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2922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6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docx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全册备课教案青岛版

全册备课教材简说:

本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

一〈〈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二〈〈声音秘密〉〉;三〈〈秋冬星空〉〉;四〈〈生活中的材料〉〉;五〈〈水循环〉〉

各单元板块主体: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地层.化石.卵石.地震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的本单元由〈〈地球内部有什么〉〉.〈〈火山〉〉.〈〈地震〉〉.〈〈做一块卵石〉〉.〈〈各种各样的矿物〉〉.〈〈地表的变化〉〉六课组成。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

本单元以声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学生经历各种探究活动,理解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知道影响声音大小和声调高低的因素以及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第三单元秋冬星空;

本单元从学生刚入新年级的秋季入手,依据〈〈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构建了这一研究体系。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本单元通过对常见材料特点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性能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单元水循环

本单元遵循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内容标准构建了〈〈水循环〉〉这一单元。

由《蒸发》〈〈沸腾〉〉〈〈.凝结〉〉.〈〈水的三态变化〉〉.和〈〈小水滴的旅行〉〉五课组成。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1.地球内部有什么2课时

2.火山1课时

3.地震1课时

4.做一块卵石1课时

5.各种各样的矿物1课时

6.地表的变化1课时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

7.声音的产生1课时

8.谁能传播声音1课时

9.怎样听到声音1课时

10.各种各样的声音1课时

11.噪声声的危害与防治1课时

第三单元秋冬星空

12.秋季星空2课时

13.冬季星空2课时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14.木材1课时

15.纸1课时

16.陶瓷1课时

17.金属1课时

18.玻璃与塑料1课时

19.材料的分类2课时

第五单元水循环

20.蒸发1课时

21.沸腾1课时

22凝结1课时

23.水的三态变化1课时

24.小水滴的旅行1课时

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

纸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

纸在生活中的应用,造纸业的负面影响。

2.活动主题: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

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白色垃圾的危害。

3.活动主题:

一次性物品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

一次性筷子的利弊。

4.活动主题:

陶瓷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

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陶瓷的处理。

5.活动主题:

木材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

木材在生活中应用,人造木材。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不同的问题需要应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利用简单的物品和器材做一些模拟实验,会利用有限的条件制作简单模型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的资料;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并能对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知道.爱提问,勇于大胆想象;善于用已学知识改善生活;知道人与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

地球的内部构造及各部分的特点;火山喷发的原因及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地震形成的原因及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了解风化对岩石的作用,理解沉积.搬运等地表的影响。

三.单元课时分配:

1.《地球内部有什么》1课时

2.《火山》1课时

3.〈〈地震〉〉1.课时

4.〈〈做一块卵石〉〉1课时

5.〈〈各种各样的矿物〉〉2课时

6.〈〈地表的变化〉〉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鸡蛋.酒精灯.番茄酱.土豆泥.火柴.相关资料等。

第一课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过程与方法: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地球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地球的构造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相关图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美丽的地球表面有山有水,风光无限,那么地球内部有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内部有什么?

(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

谈话:

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同学们猜想一下地球内部有什么?

学生猜测。

(石油、矿产、水)

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地球内部的录像想不想看?

(教师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资料。

提问:

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你认为地震发生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

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平静,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

而且我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

活动二:

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谈话: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

----

(学生:

通过钻探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特点,你怎么知道?

--你还知道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磁力等信息来探知地球内部情况,看来查资料能帮我们了解很多科学知识。

活动三:

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谈话:

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好多关于地球内部特点的资料,想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想)首先在小组内把你们搜集的材料整理一下,过一会在班上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内整理资料,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

(交流:

(1)哎,你们真是一个勇敢的小组,哦,你们小组发现地球内部分了三个圈层:

地壳、地幔、地核*(板书:

地壳、地幔、地核)噢他们还搜集到一张地球内部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地球内部照片)

(2)你们小组知道了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地幔大约有2900多千米厚,地球中心的地核约厚3473千米。

(3)你们还发现,地球内部构造很像一个鸡蛋,哦,你说像荔枝,你说像桂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大家可以亲自动手研究一下。

(学生动手实验,并交流发现)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你说,噢,你发现了鸡蛋也分三层,鸡蛋壳相当于地壳是地球最坚硬的部分,而且各处的厚度不一样;鸡蛋清相当于地幔,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固态物质;鸡蛋黄相当于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我们知道了地壳下面的是部分是地幔,不过由于人类的技术限制,人们对地幔、地核的了解还是不够的。

(板书:

蛋壳、蛋清和蛋黄)

3.小结:

同学们真是不简单,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了地球内部结构特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呢?

