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407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7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docx

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

2017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高三化学期中复习题(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味剂和着色剂是食品添加剂,添加量越多越好

B.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适量摄入有利人体健康

C.维生素c在人体内有重要功能,维生素c不溶于水

D.钾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KCl

2.放射性元素钚(Pu)有20种放射性同位素,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94个中子

B.

互为同位素

C.

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分别含有146和147个质子

3.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0.1molNaHSO4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2NA

B.lL0.1mol•L﹣1的H2SO3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NA

C.7.8g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氢原子数为2NA

4.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

2:

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

2B.1:

4C.3:

4D.3:

2

5.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A.H+、Ag+、Cl﹣、SO

B.Mg2+、Al3+、OH﹣、SO

C.K+、Na+、Cl﹣、CO

D.NH

、MnO4﹣、Na+、NO

6.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

、Cu2+、Cl﹣、NO

B.K+、Na+、CO

、S2﹣

C.K+、Na+、CH3COO﹣、SO

D.Ba2+、Mg2+、HCO

、Cl﹣

7.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

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十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

A.BaCl2Na2CO3AgNO3盐酸

B.BaCl2Na2CO3盐酸AgNO3

C.Na2CO3盐酸AgNO3BaCl2

D.AgNO3盐酸BaCl2Na2CO3

8.NH3可消除NO的污染,反应方程式为:

6NO+4NH3=5N2+6H2O.现有NO与NH3的混合物共1mol充分反应,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1.4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3:

2

B.有0.6molNH3被氧化

C.生成还原产物2.8g

D.原混合气体中含氨气为0.2mol或0.7mol

9.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A.1:

1:

2B.2:

2:

1C.2:

3:

1D.4:

3:

2

10.铁的某种氧化物的组成可表示为FemOn,FemOn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没有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

18,则m、n的值分别为

A.4、5B.5、4C.3、4D.5、7

11.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方程式中H为+1价,O为﹣2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在反应中失电子

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1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12.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于危险化学用品柜中妥善保管。

B.取10mL该硫酸于烧杯中,再加18.4mL的水,可配得49%的硫酸

C.配制200mL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9.2mol/L

13..高压下氮气聚合生成高聚氮,其晶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个单键与其他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

已知晶体中N—N键的键能为160KJ/mol,而

的键能为942KJ/mol。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键能越大说明化学键越牢固,所构成的物质越稳定

B.高聚氮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C.该晶体中氮原子数与氮氮键数比为1:

3

D.高聚氮可以用作炸药

1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B.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C.已知2C(s)+2O2(g)=2CO2(g)△H=a,2C(s)+O2(g)=2CO(g)△H=b,则a>b

D.已知P(白磷,s)=P(红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15.短周期主族元素X,Y,A,B,C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图所示,A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A

Y

C

B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A<B<C<Y

B.A、B的氢化物的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HA<HB

C.X、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H2YO3<H2XO3

D.B、C简单离子的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B﹣<C2﹣

16.通过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各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砹(原子序数为85)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由KAt的水溶液制备砹的化学方程式为2KAt+Cl2===2KCl+At2

B.AgAt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C.相同条件下HAt比HI稳定

D.At元素位于第六周期

17.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起始浓度

c(H2)/mol·L-1

0.010

0.020

0.020

c(CO2)/mol·L-1

0.010

0.010

0.020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1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18.常温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H+的浓度为0.lmol/L

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可抑制HCO3﹣的水解,使c(HCO3﹣)增大

C.将任意量的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其混合溶液均存在:

C(Na+)+c(H+)=c(CH3COO﹣)+c(OH﹣)

D.Na2CO3溶液中:

c(Na+)>c(CO32﹣)>c(OH﹣)=c(HCO3﹣)>c(H+)

19.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

Ag+Cl﹣﹣e﹣=AgCl

B.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还原产物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等体积的20%的H2O2溶液和10%的H2O2溶液中分别滴加等体积的0.1mol•L—1FeCl3溶液和0.1mol•L—1CuCl2溶液,前者产生气泡快,这个实验充分证明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B.利用水解反应可以制取某些无机化合物如TiO2、SnO2等

C.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增大

D.室温下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21.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图: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反应中只有③属于氮的固定

22.在1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mol•L﹣1和1.5mol•L﹣1,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mol

B.反应后产生13.44LH2(标准状况)

