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6811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docx

超源化工设备润滑管理细则

附件14设备润滑管理细则

1基本要求

1.1本规定的目的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设备磨损,降低动力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1.2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转动设备的润滑管理。

2职责分工

2.1机械动力中心职责

2.1.1负责全公司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业务领导,及时处理设备润滑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

2.1.2负责确定全公司机动设备使用、代用润滑油的品种、牌号和执行的质量标准(新油)。

2.1.3掌握全公司设备润滑油消耗定额,汇总编制全公司设备润滑油月度领料计划。

2.1.4负责全公司生产现场设备润滑油储存设施、净化设备、润滑器具的管理工作,审核编制润滑器具采购、制作计划。

2.1.5制定在用设备润滑油定期检验规定和质量判定标准,具体负责大机组在用润滑油的质量判定工作。

2.1.6负责推广交流设备润滑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润滑管理先进经验,审批设备润滑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应用和技术改造。

2.1.7负责润滑方面管理工作责任制考核。

2.2技术开发部职责

2.2.1负责物流中心新购润滑油、调和车间成品润滑油的质量判定工作,对发往全公司各车间设备润滑油质量负责。

2.3质检中心职责

2.3.1根据检验计划,负责润滑油的理化指标检验工作。

2.4物流中心职责

2.4.1负责按计划做好润滑油的平库和采购工作。

2.4.2负责新购润滑油的委托检验和发放工作,未经检验合格的润滑油的定额储备和平库管理工作。

2.5油品使用单位职责

2.5.1贯彻执行上级部门有关设备润滑工作的管理规定并制定本单位设备润滑的管理制度。

专人负责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处理设备润滑工作中的问题。

2.5.2编制本单位设备润滑表,明确每台设备各个润滑点使用、代用润滑油的品种、牌号,编入设备操作规程,并在油房显著位置悬挂。

2.5.3掌握本单位各类润滑油消耗定额和储备情况,申报设备润滑油领料计划。

2.5.4负责本单位设备润滑油储存设施、净化设备、润滑器具的管理工作,做到标记清晰、专油专用,油品使用认真执行“三级过滤”。

2.5.5对设备润滑情况认真做好巡回检查,保证油位、油温、油质符合规定,油站、油泵、注油器等辅助设备完好,过滤器、过滤网干净,油路通畅。

2.5.6严格执行设备润滑油定期检验规定,负责在用油品的自检或委托检验理化指标,依据标准负责化验结果的质量判定工作。

2.5.7负责本单位废润滑油的回收工作(见废润滑油回收管理办法)。

3管理内容与方法

3.1计划—领料程序

3.1.1对外购润滑油使用单位应保持3-5个月的储备量,当储备量低于3个月在当月28日前申报下月领料计划,申报量为3个月的用量。

原则上各车间应每季度申报一次计划。

3.1.2机械动力中心每月8日前汇总审核润滑油领料计划并交物流中心组织采购。

3.1.3润滑油经检验合格人库后物流中心通知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及时领取,避免油品长期积压。

油品入库3个月内使用单位未领用的,领用时由使用单位重新联系检验。

3.2润滑油的检验

3.2.1新购润滑油由物流中心联系化验分析,技术管理科进行质量判定。

3.2.2使用单位对所领取的润滑油要求复检的由使用单位联系质检中心进行分析,机械动力中心进行质量判定。

3.2.3在用润滑油由使用单位按“设备润滑油定期检验规定”进行自检或联系化验分析。

化验结果一式三份由质检中心、使用单位及机械动力中心分别保存。

3.2.4在用润滑油检验结果。

大机组用油由机械动力中心判定,其他设备由使用单位按机械动力中心规定的标准判定。

3.2.5使用单位在“单机油水管理档案”及“设备档案”中填写设备润滑油定期检验及按质换油的情况。

3.3废油回收

3.3.1各用油单位要做好设备检修及日常润滑工作中废润滑油的分类回收、保管工作。

一般机泵回收的废油数量、种类及时记录,每年进行统计汇总。

大机组换下的废油随时统计上报。

3.3.2废油回收结算办法执行《能化公司企业管理基本制度》中关于《油品清罐、污油回收管理规定》。

3.4转动设备润滑油定期检验

检验周期

检验设备及部位

检验方法

记录内容

每月一次

汽轮发电机组油站

化验主要理化指标

填写“单机油水管理档案”

