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4148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DBJ/T45-XXX-201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XXXXX-XXX

城市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testingconstructionqualityofmunicipalbridgeprestres

(征求意见稿)

 

 

20XX年XX月XX日发布20XX年XX月XX日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testingconstructionqualityofmunicipalbridgeprestres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DBJ/T45-XXX-20XX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XXXXX-20XX

 

批准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主编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施行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2018年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批准发布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规范》的通知

桂建标【20XX】XX号

各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局),各有关单位:

由我厅批复立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主编的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城市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规范》已获专家评审通过,现予批准发布。

标准编号如下:

DBJ/T45-XXX-20XX城市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该标准自20XX年XX月XX日发布,20XX年XX月XX日起实施。

该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同意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规范》备案的函

建标标备【20XX】XXX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你厅《关于报送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城市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规范>材料备案的函》(桂建函【20XX】XXX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该项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其备案号为JXXXXX-20XX。

该项标准的备案号,将刊登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标准定额司

20XX年XX月XX日

前言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6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图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建标[2016]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材料与器具检测;5.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与评定;6.管道注浆密实度检测与评定;7.管道摩阻试验;8.处理建议。

本规范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标准定额处(地址:

南宁市金湖路58号广西建设大厦,邮编:

530022)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地址:

南宁市西乡塘区北际路1号,邮编:

530005),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本规范参编单位: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目次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4

3BasicRequirements5

3.1Generalrequirements5

3.2Testingprocedures5

3.3Testreport5

4Materialandappliancetesting7

4.1Generalrequirements7

4.2Prestressedreinforcement7

4.3Anchor,fixtureandconnector7

4.4Corrugatedpipe8

4.5Groutingmaterial8

5Detectionandevaluationofeffectiveprestressunderanchor9

5.1Generalrequirements9

5.2Tensiontestmethodbasedequivalentmassmethod9

5.3Reversestretchmethod11

5.4Evaluationofeffectiveprestressunderanchor12

6Detectionandevaluationoftheductgroutingcompactness13

6.1Generalrequirements13

6.2Impactechomethod14

6.3Ultrasonicmethod\15

7Pipelinefrictiontest21

7.1Generalrequirements21

7.2Fieldtest21

7.3Dataanalysisandevaluation22

8Treatmentrecommendations24

8.1Generalrequirements24

8.2Effectiveprestressunderanchor24

8.3Theductgroutingcompactness24

AppendixA26

AppendixB27

AppendixC28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29

Listofquotedstandards30

Addition:

Expalantionofprovisions31

1总则

1.0.1为使城市桥梁预应力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检验,统一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广西城市桥梁工程中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质量的检测与评价,其它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及预制构件的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质量检测与评价也可参照使用。

1.0.3城市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的检测与评价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与符号

2.1术语

2.1.1有粘结预应力bondedprestress

在结构或构件中预留管道,待混凝土硬化达到一定强度后,穿入预应力筋,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并采用专用锚具将张拉力锚固在结构中,然后将管道注满水泥浆。

2.1.2锚下有效预应力effectiveprestressunderanchor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张拉控制应力扣除相应损失后,预应力筋锚下留存的预应力,也是对梁体实际施加的预应力。

2.1.3管道注浆缺陷defectingroutingpipe

有粘结预应力管道内无注浆材料,或影响注浆材料发挥其作用的不密实区及空洞等。

2.1.4等效质量法(TTEM)tensiontestmethodbasedequivalentmassmethod

注浆后锚下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方法,通过对锚头敲击诱发其自由振动,并测定其动力响应的方法来推算锚下预应力。

2.1.5反拉法reversestretchmethod

注浆前锚下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方法,通过对预应力束(或锚头)施加反向预应力并测量预应力束(锚头)位移的方法测定锚下预应力。

也称为“反张法”。

2.1.6冲击弹性波impactelasticitywaves

通过机械冲击在对象材料中产生的弹性波。

2.1.7冲击回波法(IE)impactechomethod

孔道注浆密实度定位的检测方法,在构件表面利用瞬时机械冲击产生低频的应力波,应力波传播到结构内部,遇到波阻抗有差异的界面(如构件底面或缺陷表面)时被反射回来,并在构件表面、内部缺陷表面和构件底部之间来回反射产生纵波共振,通过测试冲击弹性波引起的振动主频率来确定构件厚度及其内部缺陷位置的方法。

