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7106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11.9)

本试卷分为一卷、二卷两部分,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卷(30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12分,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踟蹰(z

hzh)

黑黝黝(yu)

前仆后继(p)

怙恶不悛(qun)

B.剽悍(pio)

撒手锏(s)

殚精竭虑(dn)

甘冒不韪(wi)

C.强劲(jng)

捺不住(ni)

半身不遂(su)

断壁残垣(yun)

D.庇护(b)

捋袖子(l)

徇私枉法(xn)

恣意妄为(z)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委屈求全

明火执仗

溯流而上不可思议

B.绿草如茵

醍醐灌顶

原形必露待价而沽

C.曲意逢迎

艰苦备尝

不计其数貌合神离

D.蜂拥而上

矫揉造作

白驹过隙沓无音信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27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

正在利用一艘废旧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珠海立法对马路行乞行为开罚应该是开了全国地方立法的

欠缺民主政治条件下的官场文化,那是一定会历练出惯于揣摩上司眼色脸色、竭尽溜须拍马打通关节、上蹿下跳圆润周旋为荣的心态,种种不健康的心态

于官场之中,甚嚣尘上。

A.目前

先河

蔓延

B.日前先河

漫延

C.目前

先例

蔓延

D.日前

先例漫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陆滢夺得冠军并打破大运会纪录,日本选手只能望其项背,眼看冠军旁落。

B.两位参加女子撑竿跳高比赛的选手高淑英、李玲铩羽而归,根本没通过及格赛,她们把失利归咎为与国际接轨而改革训练方法所

带来的不适应。

C.

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D.以前读明清小说,看到那些描述首饰的名词通常都是直接忽略的,虽然小说的们不胜其烦地罗列了一连串工艺术语,但我看后对这些物件还是不会有多深的印象。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会议要求,要以科学、严谨、依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严肃认真地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B.由于济齐路社区泉舜小区环境没人监督管理,成了附近居民乱放杂物、乱扔垃圾的地方,成了社区的一个重大污染源。

C.调研报告结论认为,无论是在2008-2009年宏观调控政策宽松、还是2010年至今政策开始收紧的情况下,小企业经营面临困境的最重要原因都是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所致,其次是人民币升值、用工荒、融资成本高。

D.当前,重塑商业伦理已经势在必行。

这首先要求企业加强道德自律。

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商业伦理教育,建立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把好用人关,在招聘和选拔管理人员的时候,严把道德关。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房子贵、车子贵、生活贵,票子却不够花!

这是中国很多身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年轻人备感纠结的话题。

B.台《中国时报》称,拜登抵达北京的日子正好是美中八一七公报纪念日,该公报限制美国对台军售,因此拜登可能会与中方讨论对台军售问题。

C.今年儿子只有五岁,有双明亮的大眼睛,可惜全是单眼皮。

母亲经常对人说:

我孙子长得很帅,如果是双眼皮就更没得说了。

D.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对大型航母孜孜以求几十年的苏联海军,因政府高层的一系列变故而饱受打击,国家解体导致一切都化为泡影。

二、课内文言基础知识(8分,每题2分)

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疏通)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气、福分)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做一样)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美妙)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飞扬)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细微的预兆)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和、同)

离骚者,犹离忧也(遭遇)

A.

B.

C.

D.

8、下列各句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A.

B.

C.

D.

9、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C.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三、文言文阅读(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

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

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作《伶官传》。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

推究

B.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

C.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

绳子

D.

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

犹豫不决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D.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13、下列句子,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14、下列关于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

不认为国家兴衰是由天命决定的,用一个让步连词虽,很明显地把天命撇在一边;然后用副词岂构成强烈的反问语气,突出表明了国家盛衰是由人事所决定的。

B.庄宗用兵,背负箭矢,奋勇杀敌,告慰父亲。

写庄宗秉承父命,兢兢业业,紧扣人事二字着笔

C.第三段文末照应开头盛衰的衰字,写庄宗的灭亡。

笔锋急直下,表现出庄宗败亡之速,又以感叹作结,发人深省。

D.本文主要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

本文以成败由人为中心展开叙事、

议论,对比鲜明,抑扬有致。

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感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

第卷(90分)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复核人

得分

得分

阅卷人

四、(26分)

15、将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将一卷文言文中划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6、名句默写(12分)

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三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遥望洞庭山水色,。

刘禹锡《望洞庭》

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诗经·氓》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王勃《滕王阁序》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司马迁《报任安书》

1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问题。

(6分)

途经秦始皇墓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这是一首怀古诗,第二句崩字使用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字的理解。

答:

本诗以经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宕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

为什么?

