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6339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既是墓志创作的鼎盛期,也是墓志文体的重要变革期。

唐代文学全面繁荣,多种文体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为唐代墓志文体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提供了便利条件。

而墓志文体发展至初唐,逐渐固定为单一、程式化的叙述范式,内容多歌功颂德,浮泛空洞,实用性与叙事性有余而抒情性不足。

体式既定,难出新意,因而招致追求个性张扬、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的强烈批判,激发出他们变革墓志文体的创新意识。

而唐代文人往往多体兼擅,亦是唐代墓志文体得以顺利完成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墓志虽也称颂逝者,抒发哀悼之情,但侧重叙述逝者的生平事迹;而哀祭文虽也追记逝者的生平,但偏重于述哀,抒情色彩更为浓厚。

唐代墓志文体多方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抒情方式,使这一时期的墓志由传统的以叙述墓主生平事功为主,逐渐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极大地增强了墓志这一实用文体的情感张力。

此外,唐代墓志经常借用哀祭文擅长运用议论的手法,以宣泄沉痛的悼亡情感,激起读者的共鸣,增强艺术感染力,深化作品的情感内蕴。

无怪乎储欣盛赞韩愈《李元宾墓志铭》“铭词与《祭十二郎》相埒(等同),皆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虽然储欣此言仅是说明二文因采用同一修辞手法,而达到了近乎一致的艺术感染力,但这可作为唐代墓志借鉴哀祭文的有力证据。

唐代墓志作家在墓志撰写过程中,有意纠正六朝以来墓志创作逐渐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的弊端,往往借鉴史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唐传奇事实性虚构之法。

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

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亦即叙述的真实。

例如杜牧的《唐故进士龚轺墓志》,二鬼诱使龚轺坠马而亡的叙写,奇幻而多姿,极具戏剧效果。

墓志作为一种应用于丧葬活动的实用文体,不仅有记载墓主家世及生平经历的序文,而且也有颂扬墓主功业德行的铭文。

墓志的铭文部分一般采用四言韵语的形式对序文内容进行综括,以抒发伤悼之情。

但墓志发展至唐代,富于创新精神的墓志作家们丰富了铭文部分的变化,四言之外,三言、五言、七言、杂言、骚体均有,如《王氏殇女墓志》等,这无疑是对诗歌艺术体式的吸纳。

(选自李秀敏《唐代墓志铭:

风流难掩社稷功》)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促进了墓志文体的创新和变革,助推墓志创作走向鼎盛时期。

B.为了增强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唐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擅长用议论宣泄情感的手法。

C.唐代墓志借鉴虚构之法,不再以史实记录的方式进行创作,力求凸显人物个性风貌。

D.唐代墓志作家敢于创新,丰富了墓志的语言变化,序文出现了三言、五言和杂言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从外部条件和作者素养方面,分析了唐代墓志文体发展更新的重要原因。

B.文章从哀祭文、史传文、传奇和诗歌方面,论述了不同文体之长对唐代墓志的影响。

C.文章提出问题后,横向展开论述,并在每个论述部分后提供了实例作为议论的支撑。

D.本文以唐代墓志与其他文体互渗为视角,分析唐代墓志演变,为墓志发展提供证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唐代墓志文体或许还将长期缓慢发展或者停滞不前。

B.墓志文体范式逐渐僵化、内容逐渐趋同,唐代文人出于创新意识而有意做出了纠正。

C.唐代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方式,从传统的歌功颂德,转变为叙述抒情并重。

D.从唐代墓志的发展来看,抒情方式、叙述方式以及语言形式对文学发展有一定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黑陶冯

熊孩子光知道败家,不知道过日子。

娘拿一根木柴哆嗦着手敲打纪臣的头。

窑口里的火正旺,映红了纪臣的脸膛,纪臣一句话不说,眼睛死死盯着窑口里的火。

娘说,你爹活着的时候拧着你耳朵要你好好学,你死活不上心,现在你见谁家还用这些盆盆罐罐?

你是不是嫌我死的晚了?

