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788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原烟道制作方案.docx

原烟道制作方案

中石化南化公司连云港碱厂

动力车间烟气脱硫工程

 

原烟道制造安装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连云港碱厂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二月一十五日

 

目录

1.工程介绍3

2.编制依据3

3.进度计划3

4.主要施工方法3

5.主要吊装方案5

6.质量标准及要求5

7.强制性条文6

8.安全保证及文明施工7

9.施工准备8

1.工程介绍

1.1工程概况

连云港碱厂动力锅炉烟气脱硫项目,吸收塔系统安装工程因与电厂发电生产同步,所以在原钢烟道上放安装新烟道。

烟道的设计为4000mm×3000mm、3000mm×2000mm及若干变径。

选用50t和25t汽车吊进行吊装。

1.2施工地点:

原有烟道上方及部分新增区域内,制作在业主指定预制场地制作,焊接运至设计图纸划分区域内吊装、组合。

1.3工程特点

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烟道外形尺寸大,部分大件需在现场组合,焊接;吊装时应充分考虑相应的起吊机械,严禁超负荷起吊。

施工中高空对接焊接量范围大,施工时间较长,我们必须做好所有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允许有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2.编制依据

2.1连云港碱厂动力锅炉烟气脱硫项目烟囱制作安装图纸;

2.2《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417-2009;

2.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2.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L/T5417-2009;

2.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

3.进度计划

根据总体进度计划控制,本工程高空作业较多,施工较为困难。

受交叉施工场地使用的影响,该项目原烟道计划于2014年02月16日至03月27日共计40天工期安装完成。

4.主要施工方法

连云港碱厂动力锅炉烟气脱硫项目,烟道安装现场施工场地狭小,这给制作、水平运输吊装、安装带来了极大不便。

为便于制作、运输、吊装,烟道的制作方式为,在指定场地制作短节,依次进行吊装,在制定标高进行组对焊接。

4.1材料的清点与编号

4.1.1按计划采购的钢板,型钢必须保证三证齐全,为确保原材料质量应进行批量抽检,复检结果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4.1.2原材料运抵现场,应进行外观检查,规格、型号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4.1.3材料应分规格,分批号堆放,部分材料应入库保管,大型材料露天存放时,应用道木,条石垫平。

4.2临时烟道制作

4.2.1检查金属材料的外观,不得使用有重皮、凹坑、裂纹、严重腐蚀、伤痕等缺陷金属材料;检查钢板、型钢的规格、钢号等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材质合格证书。

4.2.2拼板:

采用V型对接坡口,钝边1~2mm。

拼接钢板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拼接的金属板材不得小于300-500mm或按设计规定;型钢不得小于500-800mm或按设计规定,拼接板要预留符合图纸要求的间隙。

2)拼接时,钢板要合理布置,避免十字交叉焊缝,拼接焊缝应错开300mm以上;并且拼接时应按图纸设计要求,保证焊透焊满。

型钢对接时,要求打制坡口,保证焊透焊满。

尽可能减少焊缝尺寸,以减少焊接变形。

3)合理用料,减少边角余量,使废料消耗控制在3~5%以内。

钢板铺好后做直角法找正,然后放样。

4.2.3放样:

1)在放样以前,必须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

核对图纸上构件的数量和安装尺寸,检查构件之间有无矛盾之处等。

图纸审核完后,还要进行装备和机具的准备工作。

2)放样时因焊接变形,切口余量等因素,在纵横方向尺寸要留有余量,以保证配件完工后尺寸达到图纸要求。

3)放样平台表面应平整、光洁,有凹凸现象的必须进行整修。

日常施工应注意保护放样平台,不得随意敲打、点焊或割炬长时间烘烤,同时放样平台要接地良好。

4.2.4下料切割:

按放样线进行切割,切割前应将钢板切割区域表面的铁锈、污油物等清理干净,切口表面要求平整,切口不得有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皮及铁屑等。

4.2.5烟道组合:

因临时烟囱采用原位定点焊接,为防止焊接变形,要采取合理组装,合理的焊接,刚性加固等手段来达到或减少焊接变形。

使配件表面凹凸度达到验收标准要求。

焊缝成型要求焊缝过度平缓,高低宽窄较均匀,接头良好,焊缝尺寸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咬边≤0.5mm,表面无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等,严密无渗漏,在预制好的组件上,依照图纸的部件号进行编号,再进行吊装作业。

4.2.6所有焊缝必须按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焊缝高度应符合要求。

4.2.7焊接组装完毕后应将内壁所有焊缝加强面凸出表面部分进行打磨,后将烟道内外杂物清理干净,临时加固件全部拆除。

5.主要吊装方案

安装的总原则是:

