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4511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docx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1、亲历科学

   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地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3、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

   4、开始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5、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引起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

   2、培养提问题的意识,训练提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电吹风、乒乓球、纸片、饮料瓶自制的漏斗、自来水龙头。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谈话:

科学课是学什么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亲历科学。

(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认识图标:

书上都有哪些图标,他们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汇报。

   评:

丰富感性认识,为读懂课本做准备。

   演示实验:

用电吹风向上吹乒乓球。

看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评:

产生问题,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转入课题。

   指导学生学习提问

   板书指导读图:

第二页的3幅图表现了什么自然现象?

小鼠标提出了什么问题?

是用什么方式提出的?

   指导提问:

观察每幅图的自然现象,你又想到了什么有关的问题?

用为什么会或是怎么回事儿的方式提出了,写在记录本上。

   巡回观察发现好的问题。

   课堂交流汇报:

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问题,肯定、鼓励发言者。

表扬积极参与者,表扬能写出三个以上问题的学生。

   通过认识电视机,练习题问题。

   关于电视,你产生过哪些问题?

你知道哪些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的进行讨论,把问题写在记录本上,问题越多越好。

巡回指导。

   评:

培养学生信息交流意识。

   学生回到讨论结果,肯定和表扬各组成绩,表扬优秀小组。

   指导学生尝试科学探究

   出示制片学习实验方法:

向2片纸中间吹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1:

学生实验吹纸片,指导学生记录。

   指导猜测:

请你猜1猜可能有什么现象发生?

把你的猜测写在记录本上。

   实验验证:

发放材料每人做三至五实验,比较试验结果与自己的猜想是否相同。

巡视指导。

   课堂交流,检查实验结果,进行实验操作个别指导,保证成功率。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对这个实验,你产生了什么问题?

把问题写下来。

提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2片纸不是分开而是靠拢?

   评:

鼓励学生提问。

   尝试解释实验现象:

你能试着说1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实验结果吗?

把解释写在记录本上。

进行简单交流,不进行对错评价。

   评:

体验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课后小记:

本可通过实际教学,是学生大体上知道了科学课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学习科学课的方法,能够针对生活中常见的观察提出问题、猜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识自己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工具完成观察人物。

   2、能用勾画、填充轮廓图的形式记录观察的结果。

   3、能意识到观察是要认真仔细,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发现合作的好处,能说出人体的4大组成部分。

   4、能根据生活经验辨别出人体的遗传特征,能指出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身体轮廓,人身体的组成部分,学习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

   教具准备:

画笔、纸、尺、绳子、体重计、放大镜、印泥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谈话:

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

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进入观察自己的身体。

   你有什么办法观察自己的身体有几部分构成?

学生讨论,把想到的方法写在记录本上,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观察记录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纸上用笔画出身体的轮廓。

画好后请你观察,你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比1比,小组中谁最高?

谁最重?

想1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谁最高,谁最重?

把测量的结果标的轮廓图上。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结果。

   评:

多种实验工具是简单的测量变得更加富有挑战性。

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指导学生观察身体的显著特征。

   世界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请大家互相观察自己同学有哪些不同之处?

看谁找到的多?

把观察到的特征标在轮廓图上。

学生观察比较活动,汇报观察结果。

   讨论:

想1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这些特征哪些是会改变的,那些是不会改变的?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展示自己的轮廓图:

说1说自己观察和测量的结果,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猜出是谁的轮廓吗?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

让学生保存课堂上自己观察和测量的材料。

   评:

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指导学生观察指纹。

   小组活动:

将每个组的同学将右手食指的指纹印在书上。

请你们比较小组每个同学的指纹,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把你小组成员的名字写在书上,把你们的发现也写在书上。

汇报小组观察比较结果。

   讨论:

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指纹的这种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

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关于指纹更多的知识,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清你保存好自己的轮廓图,并且记录自己每年的成长情况。

   3、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认识事物的方法?