一天到晚不挣钱瞎鼓捣。

爹是远近闻名的黑陶冯,不过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

黑陶的技艺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到了爹这一辈,爹把黑陶做的黑中透亮,技艺已经炉火纯青,用石子一敲发出清脆的瓷音,爹也落了个黑陶冯的好名号。

特别是包产到户以后,下地用瓦罐捎稀饭,家里用瓦罐腌咸菜鸡蛋,就算院子里摆一盆不值钱的野花,那也是黑陶冯烧制的花盆,家里如果没有一件黑陶冯烧制的陶器,那这家人的日子也肯定过的不像话。

舒中高二期末语文第1页(共10页)

到了纪臣七八岁的时候,黑陶冯开始关起门偷偷传授技术。

但纪臣不是个做黑陶的料,一天到晚就喜欢大街上疯跑,捉迷藏打群架,有好几次爹拧着纪臣的耳朵使用家法,纪臣老老实实服软,爹信以为真,一不注意,纪臣已经像猴子一样爬上窑顶,冲爹吐着舌头做个鬼脸,跳出院子跑了。

爹跺着脚直骂败家玩意,气得上气不接下气。

在黑陶冯最辉煌的时候,却不知道敛财,他说,庄稼人的日子紧巴,缺家什用,陶器虽然是黑的,但咱的心可不能黑。

随着现代生活用品充斥市场,黑陶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到最后只剩下死了人摔的陶盆在用,黑陶冯的日子也开始清苦起来。

尽管日子清苦,但技艺是祖辈传下来的,说什么也不能毁在自己手里。

纪臣的不用心,是黑陶冯心里最大的疙瘩。

受不了爹的叨叨,纪臣那年一气之下卷起铺盖进了城。

爹跪在爷爷的坟前一声长叹,老泪纵横,最终把遗憾带进了坟墓里。

娘说,是你个不成器的东西气死了你爹!

娘一夜之间把窑扒了个干净。

打爹死了,娘笑过一次,那是自己结婚的时候。

娘对邻居说,没想到俺家纪臣小学上到三年级,还能从潍坊领回一个戴眼镜的姑娘,大了有出息了,烧窑这活他不学就不学吧,反正以后也没人再用那些盆盆罐罐,以后讨了媳妇知道挣钱过日子就中。

日子舒坦了没几年。

纪臣突然把工作辞了,在院子里重新建了窑,一天到晚鼓捣陶胚。

老婆一气之下回了城,街坊邻居背后议论纪臣精神不正常,娘的心也堵得不透气。

娘说,就算你烧出来现在也没人会用,顶多卖几个花盆也不够你孩子上学用,等你把家整散了,也把我气死了。

纪臣说,爹以前是工匠,我要做大师,爹以前烧给人家用,我烧出来是让人观赏的。

纪臣说,自打有了孩子,这几年整宿睡不好觉,我总得干出点事来,给孩子立个样子,也对得起爹的在天之灵,老祖宗的东西不能毁在我手里。

纪臣说,有一次无意参加一个工艺品展会,见人家的陶器远没有爹的水平高,却被奉为艺术,想起小时候爹对自己的良苦用心,现在恨不得把肠子掏出来扔了。

娘用木棍敲打纪臣的头,做你的春秋大梦。

纪臣一言不发,死死盯着窑口的火,那窜动的火苗,把自己的心烤的火热。

出窑的那天,来了很多人围观,有看热闹的,也有来看本事的,还有县电台的记者,等着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纪臣跑到爹的坟前磕了几个响头,又冲着窑口磕了几个头。

一件件黑中发亮的花瓶、兰花盆、砚台从窑口递出来的时候,围观的人都伸长了舌头。

纪臣抚摸着作品,每一件都在上面刻上了“黑陶冯”。

娘这次哭了,打爹死后,第一次见娘哭。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4.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叙写娘敲打、数落纪臣,既表现出他的执着,也反映他的行为不被理解,同时巧妙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为一种生活用品,黑陶退出历史舞台有其必然性。

但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有存在的必要。

C.自打爹死后,娘因儿子结婚而笑,因儿子成功烧制黑陶而哭。

这一“笑”一“哭”,十分真切地表现了娘由欣慰到痛苦的心理过程。

D.小说巧妙地运用倒叙手法,既自然地交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又使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体现了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

