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117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5.docx

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全国15

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全国)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11分)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 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 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

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

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解析:

选CD C项,“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分析错误,应是“小船慢慢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

D项,“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分析有误,尾联表面是感叹无人如太公之贤,实则是说自己无人赏识,无太公的际遇。

(2)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

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参考答案:

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

(1分)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

(2分)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

(3分)(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酌情给分)

[多学一点·丰厚储备]

蝉之意象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吟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作 用

解 说

显示出时

间的变化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

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映射出悲

凉的情调

秋天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一种悲凉的情调,蝉极易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形成孤冷意象融入别离远游之中。

赋予蝉高

格之形象

古代有些文人历尽沧桑,难免滋生出往事如梦,命运坎坷的迷惘和感伤。

诗人常通过对蝉的描写反映自己失意之情,高格之情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11分)

杜鹃花得红字①

真山民②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③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 ①得红字:

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亦即需押此韵。

②真山民:

宋朝遗民,真名不详。

宋亡后隐姓埋名,自称山民。

③锦水:

即锦江,在四川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句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第二句点题,由杜鹃鸟过渡到杜鹃花,失国的诗人和杜鹃鸟同病相怜,都空念故国却无力回天,只好把对往事的思念和满腔遗恨寄予眼前的“芳丛”,聊以释怀。

C.颔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

D.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魂。

E.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

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此恨化为满山杜鹃,“长挂望眼”,永无绝期。

解析:

选BD B项,“聊以释怀”不恰当。

D项,“动静结合”不当,应为“虚实结合”,后句的意思是杜鹃的精魂早已乘着东风飞回到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

(2)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写到杜鹃鸟,它们在诗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请具体说明。

(6分)

答:

 

 

参考答案:

①本诗在抒情上作者托物言志,借“望帝啼鹃”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在结构上由杜鹃鸟引出杜鹃花,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杜鹃啼血不仅给杜鹃花染上了红色,更抹上了一层哀怨凄美的色彩。

②《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诗句,以杜鹃悲凄的啼鸣渲染谪居之地浔阳环境的恶劣,衬托诗人被贬后痛苦的心情。

(第一点4分,第二点2分。

意思相近即可)

[多练一点·强化理解]

判断正误。

①颔联“千古”与“万山”相对,将眷恋故国之情和亡国之恨表露无遗。

(√)

②这首咏物诗是咏杜鹃花的,诗层层相扣,渐次推进,先从杜鹃上着眼,然后过渡到杜鹃花,最终言志,表达故国之思。

(√)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先推本溯源,写杜鹃鸟。

“愁锁巴云”,直接由杜鹃生发,写杜鹃产地,使人自然地联系到望帝杜宇化成杜鹃的哀怨故事。

诗人把环境描写成愁云密锁,一片凄凉黯然,为全诗定调。

望帝已化为杜鹃,自然往事成空,渺如云烟,无法挽回,所以以“往事空”论定,第二句赶紧拉回,说杜鹃把满腔的遗恨,寄托在满山遍野鲜红怒放的杜鹃花上。

这不啻告诉人们,云空未必空,一切都可忘怀,但对故国刻骨铭心的思念,又怎么能放得下呢?

诗先抑后扬,极尽刻绘之能事,在写杜鹃时,顺笔带出杜鹃花,就与诗题不即不离,得咏物三昧。

同时,透过咏物,诗人又把自己的心事沉入。

杜鹃鸟的“愁锁巴云”与诗人愁锁故国大地的亡国之哀是相通的;杜鹃鸟将故国之思寄托在杜鹃花上,诗人又何尝不是将亡国之恨寄托在这首咏杜鹃花的诗中呢?

因此,诗写得那么低沉,那么伤感。

次联承上,仍写杜鹃鸟。

杜鹃鸟的啼声犹如“不如归去”,又啼到口角出血,诗便由此展开。

诗写道,它声声地悲啼着,但它的思归苦心,千万年来,向谁陈诉,谁能明白?

因此它啼啊啼啊,啼出了血,染红了这万山开放的杜鹃花。

写作手法与上联完全一致。

只是将杜鹃的典故分成两个着重点来写,同样在句尾关联杜鹃花。

在这联中,再次借杜鹃明志,杜鹃眷恋故国的心不改,千古难明,怨深恨长;诗人眷恋已经灭亡的宋朝,不也是如此吗?

诗人的血泪,又何尝不是像杜鹃一样流个不尽,到死不休呢?