两月一次

往复式压缩机油箱;冷冻机组油箱;齿轮传动箱(加油量在10L/次以上的);压滤机油箱

化验主要理化指标或用快速油品分析仪检测

填写“单机油水管理档案”

每季度一次

(抽检)

其它设备

化验主要理化指标或用快速油品分析仪检测

填写“设备档案”

半年一次

车辆变速箱;差速器;液压系统

化验主要理化指标或用快速油品分析仪检测

填写“设备档案”

说明:

1、换油标准:

化验主要理化指标的换油标准按:

NB/SH/T0599-2013;NB/SH/T0636-2013;NB/SH/T0586-2010标准执行。

用快速油品分析仪分析的,按仪器说明书中规定的标准判定。

2、设备使用说明书中对使用油品的检验周期、方法及换油标准有更严格规定的,由设备使用单位提出,经机械动力中心批准后可按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执行。

3.5机泵设备日常润滑管理

3.5.1润滑油箱、油路、过滤器等辅助设备与主机分离的由使用单位负责清洗、换滤芯,与主机集成的由检修单位负责清洗、换滤芯。

3.5.2设备检修时润滑脂的清洗和更换由检修单位负责,新设备或检修后的设备第一次加润滑油及日常添加润滑油一律由使用单位负责。

3.5.3大型机组检修后进行开机前使用单位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a)对油箱内润滑油进行化验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

b)各轴承进油点前加100~120目不锈钢网方可进行油运,油运1小时以上,目测滤网无杂质方为合格。

否则,应继续过滤和油运,直至合格为准。

c)认真检查机组的油温、油压、过滤器差压。

3.5.4大型机组须用滤机加油(过滤精度不得小于25um)。

加油时须用玻璃管对桶内油品目测检查,防止水及污物加入机组内。

3.5.5设备使用单位要按时巡检,检查机泵设备润滑油液位是否正常,应保持在液位看窗的1/2~2/3处或规定刻度线范围内,润滑油液位看窗及补油杯要保持干净、清晰。

4检查与考核

按照公司经营管理考核办法执行。

工业水管理细则

1工业水管理基本要求

1.1本法所称的工业水主要是指为生产装置提供冷却水的循环水及为锅炉、加热炉、空冷器发生蒸汽、冷却使用提供的除盐水、除氧水。

  为了对工业水(循环水、化学水)系统的工艺技术及水质进行有效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能化公司工业水供用水系统运行操作、日常维护及水质管理。