答:

得分

阅卷人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16分)

心灵花园

梁晓声

谁不希望拥有一座小小花园?

哪怕是一尺之地呢。

若有,当代人定会以木栅围起。

那木栅也定会以各人的条件和意愿,摆弄得尽可能美观。

都市寸土千金,地价炒得越来越高。

也许,今后将更高。

拥有一个小小花园的希望,对寻常之辈不啻是一种奢望与梦想。

其实,谁都有一座小小花园,谁都是有苗圃之地的,这便是内心世界。

人的智力需要开发,人的内心世界也是需要开发的。

人和动物的区别,恐怕还在于人有内心世界。

心,不过是人的一个重要脏器,而内心世界则是一种特殊的景观,它是由外部世界不断作用于内心而渐渐形成的。

我常侍弄心灵的苗圃。

身已不健,心尤荒芜,又岂能活得好呢?

职业的缘故,使我惯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灵深入研究。

结论是:

心灵,与人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我的儿子梁爽,小学五年级。

这正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开始形成的年龄。

我也常教他学会如何侍弄那小小心灵的苗圃。

侍弄这个词,用在此处是很勉强的,不那么贴切,意思无非是,人的内心世界如果惰于拂拭,就会浮尘厚积、杂草丛生。

这到禅家的一桩公案: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我系俗人,仅能以俗人的观念和方式教子。

故我对儿子首先的教诲是——人的内心世界,大概

最容易招惹尘埃、沾染污垢。

心灵的清洁卫生只能是相对的,好比居处的清洁卫生,只能是相对的。

倘若根本不拂拭,甚至反感别人中肯的批评,则是大不可取,犹如讳疾忌医。

一次儿子放学,进屋就说:

爸爸,今天同学的红领巾被老师收去了。

我问为什么。

儿子回答:

犯错误了呗!

把老师气坏了。

那同学是他好朋友,却有些日子不到家里来玩了。

我依稀记得,似乎老师要在他们两者之间选拔一名班干部。

我将他召至跟前,推心置腹地问:

跟爸爸说实话,你是不是因此而高兴?

他便诚实地回答:

有点儿。

我说:

你学过一个词,叫‘幸灾乐祸’,你能正确解释这个词吗?

红领巾被老师收去了,还算不得什么灾。

但是,你心里已有了这种‘幸灾乐祸’的根苗,那么,你哪一天听说他生病了,住院了,甚至生命有危险了,说不定你内心里也会暗暗地高兴。

儿子的目光告诉我,他不相信自己会那样。

我又说:

如果你们老师并不打算在你们两个之间选拔一名班干部,你倒未必幸灾乐祸。

如果你心里清楚,老师最终选拔的肯定是你,你也未必幸灾乐祸。

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和你被选拔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甚至他被选拔的可能性更大些。

于是,你才幸灾乐祸,这完全是由嫉妒产生的。

你看,嫉妒心理多丑恶呀,它竟使人对朋友也心存不良。

接着,我给他讲了两件事。

有一对女孩儿,她们原本是好朋友,又都是从小学芭蕾的。

一次,老师要从她们两人中间选一个主角。

其中一个认为肯定是自己,应该是自己;可老师偏偏选了另一个。

于是,她就在演出的头一天晚上,将她好朋友的舞裙,剪成了一片片。

还有两个女孩儿,是一对小杂技演员。

一个是尖子,也就是被托举起来的。

另一个是底座儿,也就是将对方托举起来的。

她们的演出几乎场场获得热烈的掌声。

可不知为什么,那个底座儿内心里怀上了嫉妒,总是莫名其妙地觉得,掌声是为尖子一个人鼓的。

她觉得不公平。

日复一日,那种暗暗的嫉妒,就变成了愤恨。

终于有一天,她

故意失手,制造了一场不幸,使尖子在演出时当场摔成重伤……

我对儿子讲,因嫉妒而伤害到别人,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那就可能是犯罪行为了……

儿子问:

大人也嫉妒吗?

