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702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docx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

小学

学年度第1学期

 

劳技教案

 

年级六()

教师姓名

教学计划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2

熨衣服

1

3、4

布艺制作

1

5、6

学篆刻

1

7、8、

学篆刻

1

9、10

做西菜

1

11、12

包饺子

1

13、14

包饺子

1

15、16

彩绘泥塑

 

教学内容

熨衣服

课型

教学目标

1、了解电熨斗的特点和一般知识

2、了解所熨衣服的纤维特点

3、掌握熨烫衣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难点

熨烫衣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素材

教学时数

1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思考

(一)熨前准备

1、了解所熨衣物的纤维特性

2、了解熨烫的温度

3、在桌面上铺一层棉毯,再铺一块洁净的白布

4、准备干、湿两块布

教学思路:

先让学生看书,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再点评,总结。

(二)、熨烫过程

1、单衣服:

反过来熨反面

要压,不要拉来拉去

边喷水边熨

2、普通衣物:

晒半干时垫上干布熨

顺布纹熨

顺逢平行推动

(三)、熨焦衣物的处理

1、棉织品:

在焦处用盐面轻揉一下就可

2、丝织品:

用不苏打掺水调成糊状涂于焦处

(四)、注意事项

1、衣物干后才能熨烫

2、衣物有破洞时,先补后洗熨

3、一般的衣物,熨前不必晾干透

4、夏日,洗的不干净的或末干就收好的衣物,日久会出现小霉点,先放在含醋的水里涮洗干净,再熨一下,霉渍就可除去。

教学设想:

先让学生速读,找出需要回答的问题,最后教师再提问、总结、点评

 

 

教学内容

布艺制作

课型

教学目标

1、了解布的材质特征,感受材质的美,进而了解布艺感知布艺的艺术美感.

2、运用布料或成形的废旧衣物,通过折叠、填充、捆扎、缝制等方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装饰类或生活实用品),进而美化和装扮生活。

3、成认真细致的习惯,美化装扮生活的意识,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布艺以及布艺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布艺的美。

2、结合布的材质和衣物的形式美感,通过折叠、填充、捆扎、缝制等方法改变已有形态进行合理的想象,大胆的进行设计制作一件布艺品(装饰类或实用类)。

教学准备

ppt课件、玩偶、布艺作品

废旧的衣物、剪刀、针线、一些小饰品

教学时数

1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思考

一、玩一玩、看一看

1、玩一玩所带的布玩具,摸一摸所穿衣服与桌面或文件盒,感受布与其它材质的区别,体验布的柔性、伸缩性与表现质感。

2、说一说布在生活中的运用,

3、欣赏现代布艺在生活中的运用。

(课件展示,分为装饰类或实用类)

进而体验布艺的美感(色彩之美、形式之美、装饰之美)。

玩偶饰品类感受其设计中形体概括与夸张之美。

实用布艺类感受形式与样式、装饰之美,与生活的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二、变一变、想一想

1、展示用衣物制作的心形抱枕和用裙子制作的帽子。

猜怎么做的?

将作品一步步的折散开来演示给学生看,这过程中讲出方法:

填充、缝制,捆扎等方法。

除了能做抱枕外还能制作成什么?

引导学生对填充的形体进行想象,如:

动物牛头、布娃娃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创意。

2、欣赏布玩具实物,感受作品表现中的概括与夸张。

1)将小狗玩偶变成兔子

2)欣赏卡通章鱼玩偶,

3、展示用手套、袜子等材料

想一想,你会怎样去改变它们的形状?

巩固制作方法:

填充、捆扎、缝制,

引导学生对它进行想象,想象的过程中再次对形体进行改造,改变它们的形状。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创意和如何进行装饰与美化。

4、学生作品的欣赏。

三、试一试

用自己所带的材料制作一件布艺品。

四、评一评、说一说

1、学生作品观赏交流。

展示作品,自评与互评。

 

教学内容

学篆刻

课型

教学目标

1.了解印章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和印章的类型、用途、工具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2.学会研究、交流、展示、评价等自主学习方式;

3.掌握磨平印面、转印、镌刻、铃印等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

镌刻过程中的刀法

教学准备

篆刻刀,刻纸

教学时数

2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思考

1.研究性学习与操作性学习结合;

2.过程与方法结合;

3.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结合。

教学手段

板书、板图、教材图例分析,

教学过程:

1.操作步骤:

设计印稿——磨平印面——转印印稿——检查印稿——镌刻——铃印——修改,调整2.提出注意点:

(1)印稿设计布局要求体现:

横平竖直连斜曲,顶天立地布满格。

留边出气显神韵,冲边借边巧用格。

空空相等找匀称,疏密相兼是风格。

(2)刻印时候注意走刀不宜过快,防止划伤手指。

3.学生分小组操作。

4.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视、指导,总结问题,质疑。

5.展示学生作品。

6.学生自评、互评。

7.教师对整个印章篆刻学习与操作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填写学习评价表。

8.在掌握刻印基本技巧后,可以尝试刻朱文或其他肖形印。

 

 

教学内容

做西菜

课型

教学目标

1、学会做两种简单的西菜

2、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特点

3、认识中西饭菜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做沙司的技巧

教学准备

做沙司的材料

教学时数

1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思考

大家听说过西菜吗?

