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2896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docx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装配钳工技术”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

ZZ-063

赛项名称:

装配钳工技术

英语翻译:

AssemblyFitterTechnology

赛项组别:

中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

加工制造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和展示中职院校装配钳工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以及学生的通用技术与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中职院校与本赛项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内容

(一)竞赛时间

各竞赛队在规定的时间内(持续不断的4小时),独立完成规定的竞赛任务。

(二)竞赛内容

1.计算机绘制三视图(占分比例10%)

根据任务书要求,测量给定的机械零件,按照计算机绘图标准绘制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2.典型机械部件的拆装与调整(占分比例65%)

(1)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多级变速箱部件拆装与调整,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装配精度,记录装配过程中的检测数据。

(2)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减速器零部件、分度盘零部件及自动冲床零部件的装配与调整,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装配精度,记录装配过程中的检测数据。

(3)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二维工作台部件的拆卸。

(4)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二维工作台零部件的装配与调整,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装配精度,记录过程中的检测数据。

3.机械设备的装配与调整(占分比例10%)

(1)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的装配与调整,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装配精度,记录过程中的检测数据。

(2)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减速器与二维工作台、伞齿轮轴的相对位置调整,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装配精度,记录过程中的检测数据。

(3)根据任务书要求,对调整好的机械设备,进行试车工作。

4.装配钳工技术知识考核(占分比例10%)

解答装配钳工基础知识、技术知识等问题。

5.职业素养(占分比例5%)

(1)现场操作的安全、文明生产规程;

(2)设备操作及工量具使用的规范性;

(3)工作环境符合规范要求。

四、竞赛方式

1.竞赛以个人赛方式。

2.竞赛队伍组成:

以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为单位组队参赛,每名参赛选手可配备1名指导教师。

3.2016年,不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欢迎国际团队到场观赛。

五、竞赛流程

具体的竞赛日期,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及赛区执委会统一规定,以下为竞赛流程安排。

日期

时间

内容

地点

第一天

下午

13:

30前

报到

酒店

14:

00-15:

00

领队会(分批抽签、赛前说明)

报告厅

15:

30-16:

30

大赛开幕式

报告厅

16:

30-17:

00

选手熟悉赛场

(限定在观摩区,不进入比赛区)

赛场

第二天

上午

6:

30

第一批选手集合上车

酒店

7:

00

第一批选手到达赛场检录

赛场

7:

10-7:

30

第一批选手赛位抽签、就位准备

赛场

7:

30-11:

30

第一批选手正式比赛

赛场

11:

30-13:

00

第一批比赛成绩评定

赛场

下午

10:

30

第二批选手集合上车

酒店

11:

00-11:

30

第二批选手检录并带入隔离室

隔离区

11:

30-13:

00

第二批选手隔离休息

隔离区

13:

00

第二批选手到达赛场检录

赛场

13:

10-13:

30

第二批选手赛位抽签、就位准备

赛场

13:

30-17:

30

第二批选手正式比赛

赛场

15:

00-15:

30

赛场观摩

赛场

17:

30-19:

00

第二批选手比赛成绩评定

赛场

第三天

上午

6:

30

第三批选手集合上车

酒店

7:

00

第三批选手到达赛场检录

赛场

7:

10-7:

30

第三批选手赛位抽签、就位准备

赛场

7:

30-11:

30

第三批选手正式比赛

赛场

11:

30-13:

00

第三批比赛成绩评定

赛场

下午

10:

30

第四批选手集合上车

酒店

11:

00-11:

30

第四批选手检录并带入隔离室

隔离区

11:

30-13:

00

第四批选手隔离休息

隔离区

13:

00

第四批选手到达赛场检录

赛场

13:

10-13:

30

第四批选手赛位抽签、就位准备

赛场

13:

30-17:

30

第四批选手正式比赛

赛场

15:

00-15:

30

赛场观摩

赛场

17:

30-19:

00

第四批选手比赛成绩评定

赛场

第四天

上午

10:

00-11:

00

闭幕式

报告厅

六、竞赛试题

本赛项以六个模块组成,分别为变速箱的拆装与调整,二维工作台的拆装、调整及检测,分度转盘的装配与调整,自动冲床的调整与检测,减速器的调整与检测,设备整机联调及安全文明操作,模块中涉及机械拆装及调整部分为公开赛题,涉及的专业知识考核,计算机绘图等为非公开赛题。

