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575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 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docx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设计论证方案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近几年,尽管中小学德育在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维护学校、社会的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从有关调查资料的分析来看,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还有令人忧虑的地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仍是当前中小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只有他们健康发展了,祖国才有强大复兴的希望。

为了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建设,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势在必行。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理当成为学校最宝贵、最丰厚的教育资源。

让学生在全面接受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在他们幼稚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儿童时期的孩子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基础阶段,因此广泛运用多种资源、多种方式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用我们优秀的红色文化进行小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我们小学教育的一大优势。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何让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新时代的价值观念相对接。

找到新的表达方式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相结合,已经成为新的课题。

因此有专家呼吁,要谨防红色文化的形式主义化、空壳化,传承不能老是局限在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上,需要不断开掘价值新内涵,更加关注、尊重人性,贴近人的心灵,要能够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新鲜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手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思想文化,科技学术交流整合的重要手段,在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的任务上具有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

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通过优化组合教学媒体,达到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一种和谐的教学模式,发挥信息技术设备优势,达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实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教师必须进一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教学中,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促进和变革作用,对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

当前,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已成为全省、全市人民共同的事业。

在实际工作中结合我们赣南老区实际,有效利用“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教育、熏陶学生。

 作为身处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拥有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瑞金的一名教师更是责无旁贷。

瑞金作为世界闻名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长征出发地,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

近年来,瑞金市在实践中进行有益探索,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道德教育优势,针对未成年人启动“红色文化育新人”系列教育活动,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传承革命传统为主线,以激发爱国情怀为核心,以激励进取精神为宗旨,逐步开展和完善独具瑞金特色的励志教育。

基于瑞金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坚实的政治地位,为我们进一步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把浸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本土红色文化充实到新课程内容之中,既激活了教材的内涵,又为新课程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

这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可以让生活在当代优越物质条件下的小学生拥有高尚的品格,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拥有坚定的爱国信念和奉献精神。

2、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校园传播红色文化,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实施课程改革的新途。

为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了精神基础。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同时也让教师能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5、以信息技术寓教于乐为主要形式,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符合学生心智特点。

6、利用信息技术为收集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多种途径必要的保证。

7、利用信息技术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严谨性和严肃性提供了甄别信息的手段。

8、利用信息技术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存储和处理整合提供有力的保障。

 9、利用信息技术为红色资源的利用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二、国内同一课题研究现状与课题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红色文化教育”早已成为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

红色文化以其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集体主义与艰苦奋斗作风为主要内容,成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

近年来,国家、政府为了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

为了实施这一政策,我们决定开展此课题。

而有关“信息环境下开展校园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很少,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红色文化”进校园的现状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及“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研究”等,实现红色教育渗透的一些经验”。

而通过信息技术,以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有关研究相对较少。

故课题组开展本课题对学校发展,及提高整个赣南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前瞻性。

(二)创新之处: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与研究的课题很多,但信息技术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实践研究相关课题研究的很少。

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很少,为拓宽研究内容,加深研究程度,本课题作出系统、全面、深度的研究。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渠道,结合地方特色即瑞金革命根据地教育资源,从红色文化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精神财富出发,着眼校园文化建设,既有利于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提高现代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又可以依据红色文化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创立学校的品牌。

进一步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创设有力的平台。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信息技术:

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即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枯燥、抽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形象、生成、鲜明的电子信息,变单调为丰富,化抽象为具体,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本质内涵:

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从而实现教学思想、策略、模式、过程的优化,借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独立自主性。

3、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与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在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积淀孕育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革命战争遗址、重大事件发生地、纪念地及其珍贵实物等;制度文化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所创建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精神文化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4、赣南苏区:

赣南,即江西南部,是江西省南部区域的地理简称,赣南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

苏区的含义,就是采用“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的地区。

赣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

据不完全统计,赣南苏区共有革命历史遗迹1080处。

革命旧居旧址中,有重要旧址与活动地545个,革命领导人旧居85个,革命烈士墓26个,革命纪念设施119个,主要分布在瑞金、于都、宁都、兴国等县(市)。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叶坪革命旧址群,位于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

叶坪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距城区5公里,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之一。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然受到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因而教育要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要善于选用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导人的各种天赋能力的发展。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以实践为基础,认为:

认识的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产生能动的反映,离开了实践,主体和客体就失去了相互联系的桥梁。

实践还提供了认识的手段,延长了主体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也只有实践才能使主体的目的得以实现,以满足主体的需要。

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强调了实践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和动脑,从而实现改造自我,自我发展的目的。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

