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494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70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5页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分水江干流中游河段,坝址在浙江省桐庐县分水镇上游2.5km的五里亭,距桐庐县城约37km,距杭州市约105km。

分水江水利枢纽属Ⅱ等大

(2)型工程,工程任务是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兼顾灌溉、供水和旅游等综合开发利用。

分水江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钱塘江下游左岸的最大支流,属山溪性河流,洪水暴涨暴落。

主流上游称昌化江,与支流天目溪汇合后称分水江。

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630km2,主流长122.7km。

水库总库容19260万m3,电站装机容量2×15MW,多年平均发电量6837万kw.h.坝址以上建有中型水库2座。

一为天目溪支流六都溪上的英公水库,集水面积81.3km2,总库容3210万m3;二为昌化溪上的青山殿水利枢纽,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420km2,总库容5600万m3,防洪库容890万m3,水电站装机容量为40MW,于1998年1月开始蓄水,同年6月投产发电。

枢纽采用河床式电站布置型式,主要建筑物包括拦河坝、泄洪闸、发电厂及升压站等。

(1)拦河坝、泄洪闸:

拦河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52.2m,拦河坝坝顶长度268.5m,坝顶宽度9.0m。

溢流坝段长138.0m,最大坝高34.7m,坝基宽度33.0m;两岸非溢流坝段长76.0m,上游面铅直,下游坝坡1:

0.7;电站厂房坝段长54.5m。

坝体采用C15混凝土,溢流面为C25混凝土,上游面为C20混凝土,坝体横缝设止水。

泄洪闸布置在溢流坝段坝顶,共9孔,每孔净宽12m,长33.0m,闸墩厚3.0m。

溢流堰面采用WES型实用堰型,堰顶高程35.0m。

堰顶设有9扇12m×16.2m的露顶式弧形钢闸门,由液压启闭机启闭,9孔泄洪闸共用一扇检修钢闸门。

下游采用戽式消力池戽流消能,戽池长30.0m,池深3.5m,坎高1.5m,底板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厚2.0m。

戽后接C20钢筋混凝土护坦,长30.0m,护坦末端设抛石防冲槽与河道相接。

消力池和护坦两侧分别设有导墙,长62.0m。

(2)发电厂房

主厂房全长54.5m,主机房布置在主厂房右端,长32.0m,安装2×15MW灯炮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机组间距14.5m,水轮发电机中心轴高程19.6m,主机房运行层高程29.7m。

装配场布置在主厂房左端,长22.5m,地坪高程39.6m。

主厂房内安装1台63/20t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行车跨度15.0m。

机组间及主机房段间均设有永久性伸缩缝。

副厂房长19.87m,宽12.48m,布置有中控室、开关室、电工实验室、通讯室、电缆层等。

升压站地坪高程39.45m,占地面积40.0m×17.1m,内设1台主变压器、110KV出线构架及户外配电设备。

电站进水口进口底高程18.0m。

进水口设检修门和拦污栅各一道,分别配有坝顶门机和清污机。

进水口前设有拦沙坎,坎顶高程33.0m。

机组尾水管出口设事故检修门,配固定式启闭机,尾水管出口底高程16.9m,经1:

5的倒坡与下游河道衔接。

枢纽施工分三期,一期围靠左岸3孔泄洪闸、厂房段和左岸重力坝段,右岸束窄河床导流,汛期允许基坑过水;二期围靠右岸6孔泄洪闸和右岸重力坝段,左岸溢流坝段缺口泄流,汛期允许基坑过水;三期围缺口段,右岸导流底孔导流。

纵向围堰一、二、三期相结合,采用砼重力式,其中心线与泄洪闸靠左岸第4个闸墩中心线重合,长285m,顶宽2.5~3m,上部为2.5~3m宽的矩形,下部为9.5m或15m宽的矩形。

纵向围堰顶高程:

上游段35.5m,与坝体结合段高程为35.5m,下游戽式消力池与护坦段为35.5m,护坦出口至纵向围堰末端由34.0m降至33.2m。

纵向混凝土围堰已于2013年11月开工,2014年6月完成。

本合同主要工程量有:

砂砾石开挖7.71万m3,石方开挖13.3万m3,砼浇筑15.4万m3,固结灌浆1.02万m,帷幕灌浆0.32万m,浆(灌)砌块石0.65万m3,石渣(砂砾石)回填3.41万m3,钢筋制安3180t,钢结构制安136t。

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

(1)水文气象条件

分水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沛,四季变化明显。

3~4月初春季节,地面盛行东南风,多降连绵细雨。

5~7月春末夏初,暖湿太平洋高压气团渐向大陆推进,锋面常在流域上空停滞或摆动,造成连续降水,降水强度大且量多,俗称梅雨。

7~9月盛夏季节,天气炎热,盛行偏南风,多雷阵雨和台风雨。

10~11月秋季,天气以晴朗少雨为主。

12~2月寒冬季节,地面盛行偏北风,气温低,会出现雨雪天气。

设计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654mm。

其年内分配不均且年际变化明显,最丰年(1954年)2596.2mm,最枯年(1978年)1106.6mm。

丰枯之比2.35倍。

气象特征值见表1-1.