2.1.8冲击回波等效波速法(IEEV)impactechoequivalentvelocitymethod

孔道注浆注浆缺陷定位的检测方法,根据信号反射和绕射判断孔道注浆缺陷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缺陷具体位置和判断缺陷大致类型。

2.1.9冲击弹性波定性检测法qualitativetestofimpactelasticitywaves

利用外露的预应力钢束两端分别进行激振和接收信号,通过分析信号传播过程中能量、波速及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定性判定预应力孔道整体注浆密实质量的方法。

冲击回波

2.1.10共振偏移法(IERS)impactechoresonanceshiftmethod

孔道注浆密实度定位的检测方法,根据激振弹性波信号反射偏移时刻可判断孔道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大致类型。

2.1.11全长衰减法(FLEA)fulllengthenergyattenuationmethod

孔道注浆密实度定性的检测方法,根据激振弹性波的受信信号能量和激振信号能量比值对孔道注浆密实度进行定性判断。

2.1.12全长波速法(FLPV)fulllengthp-wavevelocitymethod

孔道注浆密实度定性的检测方法,根据激振弹性波信号在注浆孔道中的传播速度定性判断孔道有无缺陷。

2.1.13传递函数法(PFTF)p-wavefrequencytransformfunctionsmethod

孔道注浆密实度定性的检测方法,根据激振弹性波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频率变化定性判断孔道端部有无缺陷。

2.1.14超声波法ultrasonicmethod

利用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传播,通过分析其声速(声时)、波幅和频率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来判断缺陷情况。

2.1.15注浆密实度theductgroutingcompactness

孔道体积中,固化注浆料所占比例,用Sr表示。

2.1.16综合注浆指数integratedfillingindex

注浆密实度定性检测过程中,根据波速、衰减、传递函数三个参数的线性分布指数进行几何平均的综合结果,用If表示,可定性反映注浆质量。

2.1.17注浆密实度指数compactnessindex

在检测孔道长度中,注浆密实部分所占的比例,与注浆密实度Sr的意义类似,用D表示,可定量反映注浆质量。

2.1.18最长注浆缺陷长度lengthofthelongestgroutingdefect 

预应力管道内单个注浆缺陷的最大连续长度。

2.2主要符号

D:

注浆密实度指数,冲击回波法中,注浆密实部分所占管道长度的比例。

De:

检测管道的局部时,修正注浆密实度指数。

Dk:

当该管道各检测区段中,注浆质量较好的连续区段的注浆密实度。

Df:

注浆密实度指数,超声波法中,注浆密实部分所占管道长度的比例。

Sr:

管道体积中固化注浆料所占比例。

N:

定位测试的点数。

NJ:

注浆密实的测点数。

NX:

小规模缺陷测点数。

ND:

大规模缺陷测点数。

β:

测点的注浆不密实度。

Ld:

检测区段长度。

L0:

预应力管道全长。

L:

管道长度基准值(一般取10m)。

Lmax:

最长注浆缺陷长度。

Lsum:

累计注浆缺陷长度。

t:

冲击回波实际传播时间。

tz:

正常混凝土区域无预应力管道位置处冲击回波的标定传播时间。

tw:

正常混凝土区域预应力管道注浆位置处冲击回波的标定传播时间。

If:

定性检测综合注浆指数。

IEA:

为根据全长衰减法(FLEA)得到的分项注浆指数。

IPV:

为根据全长波速法(FLPV)得到的分项注浆指数。

ITF:

为根据传递函数法(PFTF)得到的分项注浆指数。

Ar、As:

分别是接收端和激振端信号的振幅(m/s2)。

Fr、Fs:

分别是接收端和激振端信号的卓越频率(kHz)。

FD:

为设计锚下有效预应力减去摩阻影响与材料回缩损失后的预应力值。

Fc:

为测试有效锚下预应力。

E:

FD与Fc的相对偏差。

V——弹性波传播速度,预应力注浆锚固体系的固结声波波速。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桥梁预应力的施工质量检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1材料与器具检测,主要包括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注浆材料的检测;

2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

3管道注浆密实度检测;

4管道摩阻试验。

3.1.2材料和器具的性能指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规定。

3.1.3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检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承担。