表扬学生上课的情况。

   4、板书设计:

2、认识自己

   头

   颈

   人的身体分为:

躯干

   四肢

   课后小记:

本科学生能够通过测量,观察的方法来认识自己,教学效果好。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基本上能够掌握测量的方法,并且能够亲自测量,能够分组画出自己的轮廓。

   

   3、寻找动物和植物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用感官认识事物。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观察动物和植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

放大镜、尺子、线、画笔、画纸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

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动物植物,同学们项目想亲自去找1找,认识认识哪?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寻找身边的动物植物。

(板书课题)

   评:

上课的开始,通过谈话,导出课题。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制作观察计划

   要向观察得细致、成功,首先,我们来制定观察计划。

   教师讲述:

观察计划大致包括:

寻找地点、带什么工具、怎样观察、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等等。

   评:

学生分组研究,用什么方法、怎样找制订研究计划。

   小组讨论:

研究观察方案。

教师提示:

不认识的动物画下来。

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寻找动植物。

   教室讲述安全事项:

注意安全、细致观察。

   指导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卡、观察报告

   教师讲述:

刚才,我们都可到操场上分工找到了一些动物植物,下面将我们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卡上,并且填写观察报告。

   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卡、观察报告,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节填写情况。

   语言训练:

课小组用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找到了什么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观察结果。

   巩固:

   教师讲述:

今天,我们学习来寻找动物植物,同学们在下课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看谁发现多、记录的多。

   评: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培养学生记录的能力。

   拓展活动:

   学生看图。

   学生讨论: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图中这些物体?

   汇报讨论结果。

   评:

复习巩固,使课上知识得到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3、寻找动物和植物

   日期

   地点

   观察报告:

方法

   找到了有趣的现象

   课后小记:

本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把学生带到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能够通过看、摸、闻、听的方法,找到身边的动植物,教学效果好。

   

   4、蚯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蚯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蚯蚓,了解蚯蚓的外部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3、学习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测量的能力。

   4、培养合作精神。

   5、向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用感官和工具认识蚯蚓的能力。

   教具准备:

蚯蚓若干条、放大镜、纸、尺、玻璃瓶、长方形纸盒、干土、湿土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

在上节课我们已经用感官认识一些动植物,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观察蚯蚓。

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学习观察蚯蚓

   提问:

我们怎样观察蚯蚓?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评:

让学生动脑思考研究观察蚯蚓的方法,并且做好观察记录。

   按照学生讨论的方法观察蚯蚓。

   填写观察报告。

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小节:

我们大致看到了球员的身体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是什么样。

下面我们继续研究蚯蚓喜欢生活的什么环境中。

   指导学生研究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让学生猜想:

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学生设计实验证明:

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条件下?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汇报实验结果:

蚯蚓喜欢生活在医院潮湿的环境中。

   教师小节:

我们用这种方法观察其他小动物。

   评: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证明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

   提问:

蚯蚓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好处?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提问: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动物?

   布置作业:

   回家观察几种小动物,并写出观察记录。

   阅读有关小动物的资料,或上网访问科学在线网站,了解有关小动物的知识。

   板书设计:

4、蚯蚓

   投影片出示几幅观察结果

   蚯蚓蚯蚓蚯蚓蚯蚓

   

   课后小记:

本科学生通过观察蚯蚓,发现蚯蚓的外部特征,能够运用各种感官,细致观察,观察兴趣高,收到的效果好,并且能够写出观察记录,借助对蚯蚓的观察,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

   

   5、凤仙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凤仙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了解凤仙花植物体的构造。

   3、教会学生用测量工具观察植物。

   4、培养合作精神,填写观察记录。

   5、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认识事物。

   2、运用简单工具认识事物。

   教具准备:

画笔、尺、绳子、纸、放大镜、投影仪、投影片、幕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

我们在上节课认识了蚯蚓,谁能说1说蚯蚓这种小动物有什么特征?

   教师谈话: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植物—凤仙花。

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凤仙花

   讨论:

怎样观察凤仙花?

   汇报讨论结果,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的现象。

   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小节。

   评:

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了解其外部特征及其构造。

   出示投影片:

各种花

   学生间的认识一下各种花的名称。

用笔标出花的构造。

   评: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找到各种花和草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观察比较其他几种植物的器官形状有那些相同和不同?

   向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

   评:

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进行品德情感教育。

   教师讲述:

花草树木能使我们的环境更清醒更美丽,我们应该怎样爱护他们呢?