表1-1桐庐站地面气象特征值表

十一

十二

全年

平均气温(℃)

4.3

5.4

9.9

16.1

20.9

24.5

28.8

28.2

23.4

17.9

12.1

6.3

16.5

极端最高气温(℃)

26.1

28.5

33.8

34.7

37.3

37.6

41.0

41.7

39.3

35.0

29.5

24.3

41.7

极端最低气温(℃)

-9.4

-9.5

-2.7

-1.2

8.0

12.4

17.8

17.2

10.2

2.0

-3.7

-8.7

-9.5

平均相对湿度(%)

76

78

78

78

79

82

77

78

83

81

79

75

78.7

平均降水量(mm)

62.4

99.8

135.8

154.4

184.8

212.3

135.7

117.7

149.4

92.8

63.1

47.6

1654

最大一日降水量(mm)

47.3

63.6

49.3

92.6

86.1

153.4

109.0

141.8

151.8

143.5

75.4

45.0

153.4

日降雨量≥10mm天数

1.9

3.4

4.7

5.4

6.5

6.4

4.2

3.8

4.6

2.8

2.0

1.6

3.9

日降雨量≥25mm天数

0.2

0.8

1.2

1.5

2.2

2.7

1.6

1.3

1.9

1.0

0.5

0.1

1.3

日降雨量≥50mm天数

0

0

0

0.2

0.3

0.7

0.3

0.3

0.4

0.2

0

0

0.2

坝址区分期洪水不同设计频率成果见表1-2.(上游青山殿水库对非汛期洪水基本无调洪作用,台汛期、梅雨期洪水则考虑青山殿水库的调洪作用)。

表1-2坝址分期不同频率设计洪峰流量表单位:

m3/s

时段

频率

P=2%

P=5%

P=10%

P=20%

P=33.3%

非汛期

(9月1日~11月30日)

1070

非汛期

(11月1日~次年1月31日)

494

非汛期

(10月1日~次年2月28日)

2010

1480

962

非汛期

(10月1日~次年3月31日)

2650

2140

1610

非汛期

(10月1日~次年4月30日)

3480

2630

2030

梅雨期

(5月1日~7月31日)

7115

5422

4220

台风期

(8月1日~9月30日)

6300

4860

3770

2670

水库坝址水位流量关系、厂址(厂房尾水出口处)水位流量关系、水库水位与库容关系表、坝址历年各月平均流量分别见表1-3、表1-4、表1-5、表1-6。

表1-3坝址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流量(m3/s)

水位(m)

流量(m3/s)

27.5

32

35.0

4850

28.0

94

35.5

5410

28.5

204

36.0

6000

29.0

351

36.5

6630

29.5

533

37.0

7290

30.0

773

37.5

7980

30.5

1040

38.0

8690

31.0

1360

38.5

9520

31.5

1710

39.0

10500

32.0

2090

39.5

11500

32.5

2480

40.0

12550

33.0

2900

40.5

13600

33.5

3350

41.0

14700

34.0

3820

41.5

15850

34.5

4320

42.0

17050

表1-4厂址水位与流量关系表

水位(m)

流量(m3/s)

水位(m)

流量(m3/s)

27.4

41

28.4

247.5

27.6

64.8

28.6

301

27.8

98.4

28.8

355

28.0

141.8

29.0

410

28.2

193.4

29.2

470

表1-5水库水位与库容关系表

水位(m)

面积(万m2)

库容(万m3)

水位(m)

面积(万m2)

库容(万m3)

31

77.35

198

42

944.03

4173

32

95.87

284

43

1089.13

5190

33

114.39

389

44

1236.26

6354

34

132.91

513

45

1375.68

7659

35

174.52

666

46

1510.64

9102

36

233.22

869

47

1632.44

10673

37

308.99

1139

48

1755.58

12366

38

401.84

1494

49

1880.05

14184

39

535.10

1960

50

2017.86

16127

40

669.88

2562

51

2133.0

18196

41

806.19

3299

52

2261.47

20393

表1-6坝址历年各月平均流量表单位:

m3/s

年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52

30.0

138

141

42.1

179

145

160

58.2

249

30.2

17.4

11.4

100

1953

17.8

80.0

118

36.3

22.5

270

34.8

22.8

73.7

91.7

139

47.6

79.0

1954

180

89.7

57.8

134

489

529

276

103

18.2

7.18

10.7

22.7

160

1955

27.2

58.7

111

133

94.8

283

86.0

35.4

25.0

5.81

7.94

5.53

72.5

1956

8.67

8.39

164

58.3

209

121

38.1

196

203

34.4

7.91

4.14

88.1

1957

38.8

69.3

79.2

96.3

196.2

24.6

96.8

55.8

45.4

33.2

15.6

30.4

65.3

1958

11.5

23.9

91.7

114

185

33.5

7.29

16.2

78.7

71.8

17.2

7.53

55.0

1959

8.90

152

48.7

162

157

208

47.7

15.3

73.5

6.83

26.5

31.0

77.1

1960

38.3

15.2

172

119

194

182

33.3

204

69.2

14.9

38.5

19.0

91.9

1961

25.5

65.1

115

56.6

103

199

11.0

73.7

150

144

21.7

10.4

81.1

1962

17.7

18.2

29.3

75.0

107

160

51.3

112

120

66.4

29.3

19.5

67.3

1963

9.14

6.90

15.6

69.0

204

154

36.5

53.1

154

14.1

30.6

16.8

63.7

1964

60.3

59.9

73.1

108

60.7

119

21.9

19.9

22.8

62.6

16.6

8.28

52.6

1965

5.55

67.4

63.7

126

66.8

58.7

20.9

77.7

27.5

51.4

25.7

55.5

53.8

1966

34.7

49.7

92.8

225

68.4

91.4

160

6.65

24.1

4.24

6.97

23.3

65.5

1967

18.5

56.5

126

134

238

37.7

29.4

4.65

2.49

2.81

13.4

6.58

55.8

1968

4.84

15.1

28.7

79.2

197

26.8

94.2

15.0

27.7

15.5

5.65

33.7

45.5

1969

52.0

55.5

90.8

64.3

68.6

94.3

351

207

112

28.0

10.0

6.96

95.6

1970

11.2

33.2

157

75.5

129

166

161

57.3

191

39.8

32.4

29.8

90.4

1971

21.0

43.1

75.4

91.6

87.9

272

11.9

13.4

109

110

8.52

7.15

70.6

1972

6.50

120

42.0

41.3

77.7

37.3

17.7

195

28.5

91.7

81.5

27.2

63.8

1973

48.1

212

124

165

335

278

65.7

13.8

245

34.6

7.47

3.41

126

1974

7.73

44.5

42.0

75.0

96.6

76.0

227

121

10.6

24.9

37.8

52.4

68.3

1975

31.6

119

61.5

109

125

121

99.0

158

76.9

120

78.5

78.0

98.0

1976

14.6

27.3

128

106

119

123

70.1

17.0

43.4

23.6

22.6

18.7

59.4

1977

54.3

53.5

41.2

171

282

289

69.0

49.7

236

24.7

13.1

12.9

108

1978

32.8

49.5

49.2

97.0

92.9

54.4

29.1

8.62

17.1

10.5

8.51

7.06

37.9

1979

11.9

18.0

48.3

105

81.8

62.6

64.6

56.3

80.5

10.9

5.61

5.73

46.0

1980

7.74

12.9

179

90.1

64.3

177

149

307

75.6

31.5

12.6

8.98

93.5

1981

13.7

41.9

123

113

47.3

34.8

173

103

105

120

188

25.9

90.8

1982

15.6

69.2

131

70.7

44.5

107

115

68.9

26.7

14.4

72.5

28.4

63.6

1983

17.6

15.4

45.0

175

262

408

297

18.2

38.7

159

22.0

12.1

123

1984

17.4

85.8

101

127

62.0

334

128

57.3

125

26.1

19.5

17.7

91.1

1985

22.8

78.3

204

41.6

65.8

107

95.2

75.6

113

39.9

49.3

22.7

76.2

1986

12.5

22.9

57.0

167

68.2

128

88.1

32.0

79.2

46.7

