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6336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

120分时间:

12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试卷自行保留。

第Ⅰ卷

本卷共9小题,共27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每小题3分,计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庇祐(bì)      玷辱(zhàn)     央浼(měi)     酒馔(zhuàn)

B.尴尬( gà)絮烦(xù)  仓廒(áo)     赍发(jī) 

C.惆怅(chóu )轻飏 (yáng)壶觞(shāng)盘桓( huán)

D. 崎岖(qíqū)沮(jǔ)丧  西畴(chóu)幼稚(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盘缠迤逦陶冶感人肺腹

B.髭须提仿洗漱彤云密布

C.包裏牒文狐疑天理昭然

D.慷慨亲眷沧桑不懈追求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是(    )(2分)

A.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网友质疑道“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了呢?

B.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东道主丹麦提出一份气候草案,要求2050年减少全球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把2020年作为碳排放的顶峰年。

草案遭到了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强烈质疑。

C.今年暑假,张老师搬到了东郊某小区,上班路程远了,我问他从家

到单位得用两个小时吧,他说两个小时到不了。

D.在金融领域,能否进一步规范各种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及其交易,确立有效的监控体系,是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减少其危害的关键。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②为了让人们体验与世界冠军比赛的感受,这家科技馆独出心裁地设置了与冠军赛跑的模拟互动平台,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

③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④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⑤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所创立。

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友展。

⑥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人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

5、以下有关《三国演义》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这段文字细致地描绘了吕布的形象。

B.杜甫曾在《蜀相》一诗中慨叹“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这句诗提到的人物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谋士诸葛亮。

他的事迹妇孺皆知,比如:

挥泪斩马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

C.《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

“奸绝”是曹操,“智绝”是庞统,“义绝”是关羽。

D.周瑜,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6、《堂吉诃德》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是因为它提出了一个人一生中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

()

A.现实是极其残酷的。

B.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C.理想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D.到底什么才是现实。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19分)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

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

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

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

“不忍也!

”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

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

“天子宁有种邪?

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

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

”数以此非诮高祖。

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

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

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

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

“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

”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

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

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

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

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新五代史》)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

讼:

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

暴:

突然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

严格

D.姑息重荣不能诘。

诘:

追问

8、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字,本意乳名、小名。

在古代,有时会将原为少数民族语言的小名音译或义译为汉文,常冠以“小字”来表示。

B.高祖,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庙号,即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庙号起源于商朝,从商朝起,每一位皇帝都至少会有一个庙号。

C.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

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D.入觐,一般指诸侯于秋季入朝参见天子,也可指地方官员入朝觐见帝王。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

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杀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已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和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D、安重荣肖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

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

第Ⅱ卷

本卷共8小题,共93分。

10.翻译(2小题,计10分)

(1)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5分)

(2)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

(5分)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1、根据前后文或者提示,在横线上写出准确的诗句。

(1),_____。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___,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来兮辞》)

(3)“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_____。

(《归去来兮辞》)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计16分)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小题

天下第一桩

凌鼎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郑有樟从一个藏友嘴里得知翰林弄的阮大头最近从安徽收到了一件好东西,号称“天下第一桩”。

郑有樟一见那树桩,就惊叹天下竟有如此好的东西。

郑有樟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赏心悦目,更难得的是这香樟木桩香气扑鼻,且香得柔和、高雅。

郑有樟凝视着这天下第一桩,不言语,也不离去。

阮大头已看出了郑有樟的偏爱心思,不无得意地说:

“我收藏几十年,这是我最得意的一件藏品,今后就是我的镇宅之宝喽!

郑有樟从小命中缺木,所以取名“有樟”,而今,这古桩出现在眼前,不是缘又是什么?

郑有樟下决心非要把这天下第一桩弄到手不可。

他很有诚意地对阮大头说:

“君子本不夺人之爱,但我郑有樟既然命中注定有樟,岂能错过。

您老成全我,割爱吧。

您开个价,我郑有樟保证不会让您吃亏。

阮大头一听,笑笑说:

“想看,尽管看;想买,则免谈!

