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598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docx

装配钳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题1讲解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天煌杯”装配钳工技术

 

(一)

 

二〇一六年五月中国•天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上填写您的场次、工位号等信息,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

3.参赛选手如果对试卷内容有疑问,应当先举手示意,等待裁判人员前来处理。

4.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应遵守竞赛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如有违反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5.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裁判的正常工作扣10分,情节严重者,经执委会批准,由裁判长宣布,取消参赛资格。

6.不准携带移动存储器材,不准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违者取消竞赛资格。

7.试题中“过程检测与记录”表中所列项目需裁判确认的部分,参赛选手须先举手示意,由裁判签字确认后有效。

8.试车时必须得到裁判的允许后,才能通电试运行;未试运行,试车项不得分。

9.在测量过程中,如裁判发现选手测量方法或选用量具不合理、不正确,可判定该项目未完成并不得分。

10.记录附表中数据用黑色水笔填写,表中数据文字涂改后无效;未经裁判核实的数据都是无效数值,该项目不得分。

11.选手应合理安排装调工作的顺序和时间。

一、计算机绘图

1.计算机绘图要求:

(1)设置合适的绘图环境,其中尺寸标注及标题栏文字高度为3.5mm;按图1所示尺寸及样式绘制图框、标题栏并标注尺寸;

(2)按1:

1比例绘制赛场提供的测绘模型;

(3)完成相关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注写;

(4)所有须绘制的图形应放在第一要求的图框中,所用时间包含在竞赛时间4个小时之内;

(5)绘制图形如图2所示模型;

2.图纸保存及上传要求:

(1)在D盘里建立以场次、工位号为名称的文件夹(例如第一场01号选手,文件夹名称为1-01)

(2)在CAD界面选择打印按钮,在弹出的打印界面里:

打印机名称选择DWGToPDF,打印样式表选择monochrome.ctb,选择合适的图纸尺寸、打印范围及图形方向

(3)点击打印按钮,以场次、工位号为命名的文件保存在D盘新建的文件夹里;

(4)选手点击桌面右下角的“”图标,选择“提交作业”选项;

(5)单击提交作业对话框中“目录”选项;

(6)在浏览文件夹对话框中左键双击D盘,选中选手建立的准备提交的考试文件夹(⑴项文件),单击“确定”按钮;

(7)在提交作业对话框中选择“发送”按钮,在提交的文件夹前出现绿色“√”标志,表示发送成功。

注:

1.根据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要求,所有比赛中使用的计算机都安装有保护卡,为了不影响各位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存储文件,计算机D盘进行了开放。

在比赛中选手如有需要请将各种保存的文件放入到D盘进行存储,避免造成文件信息的丢失。

比赛结束后请将个人存储在D盘的信息删除。

2.在比赛过程中不允许参赛选手使用U盘存储数据,发现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则取消参赛资格。

二、机械拆装

1.变速箱部件的装配与调试

根据图纸选择合适的装配工艺,正确完成变速箱部件的装配与调整。

(1)装配要求

零部件名称

变速箱

零部件图号

附图二

技术资料

设备总装图/变速箱部件装配图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准备工作

准备工、量具;安排拆装工艺流程。

2

齿轮拆卸

完成固定轴1的拆卸(拆成单个零件),参赛选手应举手示意,由裁判在附表中签字确认。

3

固定齿轮3(22)