我说大人一旦嫉妒起来尤其厉害。

凡那样的人,皆因从小就让嫉妒这颗种子,在心灵里深深扎了根。

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是花园,不是苗圃,而是荆棘密布的乱石岗……

儿子问:

爸爸你也嫉妒过吗?

我说当然也嫉妒过,直到现在还时常嫉妒比自己幸运、比自己优越、比自己强大的人。

从伟大的人到普通的人,都有嫉妒之心,没产生过嫉妒心的人是根本没有的。

儿子问:

那怎么办呢?

我说,第一,要明白嫉妒是丑恶的,是邪恶的,对他人和社会具有危害性和危险性。

第二,不可能一切所谓好事、好的机会,都会理所当然地降临在自己头上。

当幸运降临在别人头上时,你应对自己说,我的机会和幸运可能在下一次……

邻居们都很喜欢我的儿子,认为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同学们跟他也都很友好,觉得和他在一起高兴,愉快。

我因此而欣慰。

我知道,一个心灵的小花园,侍弄得开始美好起来了……

(河北日报)

18、本文开篇第一段有什么特点?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分)

答:

19、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4分)

心灵的清洁卫生只能是相对的

答:

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是花园,不是苗圃,而是荆棘密布的乱石岗

答:

20、我和儿子的整个对话包含哪几个观点?

(4分)

答:

21、教育儿子侍弄心灵苗圃的故事给你哪些启发?

请简要分析作答。

(4分)

得分

阅卷人

六、作文(50分)

以欣赏是一种素质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1、B

踟蹰(chch)捺不住(n)捋袖子(lo)

2、C

委曲求全、原形毕露、杳无音信3、A

4、B铩

羽而归:

比喻失意或失败。

望其项背: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式。

不知所云:

指说话人语言紊乱或空洞,不指听不明白。

不胜其烦:

不能承受的烦恼,应为不厌其烦。

5、DA以……的原则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没有主语

C句式杂糅。

去掉所致6、DA.

(北京、上海、广州)应放在北上广后B八一七公报应加引号.C.末尾的句号放在后引号内

二、7、C

抒发含蓄急速结交,讨好

8、B

没有通假字

9、D代词,他A代词,这些/主谓之间,取独

B副词,却/副词,才C介词,向/介词,表被动

10、AA项为介词,其余各项为连词。

三、11、D

逸豫:

安逸享乐

12、B连词,表修饰

A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副词,表反问C表被动/句末语气助词

D疑问副词,多么/疑问代词,为什么

13、B(应是负锦囊以前驱)

14、A并没有否定天命

四、15、翻译

每句中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北海虽然遥远,但乘着旋风能够到达;过去的时光虽然一去不返,但珍惜将来,还为时不晚。

也想要用来研究自然想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革,形成一家之言。

句见参考译文,句见参考译文

16、默写:

每句1分,错一字即该句不得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17、古诗鉴赏:

一指始皇已死,二指秦王朝迅速灭亡,三指生前声势显赫的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彻底崩溃。

非常妥当,用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作对比;用路人对汉文帝的怀念同始皇在人民心中的崩塌作对比,反衬出暴君的形象,含蓄地表达的批判之情。

五、18、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引起读者注意,强调人们对拥有一个小小花园的渴望。

(2分)引出下文,由小小花园引出谁都有一座小小花园,谁都是有苗圃之地的的观点,引出心灵花园的主题。

19、

(1)无论是未成年的孩子还是成年人,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普通人都会产生一些不良心理。

(1分,意思对即可)应该经常地侍弄自己的心灵苗圃,接受别人的批评,拂拭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它尽量保持清洁。

(1分)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以花园苗

圃比喻心灵的美好、纯洁,以荆棘密布的乱石岗比喻心灵的

丑恶、可怕。

(1分)形象、传神地道出了嫉妒之心的强烈危害性。

(1分)

20、人都有嫉妒之心;嫉妒心在构成竞争对手的人之间表现得更强烈;嫉妒心危害极大;嫉妒心是可以消除的。

21、

(1)平等的教育方式,通过平等对话交流;

(2)把不良的心理消灭在萌芽状态;(3)要认识不良心理现象背后的极端危害性;(4)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日三省吾身。

(共4分,意思对即可。

能答

出两条即可)

六、作文按高考标准

参考译文:

唉!

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

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

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

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

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有智慧、有勇气的人常常会因为沉溺某事物不能自拔而陷入困境,难道只是伶人吗?

于是作《伶官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