24.7

11.5

61.4

1987

22.3

28.5

181

172

78.6

80.2

193

93.2

71.6

33.8

60.9

16.4

86.3

1988

11.1

95.8

135

42.5

96.1

191

19.1

92.9

74.1

13.5

3.97

1.78

64.4

1989

29.4

59.7

69.3

134

209

122

181

59.0

142

22.3

19.3

11.6

88.3

1990

27.8

104

80.2

107

113

147

67.8

29.2

185

32.4

76.3

19.3

81.7

1991

57.6

65.1

144

194

152

195

220

32.3

58.7

11.4

8.27

7.48

95.5

1992

14.2

19.8

199

59.3

69.4

87.5

104

41.9

116

16.7

10.1

10.7

62.6

1993

45.6

30.9

113

53.9

131

150

238

220

33.7

30.2

54.8

27.2

94.7

1994

24.0

84.8

64.4

84.5

34.5

368

16.8

37.0

20.5

18.2

8.55

41.4

66.1

1995

58.6

33.9

77.9

149

153

358

157

12.9

8.82

46.6

5.30

3.89

88.7

1996

12.7

11.0

167

84.6

25.1

406

455

46.6

25.6

26.4

14.7

9.21

107

1997

7.32

25.7

27.5

39.0

35.9

21.8

235

172

34.2

14.6

71.6

73.7

63.8

1998

135

110

159

123

111

185

98.9

39.8

28.5

27.0

7.72

9.58

86.1

多年平均

29.4

58.4

98.9

104

130

166

115

74.6

82.4

40.5

31.2

20.5

79.3

(2)工程地质

a.地形一貌

坝址位于分水镇以北2.5km的分水江干流峡谷段上,河流流向自北向南,横切岩层走向,河谷呈宽“U”字形,五里亭以上和吴家山以下河谷呈喇叭形逐渐扩大。

坝址区河床高程25-28m,宽约170-190m;河床左岸为漫滩和Ⅰ级阶地;右岸为深水槽,水深约2m。

两岸山脊高程:

左岸250m,右岸350m。

两岸谷坡基本对称,山坡坡度约为40。

b.地层岩性

枢纽区出露基岩有:

奥陶系上统长坞组(O3c)的青灰色泥岩间夹粉砂岩、砂岩组成的韵律层,岩性软弱,易风化,风化后呈黄绿色,分布于坝址下游约500m处;奥陶系上统文昌组(O3w)的青灰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夹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局部含有砂质、泥质结核,砂岩中细粒结构,矿物成分主要有石英、斜长石、云母等,岩石坚硬致密,抗风化能力较强,为坝基主要地层。

覆盖层有:

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al-plQ2)含泥砂砾卵石层,密实,厚度≥2-3m。

砾石粒径一般2-5m,大者50cm,呈次棱角—次圆状,砾卵石表面风化严重,含量70%,泥质含量5-10%,分布于分水水文站附近,组成Ⅱ级基座阶地;上更新统冲积洪积(al-plQ3)砂质粘土和含泥砂砾石层,密实,其中上部砂质粘土,黄色,厚度约1.5m,下部含泥砂砾石,厚度≥0.5m,砾石表面已局部风化,分布于坝址左岸,组成Ⅰ级隐伏堆积阶地。

全新统坡积(dlQ4)粉质粘土夹碎石层,稍密,厚度4-6m,主要分布于左岸坡麓,覆盖于左岸Ⅰ级阶地之上;坡洪积(dl-plQ4)粉质粘土夹碎块石、砾石层,分布于两岸沟谷中,厚度一般不大。

冲洪积(al-plQ4)砂砾卵石层,松散—稍密,厚度1-4m,砾石粒径以2-8cm为主,局部大于15cm,呈次圆-滚圆状,成分以砂岩、泥岩及火山岩为主,含量70-75%,砂以中粗粒为主,含量25-30%,分布于河床和漫滩;人工堆积块石层(rQ),厚度2-4m,分布于坝址右岸,为公路开挖弃渣。

c.地质构造

枢纽区断层发育,主要以北东向、北北东向的高倾角逆断层为主。

受构造剪应力影响,岩层层间挤压破碎带发育,主要位于泥岩与砂岩交界面附近,擦痕通常非常明显,破碎带宽度10-80cm不等,局部大于1m,除压碎岩外,大多有泥质充填(系泥岩和砂岩的磨碎物质),延伸长度大多在10-20m以上,主要分布于地表25m深度范围内,在向斜轴部和断层带附近最为发育。

区内地震活动主要受大断裂控制,据文献记载,共发生有感地震40余次,其中最大震级为发生1855年富阳城北一次5级地震,震中处于昌化—普陀深大断裂与球川—萧山深大断裂交汇之锐角三角形的端点;另外,据地震台资料,目前仅在1971年3月16日于浙皖交界处的宁国墩一桐坑断层上发生一次3.3级的地震外,其余均为微震。

上述地震对工程场地的影响烈度均小于Ⅵ度。

d.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赋存类型有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层的孔隙潜水两种,未见承压水,前者富水性主要受岩体风化和构造控制,透水性差,水位埋深坝址区一般13.0~26.0m,局部大于30.0m。

后者主要赋存于冲洪积和坡麓地带的松散堆积层中,一般埋藏浅,水量丰富,透水性大,冲洪积砂砾卵石层渗透系K=0.03-0.11cm/s,属强透水层,水位随季节变化。

本区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Mg型,PH值6.96,对砼无侵蚀。

e.坝址工程地质评价

坝址基岩为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夹薄层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