5.小说中黑陶冯(纪臣的爹)的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6.画波浪线的三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予以分析。

(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

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

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材料二 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

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徙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

  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

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

舒中高二期末语文第3页(共10页)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

材料三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

具体体现在:

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

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以上,甚至有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

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

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

  (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材料四 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

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

通过“互联网+”把以上这些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

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

  (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空巢老人的数字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

  B.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会难题。

  C.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

D.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表明,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数量将接近老年人口总数的一半,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许多困难。

B.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出现了诸如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各种各样的矛盾,直接造成了空巢老人问题。

C.根据材料二,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空巢”之痛势必短期内可以获得有效解决。

D.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内在疾患”是最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安全问题。

E.依据材料四,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的空巢老人已经能够享受到便利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

9.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落到实处?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二、文言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马永,字天锡,迁安人。

生而魁岸,骁果有谋。

习兵法,好《左氏春秋》。

嗣世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使。

守备遵化,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劾,擢永代。

镇守蓟州。

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备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

武宗至喜峰口,欲出塞,永叩马谏。

帝注视久之,笑而止。

中路擦崖当敌冲,无城堡,耕牧者辄被掠。

永令人持一月粮,营崖表,版筑其内。

城廨如期立,乃迁军守之。

录功,进署都督同知。

永上书为陆完请恤典,且乞宥议礼获罪诸臣。

帝大怒,夺永官。

巡按御史丘养浩言:

“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永徒感国士知,欲效区区之报。

祈曲赐优容,俾还镇。

”永竟废不用。

永杜门读书,清约如寒士。

久之,用荐佥书南京前府。

辽东兵变,中官王永战败。

辽东自军变后,首恶虽诛,漏纲者众。

悍卒无所惮,结党叫呼,动怀不逞。

广宁卒佟伏、张鉴等乘旱饥,倡众为乱,诸营军惮永无应者。

伏等登谯楼,鸣鼓大噪,永率家众仰攻。

千户张斌被杀,永战益力,尽歼之。

永畜士百余人,皆西北健儿,骁勇敢战。

辽东变初定,帝问将于李时。

时荐永,且曰:

“其家众足用也。

”帝曰:

“将须文武兼,宁

舒中高二期末语文第5页(共10页)

专恃勇乎?

”时曰:

“辽土新定,须有威力者镇之。

”至是,竟得其力。

都御史王廷相言:

“永善用兵,且廉洁,宜仍用之蓟镇,作京师藩屏。

”未及调,卒。

辽人为罢市,丧过蓟州,州人亦洒泣。

两镇并立祠。

永为将,厚抚间谍,得敌人情伪,故战辄胜。

雅知人,所拔卒校,后多至大帅。

尚书郑晓称永与梁震有古良将风。

(节选自《明史·马永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B.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C.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D.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氏春秋》,又称为《左传》,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B.劾,弹劾,指皇帝裁定官吏的过失或罪行。

与现代西方社会的“弹劾”的含义不同。

C.中官,指宦官。

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D.祠,文中指祠堂,祠堂可以指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而修建的房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永治军有方,足智多谋。

他淘汰军中老弱者,扶持健壮者,所带部队称雄各军镇;他面对特殊地理位置,采取针对性防御措施,立下功劳。

B.马永敢于进谏,善于用人。

他劝谏皇帝不要出塞,被皇帝接受;他替陆完说话触怒皇帝;他善于识人,所提拔的人后来大多有出息。

C.辽东兵变被平定后,形势复杂,佟伏等人趁机作乱,军队因害怕马永而无人响应,马永率领朝廷的军队平定了此次叛乱。

D.马永养了一百多个西北勇士。

李时认为他的家兵就可以让他担任将领;王廷相认为他善于用兵,而且廉洁,应镇守蓟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曰:

“辽土新定,须有威力者镇之。

”至是,竟得其力。

(5分)

(2)永为将,厚抚间谍,得敌人情伪,故战辄胜。

(5分)

