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077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届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

1.观察下图,西周分封时,将同姓诸侯国与异姓诸侯国交错分布,其主要目的是

A.分而治之

B.巩固统治

C.论功行赏

D.富国强兵

【答案】B

【解析】

周天子将同姓诸侯国与异姓诸侯国交错分布,可以起到以同姓诸侯国制约异姓诸侯国的目的,以此稳固周天子的统治。

故答案为B项。

A项不是主要目的,只是稳固统治的手段,排除;CD项与这种分封意图无关,排除。

2.下图是藏于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秦砖,上刻“海内皆臣”,其中反映的信息主要是

A.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内皆臣”反映的是秦朝统一后推行郡县制,所有官员都由皇帝任免,体现了国家统一、专制集权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臣民众多,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交通发达,水陆并用,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法律严苛,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最终集权于皇帝,达到“海内皆臣”的状况。

3.古代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常会建立并完善地方监察制度,下列属于有地方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刺史

B.监御史、刺史

C.太尉、御史大夫

D.县令、刺史

【答案】B

【解析】

监御史、刺史均是有地方监察职能的官职,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御史大夫是中央的机构,不对地方监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尉没有监察职能,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县令也没有监察职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4.巡抚始于明太祖令太子朱标“巡抚”陕西。

宣宗时,由于地方动乱,开始常设巡抚。

巡抚职权不断扩大,不仅掌政,而且掌军,实际上已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中央官性质未变,还必须经常上京汇报军政事务。

关于明代巡抚的设置说法正确的是

A.明代巡抚已正式演变为地方长官

B.明初地方“三司”制不利中央集权

C.设置的最初目的是镇压地方动乱

D.利于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题干可知,“巡抚”由中央所设,实际上已成为地方军政首长,其权力有利于制约地方官员,“必须经常上京汇报军政事务”说明“巡抚”亦受中央节制,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巡抚”为中央官性质,有实际权力但非地方官员,故排除。

B项,材料与三司是否有利于中央集权无关,故排除。

C项,“巡抚”最初由明太祖令太子朱标“巡抚”陕西时产生,C表述错误,故排除。

5.雅典曾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

所谓“私心”就是对国家缺乏好感。

梭伦立法甚至规定:

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这说明雅典法律强调

A.公民意识B.人民主权

C.城邦至上D.轮番而治

【答案】A

【解析】

材料说明发扬公民为城邦服务的精神,显然强调的是公民的国家意识,A正确;B、C材料没有体现;D属于民主参政方式。

6.登特列夫认为:

“如果没有自然法,意大利半岛上一个农民小共同体的渺小法律,绝不可能演变成为后来国际文明的普遍法律。

”他的意思是罗马法

A.演变为成文法是历史的进步

B.成为世界各国法律的蓝本

C.维护了奴隶主阶级根本利益

D

体现基本正义和理性原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

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正义、公平、理性等自然法的精神具有普遍性,影响广泛深远,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成文法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罗马法并未成为世界各国法律的蓝本,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是正确的,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7.读下表,表中内容说明这次议会改革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简表

选区

议席分配

56个不到2000人口的地区

取消111个议席

31个有2000~4000人口的选区

取消32个议席

新兴工业城市选区

获得65个议席(源自被取消的选区)

北方郡选区

获得65个议席(源自被取消的选区)

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

获得13个议席(源自被取消的选区)

A.有利于扩大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势力

B.导致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地位超过了旧贵族

C.最终使英国工人阶级获得了充分的选举权

D.使英国的政治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地区

【答案】A

【解析】

表格显示1832年议会改革的席位中衰败选区被减少,新兴工业城市的议会席位增加,这有利于大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势力提高,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和贵族席位信息,故B项错误;C中充分选举权说法错误;D中没有比较南方席位信息。

8.尽管过去几年已经发生多起震惊全美、死伤众多的恶性枪击案,民众在要不要控枪问题上反应强烈,但在美国步枪协会等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大选期间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都有意回避控枪问题。

这表明

A.在具体议题上美国两党的政策和主张没有明显差别

B.美国两党制得以运行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C.两党竞选过程中形成的议题不反映民意

D.美国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利游戏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国家的阶级性,民众在要不要控枪问题上反映强烈,而民主党和共和党候选人在利益集团的压力下都有意回避,表明两党制的实质没有改变,仍然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两党为争夺选票,会提出符合选民利益的政策主张,故C不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在具体议题上美国两党的政策和主张有明显差别;B项错误,美国两党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的差别是充当两党制得以运行的基础,普通百姓没有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利益集团主要依靠金钱干预政治,所以利益集团对美国总统选举有着一定的影响,故答案应选D。

9.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道:

“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

”卢梭的祖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通过

A.民族独立实现

B.统一战争奠基

C.制定民主宪法

D.宫廷政变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故C项正确:

民族独立并不是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手段,故A排除;法国当时没有统一战争,故B排除;1875年法国并没有宫廷政变,故D排除。

10.观察下图,导致这一时期德国工业生产指数不断上升的政治因素是

A.统一后建立君主立宪制

B.率先开展两次工业革命

C.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

D.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需要明确题干要求即政治因素,由此可以排除B,结合所学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为英国,所以排除C;北约的建立为二战后的事所以排除D,结合所学1871年德国统一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选A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扩展·德国君主立宪制

11.马克思起草了一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

关于这个“纲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在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起草的

C.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力量

D.指导了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答案】A

【解析】

材料出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A;《共产党宣言》是为正义者同盟写的,排除B;C不符合《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排除;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发生在1844年,排除D。

12.列宁认为,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真正革命民主国家下面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国家即“人民的,首先是工人和农民的武装组织”来指导全部企业。

它“不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基础之上的,没有脱离而且也不可能脱离这个基础的国家”。

这说明列宁

A.反对社会主义革命

B.主张向社会主义过渡

C.要求工人监督政府

D.主张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国家即‘人民的,首先是工人和农民的武装组织’”、“不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基础之上的”,说明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必然要求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故选D项。

A项表述错误,排除。

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3.清朝编纂

《四库全书》中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词语,出现有905次之多。

这说明统治者意在

A.实现社会均平理想

B.限制土地兼并

C.防范隐匿人口现象

D.维护小农经济

【答案】D

【解析】

“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词语都是针对个体小农的,其出现次数很多,说明政府意在维护小农经济,故选D;ABC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主要原因

A.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B.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C.统治阶级重视

D.自然环境优越

【答案】A

【解析】

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所以最主要原因是人口南迁导致经济重心南移,A正确;其他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点睛:

北方南迁原因: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⑥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15.《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

“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出现过工厂雇佣现象,唯独棉纺织业没有出现。

”中国古代棉纺织业没有出现雇佣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C.棉花主要是官营手工业

D.小农经济的阻碍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古代社会是自给自足为主的农耕状态,耕织结合是主要特点,家庭手工业最主要的部门是宋元之后就占主导的棉纺织业,故选D;鸦片战争前不存在B项的情况,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不选;A项不能解释其他行业和棉纺织业的差别,排除。

16.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

“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

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主张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程颢、程颐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但从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此点,故A项错误;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这是针对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而提出来的主张。

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此点,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出“思想——原则——规则——常识”这样一个转化过程,“思想”最终转化为社会生活中的“常识”,这是一种世俗化、生活化的表现,故C项正确;理学强调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理学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

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此点,故D项错误。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宋明理学

17.明清时期,出现了李贽的“童心”论、袁宏道的“性灵”说、汤显祖的“至情”说、黄宗羲的“自私自利”论、顾炎武的“怀私常情”论等,这些主张

A.推动了社会转型

B.彰显了个体价值

C.否定了君主专制

D.超越了儒学范畴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思想主张都充分地展现个人欲望,追求个性解放,彰显了个体价值,B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思想主张并没有推动当时社会转型,A项错误。

有的思想主张并不是直接针对君主专制的,排除C项。

这些思想主张仍局限于儒学的范畴内,D项错误。

18.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B.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C.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D.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社会大变革的出现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故D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是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故ABC不符合题意。

点睛:

注意此题是否定选择题,明确题干要求选出“不包括”的选项。

19.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善于不断地与人辩论,形成了一套严明的辩证科学,即问答式的方法来考查一切已有见解,并认为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绝对美的观念,将为个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材料中“苏格拉底式对话”的主旨是

A.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B.继承捍卫智者学派

C.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求善

D.重视人的道德力量

【答案】A

【解析】

“苏格拉底式对话”是通过诘问的方式,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因此其主旨是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故答案为A项。

苏格拉底的主张与智者学派不同,排除B项;C项说法片面,排除;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20.《四库全书总目》中说:

“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

”材料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

A.“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辩证思想

B.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

进步性

C.认识到中西方之间的民族差异性

D.维护国家荣誉的强烈民族自尊心

【答案】B

【解析】

对外来文化,士大夫们主张“禁传其学术”,对外国技能也只能是“国朝节取”,反映了他们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

进步性,故B项正确,A项错误;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二、材料分析题

21.国家治理。

材料一甘肃省放马滩出土了七幅战国时期的秦国地图,反映出统一的图例和基本的比例。

其中,邽县行政区图是已知最早的行政图。

湖南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描绘了长沙国南部的地理和政区状况。

图中山脉坐落、山体轮廓和走向均用闭合曲线中填绘细平行线表示,是最早的科学的地貌表示方法。

——《皇舆全览图》。

材料二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

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

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建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

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括“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战国至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答案】

(1)演变: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建构起完善的政区体系;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2)变化:

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解析】

【详解】

(1)演变:

依据材料一“甘肃省放马滩出土了七幅战国时期的秦国地图”、“湖南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战国时期分封制进一步瓦解,郡、县已经建立,到秦代统一推行郡县制,再到西汉时期郡国并存等逐一指出这一历史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

(2)变化:

根据材料二“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

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

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等信息,从职能增加到组织者转移等方面,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积极作用:

根据材料二中宋代“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清朝时期“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及“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说明乡约制度的对基层管理的积极作用。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

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南:

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

唐朝安史之乱后,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

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

据1159年统计,南方人口为1648万,到1179年已达2950万,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鲜卑慕容部原居鲜卑山……晋大康十年(289年),慕客硅率领部落迁居徙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

永嘉以后,北方农民大批流入慕容部中,士大夫来避难的也不少。

……在内徙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

……近胡族地区的汉人在生产上受到胡人的影响,从事畜牧或兼营畜牧。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的自发移民中主要趋向有哪两种?

(2)这两种移民趋向分别起到怎样的历史作用

【答案】

(1)我国古代的自发移民有两种主要趋向:

一是“北农南迁”,第二种趋向是边疆(尤其是北方边疆)的少数民族内迁。

(2)北农南迁带去了技术和劳力,不断推动江南经济的发展,最终使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

少数民族内迁有利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社会发展。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自发移民包括,西晋、唐、宋金时期人口迁移”可知趋向是北民南迁;根据材料二“鲜卑族内迁、内徙各胡族”可知趋向是少数民族内迁。

(2)历史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民南迁是伴随着经济中心南移,所以可以从农业、经济等方面分析;涉及到少数民族一定要注意民族融合,封建化等方面。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起包括救济在内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

孟子认为要使百姓接受统治,先从救济老幼、鳏寡孤独开始。

朱熹主张设“社仓”救济百姓,还强调赈济要与发展生产结合起来。

汉代光武帝曾命“郡国有谷者,给禀(官府供给粮食)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

”宋代将坊郭十等户中的下五等户作为“贫弱之家”予以救助。

元代延续前代的基本规定,并在《刑法志》“户婚”项目下,有设立“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的制度,明清大致沿袭。

——摘编自王文素《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

材料二从19世纪末起,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

针对低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

在理论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学者,其中贝弗里奇被西方称为“福利国家之父”。

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

欧共体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社会政策。

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犄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

80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摘编自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

【答案】

(1)相似之处:

通过立法手段实施;国家(政府)推行;以弱势群体为救济对象;都形成了社会保障的思想或理论。

(2)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社会保障制度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断调整完善。

【解析】

【详解】

(1)相似之处:

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起包括救济在内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汉代光武帝的命令、朱熹主张设“社仓”救济百姓的主张、“宋代将坊郭十等户中的下五等户作为‘贫弱之家’予以救助”、元代《刑法志》的相关规定等,结合材料二中“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

针对低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凯恩斯、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学者,其中贝弗里奇被西方称为‘福利国家之父’”等信息,从手段、主体、对象和理论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似之处。

(2)认识:

根据材料一“孟子认为要使百姓接受统治,先从救济老幼、鳏寡孤独开始”、材料二“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犄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

80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目的、作用或是历史发展进程等方面,分析、评价中外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发展。

2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居正及揽大政,登首辅,慨然有任天下之志。

十年来海内肃清。

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

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

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兵部下设机构)积金,至四百余万。

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

惜其褊衷多忌,刚愎自用,威权震主。

身死未几,遂遭削夺,并籍其家,子孙皆不保云。

——摘编自《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海瑞评说:

“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明神宗实录》也说“识者谓,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居正的主要政绩。

(2)张居正的人生结局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颇具代表性,简要分析其结局的原因。

【答案】

(1)巩固边防,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经济改革,增加政府收入;整顿吏治。

(2)触动权贵利益;依附于皇权;法律制度不健全(人治而非法治);个人性格。

【解析】

试题分析:

(1)第一问,此问题首先考查学生的古文翻译能力,其次考查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从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入手分析。

材料中的“十年来海内肃清”表明他的改革巩固了边防。

“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表明国库充实。

“惜其褊衷多忌,刚愎自用,威权震主。

身死未几,遂遭削夺,并籍其家,子孙皆不保云”表明明朝中后期的权臣专权现象得到整治,所以学生可依据材料的这些内容来整理成文。

(2)第二问,首先从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入手分析,他的改革从政治与经济上都触动了权贵的利益,改革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根本利益,所以是会遭到他们的反对的。

其次从改革的背景分析,明朝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已经走向末路,所以国家的腐朽与衰亡是必然,改革也只能是一时的减缓其衰亡的速度而已。

材料二中的“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表明张居正的性格也是其如此结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考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中兴王朝统治的改革·张居正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