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6554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 七年级第六单元.docx

人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语文

年级

初二

班级

时间

2016年月

课题《三峡》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

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过程和方法:

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

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意框图

板书设计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来吧。

二、交流资料

1.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是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

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为90公里。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的山水画廊,是我国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它以奇秀、壮观的云雾山水,迷人的神话传说,远古的巴楚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和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吸引着无数游人。

瞿塘峡雄踞长江三峡之首,亦称夔峡,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而著称。

瞿塘峡谷窄如走廊,两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过此发出“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

瞿塘峡西入口处,白盐山耸峙江南,赤甲山巍峨江北,两山对峙,天开一线,峡张一门,故称夔门,古称瞿塘关,形成“西控巴蜀收万壑”,瞿塘峡锁全川水的险要气势。

瞿塘峡在三峡中虽然最短,却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以幽深秀丽擅奇于天下。

峡江两岸,青山不断,群峰如屏,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石塞疑无路;忽又峰回路转,云开别有天,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巫峡两岸群峰,以十二峰为奇,它们各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

“秀峰岂止十二座,更有零星百万峰”。

西陵峡,得名于三峡名珠-宜昌市南津关口的西陵山。

它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东起宜昌南津关,西至秭归香溪河口。

峡谷内,两岸怪石嶙峋,险崖峭立,猿猴难攀。

滩多流急,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整个峡区都是高山、峡谷、险滩、暗礁。

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

“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标题含义:

峡:

两山夹水的地方,从这个意思上,可以看出:

峡就要有山有水。

三峡:

就是三处有山有水的地方。

欣赏三峡的相关图片

2.郦道元,字善长。

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

据记载,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人民比较同情,对权贵有所不满;对祖国河山十分热爱,对地理风物精切钻研。

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

作者对祖国的雄伟江山、秀丽风光作了形象的描绘,记述了不少生动的故事,抒发了爱国胸怀,文笔简洁精美,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起了先导作用。

3.《水经注》是郦道元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十分简略。

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

它记叙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中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3.生字词交流、积累

quē diézhãng xīsù tuānshù xiàozhǔ 

阙 叠嶂 曦 溯 湍漱啸属引 

三、情景朗读,初步感知

四、再读课文,读出美感。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1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第4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五、疏通文意

注意下列词语和句子

<1>词语:

 

自:

如果非:

不是亭午:

正午

夜分:

半夜曦:

早晨的阳光

或:

如有宣:

宣布虽:

即使

奔:

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绝:

极(山献):

山峰悬:

悬挂漱:

冲荡

良:

的确清荣峻茂:

水清、树茂、山峻、草盛

故:

所以三声:

几声,这里的三字是泛指,

<2>句子 

①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

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③ 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

④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⑤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

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

⑦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参考译文: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

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

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

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

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

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

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六、课堂练习

1.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是(C)

A.澡荇交横回清倒影欣然起行

B.悬泉瀑布哀转久绝嘱引凄异

C.清荣峻茂乘奔御风素湍绿潭

D.良多趣味夏水襄陵高原长啸

2.请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或王命急宣(有时)

虽乘奔御风(即使)(驾)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良多趣味(真,实在)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肥沃)

沿溯阻绝(断)

绝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消失)

3.解释完全正确的是(A)

A.巘:

山峰湍:

急流的水

良:

实在

B.肃:

严肃属引:

接连不断

疾:

C.或:

或者溯:

逆流而上

念:

考虑

D.襄:

漫上沿:

顺流而下

嶂:

屏障

4.找出下列句中带点的词不作动词用的项(D)

A.隐天蔽日B.王命急宣

C.回清倒影D.乘奔御风

5.有通假字的一句是(B)

A.不以疾也B.略无阙处

C.亭午夜分D.空谷传响

七、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搜集有关山峡的古诗词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涵泳品味文章的语言;拓展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交流展示收集的三峡诗词,欣赏评价

二、复习提问

1.郦道元,北魏朝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有《水经注》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2.重点词句的解释。

略无阙处:

通“缺”中断

重岩叠嶂:

象屏障一样的高山

亭午夜分:

正午

不见曦月:

阳光

夏水襄陵:

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或王命急宣:

有时传达

乘奔御风:

奔马驾

不以疾也:

认为快

素湍绿潭:

白色急流

回清倒影:

回旋着清波

绝巘:

山峰

飞漱其间:

冲刷冲荡

清荣峻茂:

水清澈树茂盛山险峻草茂盛

晴初霜旦:

早晨

林寒涧肃:

寂静

属引凄异:

连续不断异常

哀转久绝:

婉转消失

略无阙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重岩叠嶂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

夏水襄陵夏天江水漫上山陵

沿溯阻绝上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

乘奔御风骑上快马,驾着疾风

素湍绿潭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山高,草茂

晴初霜旦初晴的日子或结霜的早晨

林寒涧肃树林和山涧一片清凉肃静

属引凄异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三、视频朗读,体验文本

1.总写三峡地貌(山)

2.不同季节景色(水)

  夏天

  春冬之时

  秋天(晴初霜旦)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七百里”表现三峡什么特点?

·表现峡之长。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表现什么特点?

·表现山之连绵。

第一段中表现山之高、峡之窄的句子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先写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耸奇险雄壮美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几句表现三峡水什么特点?

·“夏水襄陵”一句说明水位高、水势大;

·其余几句说明水情险、水流急。

和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八个字是: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只有“王命急宣”,才“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吗?

别的船是否也这样快?

·只有“王命”,而且是“急宣”,才会有航船。

·其余情况下“沿溯阻绝”,根本没有船航行。

采用衬托手法表现水流急速的一句是: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提示:

“襄陵、阻绝”是写夏水的凶险,水涨路绝;“朝发、暮到”“千二百里”写夏水的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比较的方法更加表现了夏水的迅疾。

我们似乎看到了三峡汹涌向前、奔腾咆哮的江流,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坐在小小木船上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惊心动魄的快感,让人顿生万丈豪气。

总结:

夏水: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水势急猛——奔放美

概括春冬之时峡水特点的句子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一句中

“清”的是——水

“荣”的是——树

“峻”的是——山

“茂”的是——草

“清荣峻茂”——清幽美

提示: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春冬江景,水退潭清,山水秀美。

低有急流深潭,潭有倒影;高有绝巘怪柏,精心点染。

你看,雪白的是急流,碧绿的是深潭,回旋的是粼粼的清波,晃动的是倒映的物影。

“清”“荣”“峻”“茂”一字一景,字字珠玑,简洁精当。

我们似乎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似乎感觉到了随风飘洒到脸颊上的细微的飞沫。

这幅画面可谓是动静相生、俯仰生姿、色彩相间。

如:

描写春冬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

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秋景:

林寒涧肃、属引凄异、哀转久绝——凄婉美

提示:

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

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

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一个“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林寒涧肃”足够凄清,“高猿长啸”足够凄异,“哀转久绝”足够凄凉。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那一声悠长的渔歌给秋景笼罩上了悲寂、凄凉的气氛。

四、质疑探究

本文写三峡四时风光,重在写水,为什么从山写起?

而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更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郦道元在文中说三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你认为三峡春冬的趣味有哪些呢?

提示:

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结合我们最近所学的几篇写景文章来谈。

五、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

我认为三峡的山(水)有一种的美,它。

学生表达,师小结:

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

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

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六、拓展延伸

1、你能说出有关“三峡”的名句吗?

示例: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杜甫

2、你能说出下面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与本文的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欣赏歌曲:

三峡美

造物奇,鬼斧神工,瞿塘雄,巫峡秀,

西陵险穷。

江水滚滚山重重,千百年纵横着中华龙。

白帝城,刘备托孤,义胆忠诚千古传诵。

何需梦游天姥山,白骨塔神女峰绚丽奇雄。

奇山异水美如画,美如画泱泱中国龙。

我把三峡装在胸,骄傲自豪来铸繁荣,中国!