   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制定小组计划。

   汇报讨论结果。

   巩固应用:

   教师概述: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掌握了花的观察方法及其构造,懂得了爱护花草树木的道理。

   布置作业:

采集土壤

   板书设计:

4、凤仙花

   根

   茎

   叶

   凤仙花花

   果实

   种子

   课后小记:

本可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掌握了各种化的特征,并且知道了花的构造,教学效果好,学生观察仔细认真。

   

   

   6、观察土壤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

   2、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土壤的特征。

   教具准备:

分组观察材料:

土壤、水、烧杯、玻璃棒、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带来的土壤。

   评:

课前检查上节课的任务,并布置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出示课题:

6、观察土壤

   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土壤

   提问:

什么是土壤?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节:

土壤是地球上能够生长植物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评:

学生通过讨论,大体上知道了什么是土壤。

   指导学生通过运用各种感官认识土壤的成分

   提问:

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够认识土壤?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看、摸、闻。

   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评:

学生讨论决定用什么方法来认识土壤,并引导学生观察,填写察

   观察记录。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找出沙和粘土

   学生选择材料设计实验。

   学生分头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小节:

土壤是由空气、砂、粘土、腐殖质、水等构成。

   评:

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发现沙和粘土是土壤中组成部分,并且能够区别。

   学生复述,并填写。

   学生猜测。

   学生动手实验。

填写实验报告。

   讨论:

能腐烂的垃圾堆土壤有什么作用?

对植物有什么作用?

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对植物有什么影响?

怎样处理不腐烂垃圾?

   评:

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垃圾的益处和害处,并且从小学会保护周围环境,处理垃圾的能力。

   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节。

   巩固:

通过本科的学习,你知道了土壤是有几种成分构成的。

   课后小记:

学生通过动用各种感官,发现了土壤的特征,知道了土壤的组成成分,以及如何保护土壤,教学效果良好。

   

   7、土壤的保护。

   教学目标:

   1、能够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够参与与讨论。

   2、能够用《土壤小报》的形式将自己的土壤知识表达出来。

   3、知道土壤为我们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认识人类行为对土壤的影响;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

   4、意识到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性,能够感激土壤并且能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土壤为我们人类所做的贡献,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

   学生准备:

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讨论土壤为我们做了什么?

   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土壤已经有了挺深的认识。

老师有一些问题想请大家讨论一下:

   

(1)分小组来进行讨论。

   

(2)组内、组外进行交流。

   活动二:

调查我国的土壤资源。

   1、土壤里生长的哪些东西直接提供给人类?

   2、土壤里的哪些东西被动物们利用了?

   3、我们生活里的哪些产品来自土壤?

   4、想象一下,地球上如果没有土壤了,我们人类如何生存?

   评:

让学生了解土壤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充分交流。

   我国土壤资源丰富,但是适合耕作的土地却很少,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倒数,这是我国的国情。

   同学们,你们对我国的土地资源了解吗?

你们做了哪些调查?

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1)小组阅读自己的土壤资料卡片。

   

(2)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3)将自己的卡片进行分类、整理、排序。

   (4)听了同学的资料,在自己的卡片上写上自己的体会。

   评:

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国情,了解我国的土地生态状况。

   活动三:

讨论人类的哪些行为对土壤造成了破坏?

   请同学们想一下,什么样的土壤不能生长植物?

   出示三种在实验瓶里的植物,三瓶里的土壤分别是被洗涤剂浸泡、放入电池液、放入农药的。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植物长得健康吗?

为什么?

   你认为人类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

   土壤里的生物对土壤重要吗?

人类哪些行为会伤害土壤里的生物?

   讨论:

   

(1)你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

   

(2)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发展经济方面你看到过哪些破坏土壤的行为和现象?

   (3)我们家乡土壤被破坏的程度怎样?

   评:

使学生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

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

   活动四:

讨论我们能为土壤做些什么?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植物不能在什么土壤里生存。

   观察在被污染的土壤里的植物情况。

讨论发言。

   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收集资料发言。

或者翻阅教科书相关内容。

   土壤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能为保护她做些什么呢?

