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544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docx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

语文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50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郑州市开展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全面展开,为了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我校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校体育组对周边中小学1600名同学每天进行的课余运动情况进行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图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调查结果。

(2)临近中考,小兰同学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学习,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劝说小兰参加课余活动,注意语言得体。

【答案】

(1)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解析】【分析】

(1)认真读中小学生课余运动情况调查统计图,可以看出在1600的调查对象中,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再20分钟以上的只有464人,有1008个人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这是一个劝说题,劝说的时候要有礼貌性的称呼,劝说的语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偏离话题,另外语言要得体。

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如:

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故答案为:

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⑵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图文转换类题综合性、技巧性较强,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相关数据或者要素,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最终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它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的要求,是中考题中的高频考点。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

2.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我国有许多鼓励人们自强不息的对联。

下面的对联就颂扬了这种精神,请你根据上联,选出正确的下联。

(   )

上联:

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下联:

________________

A. 十年寒窗苦读美梦成真                                       

B. 三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C. 脚踏实地瞩目千里栋梁                                       

D. 半生拼搏笑看世事沧桑

(2)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

已经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忙设计第三项。

活动一:

讲“励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

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

________

(3)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

请依据下面一段文字,写一句青春座右铭。

(字数不超过20字)

青春应立志为国。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答案】

(1)B

(2)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3)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解析】【分析】

(1)内容是向母校和辛勤的老师们表达为中考而战的信心和决心,所以,“一路”对“三载”,“风雨兼程”对“苦乐同享”,“磨砺意志”对“铸就辉煌”。

故选B。

(2)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前两项活动分别照应了“励志”“拼搏”,很明显第三个活动要以“奉献”为中心,再按前两个活动的格式设计即可。

前二者一个是“讲”,一个是“宣”,第三个可以是“看”,可以设定为:

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3)文字的前半句是对范仲淹事例的总结,他“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后半句是对邓稼先事例的总结,与范仲淹事迹和品格相对应,如“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

据此分析,可以拟写出座右铭。

故答案为:

⑴B;

⑵ 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⑶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点评】⑴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该考点考查频率较高,注意掌握;

⑵本题考查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

设计活动过程,一定要围绕主题设计,同时兼顾各项活动过程的层次性,同时注意名称设计与其它活动名称结构相近,如:

诵读、评论(动词)+风流人物+某方面特性,体现一种形式美;

⑶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3.最近,上海某校举办了“孝文化节”。

在盛大的仪式上,800多名学生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发,永作留念。

对这种做法众说纷纭,你怎么看?

并请说明理由。

(40字左右)。

【答案】支持观点。

学校通过盛大的仪式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使学生印象深刻,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解析】【分析】“孝文化节”盛大的仪式上,800多名学生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发,永作留念。

这次活动能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大力推行“孝文化”,应该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好机会。

应该是支持的态度,说出留有即可。

故答案为:

支持观点。

学校通过盛大的仪式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使学生印象深刻,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自2月18日在央视开播以来,被赞为文化清流节目的《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以声传情,享受文字魅力的理念也在观众中传播。

节目组还专门在一些城市设立了配备有专业录音和摄像设备的朗读亭,鼓励大家进去朗读心爱的文字。

近日,朗读亭来到了广州,从省立中山图书馆,到沙西步行街、广州购书中心、海心沙,朗读亭设在广州极具文化气质和羊城风情的地方,让路过的市民在小小的空间里独处,回想哪一段文字影响了生命的成长,表达感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________

(2)如果你来到了朗读亭,你会选择读什么?

仿照划线例句,写出相应的内容,使之构成排比。

选择是一个人生重塑的过程。

我读《我与地坛》:

身残志坚的史铁生,选择了坚强,我读《文化苦旅》:

风尘仆仆的余秋雨,选择了思考;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一个个选择,一次次阅读,不断完善和滋养我们的生命。

【答案】

(1)《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广泛关注,朗读亭落户广州。

(2)我读《史记》;惨受宫刑的司马迁;选择了坚持(或:

我读《东坡全集》;屡遭贬谪的苏轼;选择了乐观)

【解析】【分析】

(1)通读材料我们可以搜集到“《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朗读亭设在广州极具文化气质和羊城风情的地方”。

据此概括作答。

(2)在仿写时要注意把握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内容和合适的修辞手法。

仿照句式“我读……,……的某某,选择了……”,结合名著知识完成即可。

示例:

我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渴望光明的海伦•凯勒,选择了乐观。

我读《海底两万里》,勇于探险的尼摩船长,选择了无畏。

故答案为:

⑴《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广泛关注,朗读亭落户广州;