测量固定齿轮3的齿顶圆、齿数并计算分度圆

4

变速箱的安装

完成变速箱整体的安装。

5

滑移齿轮

在定位位置,调整滑移齿轮组2(13)中齿数为Z=40的齿轮与相啮合齿轮(34)端面轴向错位量≤0.5mm。

6

固定轴1

测量固定轴1(19)安装皮带轮处轴的径向圆跳动允差≤0.05mm和轴向窜动允差≤0.05mm。

(2)过程检测与记录

选手自检后,把数值填入相应的表格,并举手示意,操作演示给裁判确认。

变速箱部件装调过程考核内容

序号

项目

要求

自检记录

裁判确认

1

齿轮拆卸

拆装完整、工具选用合理、步骤规范

2

滑移齿轮

滑移齿轮组2(13)中齿数为Z=40的齿轮与相啮合齿轮(34)端面轴向错位量≤0.5mm。

3

固定齿轮

齿顶圆

齿数

分度圆

4

固定轴1

径向圆跳动允差≤0.05mm

轴向窜动允差≤0.05mm

2.二维工作台部件的维护与测试

根据图纸选择合适的装配工艺,正确完成二维工作台的拆装与调整。

(1)装配要求

零部件名称

二维工作台

零部件图号

附图三

技术资料

设备总装图/二维工作台部件装配图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准备工作

准备工、量具;安排拆装工艺流程。

2

二维工作台的拆卸

完成二维工作台的拆卸(全部拆为单个零件),完成后参赛选手应举手示意,由裁判签字确认。

3

底板、中滑板、轴承座、导轨

清洗、清理配合面。

4

直线导轨1(26)安装

1)选择定位基准面(靠山)安装基准直线导轨,并接触可靠;

2)两根直线导轨的平行度允差≤0.02mm;

3)导轨螺丝锁紧可靠,锁紧力矩3.2N.m≥F≥2.75N.m

5

丝杆一组件

1)丝杆轴心线相对于直线导轨1的平行度(上母线、侧母线)允差≤0.02mm;

2)测量出相对两导轨对称度误差;

3)固定端预紧可靠,测量出游动端间隙,选择合适厚度的青稞纸,调整间隙允差≤0.03mm。

6

中滑板(42)

清洗、清理配合面;测量出螺母支座(活灵)与中滑板之间间隙的具体数值,选择适当的调整垫片,调整螺母支座与中滑板之间间隙≤0.05mm。

7

直线导轨2(40)安装

1)选择定位基准面(靠山)安装基准直线导轨,并接触可靠;

2)两根直线导轨的平行度允差≤0.01mm;

3)直线导轨1(26)与中滑板(42)的直线导轨2(40)的垂直度≤0.02mm/80mm

4)导轨螺丝锁紧可靠,锁紧力矩F≥2.75N.m。

8

角接触轴承

根据图纸选择轴承安装方式、测量轴承游隙并计算内外隔环的厚度。

9

丝杆二组件

1)丝杆轴心线相对于直线导轨2的平行度(上母线、侧母线)允差≤0.01mm;

2)测量出相对两导轨对称度误差。

10

上滑板(41)

1)用塞尺测量出螺母支座(活灵)与上滑板(41)之间的间隙,并选择适当的垫片

1)上滑板(41)的基准面C与底板(25)定位基准面的平行度≤0.02mm。

(2)过程检测与记录

选手自检后,把数值填入相应的表格,并举手示意,操作演示给裁判确认。

二维工作台部件装调过程考核内容

序号

项目

要求

自检记录

裁判确认

1

二维工作台

完成二维工作台的拆卸(全部拆为散件)

2

直线导轨1(26)

平行度允差≤0.02mm

导轨螺丝锁紧可靠,锁紧力矩3.2N.m≥F≥2.75N.m

3

丝杆一组件

平行度允差≤0.02mm(上母线)

平行度允差≤0.02mm(侧母线)

测出对称度误差

游动端间隙

深度尺寸:

止口尺寸:

游动间隙:

选择青稞纸的总厚度

4

中滑板

测出间隙的具体数值,并选择合适垫片使间隙≤0.05mm

测量间隙:

垫片厚度:

5

直线导轨2(40)

平行度允差≤0.01mm

导轨螺丝锁紧可靠,锁紧力矩3.2N.m≥F≥2.75N.m

垂直度允差≤0.02mm/80mm

6

角接触轴承(丝杆二)

