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152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00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通用版酷练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五生态Word版含答案

第Ⅰ课时 基础自查——学生为主体·抓牢主干,以不变应万变

种 群

1.理清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填图)

2.辨析种群增长的两类曲线

(1)曲线分析:

(填表)

项目

“S”型曲线

“J”型曲线

前提条件

环境资源有限

环境资源无限

曲线模型

种群增长率曲线

种群增长速率曲线

有无K值

有K值

无K值

(2)“S”型曲线的解读和分析:

三图对比分析解读:

①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②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③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3)种群增长“S”型曲线中K/2的应用:

①资源开发与利用:

维持被开发和利用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处,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不影响种群再生。

②有害生物防治:

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处(若达到K/2处,可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1)可以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蛙卵的密度(×)

(2016·江苏卷,T10改编)

(2)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2015·四川卷,T3C)(×)

(3)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2015·江苏卷,T9A)(×)

(4)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2014·江苏卷,T5A)

(5)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2013·浙江卷,T4C)(×)

(6)样方法取样时应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

B.各个年龄段人数相等的人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出生率或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

D.迁入率和迁出率可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解析:

选A 种群的性别比例是指种群内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它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稳定型种群各个年龄段的个体数量适宜,而不是绝对相等;只要种群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其年龄组成就属于稳定型。

出生率或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2.有一位生物学家于1980年在一座小山上调查发现该处有700株白皮松,但到1990年再去调查时发现白皮松种群数量因死亡而减少了200株。

这不能说明(  )

A.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B.此处白皮松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500株

C.白皮松种群在调查期间的死亡率是28.6%

D.1980年时白皮松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是衰退型

解析:

选B 10年间白皮松种群数量发生了变化,说明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根据题干信息不能确定此处白皮松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500株;白皮松种群在调查期间的死亡率是200/700×100%≈28.6%;10年间白皮松种群数量减少了200株,说明1980年时白皮松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是衰退型。

3.如图表示某种大型鸟类迁入某岛屿后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4年比第5年的种群密度大

B.第1年至第7年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第5年至第6年,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气候的改变和传染病的发生会改变图中数据的大小

解析:

选D 由于第4年至第5年增长速率大于0,故第4年比第5年的种群密度小;第1年至第7年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所以第1年至第7年该种群数量不呈“J”型增长;第5年至第6年,种群增长速率仍然大于0,所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食物、天敌、气候、传染病等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1.辨析群落的四种关系、三种曲线和两种结构(填空)

(1)四种种间关系图示:

写出A、B、C、D四幅图中a与b的种间关系:

A.互利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2)三种种间关系曲线:

写出图1~3表示的种间关系:

图1:

互利共生, 图2:

捕食, 图3:

竞争。

(3)群落的两种结构比较: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象

分层现象

常呈镶嵌分布

决定因素

植物:

阳光

动物: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环境因素: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及光照强度不同

生物因素: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2.比较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填空)

类型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曾经有过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

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及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率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1)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2015·海南卷,T22B)

(2)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2015·江苏卷,T5D)(√)

(3)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4)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5)海岛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1.科研人员对一块小麦坡地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随机扫取小麦田的表层土样,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

B.调查小麦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

C.调查小麦田内物种的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工作

D.小麦长势一致的农田,其生物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

解析:

选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时,要采集小麦田表层及以下的土样;跳蝻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小麦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样方法;调查小麦田内物种的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工作;小麦田中小麦虽然长势一致,但其他生物会分布在不同的高度,存在垂直结构。

2.一块麦田弃耕多年后形成了灌木丛。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为森林

B.麦田中植物没有垂直结构,灌木丛中动物没有水平结构

C.灌木丛中物种丰富度常高于麦田,且这两个群落中可能存在相同的生物

D.麦田中小麦与某种杂草为竞争关系,灌木丛中蛇与青蛙存在捕食关系

解析:

选B 麦田弃耕多年后形成了灌木丛是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为森林。

麦田和灌木丛中生物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灌木丛中生物种类常多于麦田,故物种丰富度常高于麦田;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农田中的有些生物也可以在灌木丛中继续生活。