C.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mol

D.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

23.大气中的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最新研究表明,离子晶体[N(CH3)4]2SO4(s)能与SO2进行如下可逆反应,使其可能成为绿色的SO2吸收剂:

[N(CH3)4]2SO4(s)+SO2(g)

[N(CH3)4]2S2O6(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CH3)4]+中只含共价键

B.该反应中,SO2作氧化剂

C.SO2漂白品红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D.每吸收标准状况下的SO211.2L,生成15.4g[N(CH3)4]2S2O6

24.已知Fe2+结合S2-的能力大于结合OH-的能力,而Al3+则正好相反。

在Fe2(SO4)3和

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KI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所得沉淀是

A.Al2S3、FeS和SB.Fe(OH)3和Al(OH)3

C.Fe2S3和Al(OH)3D.FeS、Al(OH)3和S

25.标准状况下,将体积为VL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倒扣在含有足量水的水槽中(如图所示),实验完毕后立即将烧瓶从水槽中取出,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最终会充满整个烧瓶

B.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mol·L-1

C.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7/22400ρ

D.所得溶液中,n(NH3·H2O)+n(NH4+)=V/22.4mol

26.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

(1)已知O3与KI溶液反应的生成物中有两种单质是  和  .

(2)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

已知:

O3的起始浓度为0.0216mol/L.

pH

t/min

T/℃

3.0

4.0

5.0

6.0

20

301

231

169

58

30

158

108

48

15

50

31

26

15

7

①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  .

②在30°C、pH=4.0条件下,O3的分解速率为  mol/(L•min).

③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  .(填字母代号)

a.40°C、pH=3.0b.10°C、pH=4.0c.30°C、pH=7.0

(3)O3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下图)电解稀硫酸制得.

①图中阴极为  (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  .

②若C处通入O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7.将氯碱工业与燃料电池联合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如图是该工艺的图示(电源及电极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物质X为  ,装置Ⅰ和Ⅱ中属于燃料电池的是  .

(3)装置Ⅰ中,NaOH溶液浓度m%  n%(填“>”或“<”).

(4)利用装置Ⅱ可获得10mol/L盐酸,该产品出口为  (填“A”或“B”),请说明理由 .

28.安徽省具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铜及其化合物的问题,

(1)请写出基态Cu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焰火中的绿色是铜的焰色,基态铜原子在灼烧时外围电子发生了而变为激发态。

(2)新型农药松脂酸铜具有低残留的特点,下图是松脂酸铜的结构简式

请分析1个松脂酸铜中π键的个数;加“*”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下图是某铜矿的晶胞图,请推算出此晶胞的化学式(以X表示某元素符号);与X等距离且最近的X原子个数为

X原子

Cu原子

(4)黄铜矿在冶炼的时候会产生副产品SO2,SO2分子的几何构型,比较第一电离能:

SO(填“>”或“<”)

(5)黄铜合金可以表示为Cu3Zn,为面心立方晶胞,晶体密度为8.5g/cm3,求晶胞的边长(只写计算式,不求结果)。

29.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木炭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探究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

设计装置如下(忽略装置中空气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1)组装好仪器后,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B中可以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    。

(3)装置D中除生成NaNO2外,还有另一种固态物质Y,Y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可以通过适当改进,不产生Y物质,请你提出改进方法:

           _。

(4)在酸性溶液中,NO可将MnO还原为Mn2+。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E装置中试剂X可以是________。

A.稀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稀硝酸 D.水

30.酸和醇的反应是制备酯类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

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冰醋酸

60

1.049

117.9℃

乙醇

46

0.79

78.9℃

乙酸乙酯

88

0.905

77℃

实验步骤:

①在一个大试管里注入乙醇3mL,冰醋酸2mL、浓硫酸2mL,连接装置。

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

把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5mL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方约2mm~3mm处,注意观察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的变化,待有透明的油状液体浮在液面上,取下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

振荡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静置,分层。

回答问题:

(1)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3)滴加药品的顺序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按上述装置制备的过程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①制得乙酸乙酯不多或根本没有

②收集得到的乙酸乙酯温度较高

③收集时因液面增长而发生倒吸

为了探究问题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药品用量和实验时间相同)

甲:

水温800C乙:

水温900C丙:

水温900C

装置

实验结果

几乎得不到油状的乙酸乙酯

油层较多,振荡后油状物基本不减少

油层较多,振荡后油状物质减少的较多

(4)请你帮组该小组同学分析,制备乙酸乙酯的关键问题是、。

(5)结合该反应的特点分析,还可以通过、等方式来提高乙酸的利用率和乙酸乙酯的产率。

(6)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该小组同学拟用如下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

仪器B为,

D为,E中所盛药品为,分离E中产品的操作为。

试卷答案

1.B

试题分析:

A.调味剂和着色剂是食品添加剂,添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B错误;B.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适量摄入有利人体健康,B正确;C.维生素c在人体内有重要功能,维生素c能溶于水,C错误;D.钾是常量元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D错误,答案选B。

2.B

考点:

核素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A.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B.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D.元素符号的左下角为质子数.