   讨论可以以什么方式保护土壤。

   组织班级的实际行动: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办一份《土壤小报》。

   评:

让学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课后小记:

本课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交流和运用。

学生在前面三课的学习中了解土壤以及自己家乡的土壤,现在就要让学生将自己的知识付诸与实际的行动。

在本课的第二个环节里学生能够事先查阅各种资料,并且能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学生在这一环节里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

在运用本课的知识这一方面,学生通过做土壤小报这一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亲自去实践认识土壤,使本课留下了一点遗憾。

   

   

   8、水与生命

   教学目标:

   1、收集一些水果,蔬菜等植物以及相关材料。

学会提取植物体内水的方法。

   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3、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准备一些如橘子、西瓜之类的水果,西红柿、黄瓜之类的蔬菜,以及橡皮泥、彩笔等。

   教师准备:

试管数只,小草数根,玻璃杯若干只。

   教学过程:

   ⒈导入:

讨论生命离不开水。

   ⒉动手从植物体内挤出水。

   ⒊比较植物含水量的差别。

   ⒋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⒌设置小草“喝”水的装置。

   课后:

布置观察任务,要求记在“活动记录”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讨论生命离不开水。

   1.猜谜——水

   评:

用猜谜的形式开始,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从教室到实验室,一碰面,肯定是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生命离不开水的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但也是平时不太注意观察的。

现在讨论生命离不开水,特别是补充了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知识,必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也会激发学生研究水的兴趣。

   2.启发:

你对水有哪些了解?

   在学生讨论的内容中,肯定会涉及到生命与水的关系。

教师相机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动物、植物、人与水的关系,并填写书后的活动记录。

   3.学生分组交流。

   4.各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5.教者补充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知识。

   二.动手从植物体内挤出水

   1.想办法在你们吃的食物中,哪些含有的水分比较多?

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带来的不同食物是不是含有一样多的水分。

   ①想一想:

有哪些办法可以把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

   ②学生分组讨论。

   ③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办法可能有:

手挤、刀拍、捣碎、榨汁机、布挤等。

   评: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植物体内的水,并在感受的过程中,提高动作能力,从而获得多方位的发展。

   ④教者提问:

在这些办法中,哪些方法可以在课堂上用呢?

   ⑤学生分组讨论。

   ⑥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办法可能有:

手挤、捣碎、布拧等。

   ⑦教者提问:

其他办法为什么不能用?

   ⑧指名回答

   原因可能有:

没有装置或器械,太危险等。

   2.动手做

   ①学生拿出带来的蔬菜、水果等。

   ②每个小组发四只杯子,几只塑料袋,报纸等。

   每组学生从蔬菜、水果中挑选出四种,在众多适用的办法中选出1~2种办法,把水从植物体内挤出,分别盛在杯子里。

   (说明:

教者应指导学生挑选出水分比较多的蔬菜、水果,如橘子、西瓜、葡萄、黄瓜、西红柿等。

手挤的方法挤出的水很少,而且弄的满手都是,至少应该发一些塑料袋,或者可以让学生带一些长一些的布来,拧出的水分又多又干净。

   ③活动注意:

   在桌上掂上报纸,用刀时注意安全,不要损坏桌面。

   挤出的水分别装在小烧杯中,便于比较。

   由于三年级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因此,实验时间要长一些。

   ④填写活动记录表。

   三.比较植物体内的水的多少

   ⒈实验后,引导学生说明哪一种植物含水比较多。

   ⒉学生归纳:

   教者引导学生归纳:

我们吃水果、蔬菜时,在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的同时,也补充了大量的水,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说明:

比较时,只要注意蔬菜的量大致差不多就行,不要求精确。

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种植物,一人负责一种。

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在某一方面研究的时间,从而可以将研究深入地开展下去。

   四.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⒈教者提问:

   你们知道我们身体里含有多少水吗?

我们喝的牛奶含有多少水?

我们每天吃的米饭、面条、猪肉、鸡蛋、鱼又含有多少水吗?

   ⒉学生猜测或查阅资料回答。

   ⒊学生在科教书上的图上涂色。

   (说明:

学生很可能填错,应让学生先用铅笔填。

这一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及几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⒋教者补充其他植物含水量的数据。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

我们吃的各种食物里面都含有大量的水,补充我们人体的需要。

   (说明: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加关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活动。

   五.设置小草“喝”水的装置。

   ⒈教者提问:

   ①小草体内有水吗?

这些水是从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