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442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案 苏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苏教版

教材分析: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

春天在 朱自清 先生的笔下,赋予感情和生命。

本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我们欣赏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盛景。

让我们感受春的蓬勃生机和无限希望。

字里行间,充满着欣喜,赞美之情。

这篇文章是写景抒情散文的精品,学习本文可以受到美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从听,说,读,写语文素养的培养来看,是一个最经典的载体。

把它放在单元的第一课,非常恰当。

对后面的几篇课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生活中感受美。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生活中感受美。

教学难点:

1.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自学:

1.收集吟诵春天的诗句。

2.查阅资料,对作者有所了解。

3.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感受作者写作本文时的情感。

4.把课文中描绘春景优美的语句找出来,并进行点评。

5.问题导读:

(1)、作者主要为我们描绘了春天哪些美丽的景物?

(2)、作者是怎样赞美春天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诗意导入:

(背景音乐:

《春天在哪里》营造氛围)

春天是历代诗人宠爱的对象之一,中国诗人留下了无数歌咏赞美春天

景物的诗句,你能吟诵出一些与春天有关的诗句吗?

【学生活动一】交流描绘春天的诗句(出示PPT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描绘春的著名散文,希望同学们能从优美的文字当中去感受春之美。

二、检查预习

【学生活动二】预习情况检查

1.对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学生答(出示PPT3)

朱自清:

字佩弦,号秋实,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

他的散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被称为“美文”。

主要作品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绿》等;

2.检查字词(出示PPT4)

散在草丛里săn酝酿yùnniàng应和yìnghè

黄晕yùn蓑笠suōlì抖擞dǒusǒu

三、聆听朗诵(朗读指导)(PPT播放相关音频)

1.读音正确,声音洪亮。

2.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

3.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美感。

四、新授

(一)、整体感知,了解作者行文思路

师:

同学们预习得不错,可对于文章的内容,你们是否有初步的了解?

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其余思考:

1.春天没来之前,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2.作者主要为我们描绘了春天哪些美丽的景物?

3.作者是怎样赞美春天的?

【学生活动三】合作探究(出示PPT5-6)

明确:

1.作者的心情是急切的,从两个“盼望着”中看出

——板书:

盼春

(1)

2.山、水、太阳、草、花、风、雨……

通过这些景物,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春天的美丽

——板书:

绘春(2—7)

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板书:

赞春(8—10)

师:

由此,我们了解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同学们能不能概括一下作

者在“绘春”部分主要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盼春

(1)

(2)总绘春天

(3)春草图

绘春(2—7)(4)春花图

(5)春风图

(6)春雨图

(7)迎春图

赞春(8—10)

(二)、品读体会

【学生活动四】赏析字词,感受语言魅力(出示PPT7-10)

1.总绘春天

师:

春天在作者的盼望中走近,大地万物都复苏了,我们一起来年

看冰雪消融后景象,齐读第二节,请同学点评划横线的字,词。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明确:

朗润:

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山色由暗变亮,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

涨:

写冰雪融化、水位升高的特点。

红:

形象的写出了春日融融、给人温暖的特点。

师:

同学们点评得真好,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地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

在春天美丽的景物中作者还重点观察了草、花、风、雨以及春天的人,请同学们点评朱自清笔下的春之图,说说哪幅是你最喜欢的,你喜欢其中哪些句子,为什么?

(可从具有表现力的字词,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写作手法等多角度,多方位点评)

2.春草图

春偷偷、钻、悄悄地——生命力旺盛

草嫩嫩的,软绵绵的——质地

正面描写萌绿绿的——色泽

生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生机勃勃

侧面描写坐,躺,打,踢,赛,捉

——表现春草带给人们的欢乐

作者由物及人,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春草的特点

五、小结

作者从盼春——绘春——赞春这三个方面让我们读到了他的春的喜爱之情,我们也具体的分析了盼春,和春草图,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学习,看看春天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景色在朱自清的笔下又会有一番怎样不同的诠释呢?

六、分层作业:

A.抄写词语2遍、导学练第一部分完成。

B.背诵课文1-4自然段。

背诵与春有关的诗句。

七、板书设计

盼春

(1)

(2)总绘春天

(3)春草图

绘春(2—7)(4)春花图

(5)春风图

(6)春雨图

(7)迎春图

赞春(8—10)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赏析画面,全面体会作者笔下春的魅力。

2.能归纳写景方法,并学以致用,完成《秋》的写景作文。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春》,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作者一共描绘了哪几幅春之图。

【学生活动一】复习激趣

二、新授

我们交流了春草图,那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又各有哪些特点呢?

