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384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docx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解读

毛庄小学品社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上学期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为了使今后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克服缺点。

现将本学期教学总结如下:

一、工会活动、积极参加

本学期学校号召的活动我们都能够积极、热情的参加。

如跑操,孙新18次,顾博24次,李磐丽12次,苗洪坤19次。

扫雪5次全部参与。

传口袋比赛一次。

二、教学活动、扎实有效

1、认真备课,上课,做好反思。

多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课改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本学期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

我组有一名教师参加。

成员共听课

31节。

3、改进课型。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如何把课上的更精彩,孩子得到更多的收获。

我们组成员多次研究,反复琢磨。

把重点放在了自主学习上。

培养孩子的能力,教给他们方法。

古人云: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课上多给孩子温故的时间,新授的可以少点。

布置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让孩子有个自主学习的方向。

三、办公室文化

办公室文化,是学年组的工作轨迹,是学年组展示的园地,也是管理的有效策略。

在展板上体现的有:

组规,组训,值日轮流表,集体备课安排表,甲流体温表,简笔画,毛笔字等。

我们练习书法有一年了‘每天写一篇,时间长了,变成一种兴趣,一种文化。

自豪的是王校长曾经就用我们的墨、笔,写了作品,和我们的一起贴在墙上。

在我们的办公室里到处洋溢着学习的风气,学习是为了改变心态,大家都变的更阳光,更向上了。

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

不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科研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

品社学科期末总结

2009---2010上学期工作总结孙新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为了使今后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克服缺点。

现将本学期教学总结如下:

一、工会活动、积极参加

本学期学校号召的活动我们都能够积极、热情的参加。

如跑操,孙新18次,顾博24次,李磐丽12次,苗洪坤19次。

扫雪5次全部参与。

传口袋比赛一次。

二、教学活动、扎实有效

1、认真备课,上课,做好反思。

多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课改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本学期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

我组有一名教师参加。

成员共听课

31节。

3、改进课型。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如何把课上的更精彩,孩子得到更多的收获。

我们组成员多次研究,反复琢磨。

把重点放在了自主学习上。

培养孩子的能力,教给他们方法。

古人云: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课上多给孩子温故的时间,新授的可以少点。

布置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让孩子有个自主学习的方向。

三、办公室文化

办公室文化,是学年组的工作轨迹,是学年组展示的园地,也是管理的有效策略。

在展板上体现的有:

组规,组训,值日轮流表,集体备课安排表,甲流体温表,简笔画,毛笔字等。

我们练习书法有一年了‘每天写一篇,时间长了,变成一种兴趣,一种文化。

自豪的是王校长曾经就用我们的墨、笔,写了作品,和我们的一起贴在墙上。

在我们的办公室里到处洋溢着学习的风气,学习是为了改变心态,大家都变的更阳光,更向上了。

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

不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科研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们品社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根据学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研活动,顺利而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自觉遵守师德规范,爱岗敬业。

我们品社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及业务学习,不迟到早退,在会上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并认真做好笔记;本学期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年轻教师踊跃参加了区组织的学科达标考核;全体组员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因材施教,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本学期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二、积极开展教研教学活动。

根据学期初教研组的活动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研活动,这学期我们开展了组内研究课《大漠升起蘑菇云》,听课后组内进行了评课活动,总结优点,提出不足及改进措施,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通过讨论、交流,听评课活动让我们每位教师的收获都很大。

在区推门课前,我们每位教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在组内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了交流,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方法,互相切磋,增强上课技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我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珍惜一切外出学习的机会,吸取新的教学理念,回来后在组内交流,以求与我们的工作融会贯通,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充实我们的教学水平,我们品社教研组全组教师为了增强上课技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在教研活动中注重切磋、交流,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

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吃透新教材思路,找准重点、难点,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为上好课,我们常上网查资料,博采众长下载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来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2、上课

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合理运用小组合作、调查访问等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主导,开拓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切实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简单的问题找学困生回答,让他们不断进步,从而使学生分析资料、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实现新课程宗旨,为学生将来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

3、作业

每课的作业都要做到精而少,力让学生当堂完成。

学生的作业格式要整齐规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经常面批作业,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漏。

三、团结协作,责任心强。

作为教师,责任心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良好师德的具体体现。

我觉得这一点在我们组老教师身上深有体现,她们无论是当班主任还是教科任,都会很认真负责的去做,工作分配上,能顾全大局,为学校着想,即使有时发些牢骚,但唠叨归唠叨,干起工作来仍然一如既往,不愿拉下一个差生。