再说就伤和气了。

郑有樟就这样碰了个软钉子。

郑有樟不甘心,他实在太喜欢那天下第一桩了。

以后的一段日子里,郑有樟吃饭想着这事,睡觉想着这事,想来想去被他想到了以物易物的主意。

他想起前不久在浙江东阳见过一位老艺人创作的水浒人物根雕,印象中也是香樟木的,那108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据说已连续雕刻好多年了。

对,买下来,送给阮大头,他八成会喜欢的。

事不宜迟,郑有樟第二天就开车赶到浙江那老艺人家,好说歹说,花了大价钱把那根雕买了下来,雇卡车运回了娄城。

果然不出郑有樟所料,阮大头一眼就相中了这大型根雕作品,请郑有樟爽快出价。

郑有樟很坦率地说:

“明人不说暗话,我只想换你的树桩。

阮大头没想到郑有樟来这一手,有点不快地说:

“肯卖,价钱好商量;不肯卖,你抬走吧。

郑有樟也没想到阮大头如此固执,悻悻而回。

藏友见郑有樟愁眉苦脸的,知道他还惦记着那天下第一桩,就给他出主意。

藏友甲说:

“阮大头的独生女今年26岁了,还没嫁人,干脆有樟兄娶了她算了,条件嘛,非天下第一桩做嫁妆不要……”

“缺德缺德,婚姻是儿戏啊?

”郑有樟一票否决。

藏友乙说:

“派人冒充算命先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他心甘情愿出手……”

“损、损、损,骗他老人家,于心何忍?

”郑有樟依然不同意。

藏友丙说:

“那你干脆跪在阮大头面前,求他,不怕他铁石心肠。

“你们怎么尽出馊主意,难道就想不出一个金点子?

”郑有樟脸色凝重了起来。

郑有樟突然失踪了一段时间,后来,藏友们才知道,他去了安徽,去调查了解这天下第一桩的来历,他还翻阅了当地的地方志,回来后窝在家里写了篇《流传有序的天下第一桩》。

据郑有樟考证:

此树桩是南宋末年一次山洪暴发后冲下山来的,先为安徽著名的博古斋收进,后为画家闵双城收藏;元代时为贵族王孙铁木儿秘藏;明代时,在安徽布政使及大收藏家华佰裘等多人手里珍藏;清代时,在桐城露过面,后来就不知去向,直到一百多年后的最近,才重现江湖。

郑有樟还收集了明代至清初吟咏此桩的诗文。

郑有樟把这篇考证文章打印后,交给阮大头斧正。

阮大头没想到郑有樟对这天下第一桩如此有感情,如此有心,很是感动。

他拉着郑有樟说:

“来,我俩在天下第一桩前留个影。

三天后,阮大头打电话给郑有樟说:

“啥话别说,你来把天下第一桩搬走吧。

郑有樟去搬天下第一桩时,特地沐浴焚香,极是虔诚,出屋进屋前,还点了鞭炮、放了高升呢。

当时人群中说啥的都有,有说“神经病”的,有说“作秀”的,有说“文人怪癖”的……

郑有樟一点儿也不恼,他乐呵呵地说:

“我全当补药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郑有樟见了“天下第一桩”十分喜爱,阮大头也看出了郑有樟的心思,但他却语带炫耀地说要将树桩当作镇宅之宝。

B.郑有樟命中缺木,才取名“有樟”,现在“天下第一桩”出现了,他决心要把它弄到手,说明他脑袋中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C.郑有樟亲自去安徽调查了解“天下第一桩”的来历,还写了一篇考证的文章,说明他是真正喜欢它,这也表现了他的认真诚恳。

D.郑有樟不同意三位藏友的建议,是因为这些建议是缺德、骗人和有失尊严的,说明他是一个讲方法、自尊自重、有道德感的人。

E.小说围绕一件藏品“天下第一桩”展开,通过郑有樟向阮大头求取树桩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性的批判,表现了做人做事应诚心正意的主题。

(2)小说中写郑有樟买东阳老艺人的水浒人物根雕与阮大头作交换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有人认为文章结尾两段完全可以删除,你是否同意?