临时烟囱的安装以由下至上的原则进行安装。

在吊车负荷允许下尽可能在地面组合的件,应尽可能进行地面组装,以减少高空作业。

临时烟囱按照图纸设计,分为东段1-0至8-0、西段9-0至15-0,合计15个分段。

其中1-0,2-0,4-0,11-0,13-0,15-0均在地面制作完成,运输至吊装地点后使用25吨吊车空中组对焊接;5-0,6-0,8-0,9-0,10-0,12-0各分为2~3小段后,在指定地点使用25吨吊车空中组对焊接。

6.质量标准及要求

在本工程按项目制造管理法进行项目质量管理,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的安装质量第一责任人,并独立行使项目质量职责,质量负责人在项目经理授权范围内具体负责项目安装质量管理职责。

具体实施对项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并根据项目的质量策划,制定工程的质量控制计划,确保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对材料、设备检验、安装、交工验收每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实施质量监督控制,全面贯彻落实项目部对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要求,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期望。

6.1质量方针:

坚持质量第一,依靠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为顾客和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6.2质量目标

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符合图纸、规范要求,达到业主满意。

按GB/T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建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工程产品)的形式过程管理,争创“精品”工程。

6.3质量保证措施

6.3.1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层层把关落实到人,实现质量目标。

6.3.2辨识出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对施工人员培训及交底,以达到消除质量通病的目的。

6.3.3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质检和技术人员为首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6.3.4把好施工用料的质量关,所有采购和使用的板材、型材、焊材均有材质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报项目部和监理部核查。

6.3.5对所有进厂设备必须严格检查,对不符合规范的设备必须予以校正或更换后方可施工。

6.3.6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及有关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施工,施工中遇到设计及影响施工的问题要及时向技术员、施工员汇报处理,严禁私自更改设计。

6.3.7辨识出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对施工人员培训及交底,以达到消除质量通病的目的。

6.3.8施工中,每道工序应首先由班组自检合格后,方可向项目部提出请求检验,需要三级检验的由项目部向总包方申请有关人员进行检验,检查结果应作记录,并由授权人员签字确认。

6.3.9在上道工序未完成或必要的检验合格报告未确定前,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6.3.10对规定由业主(或其委托的另一方)参加的检测项目,应按事先确定的程序和时间,通知其派代表到场参加检测。

6.4验收质量及要求

6.4.1原烟道制作安装检验标准

1)矩形截面烟道组装公差:

外型尺寸预拼装后与大样对照检验方式,其偏移值为:

±3mm。

2)壁板内表面错边量不大于1mm,且内壁焊缝需要磨平。

直线度允差≤0.5L∕1000mm,且最大不应大于10mm。

3)安装标高偏差±20mm.,纵横位置偏差±30mm.。

6.4.2焊接的检验

1)按《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的要求进行焊接。

2)焊缝的外观检查应符合图纸设计规定和内衬母材制作要求。

焊缝表面应平整均匀,不得有裂纹、气孔、焊瘤、夹渣、弧坑等缺陷。

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度,成型良好。

3)所有需衬里的焊缝应连续满焊不得漏焊。

4)焊接采取双面焊,焊缝应保证在1-3mm,焊缝禁止塞钢筋、加扁铁,不准虚焊、漏焊。

焊口应平整光滑,严密不漏,焊渣、药皮清除干净。

7.强制性条文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1995

7.1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上一工序未经检查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隐蔽工程隐蔽前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签证。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1994

7.2各类管道应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如需修改设计或采用代用材料时,必须提请设计单位按有关制度办理。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7.3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

7.4除设计规定的冷拉焊口外,其余焊口应禁止强力对口,不允许利用热膨胀法对口。

7.5焊件经下料和坡口加工后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组对:

a)淬硬倾向较大的钢材,如经过热加工方法下料或坡口制备,加工后要经表面探伤检验合格;

b)坡口内及边缘20mm内母材无裂纹、重皮、坡口破损及毛刺等缺陷;

c)坡口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7.6焊件组对时一般应做到内壁(根部)齐平,如有错口,其错口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b)对接双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焊件厚度的10%,且不大于3mm

7.7对需做检验的隐蔽焊缝,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其他工序。

7.8焊口焊完后应进行清理,经自检合格后做出可追溯的永久性标识。

7.9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不允许进行其他项目检验;

8.安全保证及文明施工

1)加大教育力度,使职工了解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制度,熟知有关技能、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遵守职业道德,做到“三不伤害”。

增强劳动力监督,按安全实际情况执行作业。

2)用电系统采取“三相五线制”系统,实行“三级控制两极保护”的配电方式。

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制,严禁一闸多用。

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按要求做好接零或接地,与用电设备相关的钢平台、铁棚子、金属构架都必须做好接地,接地极应单独设置,与钢结构没有电气上的联系。

维护电工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

3)组织吊装班组人员进行吊装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合格后才允许其上岗作业,落实人员岗位和分工;要求每个上岗人员必须能够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特殊工种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