2职责分工

2.1机动中心职责

2.1.1.负责能化公司工业水系统的日常管理,监督协调做好水质管理工作,组织贯彻上级有关工业水的各项规章制度。

2.1.2.负责组织制定或审查工业水系统技术改造及水处理方案,报主管经理审批,并监督实施。

2.1.3.组织对工业水水质的检查、考核及技术总结、学习交流,推广应用工业水系统新技术、新设备和新药剂材料,组织循环水系统节水减排、降本增效。

2.1.4.负责审核月度水处理药剂及离子交换树脂需求计划,并组织对药剂质量进行入公司质量检验。

2.1.5.负责制定工业水水质分析计划(监测项目、控制指标和分析频率)。

2.1.6.下达临时水质分析任务,监督工业水水质状况,会同生产管理科、生产车间等单位,及时查堵处理物料泄漏事故。

2.1.7.负责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工业水水质报表。

2.2生产管理科职责

2.2.1负责工业水供水运行操作的统一监督调控;组织工业水系统(包括化学水、凝结水、循环水)物料泄漏后的查漏工作。

2.2.2负责制定合理、先进的用水定额指标,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管理。

2.2.3负责按上级要求组织工业水平衡测试。

2.2.4协同机动中心做好工业水系统重大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的制定。

2.3安全环保科职责

2.3.1负责回用到循环水系统的中水指标的达标工作。

2.4质检中心职责

2.4.1负责执行《工业水水质分析计划》及水处理药剂的质量检验,按要求定时向机动部及有关单位反馈分析结果。

2.4.2负责完成工业水系统水质调查、查漏等临时分析项目的化验分析。

2.5研究分析部门职责

2.5.1负责水处理药剂的性能评价工作。

2.5.2负责完成循环水监测换热器腐蚀、粘附速率的分析计划。

2.5.3负责大修期间换热器垢样的采样分析工作。

2.6供水单位职责

2.6.1负责工业水的日常维护、运行操作及水量水质数据统计分析,并监督各生产车间工业水的使用情况。

2.6.2认真执行能化公司工业水的各项制度与规程,制定本车间实施细则。

2.6.3具体负责工业水系统现场运行操作及水质管理,保质保压提供生产装置所需的工业水,确保用水设备稳定、高效、长周期运行,努力降低工业水运行费用。

2.6.4负责工业水系统管网(装置一次阀及其以外)的设备维护管理,建立工业水工艺与管网图。

2.6.5工业水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向生产管理科、机动中心汇报,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出处理意见。

2.6.6在进出装置的工业水线上安装流量表、温度计和采样阀,对进出装置的工业水水量、水温和水质进行监控。

2.6.7协助质检中心、研究所做好工业水水质分析的采样和定期监测,采集垢样、特殊水样,拆装、送检监测试片和试管等,汇总水质数据,每月向机动部报送水质台帐报告。

2.6.8建立冷换设备及其水处理技术效果档案;提出月度水处理剂需求计划。

2.6.9做好水量、水质、能耗及加药量统计与分析,每月5号前,按时向机动部报送生产技术月报、水量统计表和技术总结。

2.7生产装置职责

2.7.1负责用水设施的日常管理,杜绝跑、冒、滴、漏,不断改进和完善装置内部用水设施,提高用水效率。

保持循环水系统密闭循环,防止跑、串、排水现象。

2.7.2在装置回水总管设置采样口,在进出水总管设置压力表、温度表,在每台冷换设备回水管线上设置采样口。

2.7.3负责冷换设备的运行管理,及时调节水温、水量等参数,并建立水冷设备的定时巡检制度,发现泄漏及时报告。

2.7.4当水冷设备出现泄漏和超温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主动与生产管理科、机动中心联系,积极协助查堵漏点。

2.7.5根据生产负荷及气温变化,适时调节循环水水量,配合做好水质工作,合理高效地使用循环冷却水。

2.7.6协同机动中心、供水车间做好大修水冷器的调查工作。

3工业水管理内容与方法

3.1建立工业水管理领导小组,由负责工业水管理的主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单位的领导及人员组成。

负责处理工业水重大技术问题,定期召开专题水质会议。

3.2 工业水管理是系统工程,它关联到设计、工艺、检修、质检、环保、研究、计划、供应等部门,各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协作,做好工业水管理工作。

3.3 工业水处理系统应重视技术革新、技术进步工作。

要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逐步提高工业水处理运行、监测水平。

3.4 新水管理

3.4.1供水车间按其不同的用途必须有完善的给水装置以及相应的供水管网,并应有水处理流程图、平面图以及供水管网图。

3.4.2 用水计划指标管理是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主要考核依据,要制定合理、先进的用水计划指标体系,并执行上级下达的用水定额指标。

3.4.3为了搞好供水的生产管理,凡供水、用水装置的供用水管网系统均应有完善的控制阀及计量仪表,一、二级水量计量率要达到100%,三级水量计量率达到85%以上。

3.4.4 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应大于或等于95%。

  计算方法为:

  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C/y×100%=C/(Q+C)×100%

  Q:

由企业水源进口水表或流量计计算得到(即进公司所有水)。

  C:

为重复利用水量,工业企业内部所有未经处理或经处理后重复使用的水量的总和。

3.5 间接循环冷却水管理

3.5.1 生产装置的热介质冷凝冷却、机械冷却、以水为动力的喷射抽空用水等使用循环水,除工艺有特殊要求采用直冷需自成体系外,一般应采用间接循环冷却水,并应贯彻执行下列规章制度。

a)岗位操作法、工艺技术规程和工艺卡片。

b)水质控制指标的规定(见附录A)

c)水冷器的运行管理规定(见附录B)

d)水质分析规程。

e)水处理剂、离子交换树脂质量管理规定(见附录C)。

f)《水处理剂、离子交换树脂质量标准》。

g)应建立各供水管网平面图、水量平衡图、水处理系统流程图,并根据技术改造情况及时进行修改。

3.5.2 循环水系统应严格闭路,用水单位(装置)不得将循环水用作冲洗水或任意排放,也不得将其它水排入循环水系统。

循环水系统容量与循环水量的比应小于1,力求达到1/2~1/3。

3.5.3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处理包括降温、水质稳定处理、旁滤处理、补充水和排污的控制等。

水质稳定处理包括缓蚀、阻垢、杀菌灭藻与粘泥剥离。

正常运行的旁滤量按循环水量的3~5%进行,旁滤器出水浊度应小于10NTU。

循环水的冷热水平均温差不应低于6℃,补水率不大于1.2%。

3.5.4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质控制项目和指标,并严格控制水质指标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

3.5.5加强对循环水清洗预膜的管理。

制订开停工清洗预膜方案系统不停车清洗预膜方案,由车间提出,报机动中心批准。

3.5.6水处理药剂的管理按《水处理剂、离子交换树脂质量管理规定》、《水处理剂、离子交换树脂质量标准》执行。

3.5.7搞好水冷设备管理是实现全过程水质管理的重要环节,水冷设备的运行管理按附录B《水冷设备运行管理规定》执行。

3.5.8水冷器内漏检查考核管理。

3.5.8.1加强物料泄漏管理。

当介质发生泄漏时,水处理装置应在24小时内判明泄漏物料的介质,提出重点怀疑的工艺装置,报告生产管理科、机动中心;工艺装置应在接到查漏通知的24小时内查明泄漏点;对于未能在48小时内查出泄漏点情况下,由生产管理科牵头,机动中心及有关各部组成查漏小组,在24—48小时内查明泄漏点。

3.5.8.2已确认泄漏的水冷设备,应采取措施,切出系统,并及时安排该设备检修(或抢修)。

因生产原因不能停用的水冷设备,要书面报告主管部门批准,并报机动中心备案。

3.5.8.3对于因工艺介质的泄漏污染水质,使水质出现异常或造成水质污染事故的,水处理车间要有水质污染调查和处理报告,并在十天内向机动中心上报。

3.5.9装置大检修时应对25%以上的水冷器进行腐蚀结垢状况检查,并对本周期水质处理效果作出评价。

3.5.10当循环热水隔油池水面的1/3被油覆盖、含油量>20毫克/升;含氨>100毫克/升;浊度>50;PH<6或出现化工物料含量异常超标时,现场监测腐蚀速率连续2次超过0.200mm/a,粘附速率连续2次超过30mg/cm2.mon应视为水质异常,要及时报告机动中心。

3.5.11 对已经纳入集团公司药剂评定中心进行统一评定的药剂,必须采购被推荐的药剂产品。

同时,对进公司的药剂必须进行质量检验,不得使用不合格药剂。

3.5.12应建立《循环水技术月报》,对水质指标合格率及水处理装置运行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于次月五日前上报机动部。