我在品社教研组和老教师一起工作了五、六年了,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她们工作积极、为人正直,令人敬佩,我尊重她们,经常跟她们沟通、谈心,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每当一位老教师退休的时候,我的心里都恋恋不舍,我们组的老教师都很关心、支持我的工作,就拿值日来说吧,虽然我们组有值日表,但清洁办公室、打水的事几乎没用过我,她们经常对我说:

“咱们组里有好多事都是你一人忙,我们上年纪了,想帮又帮不上,打水扫地的事就不用你惦记了。

”虽然是简短的几句话,可每次听了都让我觉得心里暖融融的,在这儿我谢谢她们对我工作的理解、支持,我们的办公室很干净、温馨,经常得到光临我们办公室的其他组老师的夸奖,在这种环境中我们工作起来也很愉快,这都归功于我们组的老教师。

在组内,我努力发挥组长的作用,以身作则,在与组内教师研究教学业务时,我毫不保留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使我们的品社教研组形成积极、团结、向上的集体。

四、工作业绩:

通过努力,这学期主要取得以下成绩:

1、转化后进生、处理教材、电教法、学法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2、这学期为全区任六年级品社的教师做了单元《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未来世界的那颗星的教材分析,得到教研员和听讲座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3、教学设计《交通运输方式多》在评优活动中荣获北京市一等奖。

4、论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荣获全国教育学刊评优活动一等奖。

紧张忙碌的一个学期即将过去,我们教研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老师都能踏踏实实地工作,有值得我们欣喜的地方,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品社教研组的全体成员会继续“勤学、善思”,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最后,我代表我们品社教研组的全体组员感谢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小学品社期末工作总结

乐亭县王滩中心小学杨杰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学期的教研工作在紧张、忙碌中匆匆走过。

蓦然回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果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那就是忙、快、乐。

因繁忙的工作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因圆满完成工作而感到无比快乐。

本学期共下校46次,听课79节,区级教研12次。

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试验与推广中,我区一至六年级分别开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并进行了不同版本教材的实验工作。

因每年增加一个实验年级,每个年级都要由“北师大”版教材过度到“人教”版教材,且两种教材在设计思路、选取内容及呈现形式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教研中面对的总是新教师、新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给教研、命题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鉴于这种情况,我加大了教研的力度,利用假期和开学初,组织课改年级的任课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1.以分析教材为主的集中教研

认真培训学科教师。

分别在2月1日、3月8日、3月9日和3月14日组织一、二、三、四、五个年级任课教师开展了以学习课标、分析教材为主的集中教研活动。

2、以课例研究为主的学段教研

四月份组织全区六年级思品教师在小淀小学进行了集中教研,主题是“以媒体教学为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由小淀小学田学凯老师主讲一节六年级教材“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收到较好效果。

五月份组织品生、品社学科教师在苍园小学举行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会以课例研究为形式,通过听课、评课、互动教研,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保证课程改革实施到位。

会上,苍园小学顾立艳老师和引河里小学邢云老师分别讲了一节二年级品生课《我和动物交朋友》和四年级品社课《从古到今话交通》。

课后,老师们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及课堂的生成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许多可借鉴的举措,使本次研讨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月份组织品生、品社学科教师在实验小学举行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分别由参加市级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的实验小学李然老师和宜兴埠三小张惠丽老师主讲,一节是三年级教材《马路不是游戏场》,另一节是二年级教材《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这两节课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还是从教学形式上都为广大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以“提高业务能力”为主的专题教研

本学期,以集中教研的形式,组织各年级任课教师开展了以“如何评课”、“教你说课”、“怎样写教学反思”及“如何撰写教学案例”为内容的专题教研活动。

每次活动都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以“如何评课”这一活动为例:

本次活动共分三块内容,一是专题讲座:

如何评课;二是观看课例—《我家门前新事多》;三是根据讲座内容及课例,组织教师开展评课活动。

讲座中,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课件的形式,对“什么叫评课、评课的意义、评课的原则及评课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地讲解,并结合“等级课”、“双优课”和目前的“蹲点”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不同内容列举不同的范例,偶尔还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和老师们进行互动。