麦田中小麦与某种杂草为竞争关系,灌木丛中蛇与青蛙存在捕食关系。

3.如图表示不同群落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可以表示草原上狮子和猎豹之间的关系

B.图乙可以表示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的关系

C.图丙的三个种群一定形成一条食物链

D.甲、乙两图都表示生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解析:

选D 据图分析可知,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竞争、竞争和捕食关系。

草原上狮子和猎豹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白蚁以木材为食,但是它本身不能消化纤维素,必须依靠肠道内鞭毛虫分泌的消化纤维素的酶才能将纤维素分解,分解后的产物供双方利用,故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是互利共生关系。

图丙的三个种群可能是三个动物种群,而食物链中必须有生产者。

甲、乙两图都表示生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4.“烧芭”(焚烧芭蕉树)是一种传统的农耕文化,在巴西等热带国家盛行,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喷出的岩浆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甲地发生过“烧芭”现象,乙地发生过火山喷发现象,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的自然演替。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和乙地两个位置发生的自然演替类型相同

B.人为的干扰也不能使甲地恢复到焚烧前的地貌

C.苔藓会比地衣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的火山岩之上

D.随时间推移甲、乙两地生物多样性都逐渐增多

解析:

选D 甲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乙地进行的是初生演替,两地演替类型不同;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人为的干扰可使甲地恢复到焚烧前的地貌;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先驱物种是地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演替的趋势是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理清生态系统中三大类生物成分的作用

(1)生产者:

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消费者:

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分解者:

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

2.图解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1)输入某一级消费者的能量是同化量还是摄入量,要看该消费者是否有“→”指向粪便。

如图甲中箭头①指的是摄入量,因为有箭头③。

没有箭头③时,①代表的是同化量。

 

(2)综合甲、乙两图可知,从某一营养级发出的箭头可以是四个,也可以是五个。

图甲中①代表的能量(摄入量)=②+③+④+⑤+现存的兔子,可见图甲中“隐藏”了一个箭头。

图乙中W1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等于A1+B1+C1+D1(B1为现存的量)。

(3)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两种分法:

a.分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图乙中的A1)”和“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B1+C1+D1,即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而后一部分能量包括现存的生物体B1、流向分解者的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1。

b.分为“未被利用的(图乙中的B1)”和“被利用的(A1+C1+D1)”两部分。

(4)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理解碳循环及其过程(填空)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2)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①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4.把握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填空)

(1)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2014·江苏卷,T10C)(×)

(2)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2013·四川卷,T6B)(×)

(3)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而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4)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2014·江苏卷,T10D)(√)

(5)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

B.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C.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寄生动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解析:

选C 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处于不同的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寄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2.水稻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水稻、杂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细菌和真菌等。

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能量输入”的总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能量散失”主要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C.细菌和真菌位于该农田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

D.图中的“营养级”包括三个,食虫鸟所含有的能量最少

解析:

选C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图中“能量散失”主要是指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而能量金字塔中不存在分解者所含的能量;该生态系统包括三个营养级,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为水稻、杂草,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为食草昆虫,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为食虫鸟,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食虫鸟所含有的能量最少。

3.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甲→乙→丙

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⑤⑦

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

D.提高⑥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

选B 从图中看出,甲为分解者,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乙→丙;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⑤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和⑦消费者的呼吸作用;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也具有全球性;提高⑥过程使氧气消耗加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甲捕食物种乙,甲与乙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B.有些植物,如莴苣、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一定的信息素才能萌发

C.蚊子飞翔时发出的声音属于行为信息

D.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只能来自群落内的各种生物

解析:

选A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有些植物,如莴苣、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才能萌发,这是物理信息的应用,而信息素是指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蚊子飞翔时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

1.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1)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2)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2.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填空)

3.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三、三、四”

三个层次

基因多样性(同物种内)、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种价值

直接价值:

工业原料、药用、食用、文学艺术创作、旅游观赏、科学研究

间接价值:

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潜在价值:

目前尚不清楚的价值

四类保护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生物技术保护、法制保护

(1)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2015·江苏卷,T9C)(×)