(想)。

三、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

1.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橡皮泥,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下面小组一起合作进行制作。

2.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3.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

----

展示优秀作品,总结制作情况。

全课总结:

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相信你在研究的过程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当然你也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制作,把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1.地球内部有什么

地壳:

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地幔:

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

地核:

最内部的一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温度最高,压力最大。

教学反思:

从地球内部物质的温度不同为引导,使学生明白,这些温度不同的物质是不可能混合。

2火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实验,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2.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火山会给人类带来的不同影响。

2.渗透科学自然观,体会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

2.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火山的成因

教学准备:

教师:

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学生:

酒精灯、番茄酱、土豆泥、火柴、三脚架、铁盒(或铜片)、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风景图片,你们还想再看看吗?

(播放课件,教师讲解)

2、问:

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风景,你们觉得怎么样?

(很美)你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些美景都是自然的造化,是自然的力量造就了这样的美景,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美景呢?

(生答:

火山)

3、揭题:

是啊,是火山造就了这些美景。

(板书课题:

火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山

二、新授

A、引入

1、问:

你们听说过火山吗?

那么,你们已经知道关于火山的哪些知识呢?

请大家来说说吧!

2、自由交流:

关于火山的知识

3、再问:

同学们,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们了解的还真不少,那么在这节课中,你们最想来了解火山的哪些知识呢?

4、学生提问,教师聆听

5、小结:

你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多,可是短短的四十分钟也许不能一一满足大家的需要。

有些问题我们和老师一起到课外去继续研究,好吗?

另外有些问题可能在后面的共同学习中能一一获得答案,大家也不要着急。

在课前老师已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看看老师已准备了些什么?

(出示课件,点击序号,出示内容)──1、什么是火山2、火山是怎样形成的3、火山喷发4、火山的危害5、火山的奉献6、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

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我们暂且把它作为一个秘密,老师先不告诉大家。

下面,就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B、学习火山的成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1、导入:

我们先来学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要认识火山的形成,我们先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出示课件)

2、认识地球的构造和火山的成因

(1)、提问:

从图中,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呢?

(地球可分为三部分:

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的厚度平均为60千米左右并且大部分为岩层;而地球的半径达6000千米左右,地壳只有薄薄的一层)

(2)、讲解(课件):

在地壳下地幔的温度很高达1600摄氏度,地核处的温度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达2000-3000摄氏度,其中地心处的温度达6000摄氏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相近。

在高温高压下,由于特殊的作用地壳下有一种温度达1600摄氏度左右的液体状物质,这就是岩浆,岩浆其实就是熔融了的岩石,象烧融的玻璃一样。

这些岩浆由于特殊的原因,就穿过岩层冲出了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3)、提问:

同学们,地球的这种结构,大家想想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和地球的结构相近的物体呢?

(4)、生答:

鸡蛋、气球、花生、苹果┄┄

3、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

吹鸡蛋、吹气球

a、吹鸡蛋

(1)、解疑:

是啊,看鸡蛋(出示鸡蛋)大家想,蛋壳象什么?

(地壳)蛋白呢?

(地幔)蛋黄呢?

(地核)

(2)设问:

下面我们来玩玩吹鸡蛋,你们会吹鸡蛋吗?

(二年级已吹过)哦,下面就开始吧!

(3)、学生活动:

吹鸡蛋

(4)、讨论:

在刚才玩吹鸡蛋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呢?

(觉得很吃力)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蛋白和蛋黄吹出来了)它们是怎样吹出来的?

(从另外一个洞里出来的)它们为什么会出来呢?

(因为给它吹气,鸡蛋内的压力很大,蛋白和蛋黄就从蛋壳里出来了)

b、吹气球

(1)、激趣:

刚才我们玩了吹鸡蛋,你们还想玩吹气球吗?

(想)那,老师提个要求,你们要拼命吹,知道拼命吹是什么意思吗?

(吹破气球)

(2)、学生活动:

吹气球

(3)交流:

好了,真不忍心叫大家停下来,假如有时间,等会儿我们再来吹,好吗?

刚才我们有的组真的把气球吹破了,你们又有什么体会呢?

(觉得很害怕,吹吹好象没力气了,吹破它要用很多力┄┄)你们又有没有想过,气球是怎样破的呢?

(薄的地方先破)破的时候有什么从气球里冲出来了?

(空气)有的组有破气球,你们发现什么没有?

