塞尺

(4)合格标准:

[0,3]mm(包括户内和公共部位)

(5)测区选取:

所有墙体均需实测,任选一面为一测区(公共部位10%,室内厨卫间、露台等小尺寸房间20%,客厅、卧室等大尺寸房间70%),现场工程师每层抽取20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米<墙长≤米时,取墙中测垂直度,旋转至尺端对齐墙端测平整度;

2)米<墙长≤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①检测尺顶端接触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量垂直度,而后逆时针转动检测尺,当与左上角夹角为45度时,测量平整度,如墙体较高,可将上文提及的“接触砼顶板位置”改为“距地面3m的位置”;②检测尺底端接触距地面5cm位置时测量垂直度,而后逆指针转动检测尺,当与右下角夹角为45度时,测量平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墙长>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平整度测量高度为可测范围内目测最差的位置,高度距地大于5cm),按以上原则实测3次。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2、阴阳角

(1)指标说明:

反映抹灰墙面阴阳角的方正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单层各墙面抹灰完成70%即可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阴阳角尺

(4)合格标准:

[0,3]mm

(5)测区选取:

选择对观感质量影响较大的阴阳角(如L型墙体转角,不含洞口内边)作为一个测区(室内厨卫间、露台等小尺寸房间20%,客厅、卧室等大尺寸房间80%),现场工程师每层抽取20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每个测区从地面向上30cm和150cm处各测量阴(阳)角1次,选取其中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3、开间、进深

(1)指标说明:

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

(2)测量完成时间:

单层各墙面抹灰完成70%即可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激光测距仪、5m钢卷尺

(4)合格标准:

偏差:

[-15,15]mm

极差:

[0,20]mm

(5)测区选取:

每一房间作为实测区,现场工程师每户抽取2个测区其中一个为厨卫间或露(阳)台。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测区内分别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2次,各得到两个实测值(开间或进深确实只能测一个数据时除外),要求测点距地面100cm,距墙边20cm(墙体无法满足时按实际尺寸)。

每组开间(进深)与设计值比较,有一个实测值超出允许范围,该组指标不合格;每组开间(进深)两个实测值对比,极差值超出允许偏差,该组指标不合格。

(7)图例如下:

 

4、洞口平整度

(1)指标说明:

反映洞口周边墙体的平整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与墙面平整度同步测量

(3)测量工具:

2m检测尺(用光滑面检测)、楔形塞尺

(4)合格标准:

[0,4]mm

(5)测区选取:

任意门洞口为一个测区,现场工程师每户抽取2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在各洞口水平130cm位置测量第一尺,右转至左上角测量第二尺,转至洞宽中点位置测第三尺,取第二、三尺中偏差较大值和第一尺实测值作为计算点,一个洞口2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5、房间方正

(1)指标说明:

反映户内房间的方正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内墙抹灰完成后

(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

(4)合格标准:

[0,10]mm

(5)测区选取:

每一房间作为一个测区,现场工程师每户选取2个房间,其中一个为厨卫间。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距墙体30-60cm范围,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距边墙20cm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如果现场找不到控制线,可以一面带窗墙面为基准,用仪器引出两条辅助方正控制线)。

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四)地面工程

1、室内净高

(1)指标说明:

反应同一房间内室内净高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和顶棚的平整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每层地面完成后两日内(可上人)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激光测距仪

(4)合格标准:

偏差:

[-15,15]mm

极差:

[0,20]mm

(5)测区选取:

每一卧室、客厅地面均作为实测区,现场工程师每户抽取2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在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500mm处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置选取1点,测量出地面与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得出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5个实测值分别与设计值比较,有一个实测值超出允许范围,该组指标不合格;5个实测值相互对比,极差值超出允许偏差,该组指标不合格。

(7)图例如下:

 

2、平整度

(1)指标说明:

反应找平层地面的平整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每层地面完成后两日内(可上人)开始测量,当天完成,如交楼标准为毛坯地面,可取消地面平整度的实测。

(3)测量工具:

2米检测尺(用光滑面检测)、楔形塞尺

(4)合格标准:

[0,5]mm

(5)样本抽取:

每一卧室、客厅地面均作为实测区,现场工程师每户抽取2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任选一对角区域测量两次(靠尺与墙面夹角45度),中间区域、门口测量1次,客厅的中间区域部位需加测1次,每个测量值作为一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3、楼梯踏步宽、踢步高

(1)指标说明:

反应楼梯踏步、踢步一致性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每跑楼梯抹面或铺贴完成后两天内(可上人),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卷尺

(4)合格标准:

[0,8]mm

(5)样本抽取:

每一踏(踢)步为一测区,每跑楼梯测量30%(首末阶必测)。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每跑楼梯每隔两步测一步,每步测量距梯板端部20cm处和宽度的中点处,取与设计偏差较大值作为该踏(踢)步合格率的一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五)门窗工程

1、窗框垂直度

(1)指标说明:

反应门窗框的垂直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每栋单体门窗框安装20樘后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1m/2m靠尺

(4)合格标准:

[0,]mm

(5)样本抽取:

每个门窗均为测区,现场工程师每个单体抽取测区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当窗框<米时,每个门窗测一次作为最终的实测值;

2)当窗框大于米时,每一门窗用靠尺左右测量两次竖框垂直度,取其中较大值作为最终的实测值。

(7)图例如下:

 

(六)外立面工程

1、外墙平整度

(1)指标说明:

反映外墙抗裂砂浆或保温施工后,腻子施工前,洞口边角墙体和大面墙体的平整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外墙腻子施工前道工序完成后,两天内测量完成

(3)测量工具:

2m(洞口边角)或3m检测尺(大面墙)、楔形塞尺

(4)合格标准:

[0,3]mm

(5)测区选取:

任意洞口边角或每一层大面墙为一个测区,现场工程师每层抽取8个洞口边角测区和4个大面墙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洞口:

2m靠尺30°、60°斜跨洞口边角,取偏差较大值作为计算点,一个边角作为一个计算点。

大面墙:

3m靠尺90°、180°平靠墙面,取偏差较大值作为计算点,每层一个大面墙作为一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2、外墙线条顺直度

(1)指标说明:

反映外墙抗裂砂浆或保温施工后,腻子施工前,线条的顺直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外墙腻子施工前道工序完成后,两天内测量完成

(3)测量工具:

4m检测尺、楔形塞尺

(4)合格标准:

[0,3]mm

(5)测区选取:

每两层任意竖向线条为一个测区,现场工程师每两层抽取6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4m靠尺平靠阴阳角处,测其顺直度,一个边线作为一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七)安装工程

1、线盒高度

(1)指标说明:

反映线盒安装高度与图纸的吻合度。

(2)测量完成时间:

每一层线盒安装后开始测量,当天测完

(3)测量工具:

卷尺

(4)合格标准:

[0,5]mm

(5)测区选取:

每一线盒为一测区,检验同一功能或同一空间内的线盒安装高度的一致性及与图纸要求的吻合度,现场工程师每户抽取4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以1m线(或以直尺)为基准,采用卷尺测量,检验同一功能或同一空间内的线盒安装高度的一致性及与图纸要求的吻合度。

(7)图例如下:

 

 

(八)精装修工程

1、墙面砖垂直、平整度

(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墙面砖表面垂直、平整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每层墙砖完成70%即可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2m检测尺(用光滑面检测)、楔形塞尺

(4)合格标准:

[0,2]mm(包括户内和公共部位)

(5)测区选取:

每一面墙为一个测区,现场工程师每单元每层抽取6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米<墙长≤米时,取墙中测垂直度,旋转至尺端对齐墙端测平整度;

2)米<墙长≤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2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①检测尺顶端接触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量垂直度,而后逆时针转动检测尺,当与左上角夹角为45度时,测量平整度,如墙体较高,可将上文提及的“接触砼顶板位置”改为“距地面3m的位置”;②检测尺底端接触地面测量垂直度,而后逆指针转动检测尺,当与右下角夹角为45度时,测量平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墙长>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20cm和墙中间位置(平整度测量高度为可测范围内目测最差的位置),按以上原则实测3次。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2、地面砖平整度

(1)指标说明:

反应瓷砖地面的平整程度。

(2)测量完成时间:

每层地面完成后两日内(可上人)开始测量,当天完成。

(3)测量工具:

2米检测尺(用光滑面检测)、楔形塞尺

(4)合格标准:

[0,2]mm

(5)样本抽取:

每一房间、单元门厅、电梯前室、户前走廊等区域地面作为一个测区,现场工程师每单元每层抽取3个测区。

(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根据测量区域的大小,任选一对角区域测量两次(靠尺与墙面夹角45或30度),中间区域、门口测量1次,地面长度大于4米时中间区域部位需再加测1次,每个测量值作为一个计算点。

(7)图例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