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把春天的特点展现在大家面前?

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一)品读体悟春之图

【学生活动二】合作探究

1.春花图(PPT11-12)

高低结合:

树上繁花树中昆虫树下野花

虚实结合:

眼前花儿争春想象结果实

色味结合:

花的色彩花的味道

明暗结合:

像星星眨呀眨暗写风与太阳

正侧结合:

正写蜂围蝶阵侧写花多、香、艳

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全方位描绘春花多,艳,甜。

2.春风图(PPT13-15)

师:

春风是无形,无色,无味的,但作者是通过哪些角度把它描绘出来的?

明确:

“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触觉

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

——嗅觉

鸟鸣、流水、短笛。

——听觉

运用各种感觉描绘春风的柔和、温暖

3.春雨图(PPT16-17)

一下就是三两天——绵长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多、细密、闪烁、绵长

……一层薄烟——轻盈(抓住特点描绘春雨的“润”)

4.迎春图(PPT18-19)

范围广、人数多、年龄全,抓住特定情境中人的活动来写。

“一年之计在于春”:

写春天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

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5.赞春(PPT20—23)

【学生活动三】激辩创新,体悟情感

作者赞美了春天,赞春天是小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请思考:

1.这三个比喻分别突出了春怎样的特点?

2.这三个比喻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明确:

1.“新”、“美”、“力”

2.不能,由小娃娃到小姑娘最后到青年,取人的成长过程来写春天不同时间段的景象。

(二)、学习本课写景方法PPT24

【学生活动四】小组交流,学习抒情散文技巧

“春”是我们学过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文章语言清新,生动,使

人充满向往之情,同学们是否想过,文章写得如此好的原因:

倾注情感选取景物细致观察找准特点

调动感官展开联想顺序合理语言优美

三、小结:

《春》是一篇充满诗意的优美抒情散文。

作者抓住了春的主要特征,

描绘了大地回春,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

赞美春的创造力和

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

希望同学们也能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色,培养自

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四、分层作业:

A.学了朱自清的《春》,让我们也来写写秋吧。

(学生当堂写并交流)

A.导学练语段阅读部分。

B.背诵课文剩余语段。

板书设计:

赞春:

刚落地的娃娃——“新”

小姑娘——“美”

健壮的青年——“力”

教学反思: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

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

“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2、轻、斩、转

我的思考: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

“宝”:

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

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

我的思考:

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

课题:

怎样写好字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

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

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6)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

(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示范小结

三、指导要点

盘:

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

皇:

“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

至:

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

竖:

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七)、盘至竖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哥:

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

竹:

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

羽:

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

吕、昌:

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

兢:

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八)、哥羽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要加强指导。

第(8)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九)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峰:

“山”字旁略高,右半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和、知:

右“口”一般比左“口”大,并比左“口”略低。

催:

左让右,单人旁撇短些,不要太斜;右半部分上下平稳,高大些。

说:

言字旁横向左取势,不宜过宽,转折时要对准上面的点,提和下一笔呼应,并注意提的角度。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九)、峰催说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在结构上还需要指导练习。

第(9)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中右结构字的构字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想一想,说说写好这些字的关键是什么?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这课的例字均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相互间的穿插和避让,使之协调统一。

四、范字指导提要

仰:

中间的竖提收缩。

做:

中间部分收缩,使右边部分的长撇得到充分的舒展。

哪:

左口向上抬,右竖充分往下舒展。

班:

左提收紧,使中间的撇能向左充分展开。

右“王”下横从撇下起笔,略长些。

街:

中间部分的竖起笔稍高,以显示挺拔有神,4个横画要和右边的横画相互穿插,使其紧密不松散。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十)、仰街哪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对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的把握尤其重要,有些学生还要加强指导,引导仔细观察。

第(10)课时

课题:

学习钢笔字的方法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掌握练习钢笔字的方法

重点:

掌握练习钢笔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

练字是思维活动和感觉器官的一种锻炼,是眼、脑、手并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技巧,从不会到会,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从会到熟,必须经过反复的书写训练。

在科学的练习方法指导下,在反复的书写训练中逐步提高,是学习写字的成功之路。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发动机,培弊意志

人对练习写字的需要不是自生的,而是靠实践的体验,靠教育者的引导,逐步形成的,并由此产生情感,形成浓厚的兴趣。

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练字的动机。

否则,无意练字,勉强对付,定是笔力浮滑,结构松散,进步不快;这样又会反过来影响写字的兴趣。

意志,对练习写字的人尤为重要。

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