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8185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docx

中天九建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讲义

实测实量操作指南

1目的

为了规范、统一工程实体质量评价方法,直观、清晰反映工程实体质量水平,特制订本操作指南。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中天九建内所有在建工程。

3选点说明

3.1项目部

要求项目部对每个楼层每个测量点进行测量,覆盖率100%。

3.2公司层面

3.2.1若所测工程为一个单体工程,则抽取3层进行测量评价,要求3层上中下均匀分布主体工程,每层测量总量1/3的测量点。

3.2.2若工程由两个及以上单体工程组成,测量评价根据班组数量,均匀分配到班组施工作业所在的单体工程。

若相关班组数量超过4个,按每超过1个增加25%测量点测量。

4名词解释

超长混凝土墙:

指诸如地下室外墙一类混凝土墙体长度L≥9m的混凝土墙。

普通混凝土/砌筑/抹灰墙:

指一般住宅工程常见的、不含任何门窗等预留洞口的标准层混凝土/砌筑/抹灰墙(或者类同)。

预留洞混凝土/砌筑/抹灰墙:

指一般住宅工程常见的、含门窗等预留洞口的标准层混凝土/砌筑/抹灰墙体(或者类同)。

极差:

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5混凝土工程

5.1表面平整度

5.1.1测量对象:

混凝土墙

5.1.2合格标准:

[0,8]mm

5.1.3测量工具:

靠尺,塞尺

5.1.4测量方法

5.1.4.1超长混凝土墙

测量平整度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测量,靠墙边起测1尺水平尺(水平尺测量高度为1.5m,下同),接着靠墙根部呈45°测第2尺,以3m为周期,后面重复以上操作测量,如图1所示测。

图1超长混凝土墙平整度测量图

5.1.4.2普通混凝土墙

(1)当墙体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顶部和墙根部测2尺平整度,在墙中间水平测量1尺平整度,如图1所示共测量3尺。

图2普通混凝土墙平整度测量(L≥3m)

(2)当墙体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顶部和者墙根部测2尺平整度,如图2所示共测量2尺。

图3普通混凝土墙平整度测量(1.5m≤L<3m)

(3)当墙体长度L<1.5m(含混凝土柱),不进行平整度测量。

5.1.4.3预留洞混凝土墙

预留洞混凝土墙示意图如下(图3)。

预留洞墙体平整度测量可以分解成三部分(如图5)进行测量,分解成墙体长度为L1、L2的2个普通混凝土墙和一个门洞口(或其它预留洞),L1、L2两2个普通混凝土墙体测量参照5.1.4.2普通混凝土墙测量方法,门洞口测量如图4所示,两尺中任选1尺测量,具体测量分解如图4所示。

图4预留洞混凝土墙

图5预留洞混凝土墙测量分解图

5.2垂直度

5.2.1测量对象:

墙、柱

5.2.2合格标准:

[0,8]mm

5.2.3测量工具:

靠尺

5.2.4测量方法

5.2.4.1超长混凝土墙

利用2米靠尺测量,靠墙边300mm起,靠墙顶(若层高过高,靠尺顶端离地3m为宜)测第1尺,接着离3m后靠墙根部第2尺,以6m为周期,重复以上操作,详见图5。

图7超长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

5.2.4.2普通混凝土墙(柱)

(1)当墙体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离墙边300mm靠墙底测1尺,墙中间测1尺,另一边离墙边300mm靠墙顶测1尺。

如图6所示共测量3尺垂直度。

图8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L≥3m)

(2)当墙体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离墙边300mm靠墙底和墙顶各1尺,如图9所示共测量2尺。

图9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1.5m≤L<3m)

(3)当墙体长度L<1.5m,居中测一尺,如图10所示。

图10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L<1.5m)图11混凝土柱垂直度测量

(4)混凝土柱

选柱子相邻的两个混凝土面,一面靠柱底居中测1尺,另一面靠柱顶居中测1尺,如上图(图11)所示。

5.2.4.3预留洞混凝土墙

预留洞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与平整度测量类似,可以分解成三部分进行测量,分解成墙体长度为L1、L2的2个普通混凝土墙和一个门洞口(或其它预留洞),L1、L2两2个普通混凝土墙体测量参照5.2.4.2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方法,门洞口(或其它预留洞)无需测量垂直度,具体测量分解参考图4、图5。

5.3截面尺寸

5.3.1测量对象:

墙、柱、门窗洞口、预留洞

5.3.2合格标准:

[-5,8]mm

5.3.3测量工具:

5米卷尺或50cm钢尺

5.3.4测量方法:

每一个墙、柱子、门窗及预留洞口作为一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洞口高度小于1500mm的按上口往下300mm处测量)选作2尺测量,测量示意如图12。

图12截面尺寸测量示意图

5.4顶板平整度

5.4.1测量对象:

顶板

5.4.2合格标准:

[0,15]mm

5.4.3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塔尺(具有足够刚度的5m钢卷尺或者激光测距仪)

5.4.4测量方法:

利用激光扫平仪在任一标高打出激光水平面,在如图4所示的5个测量点位置,用塔尺(5m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顶住楼顶板,记录下激光扫平仪打在塔尺上的数据。

根据记录下5个测量点的测量值,记录下最小测量值与其他4个测量值的差值(即极差),最后判断差值是否符合合格标准,顶板平整度测量点如图13。

图13顶板平整度测量示意图

5.5楼板厚度控制

5.5.1测量对象:

楼板

5.5.2合格标准:

[-5,8]mm

5.5.3测量工具:

楼板厚度检测仪

5.5.4测量方法:

此项操作需要至少两个人协作完成。

测量时,两人手持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分别在楼板上下两个楼层,一人持发射探头在所测楼板下一个楼层,一人拿着接收探头(与仪器相连)在楼板所在楼层,两人通过对讲机联系,调节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放置在楼板上下相对应的位置,通过查看检测仪上感应信号强度,信号越强,表示上下发射探头和接受探头对位越准,读数越小,检测仪上显示的数据极为该点楼板厚度(自动记录最小值)。

楼板厚度测量点如图14所示。

图14楼板厚度测量点示意图

6砌体工程

6.1表面平整度

6.1.1测量对象:

砌筑墙

6.1.2合格标准:

[0,5]mm

6.1.3测量工具:

靠尺、塞尺

6.1.4测量方法

6.1.4.1普通砌筑墙

(1)当砌筑墙体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下坎上部和斜砖底部测2尺平整度,在墙中间水平测量1尺平整度,如图15所示共测量3尺。

图15普通砌筑墙平整度测量(L≥3m)

(2)当砌筑墙体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下坎上部和斜砖底部测2尺平整度,如图16所示共测量2尺。

图16普通砌筑墙平整度测量(1.5m≤L<3m)

(3)当砌筑墙体长度L<1.5m,不进行平整度测量。

6.1.4.2预留洞砌筑墙

预留洞砌筑墙示意图如下(图17)。

预留洞墙体平整度测量跟混凝土工程类似,可以分解成三部分(如图18)进行测量,分解成墙体长度为L1、L2的2个普通砌筑墙和一个门洞口(或其它预留洞),L1、L2两2个普通砌筑墙测量参照6.1.4.1普通砌筑墙平整度测量方法,门洞口测量如图17所示,两尺中任选1尺测量,具体测量分解如图18所示。

图17预留洞砌筑墙

图18预留洞砌筑墙测量分解图

6.2垂直度

6.2.1测量对象:

砌筑墙

6.2.2合格标准:

[0,5]mm

6.2.3测量工具:

靠尺

6.2.4测量方法

6.2.4.1普通砌筑墙

(1)当砌筑墙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离墙边300mm靠墙底下坎顶测1尺,墙中间测1尺,另一边离墙边300mm靠墙顶斜砖下测1尺。

如图19所示共测量3尺垂直度。

图19普通砌筑墙垂直度测量(L≥3m)

(2)当砌筑墙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离墙边300mm靠墙底下坎顶测1尺,另一边离墙边300mm靠墙顶斜砖下测1尺,如图20所示共测2尺。

图20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1.5m≤L<3m)

(3)当墙体长度L<1.5m,居中测一尺,如图21所示。

图21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L<1.5m)

6.3门窗洞口尺寸

6.3.1测量对象:

砌筑门、窗洞口的宽度

6.3.2合格标准:

[-5,5]mm

6.3.3测量工具:

5m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6.3.4测量方法:

用卷尺检查窗洞口宽度,检查时需根据洞口设计尺寸检查,每个洞口选取离上下洞口300mm处的2个点测量,2个测量点所测数据中与设计值的最大值偏差,作为判断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门窗洞口尺寸测量示意如图22。

图22门窗洞口测量示意图

6.4房间方正度

6.4.1测量对象:

砌墙完成的房间

6.4.2合格标准:

[0,10]mm

6.4.3测量工具:

5m卷尺、激光扫平仪

6.4.4测量方法

墙砌筑之前先弹好20~60cm的控制线,做好相应的标记和保护措施。

测量时,先架设激光扫平仪,使任一垂直方向激光面对准开间方向控制线,检查进深/开间方向激光垂直面和墙边的距离差,每面墙根部两端及中间共取3个测量点,所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即极差,便是所测方正度的偏差值。

方正度测量如图23。

图23方正度测量示意图

6.5门窗洞口标高

6.5.1测量对象:

砌筑门窗洞口

6.5.2合格标准:

[-5,10]mm

6.5.3测量工具:

5m卷尺(激光扫平仪、激光测距仪)

6.5.4测量方法:

根据在砌筑墙体上的建筑标高线,测量门窗洞口两边的建筑标高线,每个门洞如图所示测两尺。

测量所得两个数据与设计值差值的最大值(此处差值最大值非极差概念),作为所测门窗洞口判断合格的依据,门窗洞口标高测量示意图。

图24砌筑门窗洞口标高测量

7抹灰工程

7.1表面平整度

7.1.1测量对象:

抹灰墙体

7.1.2合格标准:

[0,3]mm

7.1.3测量工具:

靠尺、塞尺

7.1.4测量方法

7.1.4.1普通抹灰墙

(1)当抹灰墙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顶部和墙根部测2尺平整度,在墙中间水平中间测量1尺平整度,墙根向上200mm测1尺平整度,如图25所示共测量4尺。

图25普通抹灰墙平整度测量(L≥3m)

(2)当抹灰墙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顶部和底部测2尺平整度,如图26所示共测量2尺。

图26普通抹灰墙平整度测量(1.5m≤L<3m)

(3)当砌筑墙体长度L<1.5m,不进行平整度测量。

(4)对于一些超长的抹灰墙,其长度按抹灰前的砌体或者混凝土墙长度界定,划分为若干个普通抹灰墙或预留洞抹灰墙。

3.1.4.2预留洞抹灰墙

参照4.1.4.3预留洞混凝土墙操作细则测量平整度。

7.2垂直度

7.2.1测量对象:

抹灰墙体

7.2.2合格标准:

[0,3]mm

7.2.3测量工具:

靠尺

7.2.4测量方法

7.2.4.1普通抹灰墙体

参照4.2.4.2普通混凝土墙(柱)操作细则测量垂直度。

7.2.4.2预留洞抹灰墙

参照4.2.4.3预留洞混凝土墙操作细则测量垂直度。

7.3阴阳角方正

7.3.1测量对象:

墙体阴阳角

7.3.2合格标准:

[0,3]mm

7.3.3测量工具:

阴阳角尺

7.3.4测量方法:

利用直角尺,检查抹灰阴阳角方正度,墙体转角处离地面300mm和1500mm

测量2尺,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图27。

图27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图

7.4房间开间和进深偏差

7.4.1测量对象:

房间的开间和进深

7.4.2合格标准:

[0,10]mm

7.4.3测量工具:

激光测距仪(5m卷尺)

7.4.4测量方法:

同一房间的开间/进深方向离墙边300mm各测1尺,中间居中1尺,如图28所示共测3尺,所测3尺数据与设计值进行检验,判定此开间/进深合格与否。

图28房间开间和进深测量示意图

7.5地平表面平整度

7.5.1测量对象:

找平层地面

7.5.2合格标准:

[0,3]mm

7.5.3测量工具:

靠尺、塞尺

7.5.4测量方法:

任选同一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

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读出塞尺的数值,判断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如图29所示地平表面平整度测量点示意图。

图29地平表面平整度测量点示意图

7.6方正度

7.6.1测量对象:

抹灰完成的房间

7.6.2合格标准:

[0,6]mm

7.6.3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5m卷尺

7.6.4测量方法

参照砌筑工程方正度5.4.4测量方法操作细则测量方正度,如图30所示。

图30方正度测量示意图

7.7门窗洞口尺寸偏差

7.7.1测量对象:

门窗洞口

7.7.2合格标准:

[0,5]mm

7.7.3测量工具:

5m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7.7.4测量方法:

每个洞口选取离上下洞口300mm处各测1尺,中间居中测1尺,如图31所示共测3尺,所测3尺数据的极差即为所测洞口偏差,再通过合格标准检验,判定此开间/进深合格与否。

图31门窗洞口尺寸偏差测量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