1.正式赛题的题型、结构及机械部份的内容与样卷相同。

2.在赛前一个月左右举行赛前说明会,对竞赛题型、结构、考点、评分、注意事项等进行说明和答疑。

3.在公开样题的基础上,编制不少于10套正式比赛用卷组成赛卷库,正式赛卷于比赛前三天,经试赛卷库随机排序后,在监督组监督下由裁判长指定相关人员抽取,再随机抽取一套为备用试卷。

4.样卷详见附件中职组“装配钳工技术”赛项竞赛试题样卷

5.赛项比赛结束后一周内,正式赛卷(包括评分标准)在大赛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公布。

七、竞赛规则

(一)参赛资格

参数选手须为2016年度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不限性别,年龄须不超过21周岁(截止时间以2016年5月1日为准)。

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赛项。

(二)报名要求

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

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并按相关参赛选手资格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竞赛。

(三)赛前准备

1.熟悉场地:

比赛日前一天下午16:

30-17:

00开放赛场,熟悉场地。

2.领队会议:

比赛日前一天下午14:

00-15:

00召开领队会议,由各参赛队伍的领队和指导教师参加,会议讲解竞赛注意事项并进行赛前答疑。

3.抽签仪式:

领队会议上确定分批抽签,比赛前20分钟内选手赛位抽签,通过抽签确定各参赛队的赛次工位。

4.参赛队入场:

参赛选手应提前30分钟到达赛场,接受工作人员对选手身份、资格和有关证件的核验,赛位由抽签确定,不得擅自变更、调整;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须经裁判人员同意。

选手不得将手机、无线上网卡、移动存储设备、资料等与竞赛无关的物品带入赛场

(四)比赛期间

1.所有人员在赛场内不得有影响其他选手完成工作任务的行为,参赛选手不允许窜岗窜位,使用文明用语,不得言语及人身攻击裁判和赛场工作人员;

2.选手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以确保参赛人身及设备安全。

选手因个人误操作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时,裁判长有权中止该队比赛;如非选手个人因素出现设备故障而无法比赛,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调换到备份赛位或调整至最后一场次参加比赛);如裁判长确定设备故障可由技术支持人员排除故障后继续比赛,将给参赛队补足所耽误的比赛时间;

3.选手进入赛场后,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因病或其他原因离开赛场或终止比赛,应向裁判示意,须经赛场裁判长同意,并在赛场记录表上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并在赛场工作人员指引下到达指定地点;

4.选手须按照程序提交比赛结果(任务书),在比赛赛位的计算机规定文件夹内存储比赛文档,配合裁判做好赛场情况记录,并签字确认,裁判提出签名要求时,不得无故拒绝;

5.裁判长发布比赛结束指令后所有未完成任务参赛队立即停止操作,按要求清理赛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竞赛时间。

(五)成绩公布

闭赛式前,比赛成绩经工作人员统计、汇总、排序后交由执委会、裁判组共同检查,确认裁判工作无误后对应赛位号与参赛队对应登记,并由监督组进行核对,无误后在闭赛式上公布。

八、竞赛环境

(一)竞赛场地光线充足,照明良好;供电供水设施正常且安全有保障;场地整洁;每个赛位占地不小于12m2(4m×3m),场地净高不低于3m,且标明赛位号,布置“THMDZT-1A型机械装调技术综合实训装置”1套(含配套工、量具,图纸等)、实训桌及工作准备台各1张;每个竞赛赛位提供220V交流电源,提供独立的电源保护装置和安全保护措施。

(二)竞赛场地设置隔离带,非裁判员、参赛选手、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比赛场地;竞赛场地划分为检录区、竞赛操作区、现场服务与技术支持区、休息区、观摩通道等区域,区域之间有明显标志或警示带;标明消防器材、安全通道、洗手间等位置。

(三)赛场设有保安、公安、消防、医疗、设备维修和电力抢险人员待命,以防突发事件;赛场还应设有生活补给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为选手和赛场人员提供服务。