大家听得很专心,记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

讲座结束后,许多老师提出要求,不休息了,快看课例吧。

于是我播放了二年级第一单元主题三《我家门前新事多》的课堂实录。

40分钟的时间,大家毫不懈怠,一直

是边听边记。

看完课例,大家开始写评课内容。

老师们一边翻着笔记,一边看着听课记录,我站在讲台上,听到的是刷刷的纸笔摩擦声,看到的是大家伏案书写的情景。

这时,老师们那认真、敬业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教研活动结束后,许多教师仍迟迟不肯离去,围在我的面前七嘴巴舌,交流着这次教研的体会与感受。

王庄小学的冯青老师说:

这样的教研形式太好了,太实用了,对老师太有帮助了。

引河里小学的邢云老师说:

原来也总听说如何说课,如何评课,可从来也没有象今天听得这么细,这么透,这么具体,这么可操作。

如果早些了解这些技巧,上学期双优课的评课成绩一定会再提高。

宜兴埠三小的张惠丽老师说:

原来不懂得什么是说课,什么是评课,通过您今天系统的介绍,精彩的演讲,再加上实际操作,下一次再评课时我就知道说什么了。

河头学校的李雪莲老师趴在我的耳边说:

希望您以后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

还有几个叫不上名字的青年教师用U盘考走了讲座的整个内容。

活动后,我时常进行反思:

为什么老师们对这些专题讲座很感兴趣?

想来想去,原因有二:

一是能根据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

二是教研活动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与可操作性。

4、以“提高课堂教学”为内容的蹲点教研

本着“深入课堂,服务于基层”的工作原则,这学期我们开始了“蹲点式”调研,对蹲点校实施全方位服务,这一举措,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品生、品社学科的教学质量。

本学期共走过5所学校,分别是小淀小学、杨咀小学、柳滩小学、模范小学和北仓小学,听课50节。

每走过一所学校,都能针对该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整体状况、教学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几方面写出比较详实的调研报告,并及时向学校领导作出反馈。

通过开展蹲点调研活动,用心倾听了学校、教师的呼声,了解了学校、教师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满足教师自我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和需要方面,开创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服务方式。

总之,通过采取多种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方式,使学科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的转变,教与学与已经成为学生和教师互相学习、彼此

促进、共同成长的快乐活动。

二、建立学科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基础教育阶段所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学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建立了学科评价体系。

首先,在开学初我用了两周的时间,拟定了北辰区教研室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学科改革评价方案。

其次,在3月20日,组织学科指导组成员对此方案进行了专题研讨。

会上,根据我

区实施本课程的具体情况,教研员宣读了草拟的以“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为基本框架的评价方案征求稿。

学科指导组成员针对征求稿的各项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讨论过程中,大家对“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很感兴趣,他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宝贵建议,并从中完善了方案的各项内容。

第三,在5月22日,组织试点学校实验教师召开了关于“考试与评价”改革方案实施情况的阶段性汇报会。

本次活动分为两项内容,一是实验情况阶段性反馈:

各学校实验教师汇报、交流评价方案的实施情况。

老师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好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在评价的方法上,对“自评”与“互评”两个环节,多数教师认为,这些做法很好,既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又能对每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与总结。

在“家长评”这一环节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家长只是出于应付;有的家长怕给孩子扣分,一味地唱喜歌。

根据大家的发言情况,我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强调指出,各校在期末家长会上,要向家长特别提出该学科在考试与评价改革中的具体做法,引起家长的重视,得到他们的支持。

二是终结性评价形式研讨。

我根据实验方案,在命题形式和内容上,和教师们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最后达成共识,终结性评价以书面检测为主,其分值占40%,平时学习成绩占60%。

以此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知行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7月3日,召开了“考试与评价”改革方案实施情况的期末总结会。

实验教师在阶段性汇报的基础上分别交流了后期运做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写出了自己的反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抓骨干教师,促使其辐射全体

在教研工作中,我以实验课程为突破口,随时注意挑选素质较好的教师为培养对象,并为他们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以本届区“双优课”为例,在确定一等奖选手以后,这个学期我想方设法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主动与市区联系,带他们去市区学习、听课、教研、研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求他们写出评课记录和听课反思,以提高自身素质及教学水平。

多次和他们共同设计教案,指导他们上好研究课,培养课后反思习惯,再与校领导联系让学校的其他教师听课,让骨干教师介绍新理念下如何备课、上课,并直接参与指导其他教师备课、上课,使课改以其为光点辐射到整个校园。