测量丝杆二上角接触轴承游隙

选择合理内外隔圈

轴承安装形式

1.内隔圈厚度:

2.外隔环厚度:

3.隔圈厚度差:

4.轴承安装形式:

7

丝杆二组件

平行度允差≤0.01mm(上母线)

平行度允差≤0.01mm(侧母线)

测出对称度误差

8

上滑板

平行度≤0.02mm

用塞尺测量出螺母支座(活灵)与上滑板(41)之间的间隙,并选择适当的垫片

间隙:

--,测量方法□

3.分度转盘部件的装配与调试

根据图纸选择合适的装配工艺,正确完成分度转盘部件的装配与调整。

(1)装配要求

零部件名称

分度转盘部件

零部件图号

附图四

技术资料

设备总装图/分度转盘部件装配图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准备工作

准备工、量具;并对零件进行清理与清洗。

2

蜗杆

调整蜗杆(18)的轴向窜动≤0.02mm

3

蜗轮

1)调整蜗杆(18)轴线与蜗轮(19)轮齿对称中心平面的误差值≤0.05mm

4

法兰盘

1)调整法兰盘(35)与推力球轴承内圈的同轴度≤0.03mm

2)调整法兰盘(35)的上表面应低于推力球轴承的上表面

5

分度转盘

装配调试后,传动平稳,没有卡阻爬行现象;料盘分度准确无晃动现象

(2)过程检测与记录

选手自检后,把数值填入相应的表格,并举手示意,操作演示给裁判确认。

分度转盘部件装调过程考核内容

序号

项目

要求

自检记录

裁判确认

1

蜗杆

蜗杆(18)轴向窜动≤0.02mm

2

蜗轮

对称中心平面的误差值≤0.05mm

3

法兰盘

同轴度≤0.03mm

法兰盘(35)的上表面低于推力球轴承的上表面

4.机械设备的装配与调整

根据图纸选择合适的装配工艺,正确完成机械设备的装配与调整。

(1)装配要求

零部件名称

机械设备(整体)

零部件图号

附图一、五、六

技术资料

设备总装图/分度转盘部件图/自动冲床部件图/齿轮减速器部件图/变速箱部件图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准备工作

准备工、量具。

2

自动冲床

1)将模拟冲头(24)(自动冲床)下止点位置调整3±0.2mm。

测量基准面为料盘(40)上端面。

2)调整冲头与分度转盘的配合运动

3

总体调整

1)花健轴(安装小齿轮20)伸出端与导轨1平行度≤0.01;

2)压铅丝法测量出减速器齿轮

(一)11与之相啮合齿轮的啮合侧隙;

3)小齿轮(三)(20)和与之相啮合的大齿轮的端面错位量≤0.5mm;

4)同步带轮

(一)(9)与同步带轮(三)(19)的两端面平面度≤0.5mm;

5)08B24链轮(15)与08B20链轮(15)的两端面平面度≤0.4mm;

6)同步带轮

(二)

(2)与同步带轮(四)(26)的两端面平面度≤1mm。

4

试车

1.装配完整性及试车前的盘车检查;

2.试车前润滑工作;

3.传动的完整性、平稳性检查;

4.台面整理整洁,安装防护罩;

5.在裁判的允许后才能进行试车。

(2)过程检测与记录

选手自检后,把数值填入相应的表格,并举手示意,操作演示给裁判确认。

分度转盘部件装调过程考核内容

序号

项目

要求

自检记录

裁判确认

1

自动冲床

下止点位置与料盘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3±0.2mm

调整冲头与分度转盘的配合运动

2

总体调整

花健轴(安装齿轮20)伸出端与导轨1平行度≤0.01

上母线:

侧母线:

压铅丝法测量出减速器齿轮

(一)11与之相啮合齿轮的啮合侧隙

小齿轮(20)和与之相啮合的大齿轮的两端面轴向错位量≤0.5mm

链轮(16)与链轮(14)的两端面平面度≤0.5mm

同步带轮(18)与同步带轮(8)的两端面平面度≤0.5mm

同步带轮

(2)与同步带轮(25)的两端面平面度≤1mm

5.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要求。

序号

项目

要求

1

劳保用品穿戴

鞋穿戴符合要求

工装衣袖口穿戴符合要求

2

工、量、检具

工、量、检具摆放整齐

工、量、检具使用规范

3

安全文明生产

周围人员及自身安全

各防护、保险装置安装牢固

检查机器内是否有遗留物

4

废油、废弃物处理

对赛场使用过的废油处理符合要求

废弃物处理符合要求

三、装配钳工技术知识考核

注意事项

1.竞赛开始,请参赛选手按要求在试卷的密封线以内填写本人的工位号。

2.参赛选手不得在试卷密封线以上答题,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参赛选手自己承担。

3.参赛选手须保持试卷卷面整洁、清晰。

本次竞赛理论试卷采取密封评分的办法,所有参赛选手不得在试卷中做任何标记,不得在试卷中填写与本次竞赛无关的内容,一旦发现,取消该参赛选手的参赛资格,并通报批评。

4.参赛选手答题时要求使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钢笔、油性中性笔答题。

要求答题字迹工整,清晰明了。

5.参赛选手如果对试卷内容有疑问,应当先举手示意,等裁判前来处理。

6.竞赛结束时,所有参赛选手立即停止答题,将试卷反扣在桌面上,等待裁判来收取。

竞赛时间终了以后仍答题的选手,监考人员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选手须将竞赛试卷全部交回,不得将任何竞赛试卷带出竞赛场地,否则竞赛委员会将有权追究该参赛选手的相关责任以及该参赛选手所在参赛队领队的相关责任。

题号

总分

复核人

裁判长

得分

得分

评分人

一、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每小题0.5分,共5分)

1.间隙配合中,孔的实际尺寸总是小于轴的实际尺寸。

()

2.组成机器的不可拆的基本单元称为零件,零件是制造的单元。

()

3.同步带传动属于啮合型传动。

()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序组成的。

()

5.工件定位,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限制六个自由度。

()

6.紧键联接中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

()

7.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传动间隙是径向间隙。

()

8.箱体类零件多采用锻造毛坯。

()

9.一对啮合的蜗杆和蜗轮的旋向相同。

()

10.采用工序集中法加工时,容易达到较高的相对位置精度。

()

得分

评分人

二、选择题(每题0.5分,共5分)

1.组成机构的相互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部分称为()。

A.零件B.构件C.机构D.机械

2.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成为()。

A.工程尺寸B.实际尺寸C.极限尺寸D.限制尺寸

3.对称度公差带形状为()。

A.两平行平面B.两同心圆C.两同轴圆柱体D.两平行直线

4.螺纹连接防松的方法有很多,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摩擦防松、()、永久防松三类。

A.预紧防松B.固定防松C.机械防松D.可靠防松

5.直接选用加工表面的()作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原则。

A.精基准B.粗基准C.工艺基准D.设计基准

6.在机械加工中,批量生产是指()。

A.每批投入制造的零件数B.每年投入制造的零件数

C.一个工人一年加工的零件数D.在一个产品中的零件数

7.机械加工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A.欠定位B.不完全定位C.完全定位D.过定位

8.机械加工中,滚齿和插齿就是典型的()加工。

A.成形法B.仿形法C.刀尖轨迹法D.展成法

9.蜗杆传动一般用作减速传动,其中蜗轮为()。

A.主动件B.从动件C.传动件D.连接件

10.调整滚珠丝杠螺母副轴向间隙嘴常用的结构和方法是()。

A.双螺母结构B.单螺母变螺距结构

C.滚珠选配法D.螺母选配法

 

附图1:

图框

附图2:

轴承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