3.1.4检测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

新购置的、经过大修或长期停用后重新启用的设备,投入检测前应进行检定和校准。

3.1.5检测仪器设备应满足测量精度、量程及准确度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对温湿度环境、电磁环境的适应性,且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

3.2检测前准备

3.2.1检测前的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宜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被检测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了解预应力施工情况、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2明确委托方的检测目的;

3检测项目现场实施的可行性。

3.2.2根据调查结果和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制定检测方案。

3.2.3检测方案内容包括:

桥梁结构形式、施工工艺、预应力钢束的型号和规格、抽样原则、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判定标准等。

3.3检测报告

3.3.1检测报告应用词规范、结论准确、符合实际情况。

3.3.2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检测报告编号;

2工程信息:

工程名称、地点,委托单位、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名称等基本信息;

3工程概况:

桥梁设计的基本参数,包括桥梁结构形式、设计荷载、横断面布置、环境类别、设计年限、施工工艺、预应力钢束的型号和规格等;

4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日期等;

5检测仪器设备编号、型号、检定证书号及使用有效日期等;

6测试过程中需记录测试对象编号、孔道编号、锚头编号、钢束编号、桩号等能说明测试区域准确位置的信息;

7检测过程叙述及典型现场照片;

8检测数据,实测与计算分析曲线、表格和汇总结果;

9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并对预应力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3.3.3检测报告中的处理意见、建议和说明,宜包括以下内容:

1对检测及评价结果出现争议时的处理意见;

2若条件允许时,应对张拉不足或者有疑问的预应力束均应进行补张拉处理,条件不允许时,应进行相应加固措施保障结构安全。

3.3.4检测成果资料归档应按国家现行的标准执行。

4材料与器具检测

4.1一般规定

4.1.1预应力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控制。

1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试验和进场验收工作;

2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未按程序检验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2预应力筋

4.2.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应符合GB/T5223的规定,钢绞线应符合GB/T5224的规定,精轧螺纹钢筋应符合GB/T20065的规定。

4.2.2预应力筋进场后使用前,应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试验。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应符合GB/T5223的规定,钢绞线应符合GB/T5224的规定,精轧螺纹钢筋应符合GB/T20065的规定。

4.2.3预应力筋进场时,应进行分批验收。

每批钢丝、钢铰线、精轧螺纹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的产品组成。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精轧螺纹钢筋每批重量不得大于100t。

4.3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4.3.1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分批验收。

每批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由同一生产厂家采用同种材料在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次生产条件下的产品组成。

锚具和夹片应以不超过1000套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应以不超过500套为一个验收批。

4.3.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GB/T14370、JT/T329及JGJ85的规定。

4.3.3对特大桥、大桥或重要桥梁工程,在锚具进场时,应提供锚具综合试验全套型式检验报告。

4.3.4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静载锚固性能:

锚具效率系数

和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组装件受力长度总应变

应满足

2内缩量不得大于6mm;

3锚具的锚口摩擦损失率不得大于6%。

4.3.5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表面不得有裂纹、污染、锈蚀等缺陷。

4.3.6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硬度符合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4.4波纹管

4.4.1金属波纹管应分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批钢带所制造的金属波纹管组成,累计半年或5000m生产量为一批。

4.4.2金属波纹管进场时,应对其在荷载下的径向刚度、荷载作用后的抗渗漏及抗弯曲渗漏等进行检验,并应符合JG225的规定。

4.4.3塑料波纹管应分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配方、同一生产工艺和同设备稳定连续生产的一定数量的产品组成,每批数量不得超过5000m。

4.4.4塑料波纹管进场时,应对其密封性进行检测,并应符合JT/T529的规定。

4.5注浆材料

4.5.1管道注浆前应对水泥浆进行配合比试验,水泥浆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胶比不大于0.28;

2稠度宜控制在初始流动度10s~17s之间、30min流动度10s~20s之间、60min流动度10s~25s之间;

3压力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2%,拌合后3h钢丝间不宜出现泌水,泌水应在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

4自由膨胀率应小于3%;

5抗压强度应满足3d≥20MPa、7d≥40MPa、28d≥50MPa,抗折强度应满足3d≥5MPa、7d≥6MPa、28d≥10MPa;

6浆液对钢筋无锈蚀作用。

4.5.2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在48h内进行孔道注浆,水泥浆自拌制至该孔道稳压结束的时间,不得超过水泥浆的初凝时间。