(二)古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

辛弃疾

老去浑身无着处①,天教只住山林。

百年光景百年心。

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试向浮瓜沉李②处,清风散发披襟。

莫嫌浅后③更频斟。

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

注:

①老去句:

语本苏轼《豆粥诗》“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②浮瓜沉李:

语本魏文帝《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后以“浮瓜沉李”形容夏天消暑行乐生活。

③后:

略似今日口语中之“啊”。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开篇点明自己年老体衰,闲居山林,莫定全篇基调;“无着处”,正话反说。

B.两个“百年”间隔反复,照应上文之“老去”,寓示自己一辈子被荒废。

C.下片开头两句写夏日行乐,表达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D.结尾化用杜甫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表达了词人要向李白学习写诗的愿望。

E.本词语言明白如话,笔调轻松,言浅意丰,令人寻味不已,一些语句成为成语。

15.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孟子认为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砺,这种磨砺的作用是:

“,”。

(2)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猿鸣”一词常被赋予凄凉悲戚的情感,如杜甫《登高》中的“”,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郦道元《三峡》中的“”。

三、语言文字与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烧脑题”是否足够科学?

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

人们意见不一,但众多高校还是在自主招生考试中殊途同归地亮出了“烧脑题”。

②曹操把诗的人格(自由飘举)与文的人格(理性务实),把至庄至朴、黄钟大吕般的吟唱与轰轰烈烈的务实事功,完美地统一起来。

③几名落入冰河的儿童,在素不相识的路人和村民的奋力救援下安全获救了。

这两天,这个感人的故事在小镇被到处传扬,满城风雨。

舒中高二期末语文第7页(共10页)

④大题材要有大作品。

目前看,纪实文学精品可圈可点,但从更高的要求上看,尤其是长篇力作的创作刊出上,更需热心、诚心、耐心。

⑤“网上民调”像一双无形的眼睛,始终监督着干部的言行,起到了警钟长鸣的作用,比过去某些部门走马观花的定期检查要更有效。

⑥随着物联网大门打开,智能驾驶、智慧医疗等新技术、新应用加速落地,新产业、新业态春秋鼎盛,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将要到来。

A.①③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既定目标,将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奇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B.首批加气板材产品在3月23日凌晨从北京金隅加气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出发运抵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工地,目前这家公司已向雄安新区供货近3000立方米。

C.来自全球许多国家的年轻人在被问及对当今中国的印象时,频繁提及网购、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被冠以“新四大发明”的称号。

D.谈到学习毅力的问题,必然涉及乐学与苦学的问题,只是不同学段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是决不能搞表面的快乐或没有乐学的苦学。

1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寻物启事:

本人不慎丢失饭卡,非常着急,请拾到者务必与高三

(1)班王大伟联系。

B.通知:

兹定于本周五上午10时在学校大会议室召开各班学习委员会议,请准时参加。

C.请柬:

大作发表,为感谢各位朋友的盛情厚意,于黄山迎宾馆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D.短信:

虽然初中毕业一年了,但老师音容宛在,学生恭祝老师工作愉快,阖家幸福。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6分)

中医比起西医来,对疑难杂症的疗效更胜一筹。

需求量迅猛增长使野生药材成为稀有资源,“上山采药”的传统已变得不再现实,

,但是随之也带来很多质量问题。

其中,

中药重视道地药材,但很多异地种植根本无视“道地”,药效自然受影响。

农药残留、土壤污染使得药材受到污染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中医,但是我们要警惕,中医

因为只有真正能够入药的才叫药材,临床上才有效;临床上有效,中医才能被广泛接受而有发展。

21.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句话,说明新时代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求:

句式相同,字数大致相等。

(5分)

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列世界第二,发展日益呈现“大潮奔涌逐浪高”的壮阔景象。

然而我们十分清醒,“北上广”高楼林立、霓虹璀璨,贫困山乡却缺乏点亮黑夜的明灯;高铁线上的“复兴号”动车组疾驰如风,深山峡谷中的村医还需溜索过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国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突出短板。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董卿主持的电视节目《朗读者》一共有12个主题词:

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主题词来呈现你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

要求选好主题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