什么叫做西菜?

有谁吃过西菜吗?

西菜是流行于欧洲及北美洲一些国家的菜肴。

今天我们学做两款常见的西菜。

(二)学做沙司

1、主料:

色拉油

2、辅料:

西红柿酱、醋、盐、蒜泥、酸奶、熟蛋黄末

3、主辅料搅拌均匀即可备用

(三)学做炸洋葱沙拉

材料:

洋葱1/4个、芹菜1根、生菜叶2片、面粉1大匙、小番茄若干、油1/3杯。

调味料:

咖喱沙拉酱1份。

做法:

1、洋葱去皮,洗净,切薄片,放入碗中,撒上面粉拌匀备用。

2、将生菜叶片洗净,撕成小块,芹菜摘去叶片,撕去老筋,洗净,切丁,均放入盘中备用。

3、锅中倒入1/3杯油烧热,放入沾裹面粉的洋葱炸至表面呈金黄色,捞出,沥干油,盛入蔬菜盘中,淋上咖喱沙拉酱,拌匀即可食用。

特点:

香辛开胃

(四)学做什锦沙拉

主料:

嫩包菜、紫包菜各50克,小黄瓜1根,煮熟的嫩玉米粒一勺,小西红柿几个。

辅料:

沙司一大勺

制法:

1、各种原料洗净,沥干;包菜切片,紫包菜切丝,黄瓜西红柿切片放入盘中

2、加入熟玉米粒,倒入沙司拌匀即可。

特点:

酸甜爽滑

 

教学内容

5、包饺子

课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风族习惯,激发学生包饺子的兴趣,学会包饺子的方法。

2、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包饺子的技巧和怎样判断饺子是否煮熟。

教学准备

饺子皮和馅

教学时数

1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思考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俗话说:

“好吃不如饺子”,饺子味道鲜美,造型美观,是深得中华民族喜爱的食品,也是逢年过节、亲友聚会的美食,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包饺子会餐,将会增添无限的乐趣。

板书课题:

包饺子

(二)观看包饺子录像带

(三)学生跟录像学“包饺子”的具体方法

1、放馅儿:

在饺皮中间放适量的馅儿。

2、捏饺子:

将放了馅儿的饺皮托在手中,另一只手将饺皮折叠过来,盖住馅儿,沿皮对捏,来回2-3次,就成了饺子。

3、想一想:

你能包出其他样式美观的饺子吗?

4、教师提示:

捏饺皮时用力要柔韧,避免饺皮穿孔,馅儿外露;饺子包好后,应整齐地排放在容器上,并撒些干面粉。

(四)煮饺子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

1、下饺子:

锅里的水烧开后,把适量的生饺子轻轻放入,不要被水溅出烫伤。

然后用漏勺沿锅底轻轻翻动水饺,防止粘锅。

2、煮饺子:

待饺子全部浮在水面翻滚时,加少许冷水继续煮,让饺子熟透。

等饺子再次浮在水面翻滚时,即可用漏勺盛起来装在碗或盘里就餐了。

 

教学内容

6、彩绘泥塑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凤翔泥塑线条﹑色彩的装饰特点学习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运用吉祥图案装饰挂件。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讲解、分析、欣赏实物和图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艺术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讲解分析欣赏实物和图例,了解凤翔泥塑的分类和用色特点。

(2)教学难点:

用能代表吉祥如意的线条和颜色创作装饰十二生肖挂件。

教学准备

讲授法

教学时数

1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思考

一、组织教学,准备好各种用具

二、探究式导课

1、教师出示一块橡皮泥,让学生直观感受

教师出示一个奥运吉祥物泥娃娃,提出问题:

一块橡皮泥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可爱的泥娃娃?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形成初步结论。

(1)分组讨论:

橡皮泥如何变成一个泥娃娃?

(2)学生得出结论:

用团、揉、搓、捏、压、挖、堆塑等方法可以做成一个泥娃娃。

(3)欣赏民间泥塑制作过程(图片或课件),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人制作泥娃娃的方法,开拓思维。

(4)再分组讨论:

怎么样的泥娃娃才是最可爱的?

(5)形成初步结论:

如外形圆圆胖胖的,表情调皮、笑眯眯的,色彩醒目的等等。

(6)教师示范如何表现泥娃娃的笑脸,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欣赏感受,深入探究。

(1)交流欣赏师生收集的泥娃娃实物、图片或课件,开拓学生的思维。

(2)出示各种综合材料,以及各种如铅笔小棒等辅助工具,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

(1)创设情境:

如出示展示台,举办“泥娃娃的世界”展览会。

(2)学生分小组,自由创作自己心中可爱的泥娃娃。

教师个别辅导。

(3)学生上台陈列自己的泥娃娃作品,进行展览.

5、游戏、评价、交流,传递友谊。

三、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1)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换。

(2)鼓励学生互相赠送作品给好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