(空气从破洞里面冲出来)

c、联想:

吹鸡蛋和吹气球与火山的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

(1)、提问:

其实刚才老师让大家吹鸡蛋与吹气球是有目的的,你们有没有想过,两次实验跟火山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

老师提个醒,空气冲出来,蛋白蛋黄吹出来了,就如岩浆从地球内部冲出来。

(2)、学生交流

(3)、小结:

在岩层下,由于特殊的作用,譬如地壳的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就产生了裂缝,岩浆由于高压的作用,就会拼命的从里面想冲出来,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在上升的过程中,会把周围的岩层也熔融,这样岩层的裂缝会变大,岩层变薄了,岩浆就容易从里面冲出来,这样火山就形成了。

4、认识什么是火山

(1)、设疑:

那么什么是火山呢?

(2)、讲解:

(出示课件)火山是一种自然现象,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形成火山。

C、认识火山喷发

1、引入:

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火山就喷发了。

你们见过火山喷发吗?

想亲眼见一见吗?

我们就来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吧!

你们想参与做吗?

2、激趣:

只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火山喷发很危险,你们还敢做吗?

因为有危险,所以这个实验在上面做,老师要找个志愿者,谁来做呢?

(邀请)

3、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1)、介绍实验方法:

老师这儿有一套模拟装置,大家看一看,(指装置)这是塑料瓶里面装了沙土,就如地球的内部我们是看不见的。

我们等会要观察的是三夹板的上面,夹板上面发生了什么?

这就象地面上的情形,我们是看得见的。

你呢,给瓶子吹气,大家想,就象给内部做了什么事?

好,开始吹吧!

大家注意看。

(2)、学生实验:

吹气,其余学生观察

(3)、再激趣:

接下来更危险的时刻到了。

为了安全起见,老师带了手套,要换个装置,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带手套吗?

(烫手)请同学们注意看,接下来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4)、学生继续实验

(5)思想教育渗透:

实验结束了,谢谢你(指上台学生)这个勇敢者,你做了回英雄,其实做科学就需要这种精神!

(6)、交流:

两次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

你现在解决了什么问题(疑问)?

(沙土喷出,岩浆喷出,岩浆流动、凝固┄┄)

(7)、设疑:

(引入下阶段学习)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你觉得可怕吗?

真正的火山喷发应该更可怕,那么你觉得可怕在哪里呢?

D、认识火山的危害

1、导入:

是啊,真正的火山喷发更可怕,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危害,也就是灾难,你认火山喷发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2、学生交流:

谈自己的认识

3、小结:

(出示课件)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看看火山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1、污染空气2、烧毁森林3、毁坏农田4、覆盖城市和村庄。

4、引入:

火山喷发虽然可怕,难道只给我们带来灾难吗?

它会不会带来好处呢?

其实,上课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谁来说说看?

E、认识火山的奉献

1、导入:

是啊,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些美景,那么,火山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2、学生交流

3、讲解: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看看,(出示课件)虽然火山喷发十分危险,可是生活在火山旁的人还是不忍离开,就因为火山灰是最肥沃的土壤,人们不仅可以用它种庄稼,还用它种出了最美的花,最最甜美的水果。

另外,火山还是个地下加工厂,每次火山喷发可以形成很多矿产,大家请看(课件)。

同时火山地区,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你们认为有什么用呢?

(先交流,后出示课件

三、拓展创新

1、激趣:

该是揭示秘密的时候了,看看老师在有关火山的其它知识里藏了些什么呢?

2、出示课件:

火山的类型、火山的分布、科学家对火山的研究、一些网站的友情连接

3、讲解:

(按课件)火山类型

4、讲解:

(按课件)火山的分布

5、激励拓展:

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也许还有很多问题想继续研究,其实科学家们也还在不断探索,你们课后有没想过怎样去研究呢?

(学生交流)老师有个建议,把你们课上没解决的,或者又有了的新问题,到课外象科学家探究一样,到网上、电视、课外书等一些媒体去寻找答案,好吗?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小科学家!

板书设计:

2火山

1.火山的成因

2.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给人类带来的有益影响。

教学反思:

在模拟实验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火山的成因,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

第三课地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了解地震的现象和地震造成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拓展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向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自然科学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地震的成因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有关避震的小常识。

教师准备:

木棍,毛巾,(每组各一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谈话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火山,知道在火山喷发时常伴随有地震。

(板书地震)关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与地震有关的知识。

师:

地震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

交流搜集到的地震资料。

师:

同学们搜集到了许多有关地震的资料,那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讨论

汇报交流

师播放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像资料

师:

看完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

地震的破坏性太大了。

生:

地震时太危险了,太可怕了。

……

师:

既然地震的危害性那么大,那么关于地震,你想研究或了解哪些问题?