4)强化操作人员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吊装方案的技术要求和操作特点,并严格遵照执行。

5)吊装作业区域挂好警戒标志,围起隔离警戒绳,非吊装作业人员严禁进入吊装区域。

吊装操作人员严禁在起重物正下方操作或停留。

6)吊装人员必须佩带好安全帽、安全带、防滑胶鞋等安全防护用品,有心脏病,恐高症及其他易发疾病的人员不得安排吊装作业。

登高作业人员,必须先系安全带,后进行操作。

7)吊装前应逐个检查吊机、索具,确保其无破损,性能完好,满足使用要求。

挂接吊点,索具应规范,稍张紧力后应检查吊扣和索具的张紧状态,调整吊扣位置,防止吊装时产生打滑或变位,而造成重物突发性的晃动。

8)吊装重物离地面200mm时必须检查吊机刹车及吊机承重后的情况,确保吊机正常,才能继续进行起吊。

汽车吊吊装前,应全部伸出支腿,在承重地面上垫设钢制走道板,吊装前应预压各支腿支撑面,同时应调整垫板水平。

9)及时掌握天气情况,遇5级风以上的天气,严禁进行吊装作业。

10)汽车吊使用前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并出具使用许可证后,才可使用。

使用过程中,严禁超载吊装。

11)吊装过程中必须注意成品保护,吊装过程应平稳缓慢进行,并设置绳索拖拽重物,防止其晃动碰撞。

12)高处作业,必须配带安全带。

尽量避免交叉作业,不可避免时注意采取措施进行可靠隔离。

高处作业应从专设的通道到作业层;禁止随意抛掷物件。

13)在原烟道支架下方有电厂原有钢制烟道,利用脚手钢管、跳板搭设防护帐篷。

防止高空坠物。

9.施工准备

9.1人员准备及人员质量

9.1.1所有的施工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素质,对工程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树立“干精品工程,做一流队伍”的坚定信念。

9.1.2特殊工种必须有特殊工种合格证和上岗证,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9.1.3烟道工:

有烟道制作、安装经验的熟练技术工人;

9.1.4焊工:

取得合格证书的焊工;

9.1.5起重工:

能独立指挥,有丰富吊装经验及合格证书的技术工人;

9.1.6架子工:

能搭设各种特殊要求的脚手架,经验丰富且有合格证书的熟练工人;

9.1.7技术人员:

能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技术工作。

9.1.8所有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具有足够的施工经验。

9.1.9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体检合格后方可施工。

9.1.10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是在技术交底结束,人人签字后方可施工。

9.1.11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做到文明安全施工。

9.1.12所需的施工人员配备情况

序号

名称

数量

序号

名称

数量

1

专工

1人

5

起重工

1人

2

技术员

1人

6

架子工

3人

3

安全员

1人

7

焊工

10人

4

质检员

1人

8

铁工

6人

9.2技术准备

9.2.1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对各部分尺寸进行严格的校核。

9.2.2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进行安全、技术、质量交底,指导安全生产。

9.2.3特殊工种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持证上岗;施工人员仔细熟悉施工图、施工方案、相关规范,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施工人员要按图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技术人员,不得盲目施工。

9.2.4施工人员应按作业指导书及交底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变更施工方案。

9.2.5技术人员应将经过审批的设计修改和材料代用签证及时发放到施工班组。

9.3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的要求

施工中所需机械、工器具配备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

25t

1

租用

2

拖拉机

1

55拖拉机

3

半自动切割机

2

4

逆变焊机

ZX7-400STG

20

集中布置

5

CO2保护焊机

NBC-500

3

22KW

6

气割工具

10

7

手拉葫芦

1~10t

8

8

千斤顶

8~16T

2

9

钢丝绳

若干

此外,各施工点需配备磨光机、扳手、水平尺等常用小型工器具。

施工前对所使用的机械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机械安全可靠地运行。

施工中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9.4开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9.4.1施工前,对烟道下原有钢制烟道利用钢管搭设防护棚,防止施工时对原有烟道路造成破坏。

9.4.2准备施工场地,使材料,机具的布置合理、整齐。

9.4.3开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9.4.4施工图到达现场,并经会审与交底。

9.4.5施工现场道路通畅,施工现场场地平整,施工电源接通。

9.4.6设备已进入现场,施工材料计划已经落实。

9.4.7施工前,先检查作业环境,对安全防护措施验收合格,保证作业面安全。

9.4.8准备施工场地,使材料的堆放,机具的布置合理、整齐。

9.4.9施工劳力、施工管理人员已配备齐,且已进入施工现场,工机具、设备已到位。

9.4.10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安全、质量交底结束。

9.4.11施工现场的周围孔洞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之后方可施工。

9.4.12现场的道路必须畅通,施工现场必须配置一定的消防器材,且严禁挪作它用。

9.4.13安装现场应有水、电、照明等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