3.6 化学水凝结水质量管理制度

3.6.1 动力车间对化学水处理的技术管理,应贯彻执行下列规程、制度和标准:

a)岗位操作法、工艺技术规程和工艺卡片。

b)水质控制指标的规定(见附录A)

  c)水处理剂、离子交换树脂质量管理规定(见附录C)。

  d)《水处理剂、离子交换树脂质量标准》(见附录C)。

  e)应建立化学水、凝结水质量工艺技术台帐及水务月报。

对水质指标合格率及水处理装置运行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于次月五日前上报机动中心。

3.6.2 应有化学水、凝结水处理设备系统图、工艺流程图、管网图、水量平衡图。

3.6.3 应搞好新鲜水的予处理,进入离子交换器的水质按如下标准控制:

浊度<1.0NTU;余氯<0.1毫克/升;CODCr<2.0毫克/升。

3.6.4要采取措施减少化学水的自用水量和药剂耗量。

一级除盐水的制水比应小于1.1。

3.6.5严格控制处理后化学水、凝结水质量,控制指标的合格率达到100%。

3.6.6加强现场操作管理,严格控制水质指标,发现水质异常要立即报告机动中心,并查清原因排除故障,使水质恢复正常。

3.6.7装置大修开、停车及树脂复苏等操作必须制订方案,由车间提出,报机动中心批准。

3.6.8对余(废)热锅炉应加强水质检测,锅炉所在车间应有专人管理,水质委托质检中心分析、监测、指导。

3.6.9余(废)热锅炉水质应参照同等压力锅炉标准执行。

4检查与考核

4.1执行《能化公司经营管理考核办法》。

附录A工业水质量标准

1工业循环冷却水质量标准(本标准值与工艺卡片不一致处,以工艺卡片为准)