生:

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生:

我想知道在地震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生:

我想知道怎样把地震的破坏降到最低。

生:

我想知道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能不能避免?

生:

我想知道人类能不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

活动二:

探究地震的成因

师:

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同乡们你们猜一猜。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生:

我认为是地下的岩石发生了问题。

师:

发生了什么问题?

录像中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

可能是岩石断了。

……

师:

我们的猜想如何呢?

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大家的猜想呢?

生:

做实验。

师:

实验是我们研究科学的最好的方法。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木棍、毛巾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证明你的猜想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师:

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生:

我们把毛巾当岩石平铺在桌面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

生:

我们认为岩层石有好多层,应该把毛巾叠成几层,才更好。

生:

用手握住木棒两端,用力压

师:

大家设计的很好,不过在动手实验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

安全最重要,别让木棍伤到了自己和同学,再就是小组要注意分工和合作。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汇报探究结果。

师: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

我们挤压毛巾,毛巾有的地方向上了,有的地方向下了,毛巾不平了,一褶一褶的。

生:

我们发现越是用力,毛巾褶皱的越厉害。

生:

当我们用力压木棍时,木棍弯曲,越用力,木棍弯曲越厉害。

师:

再继续用力呢?

试试看?

生:

木棍断了。

师:

断时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

手感觉到有很大的力。

生:

手感到了木棍的震动,手有麻的感觉。

生:

还听到了"啪"的一声。

师:

大家的发现可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想想看,在实验中,木棍,毛巾相当于地震中的什么?

生:

是地下的岩石。

师:

对,一层一层的岩石重叠起来就构成了地壳中的岩层。

那么,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

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下,会变成一褶一褶的,压力继续增大,岩层就会断裂。

生:

断裂的时候,会像木棍一样有震动。

生:

震动来到地面,就是我们说的地震了。

师:

分析的对,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是由于岩层的断裂造成的,此外,还有因为火山爆发,大地陷落等原因造成的。

活动三:

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阅读资料卡:

避震小常识

思考:

如果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正在家中睡觉,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汇报交流

生:

在教室里发生地震,应马上到空旷的操场上去。

生:

要有序,要避免踩踏。

生:

在家中发生地震,应切断电源,天然气源。

生:

在家中,应躲在高大坚固家具的旁边。

生:

应躲到卫生间去。

……

四、拓展活动:

师:

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关于地震的预测以及地震的前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你们的探究。

板书设计:

3地震

1.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2.地震发生的原因

3.地震的前兆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模拟地震的成因,这样易于学生的理解,更多地提高学生探究兴趣。

第四课做一块卵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卵石的形成过程,了解风化作用对卵石形成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多种方法制作卵石,能根据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向学生进行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

教学重难点:

什么是风化作用

教学准备

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

2.教师准备:

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三角洲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卵石图片。

师: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

卵石。

师:

看到这些卵石你能猜一猜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吗?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二)做一块卵石

师:

同学们对卵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你能自己做一块卵石吗?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

带盖的玻璃杯、碎砖、锤子、水,你想怎么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块卵石。

学生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

(师进行适时地指导,提示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注意安全)

汇报交流:

师:

你们是怎么实验的,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的结果怎么样?

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生:

我们用锤子把砖块砸碎,发现砖块上有锋利的棱角,这时我们把这些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瓶中,把瓶盖拧紧,用力摇晃,发现碎砖块的棱角没有了,有的碎砖块便成了圆形的。

生:

我发现碎砖块在水的冲刷作用下,并且相互碰撞,棱角渐渐就变没有了。

生: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石子在冲刷、摩擦、碰撞的过程中慢慢地失去了棱角。

(三)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么形成的?

师播放河道上、中、下游石头的变化录像。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师:

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生:

我发现河流上游石头大、不规则;下游个头小、偏圆;下游是沙滩。

师:

为什么河道各个部分的石头状态不一?

生:

我认为这是水的搬运作用,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时有很大的力量,水的这种力量把石块从上游搬到了下游。

师:

那河道中的石头从哪里来的?

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

学生汇报各种猜测结果。

师播放岩石风化现象的视频资料。

师:

看到这些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实验来知道冷热因素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

师: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酒精灯、页岩、燃烧钳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证明你的猜想,同学们可以先讨论一下。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指导

汇报探究结果。

生:

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加热岩石后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