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五、古代诗歌赏析(11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

指棋盘。

(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

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6分)

六、根据以下材料作文:

(50分)

14、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

它冲过浅滩,划过激流,越过了湖泊中层层的鱼网,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

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它逆行了那么长,那么久。

它是一条勇敢的鱼。

”一位年轻人说。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一位老者说。

要求: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文体不限,,不要套作或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满分:

120分时间:

12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试卷自行保留。

第Ⅰ卷

本卷共9小题,共27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每小题3分,计18分)

1、【答案】A

【解析】玷辱(zhàn)——(diàn)

2.【答案】D

【解析】A感人肺腹——感人肺腑;B提仿——提防;C包裏——包裹

3.【答案】B

【解析】A项否定不当;C项“两个小时到不了”有歧义。

D项,两面对一面的问题。

4、【答案】C

【解析】①含英咀华:

意为“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不能用来形容“花蕾”,此处属于望文生义,使用有误。

②独出心裁:

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也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使用合乎语境;

③一孔之见: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这里是作者自谦,用法正确。

④等量齐观:

是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的意思。

此处使用错误。

⑤薪尽火传:

薪:

柴。

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

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使用正确。

⑥遇人不淑:

淑:

善,美。

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

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5.【答案】C

【解析】“智绝”是诸葛亮

6.【答案】B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19分)

7【答案】C

【解析】谨:

恭敬。

高中语文读本《荆轲刺秦王》一文中,“谨斩樊於期头”,这里的“谨”用法如此。

8【答案】B

【解析】商朝灭亡后,周朝没有延用商朝的庙号制度,只是继续发展了商朝的谥号制度,所以周朝君主有谥号而无庙号,再到始皇帝建立华夏第一个集权皇朝—秦朝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制度一并废止,原因是“庙号和谥号”的定夺将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因此废除谥法与庙法。

故周朝到秦朝时期,庙号一度被废止了近千年之久。

另外,也并非所有皇帝都有庙号,如各朝的亡国之君或者早夭的帝王一般都没有庙号。

9【答案】B

【解析】错在“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重荣诱吐浑白氏入塞,契丹责问高祖时,高祖“姑息重荣不能诘”。

第Ⅱ卷

本卷共8小题,共93分。

10.【答案】

(1)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

(应注意“遗”,送给;“四方藩镇”,四方藩镇长官;“以……为言”,说。

(2)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应注意“利”,意动用法,“以……为有利”;“幸”,庆幸;“两敝”,两方同时受损。

参考译文:

安重荣,小字铁胡,是朔州人。

安重荣孔武有力,擅长骑马射箭,担任振武巡边指挥使。

安重荣虽然为一介武夫,但也通晓文吏事务,他的属下也不能欺骗过他。

有一对诉讼自己的儿子不孝顺的夫妇,安重荣拔出佩剑,递给这个孩子的父亲,让他亲自杀掉不孝顺的儿子,这个孩子的父亲哭着说:

“我不忍心啊!

”这个孩子的母亲在旁边诟骂他,然后夺过那佩剑追逐她儿子。

安重荣问明情况,她竟然是继母。

安重荣叱骂那孩子的继母,并逐出衙门。

安重荣从军卒开始发迹,突然达到富贵,可看到晋高祖从藩属诸侯成为国君,曾对人说:

“天子难道有种吗?

兵强马壮的人担任罢了。

”安重荣虽然怀有篡异之志,但始终没有发作。

当时,晋高祖和契丹结为父子关系,契丹非常傲慢骄矜,晋高祖更加恭敬地尊奉他,安重荣愤怒地说道,“让偌大的中原大国屈服来尊重蛮夷之邦,困厄凋敝的人,满足贪得无厌的欲望,这是晋国子孙万代的耻辱啊!

”于是,安重荣多次凭这件事非难讥诮晋高祖。

契丹使者来往过镇州的时候,安重荣张开两腿坐着谩骂他们,不给他们应有的礼节,有时甚至抓住杀掉他们。

当时,吐浑白氏从属于契丹,他们深以契丹的暴虐为苦,安重荣便引诱他进入中原。

契丹多次派遣使者责问晋高祖,并要求派使者回复。

晋高祖对契丹使者点头哈腰,受到责问后更加恭敬,多用花言巧语来自我解脱,而对安重荣无原则地宽容,不追问土浑事。

晋高祖天福六年夏天,契丹使者拽剌经过镇州,安重荣侵辱他,拽剌出言不逊,安重荣大怒,拘捕了拽剌。

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

晋高祖以之为患,因为这件事幸临邺地,告知安重荣:

“前朝与虏和亲和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我用天下来臣服契丹,你凭一个镇州来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安重荣认为晋国不能如愿,反叛的意愿便决定了。