“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显示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以快速、动态、开放、创造个性等形式挑战传统的较为静止,相对封闭、模式化的教育形式。

它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为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无论从教学规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上看,对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秉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宗旨,

通过“发掘信息技术优势,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对学生进行红色文

化教育”。

研究的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实践研究,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红色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

探索红色文化教育对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的促进作用。

为建设具有浓郁红色文化气息,催人奋进的书香校园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类似学校开展学校特色建设提供经验与思路。

2、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主题活动教学模式,创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内涵,探索获取红色文化内容的多种形式,探索红色文化教育的功能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

3、通过实践研究,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充分利用、科学利用、合理利用,使教与学的方式由单一、被动向多样化、主动化转变。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真正的发展。

4、通过实验,探索信息技术与主题实践活动相互促进的评价方式。

让更多的老师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主题实践活动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理论的更新,教学效率的提高,切实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各小学校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2、各小学学生对红色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

3、对小学生获取红色文化途径的调查。

4、寻求实现以红色文化促进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5、运用信息技术形式多样地、有效地开展校园红色文化。

6、探索主题活动教学模式,创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7、探索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相互促进的评价方式。

8、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其它学科教学渗透红色文化理念的研究。

本课题重点是:

着眼于通过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探索适合小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教育模式,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陶冶学生的心灵,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

本课题的难点是:

如何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形式多样地、有效地开展校园红色文化。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

信息技术教育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可以通过教与学把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同步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促进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情境体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分析法等。

1、行动研究法:

课题组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本课题的实践者,同时也成为本课题的研究者。

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把研究的结果及时运用于实践。

 2、调查法:

主要是通过调查赣南及家乡红色历史,走访参加过革命的老人,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深入学生,弄清当前学生对于红色文化了解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

3、情境体验法:

通过多媒体创设各种语言坏境,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入情入境体会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精神营养。

4、经验总结法:

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效的学校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全县学校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5、个案研究法:

对部分研究对象尽可能搜集更多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探讨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情况。

6、文献法:

文献法就是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

7、分析法:

分析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影响。

(六)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1、优化教学环境,建构数字化和信息型校园。

在教学过程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独特优势,创建学习型网络型的校园环境。

这就需要学校着眼于发展学生,逐步建设完善的校园网,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资源,把学生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实验室、网络教室、多媒体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建设功能强大的师生信息网,向师生开放,为教育教学提供

辅助的空间。

2、优化教学手段,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大化和最优化,需要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师不仅要会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而且要树立信息技术教育意识,广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文化整合,把现代教育技

术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教育现代化在课堂教学中“起航”,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创新、提高的过程。

3、优化学习过程,建构崭新学习模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这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积极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开放教育资源,通过电脑作品设计、贺卡制作、创办小报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为研究性学习资料搜索提供引擎,实现信息的超级链接,掌握捕捉信息的基本素养。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在研究过程中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文献资料、开展学科教育实践活动和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创设红色文化教育情景,开展体验教育。

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收集、整理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诗篇以及当地的风景名胜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赣南及家乡的红色历史。

同时,适时总结经验,根据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概括教育现象,探索出红色文化教育的规律、途径和有效方法,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5年5月开始实施,2017年5月结题,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课题准备阶段:

(2015.5-2015.9)

(1)组建课题组。

(2)制定课题计划,组织人员学习课题研究的有关文献、理论。

(4)收集有关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论证。

(5)启动研讨,让课题组成员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思想上作好充分准备;

(6)撰写课题申请报告。

课题实践阶段:

(2015.10-2016.9)

1、收集信息,调整进度,提出问题,开展教学实验研讨;

2、学习理论,修订方案;积累过程资料,开展教学实验;

3、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展示会,促进方案实施的正常运行。

4、迎接省电教馆专家组检查评审,并申请立项。

课题总结阶段:

(2016.10-2017.5)

(1)继续整理完善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资料,充实理论基础。

(2)迎接验收,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或论文,形成研究成果;

(4)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并对推广情况进调查反馈,进一步完善课题有关环节和内容。

 

八、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10项)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段性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15年5月

2015年8月

《对本地小学校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调查报告

丁运香

2

2015年9月

2015年11月

《对小学生获取红色文化途径的调查》

调查报告

丁运香

3

2016年3月

2016年10月

《收集红色文化资料、建立教学资源库 》

资料集

钟友华

4

2016年11月

2017年1月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对小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

论文

钟友华 

 5

2017年2  月

2017年  4月

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宣传

讲座

吴艳华

 

 

 

 

 

 