(四)赛场设置安全通道和警戒线,确保进入赛场的大赛参观、采访、视察的人员限定在安全区域内活动,以保证大赛安全有序进行。

九、技术规范

(一)技术标准

1.联轴器轴孔和联结型式与尺寸GB/T3852-1997

2.带传动GB/T13575.1-1992

3.滚动轴承安装尺寸.GB/T5868-2003

4.滚子链传动选择指导.GB/T18150-2006

5.圆柱蜗杆模数和直径.GB/T10088-1988

6.普通型平键.GB01096-2003

7.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226.1-2008

(二)职业标准

1.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编码6-05-02-02)

2.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编码6-05-02-01)

3.机械设备安装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编码6-23-10-01)

十、技术平台

(一)硬件平台

赛场提供的技术平台是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装配钳工技术”赛项使用的竞赛技术平台上进行了工艺升级。

赛场提供“THMDZT-1A型机械装调技术综合实训装置”(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具体规格见下表:

1.装置基本配置

序号

名称

技术参数

数量

备注

1

实训台

实训台外形尺寸:

1800mm×700mm×825mm铸铁平板:

1100mm×700mm×40mm

实木桌板:

700mm×700mm×40mm

1台

2

电源控制箱

输入电源:

单相三线AC220V±10%50Hz电源总开关:

带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

电源指示:

当接通装置的工作电源,并且打开电源总开关时,指示灯亮;

调速器:

为交流减速电机提供可调电源;

1台

3

交流减速电机

功率:

90W

减速比:

1:

25

工作电源:

AC220V

1台

4

调速器

适用电机:

6~90W

调速范围:

90~1400r/min

1个

5

传动机构

同步带轮:

型号XL075BF,齿数分别为40齿、50齿和60齿;

链轮:

08B链轮,20齿;

锥齿轮:

M=2、Z=30;M=2、Z=48;

轴承座:

采用精密铸造工艺加工而成

1套

6

多级变速箱

外形尺寸:

325mm×300mm×351mm

直齿圆柱齿轮:

M=2、Z=30;M=2、Z=42;M=2、Z=30;M=2.5、Z=20;M=2.5、Z=33;M=2.5、Z=43;

滑移齿轮组:

M=2.5、Z=17;M=2.5、Z=27;M=2.5、Z=40;M=2.5、Z=25;M=2.5、Z=35;M=2.5、Z=48;

多级变速箱箱体:

采用精密铸造工艺加工而成

1套

7

二维工作台

外形尺寸:

530mm×423mm×219mm

直线导轨副:

一种长度为460mm、宽度15mm;一种长度为280mm、宽度15mm;

滚珠丝杠螺母副:

公称直径20mm;导程5mm;右旋;长度分别为506mm、356mm

台面:

采用精密铸造工艺加工而成

轴承座:

采用精密铸造工艺加工而成

1套

8

齿轮减速器

外形尺寸:

284mm×218mm×176mm

直齿圆柱齿轮:

M=2Z=32;M=2Z=50;M=3Z=18;M=3Z=36;

齿轮传动比分别为1:

2、1:

1.5625

齿轮减速器箱体:

采用精密铸造工艺加工而成

1套

9

分度转盘部件

外形尺寸:

432mm×390mm×221mm

蜗轮:

M=2.5Z=30

分度机构:

利用槽轮机构进行90度分度

1套

10

自动冲床

外形尺寸:

290mm×192mm×392.5mm

冲头行程:

0~32mm

驱动方式:

机械式驱动

自动冲床床身:

采用精密铸造工艺加工而成

1套

(二)软件平台

序号

系统及软件名称

版本号

备注

1

计算机操作系统

Windows7

2

Office办公软件

Office2007(Word/Excel)

3

制图软件

AutoCAD2004(含)以上版本

(三)使用工量具

1.赛场提供工具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备注

1

套装工具

55件

1套

2

台虎钳

150

1台

3

划线平板

300×300

1块

4

紫铜棒

一头φ18一头φ14

1根

5

开口梅花组合扳手

开口为7、17各1把

2把

6

圆螺母扳手

M14、M16、M27

各1把

7

外卡簧钳

直嘴7寸、弯嘴7寸各1把

2把

8

轴承拆装套筒

6件套

1套

9

轴承内外圈加压装置

2件套

1套

10

截链器

1把

11

拉马

1个

2.赛场提供量具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备注

1

普通游标卡尺

测量范围:

0~300mm,分度值:

0.02mm

1把

2

深度游标卡尺

测量范围:

0~200mm,分度值:

0.02mm

1把

3

杠杆式百分表

0.8×0.01mm

1个

4

磁性表座

大、小各1个

2个

5

千分尺

0~25mm

1把

6

百分表

测量范围:

0~10mm

1个

7

直角尺

200mm×130mm

1把

8

钢直尺

500mm

1把

3.选手自带工具

(1)自带工、量具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扭力扳手

1

M4螺钉预紧力校核用

2

机油枪

≤300ml

1

备注:

可自带百分表

(2)书面作答工具:

黑色水笔或签字笔(禁止使用红色水笔或签字笔);

(3)劳保鞋;

(4)符合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十一、成绩评定

(一)评分标准的制定原则

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国家职业标准》、《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机修钳工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技师的技能操作要求,依据选手完成竞赛任务的情况,按照竞赛标准进行现场评分。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工艺评价与功能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赛项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二)评分项目及配分

一级指标

配分

二级指标

配分

变速箱的拆装与调整

12

1.完成固定轴1和固定轴2上齿轮的拆卸

4

2.变速箱的安装

3

3.测量固定轴1安装皮带轮处轴的径向圆跳动和轴向窜动

3

4.调整滑移齿轮组2中齿数为Z=40的齿轮与相啮合齿轮端面轴向错位量

2

二维工作台的拆装与调整

44

1.二维工作台的拆卸

3

2.导轨的安装、调整与检测

15

3.丝杆的安装、调整与检测

20

4.二维工作台的装配

2

5.轴承游隙测量

2

6.中滑板、上滑板与螺母支座之间的间隙测量及调整

2

分度转盘

9

1.调整蜗杆的轴向窜动

2

2.调整法兰盘与推力球轴承内圈的同轴度

2

3.调整法兰盘上表面低于推力球轴承的上表面并检测

2

4.装配调试后,传动平稳,没有卡阻现象

3

机械设备的装配与调整

10

1.调整冲头端面与料盘上表面的间隙

1

2.测量减速器中齿轮

(一)与齿轮

(二)的齿侧间隙

2

3.检测变速箱花键导向轴与导轨1的平行度

3

4.检测同步带之间的共面

2

5.检测链轮之间的共面

1

6.检测齿轮之间的错位量

1

安全试车

5

1.装配完整性及试车前的盘车检查

1

2.试车前润滑工作

1

3.传动的完整性

1

4.平稳性检查

1

5.台面整理整洁

1

装配钳工技术知识考核

10

根据相关理论知识解答卷面试题

10

计算机绘图

10

1.按照样图绘制图框及标题栏

1

2.按1:

1比例测绘零件图

6

3.完成相关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的注写

3

(三)评分方法

1.赛项裁判组负责赛项成绩评定工作,现场裁判每小组按每4~6个赛位设置3位现场裁判,每小组设组长一名,组长协调,组员互助,现场裁判对检测数据、操作行为进行记录,予以评判;评分裁判设置2组(每组3名裁判员、背靠背打分),对专业知识问答试卷及计算机图纸进行流水线评判;赛前对裁判进行一定的培训,统一执裁标准。

2.参赛选手根据赛项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根据注意操作要求,需要记录的内容要记录在比赛试题中,需要裁判确认的内容必须经过裁判员的签字确认,否则不得分,评价项目主要有工量具的规范使用、装配工艺、装配质量等。

3.文明生产评价为扣分项包括工作态度、安全意识、职业规范、环境保护等方面。

4.扣违规分情况

选手有下列情形,需从参赛成绩中扣分:

(1)在完成竞赛任务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扣10~20分,情况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

(2)因违规操作损坏赛场提供的设备,污染赛场环境等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视情节扣5~10分。

(3)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裁判员工作,视情节扣5~10分,情况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

5.赛项裁判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透明、无异议”的原则,根据裁判的现场记录、参赛队选手的赛项任务书及评分标准,通过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按总评分得分高低,确定参赛队奖项归属。