安重荣虽拿契丹作借口,但暗中派人同幽州节度使刘晞相勾结。

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安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安重荣同时受损。

契丹想趁机窥伺中原,所以不再加怒于安重荣。

这年冬天,安从进在襄阳谋反,安重荣听说这件事,于是也举兵谋反。

这年,镇州大旱,又逢蝗灾,安重荣聚集几万饥民,驱赶着奔向邺地,声言攻入朝廷。

晋高祖派杜重威迎击他,战斗已经开始了,安重荣的部将赵彦之与他有嫌怨,临阵脱逃,卷着旗子而奔向晋军。

安重荣听说赵彦之投降晋国,非常害怕,只有凭吐浑几百骑兵防守牙城。

杜重威派人擒拿他,斩其头颅来进献高祖,晋高祖在御楼接受安重荣的左耳,命令给他的头颅涂上漆(良策注:

涂漆是侮辱死者,但更主要的目的是防腐),并送到契丹去。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1、根据前后文或者提示,在横线上写出准确的诗句。

【答案】

(1)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2)策扶老以流憩;云无心以出岫。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计16分)

12

(1)【答案】 BE

【解析】 B项“说明他脑袋中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说法错误。

从原文来看,郑有樟是真心喜爱天下第一桩,而他的名字与树桩的联系只是他更加喜爱天下第一桩的又一个原因,并不能因此说他脑袋中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E项“表达了对人性的批判”错误。

(2)【答案】

 ①通过根雕精美贵重可阮大头仍不愿用天下第一桩交换,衬托出天下第一桩的价值。

②设置悬念,推动故事发展,引出后面三位藏友出主意的情节。

③突出郑有樟、阮大头对天下第一桩的喜爱,突显郑有樟的诚恳与阮大头的固执。

【解析】 作用类题目一般要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展开分析。

本题中,郑有樟用贵重的根雕与阮大头作交换,而阮大头不为所动,在内容上衬托出树桩的珍贵无比,也突显了人物性格特点。

阮大头没有收下根雕,这才有了下面三位藏友出主意的情节,所以从结构上看,设置了悬念,引出了下面的情节。

(3)【答案】

 (示例一)同意删除。

①故事讲到郑有樟搬走天下第一桩,已经结束,后两段显得多余,破坏故事的完整性;②没有这两段,小说结尾更加简洁精练,以场景描写结尾给人想象的空间;③删除最后两段,也不影响小说主题思想的表达。

(示例二)不同意删除。

①这一结尾中,郑有樟根本不在乎别人“神经病”“作秀”等议论,更突出了他对天下第一桩的痴迷;②这一结尾,突出了郑有樟宽宏大量、乐观积极的性格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从小说氛围来讲,以主人公得到来之不易的东西的欢快舒心结尾,更符合小说的整体格调。

【解析】 本题问的是是否同意删去小说结尾两段,既然是小说原有的结尾,一定可以从“不同意删除”的角度回答,理由则可以从最后两段的作用的角度去考虑。

当然也可以回答“同意删除”,理由则可以从最后两段的坏处和删除两段之后的好处的角度去考虑。

不管是分析作用,还是坏处和好处,都应该将具体内容与人物、情节、结构、主题、艺术手法等联系起来。

五、古代诗歌赏析(11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1)【答案】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

“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

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2)、【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

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

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六、根据以下材料作文:

(50分)

14【参考立意】材料作文的立意必须来自材料。

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就会得出不同的立意。

 首先,要发散性思考材料。

本则材料主要应从“小鱼”的角度立意:

1、生命不息,追求不止;2、人不能极端逆向地追求;3、正确的方向比伟大的精神更重要;4、人要有挑战极限的精神。

 

从肯定角度立意:

可贵的探索精神,韧的赞歌,重在过程,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从否定角度立意:

没有目标的探索是可悲的,不能盲目地追求,伟大的精神要与伟大的目标相结合,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逆时代潮流而行者戒

其次,要确定最佳立意,即,选择最切合材料且最容易行文的立意。

这对每个同学来说,肯定会有不同。

 最后,要确定好文体。

从2007年起,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对文体已不作限制,但各省市要求并不相同。

不管限不限制,就个人写作来说,都必须有文体意识,不能写成“四不像”。

要么是记叙文(含寓言、童话、话剧等),要么是议论文,也可以是说明文。

总之,自我选择时,一定要扬长避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