序号

质量指标

单位

一循系统

二循、三循系统

备注

一、工艺控制指标

1

浊度

NTU

<20

<20

回用水比例大于等于60%时,放宽至30。

2

pH

7.0~8.8

7.0~8.8

3

总磷

mg/L

5--7

5--7

4

余氯

mg/L

0.3-1.0

0.3-1.0

5

浓缩倍数

≥3.5

≥3.5

回用水比例大于等于60%时,放宽至3.0。

6

细菌总数

个/mL

≤1x105

≤1x105

7

生物粘泥

mL/m3

≤3.0

≤3.0

8

油含量

mg/L

≤10

≤10

9

CODmn

mg/L

≤10

≤10

10

出水压力

Mpa

0.40~0.55

0.4—0.55

11

腐蚀速率

mm/a

<0.100

<0.100

12

粘附速率

m.c.m

<20

<20

二、其它水质边界使用条件

1

氯离子

mg/L

<700

<700

2

钙硬度

mg/L

<1200

<1200

3

总碱度

mg/L

60-350

60-350

4

mg/L

<1.0

<1.0

三、异常水质标准

1

mg/L

>20mg/L或热水隔油池水面1/3被油覆盖。

2

浊度

NTU

>40

>50

3

pH

mg/L

<6

4

生物粘泥

mL/m3

>10

5

化工物料

含量异常高出正常水平

6

碳钢腐蚀速率

mm/a

连续二次超过0.200

7

粘附速率

m.c.m

连续二次超过30

2化学水质量标准(本标准值与工艺卡片不一致处,以工艺卡片为准。

序号

质量指标

单位

标准值

期望值

备注

㈠盘式过滤器出水控制指标

1

CODcr

mg/L

<2

——

2

余氯

mg/L

<0.1

<0.05

3

浊度

NTU

<1.0

--

㈡一级化学除盐系统出水控制指标

1

硬度

μmol/L

0

——

2

二氧化硅

μg/L

≤100

——

3

电导率

μS/cm

≤5

---

4

pH

/

8.8~9.3

——

(三)低压锅炉给水

1

pH

/

≥7

——

2

硬度

mmol/L

≤0.03

——

(四)中压锅炉给水

1

pH

/

8.8~9.3

——

2

硬度

μmol/L

≤2.0

3

溶解氧

μg/L

≤15

4

μg/L

≤50

5

μg/L

≤10

6

mg/L

≤1.0

7

二氧化硅

μg/L

--

应保证蒸汽二氧化硅符合标准

(五)低压炉水

1

pH

/

10--12

2

总碱度

mmol/L

≤14

3

磷酸根

mg/L

10--30

(六)中压炉水

1

pH

/

9.0—11.0

2

磷酸根

mg/L

5--15

3

(七)蒸汽质量

1

二氧化硅

μg/kg

≤20

2

μg/kg

≤15

3

μg/kg

≤20

4

μg/kg

≤5

5

 

附录B水冷设备管理规定

1、热介质温度高于150℃时应先进行热量回收,再用间接循环水冷却;输送热介质温度大于135℃的机械设备不得采用循环水冷却。

2、水冷器流速应在0.5米/秒以上,冷却水出口水温不应大于50℃,冷却器的进出口温差应在8-10℃,不应低于6℃,对工艺有特殊需要的,如冷却水出口水温需要超过50℃以上水冷器,应提高流速,并报机动中心备案。

3、要建立装置水冷设备一览表,内容包括水冷设备的工艺参数、介质名称和性质、材质、规格、型号、安装和更新年份等。

各装置水冷设备一览表由各装置填报,机动中心汇总。

装置水冷设备一览表每周期更新一次,由装置在大修后二个月内报机动中心。

4、凡主要装置的关键水冷器,循环水侧均应设置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和取样阀。

5、对于介质侧压力大于循环水压力的水冷器,尤其是油冷器、氨冷器,循环水进出口管线上均应设有取样口。

6、各装置的循环水回水管总管上必须设有取样口;在循环水的进、回水总管上均应设置温度计、压力表。

7、加强水冷器的运行管理,供水车间要建立水冷器物料泄漏台帐;机动中心建立水冷器内漏的考核制度,逐步提高查漏技术。

对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或堵管数过多的水冷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新或改造。

8、要加强对水冷器进行腐蚀结垢状况检查,装置大检修一个月前由各装置提出需检查的水冷器清单(不低于25%,并有代表性)报机动中心。

研究所负责垢样的采样与分析,于系统开工后一个月内完成,报机动中心。

机动中心负责对水冷器的检查、拍照及总结。

9、水冷器清洗、检修后,需对管程、壳程分别试压,试压合格后方可投用。

由使用单位和机动中心负责监督验收检修质量。

10、所有材质的水冷器水侧都必须进行清洗预膜处理。

附录C水处理剂、离子交换树脂质量管理规定

1基本要求

1.1为了确保水处理剂、离子交换树脂高质量、高性能、使用高效稳定,切实做好工业水水质工作,降低药剂费用,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能化公司水处理剂、离子交换树脂的选购、验收、使用及评定的全过程。

2职责分工

2.1机动中心作为循环水水质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药剂的计划审批、质量验收、投加与效果的监督审查。

2.2供排水车间具体负责提出药剂购置计划,并负责药剂的保管、投加及使用效果总结。

2.3质检中心具体负责药剂的入公司质量检验。

2.4研究所负责药剂的性能评定等。

2.5物流中心负责按照技术管理科审批计划采购,进行入公司前的数量与外观验收,并负责年度药剂数量及费用的统计。

3管理内容与方法

3.1供水车间根据上年度药剂的使用情况,提出下一年度药剂种类或决定是否更换药剂。

3.2供排水车间每月根据药剂库存和使用情况提出月度需求计划,经机动中心审核、技术管理科审批后,交物流中心按时进货。

3.3原则上择优选用评定中心评定合格并推荐的药剂产品;不属评定范围内的,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审批,并报主管领导同意,方可选用。

3.4新选药剂应以技术先进、适应能化公司水质、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