6.按比赛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参赛队的名次。

比赛成绩相同,完成竞赛任务所用时间少的名次在前;比赛成绩和完成竞赛任务用时均相同,按职业素养成绩较高的名次在前;比赛成绩、完成竞赛任务用时、职业素养成绩相同,名次并列。

7.评分方式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裁判相互监督,对检测、评分结果进行一查、二审、三复核。

确保评分环节准确、公正。

成绩经工作人员统计,组委会、裁判组、仲裁组分别核准后,闭赛式上公布。

8.成绩复核。

为保障成绩评判的准确性,监督组将对赛项总成绩排名前30%的所有参赛队(选手)的成绩进行复核;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检复核,抽检覆盖率不得低于15%。

如发现成绩错误以书面方式及时告知裁判长,由裁判长更正成绩并签字确认。

复核、抽检错误率超过5%的,裁判组将对所有成绩进行复核。

9.赛项最终得分按100分制计分。

最终成绩经复核无误,由裁判长、监督人员和仲裁人员签字确认后公布。

(三)成绩复核

为保障成绩评判的准确性,监督组将对赛项总成绩排名前30%的所有参赛队伍(选手)的成绩进行复核;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检复核,抽检覆盖率不得低于15%。

如发现成绩错误以书面方式及时告知裁判长,由裁判长更正成绩并签字确认。

复核、抽检错误率超过5%的,裁判组将对所有成绩进行复核。

(四)最终成绩

最终成绩经复核无误,由裁判长、监督人员和仲裁人员签字确认后公布。

十二、奖项设定

1.个人赛。

以赛项参赛选手总数为基数,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2.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十三、赛项安全

赛事安全是技能竞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

赛项执委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大赛期间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裁判员、工作人员及观众的人身安全。

(一)比赛环境

1.执委会须在赛前组织专人对比赛现场、住宿场所和交通保障进行考察,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如有必要,也可进行赛场仿真模拟测试,以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承办单位赛前须按照执委会要求排除安全隐患。

2.赛场周围要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意外事件。

比赛现场内应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

在具有危险性的操作环节,裁判员要严防选手出现错误操作。

3.承办单位应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

对于比赛内容涉及高空作业、可能有坠物、大用电量、易发生火灾等情况的赛项,必须明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急救人员与设施。

4.执委会须会同承办单位制定开放赛场和体验区的人员疏导方案。

赛场环境中存在人员密集、车流人流交错的区域,除了设置齐全的指示标志外,须增加引导人员,并开辟备用通道。

5.大赛期间,承办单位须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

6.参赛选手进入赛位、赛事裁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场所,严禁携带通讯、照相摄录设备,禁止携带记录用具。

如确有需要,由赛场统一配置、统一管理。

赛项可根据需要配置安检设备对进入赛场重要部位的人员进行安检。

(二)生活条件

1.比赛期间,原则上由执委会统一安排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食宿。

承办单位须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及文化,根据国家相关的民族政策,安排好少数民族选手和教师的饮食起居。

2.比赛期间安排的住宿地应具有宾馆/住宿经营许可资质。

以学校宿舍作为住宿地的,大赛期间的住宿、卫生、饮食安全等由执委会和提供宿舍的学校共同负责。

3.大赛期间有组织的参观和观摩活动的交通安全由执委会负责。

执委会和承办单位须保证比赛期间选手、指导教师和裁判员、工作人员的交通安全。

4.各赛项的安全管理,除了可以采取必要的安全隔离措施外,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人身自由。

(三)组队责任

1.各学校组织代表队时,须安排为参赛选手购买大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各学校代表队组成后,须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对所有选手、指导教师进行安全教育。

3.各参赛队伍须加强对参与比赛人员的安全管理,实现与赛场安全管理的对接。

(四)应急处理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执委会,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

执委会应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并报告组委会。

赛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执委会决定。

事后,执委会应向组委会报告详细情况。

(五)处罚措施

1.因参赛队伍原因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取消其获奖资格。

2.参赛队伍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经赛场工作人员提示、警告无效的,可取消其继续比赛的资格。

3.赛事工作人员违规的,按照相应的制度追究责任。

情节恶劣并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由司法机关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十四、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规定的地区代表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