第三联正式写杜鹃花。

出句又承上,杜鹃啼血,染红杜鹃花,于是杜鹃花也就充满了愁思怨情,它在夜月的照耀下,丛生的枝叶,萦绕着青翠的烟雾。

这句状夜中之花极神,因是写夜,诗便不再写花而写枝叶,既避免了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成一气,升腾起一片悲凉之气。

对句改为虚拟,由冷月照射着的花,返带杜鹃鸟,说杜鹃鸟的精魄一定仍然记挂着往日锦江边的东风。

这一点故乡之思,真是百死不悔。

诗铸情造景,孤峭凄迷,神似李商隐的无题诗,缠绵感人。

最后,借物明志,说这满山的杜鹃花,是杜鹃的血染成,是杜鹃精魄的化身,充满思乡怨恨,行人见了,怎么能不因此而感动得凄然泪下呢?

特地标举杜鹃花对行人产生的同是“怀乡恨”,于是前面六句都有了主题,行人的恨与杜鹃的恨就统一在一起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11分)

泊平江百花洲①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 ①本诗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途中所作。

②王程:

指为王事(公事)奔走的旅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开头两句交代自己与苏州的因缘。

平平叙事,颇有民歌风味。

读来似乎是庆幸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游赏吴中佳胜,实际上却是为下文发出感慨作势,“王程”二字已微露端倪。

B.诗歌第二联用秀朗工整之笔概括了自己的漂泊羁旅的生活,其中含有身世之感,调子沉重,抒写了自己的羁旅之苦。

C.苏州是吴中佳胜,诗人因王程之便得以游赏苏州胜景,兴奋不已,看着熟悉的岸旁杨柳和青山白云,颇有悠然自赏的得意。

D.诗人由泊在百花洲的孤舟想到自己身如孤舟,漂泊不定,已有半世之久,不由得生发出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E.杨万里的诗,活泼自然,富于新意,思想感情却每每不够深沉。

而这首诗,除了轻快清新、洒脱自然的风格,其思想也是很有深度的。

解析:

选BE B项,“调子沉重”不妥;E项,这首诗思想深度比较有限。

(2)请赏析诗句“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6分)

答: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拟人修辞的运用,从描写对方入手来表达自己的诗歌主题,新颖别致。

参考答案:

这一句诗人将景物拟人化,明明是自己喜欢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从对方来写故意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自己。

(3分)这样写既突出诗人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也表达了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显得不落俗套且更有情趣。

(3分)

[多学一点·丰厚储备]

扁舟之意象

类 型

解 说

漂泊

之感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自由

之意

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诗歌鉴赏]

开头两句交待自己与苏州的因缘。

平平叙事,颇有民歌风味。

读来似乎是庆幸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游赏吴中佳胜,实际上却是为下文翻出感慨作势。

“王程”二字已微露端倪。

颔联用秀朗工整之笔概括了自己的漂泊羁旅的生活,其中含有身世之感,但调子并不沉重,毋宁说还带有一点悠然自赏的意味。

颈联承“四泊百花洲”,突出自己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

明明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故意将景物拟人化,从对面写来,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

尾联承“半世三江五湖棹”,从眼前泊岸的孤舟兴感,说别再埋怨孤舟漂泊不定,将自己载往三江五湖,要知道,自己原就是一只不系的孤舟。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11分)

水龙吟·秋兴

吴则礼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

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

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

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

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

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

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

[注] ①贳(shì):

赊欠。

②社:

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③牛山:

《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

“美哉国乎!

若何去此而死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词的上片“秋生”三句和“澄江”三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苍鬓”三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

C.“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抒发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词人的思念。

D.词的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写的是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表现出齐景公深感时光易逝。

E.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

解析:

选CD C项,“抒发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词人的思念”有误,“把茱萸细看”抒发的是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词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D项,“写的是齐景公……深感时光易逝”不当,应该是“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词人对时光易逝的人生感叹”。

(2)下片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三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三句。

(6分)

答:

 

 

参考答案:

这三句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或“想象”):

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

与下文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衬托”“虚实结合”),表现了词人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11分)

鹧鸪天·鹅湖①归病起作

辛弃疾  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

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

朱朱粉粉野蒿开。

谁家寒食归宁②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注] ①鹅湖:

在江西省铅山县,辛弃疾曾谪居于此,后卒于此。

②归宁:

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句“著意”一词,表露出久卧病榻之后,词人对春意盎然之景的企盼;“懒”字则又道出词人“精力衰退”的实际身体状况。

B.“山才”两句化用杜诗“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描述了词人观赏山景作诗的情状,把词人陶醉在自然风光之中的形象表现出来。