本学期,重点培养了张惠丽、李然、邢云、顾立艳、田学凯和李雪莲等6位青年教师,他们分别在市、区做了观摩课、展示课和研究课。

目前,他们已成为我的教学骨干。

其中,张惠丽老师作为“市优课”选手准备参加明年的市“双优课”比赛。

四、加强教研信息化建设,提高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水平

1、充分利用学科网站,进行网上教研。

定期更新内容,及时将学科活动中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资料发布在网上。

本学期共发布信息90余条。

2、充分利用团队博客,记录工作痕迹。

本学期,教研室在开通“团队博客”的基础上,又实施了“无纸化”办公,所有资料都要通过电子稿传到有关科室。

这无疑给我们这些年龄偏大的教研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但我能克服一切困难,每次下校、听课、教研之后,总是认真地总结当时的情况,并写成文稿,及时上传到博客中。

虽然眼睛花,手头慢,别人十分钟干完的活儿,我可能要干上半小时,但我还是认认真真地去做,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粗略算了算,本学期共上传80条内容,其中日志58条,活动报道5条,教研随笔10条,心情驿站5条,读书心得2条,超额完成任务。

五、认真完成一至六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和单元质量调查的策划与命题工作

本人负责我区一至六年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学科的教研工作。

除了日常下校、听课、教研之外,还要利用业余时间策划6个年级的期末试卷和单元质量调查。

新课改至今,已有五个年级进入了实验阶段,且每年都启用不同版本的实验教材,每个版本除了教材和教参外,其他教辅资料一概没有。

这对于要出这么多套试卷的我来说,可想而之,得有多难。

再加上这学期的蹲点教研,上午听课,下午就得总结,班上根本没时间做这些事。

只好利用班后时间去研读教材,象蚂蚁啃骨头,一点儿一点儿地啃,一便一便地钻,有时出一份试卷需要两三天。

就是这样,自己也没有影响全局工作,每天加班加点,又经过一校、再校和三校,终于在规定时间完成了27套试卷的可印工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教研工作苦乐相伴。

自己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去构建一道品德教育教学的亮丽风景线。

上杭县小学教研室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我室这学期在局、校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研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府有关会议精神,根据学期初制定的小学教研工作计划,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抓手,以学科专题研究为引领,以多层面教研活动为平台,以督查和监控为手段,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在教师研修培训、专题研究经验交流、教育教学管理、教学工作指导、学生素质展示等方面,创造性地做了大量具体工作,现将该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一以师训为抓手,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通过“内”“外”联动,认真组织好教师的校本培训与外出学习。

据统计,全学期组织1100人次教师参加省、市、县23场次研修培训学习,有效地帮助教师汲取了先进地区的教育教学经验,更新了教育理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组织外出学习,汲取先进教育教学经验

全学期一共组织140人次教师赴外县参加观摩研讨学习活动12场次。

2011年4月,组织分管教学副校长、数学教研员等30人参加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

学课堂教学改革交流会;组织语文教师12人参加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优观摩活动;5月份,组织语文、数学骨干教师48人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浙派名师大讲堂”暨龙岩市小学、幼儿园名校长、名师高级研修班成果展示活动;7月,组织语文、数学、英语、品社等学科教研员8人参加省级教研员高级研修班培训。

此外,本学期还组织教师、教研员42人次参加市小学数学、品社课题会议、小学科学教学评优活动、特校开放周活动等。

此外,旧县中小、古田中小、蛟洋中小等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外出学习,主动组织教师分批次赴外观摩学习,促进了全乡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

2.全面启动教师岗位练兵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2011年4月,根据市教师岗位练兵的具体实施精神,制定出台了《上杭县小学教师岗位练兵第一阶段工作意见》(杭教2011[177]号文件,组织各校按“三个一”(全员参与、全面启动、全力实施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以口头表达与书写、课件制作、片段教学、教学设计等四项技能为内容的第一阶段教师岗位练兵活动。

6月21日,实验小学、旧县中心小学接受了市教育局小学教师岗位练兵活动检查组的专项督查、评估,成效明显,受到了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6月25—27日,统一要求全县各校组织开展了为期3天的教师岗位练兵专项集中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县小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是在课件制作与片段教学等方面,不少教师收获很大,成效显著。

3.加强专任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7月份,我室配合培训处,组织52位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为期五天的培训班;组织45位小学教师参加为期7天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8月份,参与了对小学55位新任教师的岗前培训,通过新课程理念解读、课堂教学常规的培训等具体培训,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二以专题为牵引,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继续推行以学科专题引领常态校本教研活动制度,并由中心校校本部向完小层面拓展,逐步形成“研究问题明,研究角度小,研究内容精,研究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