解答:

解:

A.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的中子数分别为146、147,故A错误;

B.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4,故C错误;

D.

质子数=94,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和同位素概念,注意概念的理解与把握,难度不大.

3.B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

A、NaHSO4晶体由1个钠离子和1个HSO4﹣构成;

B、亚硫酸是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

C、求出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过氧化钠中含1个过氧根来分析;

D、乙烯和丙烯均由CH2构成.

解答:

解:

A、NaHSO4晶体由1个钠离子和1个HSO4﹣构成,故0.1molNaHSO4中含0.1mol钠离子和0.1molHSO4﹣,即阳离子和阴离子共0.2NA个,故A正确;

B、亚硫酸是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氢离子的个数小于0.2NA个,故B错误;

C、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过氧化钠中含1个过氧根,故0.1mol过氧化钠中含0.1NA个阴离子,故C正确;

D、乙烯和丙烯均由CH2构成,故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有2NA个氢原子,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4.A

考点: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专题:

守恒法.

分析:

因为溶液呈电中性,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来计算.

解答:

解:

溶液中电荷守恒,也就是说所有正电的总数应该等于所有负电的总数,

即:

Na++3Al3+=Cl﹣+2SO42﹣(乘的系数就是它的电荷数),

设SO42﹣的离子个数为x,

所以3+3×2=1+2×x,

解得x=4,

所以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2:

4=1:

2.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5.C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能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解答:

解:

A.因Ag+、Cl﹣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Mg2+、Al3+分别与OH﹣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C正确;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MnO4﹣为紫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归纳常见离子的颜色,题目难度不大.

6.D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

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强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

A.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

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D.碳酸氢根离子能够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

解答:

解:

A.NH4+、Cu2+、Cl﹣、SO42﹣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错误;

B.K+、Na+、CO32﹣、S2﹣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错误;

C.K+、Na+、CH3COO﹣、SO4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错误;

D.Mg2+、HCO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HCO3﹣与氢离子反应,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

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A

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无机物的推断.

分析:

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乙+丁→无色气体,说明乙和丁中的一种是碳酸钠,一种是盐酸;甲、乙、丁都能和丙反应生成沉淀,能和另外三种物质生成沉淀的是硝酸银,则丙是硝酸银;甲+乙→沉淀,甲是氯化钡,则乙是碳酸钠,丁是盐酸,据此答题.

解答:

解:

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乙+丁→无色气体,说明乙和丁中的一种是碳酸钠,一种是盐酸;甲、乙、丁都能和丙反应生成沉淀,能和另外三种物质生成沉淀的是硝酸银,则丙是硝酸银;甲+乙→沉淀,甲是氯化钡,则乙是碳酸钠,丁是盐酸,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检验,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乙+丁→无色无味气体的转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8.D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反应的方程式为:

6NO+4NH3=5N2+6H2O,反应中N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0价,得电子,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失电子,根据化学方程式以及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g,利用讨论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

解答:

解:

6molNO还原得到3molN2,4molNH3氧化得到2molN2,两者相差1molN2,现相差1.4g,

=0.05mol,

相当于0.3molNO和0.2molNH3反应,

依题意NO和NH3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必有一种为过量,

所以有两种情况:

0.3molNO和0.7molNH3或0.2molNH3和0.8molNO.

A.气体有两种情况:

0.3molNO和0.7molNH3或0.2molNH3和0.8molNO,二者比值不是3:

2,故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有0.3molNO被还原,0.2molNH3被氧化,故B错误;

C.由N原子守恒可知,0.3molNO被还原,对应还原产物N2为0.15mol,其质量为0.15mol×28g/mol=4.2g,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混合气体中含氨气为0.2mol或0.7mo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9.B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氧气,反应过程中O由﹣2价转化为0价,而用过氧化氢制氧气,O则由﹣1价转化为0价.现要制得相同的O2,所以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