4、三峡工程

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自1992年动工伊始,历时18年,将于2009年竣工。

届时,“高峡出平湖”,一座长约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的峡谷型水库镶嵌在中华大地,横跨长江之上的三峡大坝,也将成为新的雄伟壮丽的景观而吸引中外游客。

不过,三峡原有的自然风貌,就只能到古代名篇佳作之中去寻找了。

5、三峡大坝竣工后,文中的哪些景色将不复存在了?

为什么?

1、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回清倒影。

3、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渔者的歌声。

七、全文小结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八、课堂练习

1.分析不十分准确的是(A)

A.第一段大笔勾勒磅礴七百里的三峡全景,重点描述了高山连绵不断,阳光和月色下的壮丽景色。

B.第二段用流水陪衬高山:

伟岸雄峻的高山使一江急流汹涌飞驰,奔腾咆哮的江水又与两岸沉默的高山相应,又使三峡于雄峻之中增添了几分惊险。

C.第三段在描述了春冬之时三峡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的幽美景象后,作者由衷地发出了“良多趣味”的感叹。

D.第四段以“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古朴渔歌结尾,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乘奔御风”相比较,说明路遥、时短、行速,显示了(A)

A.三峡水流的湍急

B.宣布皇诏的急切

C.江行的风波险恶

D.江水的惊涛拍岸

九、布置作业

以《美哉,三峡》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语文

年级

初二

班级

时间

2016年月

课题《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3、背诵默写本文。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示意框图

板书设计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导入新课 

1、配乐欣赏山水美景(幻灯片展示),老师用优美的语言导入:

 

同学们,面对这山明水秀、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色,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描绘山水美景的优秀诗句,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同学们,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

你看,好山,好水,好画,好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言文,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答谢中书书》(板书课题)。

  

2、简介文题及作者  

“谢中书”是作者的朋友“谢征”的官职名,“书”是指“书信”,在古代是一种可以抒情议事的文体。

  

二、检测自主学习情况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重点掌握以下字词。

 

猿(yuán)颓(tuí)与(yù) 

2、请学生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写的内容。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口头翻译课文。

  

4、背诵课文。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总领全文,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2、作者是怎样写景的?

明确:

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色彩相配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一句一景,次第井然。

3、哪些语句写静景,那些语句写动景?

明确: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这三句写静景,写得形色具备,精彩纷呈;“晓物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写动静,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彩多姿的立体流动画面。

4、最后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沉醉山水的喜悦,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

四、交流展示

五、课堂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1)无色交辉()

(2)晓雾将歇()

(3)夕日欲颓()(4)沉鳞竞跃()

2、找出文中写山高的句子(),写水清的句子()。

3、全文抓住()一个字来写。

4、对江南水画赞美的语句是()

5、翻译下列句子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六、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课文

七、板书设计

答谢中书书 

感慨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绘景 

感慨 期与谢公比肩自 豪 

【教后反思】

 

第2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3、背诵默写本文。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背诵《答谢中书书》

二、导入新课

这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她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字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注着作者悲凉的情怀。

《记承天寺夜游》在文学界被尊为神品,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苏轼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品经典美文。

三、检测自主学习

1、检测以下生字词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2、生范读课文。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口头翻译课文。

  

4、背诵课文。

四、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明确: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

(用原文回答),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叉错杂的美,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衬托出诗人赏月时的开朗豁达,感慨深微随缘自适的心境。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

欣然——无与为乐(微憾)——遂(不假思索中的激动)——寻(急切访友的心意)——亦(“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与步(平和从容)

4、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中的“闲人”一词?

明确: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

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

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五、交流展示

六、课堂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a.解衣欲睡()b.念无与为乐者()

c.相与步于中庭()d.积水空明()

2、翻译下列句子

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背诵、默写本文。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语文

年级

初二

班级

时间

2016年月

课题《观潮》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3、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教学法。

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比较拓展法。

推荐潘阆的《酒泉子》,与本文比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

通过品读赏析,感受其自然美和人文美,激发学生对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的认识。

(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