⑵我读《史记》;惨受宫刑的司马迁;选择了坚持(或:

我读《东坡全集》;屡遭贬谪的苏轼;选择了乐观)。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新闻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

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

具体方法是:

1.抓关键词语;2.关注重点;

⑵材料阅读即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简单地说,材料阅读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5.针对下面材料,请你任选角度,对这一事件发表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得体,100字左右。

10月28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公交车上,乘客刘某因错过目的地站要求停车,司机冉某以该处无公交车站拒绝。

刘某对司机大加指责,司机不断回头解释与争吵,乘客大多选择旁观不语,矛盾逐渐升级。

当车经过万州长江二桥时,刘某突然拿起手机两次砸向司机头部,司机冉某放开方向盘进行回击,双方开始殴打,最终导致车辆失控,与迎面的小轿车碰撞后冲出二桥护栏坠江,造成车上15个鲜活的生命在3秒内瞬间消逝。

【答案】略

【解析】【分析】针对不同的人分析评价。

对于刘某:

刘某不顾规则,强行要求停车。

要求没得到满足便辱骂和行动攻击,导致公交车失控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其行为已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以危险方法致多人死亡,触犯《刑法》。

生活中,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大灾难,而是我们不善自控的性情。

一个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在冲动的时候,都难以做出正确的抉择。

在涉及到公众及个人安全的关键时刻,一定要保持克制,不要激动,更不能做蠢事,不妨给自己一点空间和时间。

否则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对于司机:

在驾驶公交车途中,司机冉某与乘客争吵、互殴,为个人荣辱不顾全车乘员安危,其行为严重违反公交车驾驶员的职业规定,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并涉嫌违法。

作为司机要时刻将行车安全和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遵守交通法规,集中精力,不要分心。

行车过程中如遇乘客无理取闹,要保持冷静,牢记安全驾驶操作规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停车并报警。

切勿因一时冲动导致车辆失控发生悲剧。

对于乘客:

公交车上,全车人就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放任事态升级,当灾难来临时,谁都逃不掉。

特定环境下,沉默并不是金,该说不时不说不,该出手时不出手,沉默可能就是陪葬!

乘坐公交、客车外出,要遵守秩序,文明乘车。

发生坐过站等情况,请在下一站下车,切勿提出无理要求。

若遇个别乘客无理取闹、干扰司机安全驾驶,不要做“旁观者”,要联起手来,敢“管闲事”,及时制止闹事人员。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6.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为你读诗”是一个公众网络艺术平台,它用诗歌吟读的方式表达情感,推动诗歌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倡导诗意生活。

“为你读诗”希望通过海内外各领域知名人士参与读诗,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与诗歌结缘。

【任务一】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为亲友(或自己)读一首诗。

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的请求。

【任务二】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听到知名音乐人周杰伦读诗。

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向周杰伦发出邀请。

要求:

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示例一】任务一:

我是一个九年级的学生,即将离开我的母校,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很舍不得。

“为你读诗”是一个能很好地表达情感的网络平台,我想借助平台读一首诗,让他们听到我的声音,表达我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同学的爱,也给自己留一个纪念,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请求。

【示例二】任务二:

我是一个九年级的学生,“为你读诗”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给我带来了轻松和快乐。

我和我的同学都是周杰伦的忠实粉丝,想在平台上听到周杰伦的声音。

他的歌词常化用古典诗词,如果让他朗读诗歌,一定很有味道。

相信周杰伦读诗会让更多青年人走近诗歌,希望您能满足我的愿望,邀请他来为大家读诗。

【解析】【分析】

(1)“为你读诗”是一个公众网络艺术平台,宗旨是用诗歌吟读的方式表达情感,推动诗歌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倡导诗意生活。

拟写邮件紧扣这个宗旨,结合自己的学生身份,用词造句要仔细斟酌。

自己的情况:

我是一个九年级的学生,即将离开我的母校,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很舍不得。

提出具体地要求和想法:

我想借助平台读一首诗,让他们听到我的声音,表达我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同学的爱,也给自己留一个纪念,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请求。

(2)“为你读诗”希望通过海内外各领域知名人士参与读诗,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与诗歌结缘。

具体的想法和要求:

我和我的同学都是周杰伦的忠实粉丝,想在平台上听到周杰伦的声音。

他的歌词常化用古典诗词,如果让他朗读诗歌,一定很有味道。

相信周杰伦读诗会让更多青年人走近诗歌,希望您能满足我的愿望,邀请他来为大家读诗。

故答案为:

(1)【示例一】任务一:

我是一个九年级的学生,即将离开我的母校,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很舍不得。

“为你读诗”是一个能很好地表达情感的网络平台,我想借助平台读一首诗,让他们听到我的声音,表达我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同学的爱,也给自己留一个纪念,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请求。

(2)【示例二】任务二:

我是一个九年级的学生,“为你读诗”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给我带来了轻松和快乐。

我和我的同学都是周杰伦的忠实粉丝,想在平台上听到周杰伦的声音。

他的歌词常化用古典诗词,如果让他朗读诗歌,一定很有味道。

相信周杰伦读诗会让更多青年人走近诗歌,希望您能满足我的愿望,邀请他来为大家读诗。

【点评】

(1)本题考查针对具体要求拟写邮件。

答题时应注意,提取题目要求主要内容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办法和建议,内容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切合实际有可操作性。

(2)本题考查针对具体要求拟写邮件。

答题时应注意,要先阐明原因、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想法。

这样往往可以使人从实际出发,考虑你的建议的合理性,为采纳你的建议打下基础。

邮件内容的针对性要强,可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你的建议。

7.分析下面几句台词中蕴含的象征意味。

①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②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

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③男孩:

迷路了吧?

(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

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

【答案】①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世俗风气。

②隐含着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感情。

③“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

男孩的言外之意是老人的儿子永远记得自己的故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象征意义。

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

①老人活了一辈子,很多东西都看透了,他们对那些虚浮的东西已经不再在乎,他们更在乎的是实质性的东西。

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世俗风气。

②这句话并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而是隐含了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隐含着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感情。

③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由于“迷路”了。

这“迷路”是喻指感情的迷失、人生的迷失。

男孩的言外之意是老人的儿子永远记得自己的故乡。

故答案为:

①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世俗风气。

②隐含着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感情。

③“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

男孩的言外之意是老人的儿子永远记得自己的故乡。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象征意义。

答题时应注意,考虑是否使用某种修辞手法或者表现手法,具体做法有:

思考作者的真正表达意图,即剥去修饰,直达本质义,也可以叫做翻译句意;换种句式,如双否、反问变肯定;突破关键词语指出句子所蕴含的哲理;指出句子体现的作者倾向、态度。

8.浙中生态廊道·2019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赛将于4月21日在金东举行。

下图是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的标识。

作为东道主,请你向前来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朋友们介绍这个标识的构成及寓意。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不超过150字)

【答案】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来参加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赛。

这是我们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的标识。

背景是一座山,是我们金东的积道山。

中间穿行着一条绿道。

这条绿道恰似一个奔跑的人。

他挥动着双臂,朝着太阳,大步向前奔跑,展现出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勇往直前、永不止步的马拉松精神。

图画的下方有“金华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的字样及拼音。

【解析】【分析】介绍标识。

根据介绍对象。

选择“称呼语”。

介绍内容是重点是标识的构成要素。

注意标识的细节,每个构成要素所代表的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都要用简洁的语言介绍。

故答案为: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来参加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赛。

这是我们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的标识。

背景是一座山,是我们金东的积道山。

中间穿行着一条绿道。

这条绿道恰似一个奔跑的人。

他挥动着双臂,朝着太阳,大步向前奔跑,展现出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勇往直前、永不止步的马拉松精神。

图画的下方有“金华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的字样及拼音。

【点评】此题考查对海报图标主题含义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做此题时,首先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观察:

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

然后把观察所得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写下来即。

其次,还要注意可根据题干要求,思考图标所蕴含的核心含义并表达出来。

9.请仔细欣赏下面的邮票,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邮票内容及蕴含的寓意。

(要求:

不少于100字)

【答案】邮票的画面中是一只体态丰腴,面带微笑的猪妈妈和五只可爱的猪宝宝,其中三只宝宝正围绕在妈妈身边津津有味地喝着妈妈的乳汁,而另一只猪宝宝却在调皮地玩着妈妈的尾巴,似乎在对妈妈说:

“妈妈,妈妈,快跟我玩吧!

”还有一只憨憨地趴在妈妈的背上。

在画面的右方印有中国邮政和丁酉年的字样。

整幅画面洋溢着幸福快乐的气氛,寓意着家庭幸福,母慈子孝和乐融融的新年祝愿。

【解析】【分析】描述出邮票内容,先仔细观察邮票票面上的内容,可先观察主体画面的要素:

猪妈妈,五只猪宝宝及各自姿态的区别,然后观察次要画面(右方):

“中国邮政”“丁酉年”“CHINA”等字样。

题目要求用生动的语言,可以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等各种描写方法或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述。

分析画面的寓意,要结合生活现实和整个画面体现的氛围回答。

很明显这是一枚生肖邮票,一般在春节期间发行,自然代表的是一种新年祝福,结合画面洋溢的幸福快乐的气氛可知,是一种对家庭幸福、母慈子孝、家家能尽享天伦之乐的祝福。

故答案为:

邮票的画面中是一只体态丰腴,面带微笑的猪妈妈和五只可爱的猪宝宝,其中三只宝宝正围绕在妈妈身边津津有味地喝着妈妈的乳汁,而另一只猪宝宝却在调皮地玩着妈妈的尾巴,似乎在对妈妈说:

“妈妈,妈妈,快跟我玩吧!