注浆时排气管、排浆管和排水管应有水泥原浆溢出后方可封闭,并稳压5min后再补压,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4.5.3封锚混凝土应密实并与周围混凝土粘结牢固,锚固区预应力筋端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当处于易受腐蚀的环境中时,保护层应适当加厚。

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

5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与评定

5.1一般规定

5.1.1锚下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等效质量法和反拉法。

5.1.2当检测条件满足反拉法检测适用条件时,宜优先采用反拉法进行检测;当需要排查张拉事故,或者无法进行反拉法检测时,可采用等效质量法检测。

5.1.3抽样方式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对于锚下预应力仪器不易操作的部位或夹片存在不齐平的部位应重点检测。

5.1.4等效质量法抽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需要排查张拉施工事故的梁体预应力束,应进行全部检测;

2针对预制的预应力梁(板),每座桥正、负弯矩分别不少于预应力束总数的10%的比例进行抽检,且每座桥正、负弯矩预应力束抽检总数分别不少于2束;

3针对预应力箱梁桥和悬浇桥的边跨、中跨合拢段等施工较困难位置,每座桥按照不少于同类型预应力束总数10%的比例进行抽检,且每座桥同类型预应力束抽检总数均不少于2束;

4当全部预应力束检测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可判为合格;当合格率小于90%时,可再取相同数量的预应力束进行检测;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仍可判为合格。

5.1.5反拉法抽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针对预制预应力梁,每座桥按照不少于同类型预应力束总数3%的比例进行抽检,且每座桥正、负弯矩预应力束抽检总数分别不少于2束;

2针对预应力箱梁桥和悬浇桥的边跨、中跨合拢段等施工较困难位置,按照不少于同类型预应力束总数5%的比例进行抽检,且每座桥同类型预应力束抽检总数分别不少于2束;

3当全部预应力束检测合格率为95%及以上时,可判为合格;当合格率小于95%时,可再取相同数量的预应力束进行检测;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5%及以上时,仍可判为合格。

5.1.6当采用等效质量法排除张拉事故对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应进行反拉法或其它方法验证。

5.2等效质量法

5.2.1适用条件:

等效质量法检测宜用于张拉事故的普查,以及注浆后无法进行反拉法检测的情况。

检测条件应满足,钢绞线已裁剪、锚头尚未封端、具备激振锤摆动空间及传感器安装空间。

5.2.2等效质量法检测系统主要包括激振装置、传感器、耦合装置、采集系统、显示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

5.2.3等效质量法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误差:

检测系统标定幅值相对误差±5%;

2声时误差:

声信号测量相对误差±1.0%;

3采样分辨率:

检测系统分辨率应在16Bit,即测试量程的1/216以上,采样频率应达到500kHz以上;

4频谱特性:

接收系统频响范围应适用频率在1kHz~50kHz信号的采样;

5增益性能:

接收端信号的S/N比应在5以上;

6元器件:

测试系统的主要元器件应满足表5.2.3-1的要求;

7系统软件性能要求:

测试及分析系统软件的性能应符合表5.2.3-2的要求。

表5.2.3-1测试元器件性能要求

传感器

类型

加速度传感器

共振频率

40kHz以上

电荷放大器

频率特性

0.2Hz~30kHz+0.5/3dB

低噪电缆

其产生的脉冲信号应小于5mV。

A/D卡

采样频道数

2以上

变换速度

2μsec/ch

分辨率

16Bit

表5.2.3-2测试软件的性能要求

项目

要求

数据采集

自检

应具有设备基本状态自检功能

触发

应具有触发机能

频道数

可双通道测试

信号处理

降噪

应具有滤波降噪的功能

频响补偿

应具有频响补偿的机能

频谱分析

应具有FFT、MEM频谱分析机能

5.2.4等效质量法的检测时间要求:

注浆前后均可测试,宜在钢束裁剪后进行检测,预应力钢束外露长度不宜大于10cm。

5.2.5传感器宜采用磁性卡座或胶水粘固等粘接方式与锚头耦合,粘接面应无浮浆等杂质,传感器应粘接稳固。

5.2.6等效质量法应采用激振锤进行激振。

根据锚头规格类型,选取相应的激振锤,激振锤的选用应符合表5.2.6的要求。

表5.2.6注浆后锚下预应力检测激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