(2)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自我调节能力丧失了(2013·海南卷,T29改编)(×)

(3)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一定存在反馈调节(2014·广东卷,T2改编)(√)

(4)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2012·江苏卷,T24B)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解析:

选C 负反馈调节既存在于群落内部,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2.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错误的解释是(  )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反相关

D.一般情况,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反相关

解析:

选B 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高表明物种丰富,动植物种类多,受到外界干扰时自我调节能力大,抵御外界的能力强,故a为抵抗力稳定性,且一旦被破坏,恢复原来状态的难度较大,b为恢复力稳定性。

3.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解析:

选B 复合菌剂中含多种微生物,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该菌剂中的微生物能降解农药,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农药被降解产生的无机物可进入农作物进行物质循环;土壤中有毒物质减少,则农田动物的种类增加,不同种动物之间的竞争增强,故害虫的数量会减少,导致其优势度降低;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细胞代谢需要基因控制合成的酶的催化,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秸秆种植蘑菇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生物多样性锐减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易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解析:

选D 使用秸秆种植蘑菇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课时作业]基础练,基稳才能楼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库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种群已进化成新物种

B.调查农田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C.呈“S”型增长的种群中,当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

D.迁出率大于迁入率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也可能增大

解析:

选D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蚜虫个体太小,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只是环境容纳量的一半;种群密度直接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的调节,因此迁出率大于迁入率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也可能增大。

2.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D.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解析:

选D 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3.如图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某农田中田鼠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该农田中的田鼠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B.t1、t3时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C.这段时间内该农田中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t3时开始进行田鼠防治的效果好于t1时进行防治的效果

解析:

选C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t2时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由题图可知,t1、t3时田鼠种群增长速率都大于0,故t1、t3时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这段时间内该农田中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变小,最终增长速率为0,因此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应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之前进行防治,t3开始进行田鼠防治太晚,最好在t1之前进行防治。

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互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个体数量变化曲线,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即乙捕食甲

B.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将持续增多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解析:

选A 从曲线可看出,乙曲线随着甲曲线的变化而变化,二者表现出捕食关系;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表现为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基因突变是由个体的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物种间的基因突变没有必然联系;甲、乙个体数长期稳定,但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没有改变。

5.下图是研究人员为净化水质在湖边建立的人工湿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体现了湿地群落的垂直结构

B.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湿地的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

C.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直接价值

D.各种植物分布区域不同不存在竞争关系

解析:

选B 图中人工种植的几种水生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因此体现的是湿地群落的水平结构;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间接价值;各种植物都消耗水中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故存在竞争关系。

6.下列有关实验的内容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相关操作

A

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先盖上盖玻片,再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

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选取该植物数目适中的若干样方,统计种群密度

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用目测估计法直接数出样地中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D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将少量多种生物放入密闭的广口瓶中,放在强光下

解析:

选A 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先盖上盖玻片,再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随机选取相同大小的样方,统计种群密度;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在制作小生态瓶时,将少量多种生物放入密闭的广口瓶中,并将其置于光线良好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7.

如图为某温带草原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五个营养级

B.鸟与蜘蛛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C.一只狐捕食一只兔后,兔同化的能量最多有20%流入狐体内

D.图示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解析:

选B 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昆虫→蜘蛛→蛙→蛇→鹰,共六个营养级;鸟与蜘蛛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被下一营养级各种群同化的能量之和占该营养级各种群同化能量的比值,而不是指相邻营养级的两个生物个体同化能量的比值;图示中的全部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因为缺少分解者。

8.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

B.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食草动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小型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不是流向大型食肉动物就是流向分解者

D.若大型食肉动物的数量减少,则食草动物的数量就会增多

解析:

选A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

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小型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最终有三个去向:

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在自身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大型食肉动物数量减少,小型食肉动物数量就会增加,而小型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会捕食更多的食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数量减少。

9.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生产者和乙构成食物链或食物网

B.①②④⑥⑦为CO2形式,③⑤为有机物形式

C.③④⑤⑥⑦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

D.经③流向乙的碳全部储存于乙体内的有机物中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