C.“携竹杖,更芒鞋”写词人野游的装束打扮,营造出轻松而随意的氛围。

“竹杖”暗示年老体衰,而“芒鞋”则照应上片的“寻春”与“信步”。

D.“朱朱粉粉野蒿开”描绘出花儿鲜明的颜色和生气蓬勃、随处开放的特点,写出了田野的实景。

E.这首词上片写病愈无意出游的情态,下片写出游所看到的原野风光和人事,上下片联系紧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解析:

选CE C项,“年老体衰”错,“竹杖”暗扣标题的“病起”。

E项,“无意出游”错,由“著意寻春”可知,词人并非“无意出游”。

(2)有人认为“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两句将春天描摹得最为生动传神。

请找出这两句中描写最巧妙的一处,并简要分析。

(6分)

答:

 

 

参考答案:

其中“柔”字尤为巧妙传神。

它写出桑叶之嫩,春光之新。

(2分)同时,“柔”字衬托出女子因快要回到娘家看到亲人而表现出的轻松的步态和欢乐的笑声。

(2分)“柔”字点明了词人寻春的内心感受,词人寻找的春天,充满生气,隐藏在乡野的花草中,暗含在女子的笑声里。

(2分)

[诗歌鉴赏]

这首词写了词人赋闲乡村时,春日入山寻访探胜的所见所闻。

上片,词人并未开门见山地道出自己看到的春日盛景,而是娓娓如话家常,表明了自己有酒则沽、随缘自适的想法。

“山才”两句意思是胜景在前,不料人倦思憩;雨来更添游兴,能意外地启人诗思。

下片,“携竹杖,更芒鞋”,营造出轻松而随意的氛围,为邂逅乡村春色做了不露痕迹的铺垫。

“朱朱”一句点出花儿鲜明的颜色和生气蓬勃、随处开放的特点。

结尾处写路遇回娘家省亲的女子,看到她春风满面,笑语盈盈,词人似乎受到了感染,心情也随之愉快起来。

全词用语清新自然,生活气息浓郁。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11分)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

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

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注]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注] 缱绻:

情意缠绵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风光”通常只能用秀丽、迷人来形容,与“紧急”搭配很是奇特,留春之意已引而未发。

紧补一句“三月俄三十”,此意则跃然纸上。

B.“拟欲留连计无及”两句写绿野中树木、花草都在为无计留春而伤感,直接表达出词人面对春天逝去的无奈。

C.上片写惜春刻意围绕“春”字,下片以“春宵”出之,是因为这才是春光的最后一霎,点睛点得恰是地方。

D.百花迎春,以凌寒独放的梅花为最早,谓“早到梅梢”,似嫌梅花开得还不够早,盼归急切,更见惜春感情的强烈。

E.下片词人无法留住春天,只能请画鼓向春天传递信息,盼春来年早到梅梢,形象地表现了词人盼春早归的急切心情,进一步抒发了强烈的惜春之意和爱春之情。

解析:

选BC B项,“直接表达”有误,应为“婉转表达”;C项,“刻意围绕”不正确,上片虽写惜春,但未着“春”字。

(2)词的上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

认真品读上片词句,准确把握所使用的表达技巧。

比如“烟愁露泣”既包含拟人手法,又是借景抒情。

参考答案:

①拟人。

“烟愁露泣”句中“愁”“泣”,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感情。

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绿野中树木含烟,花草滴露,词人借景表现留春不住的无奈和伤感。

③通感(或移就)。

借用于形容情势的“紧急”一词,渲染了春光转瞬即逝的紧迫气氛,用语新奇。

[诗歌鉴赏]

词的起句便奇突。

“风光”通常只能用秀丽、迷人来形容,与“紧急”搭配很是奇特,留春之意已引而未发。

紧补一句“三月俄三十”,此意则跃然纸上。

“拟欲留连计无及”,一方面把春天设想为远行者,另一方面又俨有送行者在焉。

“拟欲留连”者究竟是谁?

似是作者自谓,观下句则又似是“绿野”了。

暮春时节,红瘦绿肥,树木含烟,花草滴露,都似为无计留春而感伤呢。

过片即云“倩谁寄语春宵”。

“倩谁”?

——“城头画鼓轻敲”,此句似写春宵之境,同时也就是一个使者在自告奋勇。

“敲”上着一“轻”字,便带有微妙的感情色彩,恰是“缱绻”软语的态度。

“临歧”二字把“送别”的构思表现得更加明显。

最末一句即“临歧嘱咐”的“缱绻”情话:

“来年早到梅梢。

”不道眼前惜别之情,而说来年请早,言轻意重,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