”还有一只憨憨地趴在妈妈的背上。

在画面的右方印有中国邮政和丁酉年的字样。

整幅画面洋溢着幸福快乐的气氛,寓意着家庭幸福,母慈子孝和乐融融的新年祝愿。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注意此类题的答题要求和入手角度。

做此题首先要观察主体画面,注意画面的主要要素及其位置;其次要分析画面的寓意,最后要主要语言的生动、连贯、简洁。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近日,网民“山鹰加错”在微博中称,在游览腾冲北海湿地保护区时,一张鸟类图文介绍让人深感困感。

在对大斑啄木鸟的宣传材料中,“其他”一栏居然写着“全体可入药,有滋阴补虚、健骨、解毒的功效”;至于对其他珍稀鸟类的介绍中,也都写有“肉味鲜美,食用强身健体,可入药”的字样。

这条微博一经发出,便引起网民的热议——因为就保护区的定位而言,湿地保护区身负野生动物保护之责,其科普宣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人们认识动物,进而珍惜和保护动物;但是这种把科普变成了“食谱”,告知人们其味道如何鲜美,其营养如何丰富,让人顿生食欲的宣传方式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

这种“食谱式”的宣传方式实在有违保护区的宗旨。

你认为什么样的宣传材料更合适?

(不少于120字)

【答案】我认为宣传材料的拟写应该详细介绍动植物的原产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加上这是鸟类保护区,所以应该介绍这种鸟类现在的数量、以及现在的生态环境对此种鸟类的影响等。

而不应该介绍它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为这样会更加快此种鸟类的灭绝。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观点,从“介绍动植物的产地、特征、习性”等方面陈述理由,理由正确、充足即可。

故答案为:

我认为宣传材料的拟写应该详细介绍动植物的原产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加上这是鸟类保护区,所以应该介绍这种鸟类现在的数量、以及现在的生态环境对此种鸟类的影响等。

而不应该介绍它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为这样会更加快此种鸟类的灭绝。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类题属于展示个性与创新意识的题目。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1.某校8年1班的学生上街开展“在铭牌标语中学语文”的实践活动。

他们在一个药店看到了如下文字:

药店名:

“糖尿病专卖店”。

药店柱子左右两边写着宣传语,分别是:

“祛除糖尿病史”,“品味健康人生”。

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改正其中的错误,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答案】①错误一:

店名不对,应该为“糖尿病药品专卖店”。

理由是:

“糖尿病是一种病,怎么能专卖呢?

这是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②错误二:

右边宣传语不对,应该为:

“告别糖尿病史”。

理由:

动宾搭配不当,“祛除”不能是某种历史,只能是某种病症。

③错误三:

柱子上的宣传语贴反了,右边应该是“祛除糖尿病症”,左边“品味美好人生”。

【解析】【分析】①药店名“糖尿病专卖店”错误。

不能专卖店不能卖“糖尿病”,只能卖治疗“糖尿病”的药品。

所以应改为“糖尿病药品专卖店”。

②宣传语“祛除糖尿病史”“品味健康人生”有语病,动宾搭配不当。

“祛除”的应该是糖尿病症。

所以应改为“祛除糖尿病症”。

③对联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二声。

“祛除糖尿病症”的“症”为四声字,“品味美好人生”的“生”为阴平(一声)字。

所以“祛除糖尿病症”为上联,“品味美好人生”为下联。

按传统书写顺序,应该是先右后左。

所以“祛除糖尿病症”贴右边,“品味美好人生”贴左边。

故答案为:

①错误一:

店名不对,应该为“糖尿病药品专卖店”。

理由是:

“糖尿病是一种病,怎么能专卖呢?

这是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②错误二:

右边宣传语不对,应该为:

“告别糖尿病史”。

理由:

动宾搭配不当,“祛除”不能是某种历史,只能是某种病症。

③错误三:

柱子上的宣传语贴反了,右边应该是“祛除糖尿病症”,左边“品味美好人生”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还考查对联的常识。

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