最终研究成果(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16年8月

2016年9月

《发掘信息技术优势,让红色文化浸润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吴艳华

2

2016年10月

2017年1月

《教师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案例展》

教案

钟友华

3

2017年2月

2017年5月

利用信息技术形式多样、有效地开展校园红色文化教育。

综合实践

丁运香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基础及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所在地——金都小学原是我市规模最大的解放小学的分校。

学校连续14年被评为瑞金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获得“省现代技术教育师范学校”、“赣州市师范学校”等称号。

金都小学师资力量雄厚。

近年来,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了一批思想表现好,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有一定教育理论水平的中青年教师。

(2)学校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倡科研兴校,形成了自己独特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启动了“教师教科研奖励机制”,老师们教科研热情高涨,对课题充满信心。

(3)

学校的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子课题《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研究》、《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艺术的研究》;十二五重点子课题《小学语文低年级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课题研究》《小学低年级识字与生活教育的有效结合》已顺利结题,《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语感》已申请立项。

该课题组成员中有部分人是以上课题的负责人,有的是主要参与成员,她们研究经验丰富,为研究本课题奠定了基础。

②已形成的论文、软件(课件)、优秀课例、教学设计方案等物化成果,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③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已将信息技术课程与

各学科进行了整合,为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本课题研究负责人吴艳华,其他主要参加人员:

熊丽英、丁运香、钟友华、钟丽华、吴艳萍、杨雯、杨瑞红、陈燕芹、

本科题负责人,本科文化程度,小学高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积极探索和钻研小学教育管理和语文教学研究,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表过多篇论文。

刻苦钻研教学,工作踏实,与时俱进,有好学上进的干劲。

虽然年纪尚轻,但她热爱小学语文教学,热衷于探讨地方特色文化,曾对此课题进行过有益的尝试。

曾参与过课题《小学语文低年级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

本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修养、文化素养、综合素质较高,并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教学经验丰富,除钟友华老师是小学一级教师外,其它教师都为小学高级教师。

课题组所有成员学历达标,先后有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课例等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或发表于各级专业学术刊物上。

她们都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并实施本课题研究。

熊丽英,副校长,曾参与多项课题研究,自已亲自主持过课题《小学语文低年级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研究成员中有理论底蕴深厚、学校的骨干教师杨雯老师;学校的语文教研员钟友华、钟丽华、吴艳萍等教师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教改能力;其中杨雯老师主持的《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艺术的研究》于2011年5月结题、吴艳萍老师主持的《小学低年级识字与生活教育的有效结合》在2014年5月结题、杨瑞红老师主持的《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语感》于2014年6月已申请立项。

三位老师还有教学经验丰富、写作能力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中青年教师。

他们有一定的教改理论知识、教研水平,并撰写过许多教研论文、参与过教改实验。

他们教研热情高涨,对课题充满信心,组成了一支较强的研究队伍,成员组成从专业、职务、年龄等层面上都比较合理。

她们家庭稳定,家务负担轻,能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

组成结构课题组负责人吴艳华,主持课题组全面工作,负责整体策划,组织协调,课题总结和监督、落实工作;成员熊丽英副校长负责实验具体操作及业

务指导;丁运香负责资料搜集、课题总结;钟友华负责汇编论文集、承担实验教学;钟丽华负责收集、积累资料;承担实验教学;陈燕芹积累资料、撰写阶段研究报告;杨瑞红、吴艳萍、杨雯负责课题实验操作工作、撰写论文。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研究、论证、结题等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学校在经费上充分支持,保证本课题的启动与实施。

实验学校瑞金市金都小学是我市规模较大的小学,是省级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学校现代教学仪器齐全,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电子设备室、计算机室、打印机、摄象机、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和价值十几万元的计算机软件、2万余册的图书资料,学校一直提倡科研兴校,建立了“教师科研激励机制”。

学校已建成校园广播系统和可以上Internet的校园网系统,丰富了学校的信息资源;在学科资料方面,购买多种软件平台和配套教学软件,现在不少教师会自编电教流程图,会使用POWERPOINT软件自制电子演示文稿为教学服务;90%以上的教师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备课、书写工作已成为习惯。

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备的逐步完善,使广大教师应用各种现代媒体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成为现实,极大地激发了教师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积极性。

这些都是本次课题顺利高效运行的保障。

教师们都形成了较强的科研意识,她们都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实验,学校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课题组成员中办公室的电脑已联网,所有课题组成员家中都具备了电脑,并已联网,可随时获取相关信息并查找有关材料。

这些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资料保证和硬件基础。

具有实施课题研究的便利条件。

10、本课题主要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等资料、文献等。

祝智庭教授《21世纪的教育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