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8820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一段炉.docx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一段炉

 

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10万吨1,4丁二醇项目

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中国化学工程第九建设公司

2013年7月25日

目录

 

1.编制依据·····································第1页

2.工程概述及特点·······························第1页

3.施工工序·····································第1页

4.主要设施施工工艺·····························第2页

5.质量保证措施····························第3页

6.安全防护措施································第12页

7.文明施工管理································第13页

8.主要施工机具与措施用料·························第13页

9.JHA分析····································第14页

 

1.编制依据

1.1《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

1.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

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4《制氢转化炉施工技术规程》(GB50211-2004);

1.5《工业炉砌筑工程及验收规范》(SH3534-2001);

1.6《化学工业炉受压元件制造技术条件》(HG20545-92/HG/T2601-2000);

1.7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蒸汽转换炉装配图及设计说明。

2.工程概述及特点:

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1,4-丁二醇项目化工生产装置制氢装置蒸汽转换炉安装工程为本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炉管组件和对流段模块有制造商成片提供,所以要用到75t吊车吊装,并且高空安装组对的工作量较大,各工序间交叉作业较多,增加了工作难度并对安全工作的要求也相应增加。

在炉子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供货时间的影响,为保证一段炉的安装工期,不能按正常的施工程序安装部分设备,需根据设备到货时间进行调整安装施工程序,相应增加了施工难度。

3.第一阶段蒸汽转换炉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

到货材料验收

基础交接验收

主体钢结构安装

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蒸汽转换炉施工工序

转换炉管组件吊装及移至进辐射段内

炉顶结构及屋架支撑安装

辐射段侧墙板、地板安装

过渡段钢结构安装

对流段模块安装

集气管吊装

烟道安装

预热器安装

引风机安装

辐射段周边烟道及部件安装

交业主组织烘炉

工艺系统水压试验

引风机、预热器的烟道安装

 

4.主要施工工艺

4.1施工准备

4.1.1施工技术准备:

熟悉图纸,掌握钢结构组对的关键数据;编制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及工序交底,明确施工中的技术、质量等相关责任;

4.1.2施工场地准备:

1)施工现场具备施工条件;

2)蒸汽转换炉钢构件及其附属设备按照吊装次序调整摆放合理

4.1.3施工机具的准备:

施工用机械吊车的准备:

准备蒸汽转换炉模块及配件移位等吊装的吊车或机械;

准备模块焊接用的专用机械设备:

如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焊接设备。

4.1.4施工基础的准备

为设备高效,准确的一次安装到位,为此首先对土建基础进行检验,标高纵横向是否达到要求;

如果基础未达到图纸与设备要求要尽快与有关部门进行上报处理。

垫铁准备

A.垫铁应平整、无毛刺,相互接触的两块垫铁的接触面应光滑无翘动;

B.每组垫铁为一平二斜;

4)地脚螺栓检查

A.光杆部分不得有污垢;

B.螺母和螺栓应配合良好;

C.地脚螺栓的长度、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5)设备安装前准备工作

A.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或技术文件要求标定安装基准线及定位基准标记;

B.安装前检查设备的方位标记、重心标记及吊挂点,对不满足安装要求者,应予以补充;

C.核对设备地脚螺栓孔与基础预留螺栓孔的位置及尺寸;

4.2设备和材料验收

4.2.1一般规定

1)符合图纸和设计变更单的要求;

2)构件标识完整正确;

3)外观检测没有伤痕部位

4.2.2设备验收

1)验收时请成达、监理和我方供应部门等相关人员一起验收。

2)验收时要检查设备接管与开口的标高、方位是否按照设计图纸要求;

3)以及检查设备表面油漆是否完好(无明显划痕);

4)检查设备的无损检测报告、试压记录合格证等;

5)转换管组件中管子长度允许偏差为0-6mm,平直度允许偏差为1mm/1000mm,全长不得大于10mm;

6)转换管、猪尾管、上下集气管等重要组件表面不得有锈斑、划痕等缺陷;

7)检查设备完毕时要做好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5.质量保证措施及技术要求:

5.1施工进度及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1)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

2)根据施工计划的需要,编制合理的施工人员使用计划,科学组织,确保在施工的各个阶段现场充足的劳动力;

3)科学组织施工机具调迁,保证现场施工机具的需要;

4)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按照公司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5)加强职工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6)做好防风防雨措施,保证在小风小雨天气施工能够继续进行并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7)在风雨天气,合理的安排施工,进行一些不受风雨影响施工质量的工作,以减少因为风雨天气造成的工期损失;

8)合理地安排、协调各工种、工序之间的工作,减少工序、工种之间的等待时间;

9)严格控制工序交接质量,减少返工;

10)严格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安全无事故,将安全事故对工期的影响减小到零;

11)做好各项技术、安全的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对现场质量、安全要求有详细的了解;

5.2材料验收

1)设备应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表面或断面上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气泡、夹杂和分层。

表面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深度不应超过产品相应标准允许的壁厚的负偏差;

3)各类材料及配件应按材质、规格和型号分别验收和存放,并防止锈蚀和损伤;

4)钢结构用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严禁使用1受潮变质、药皮破损、焊芯生锈和油污未经清除的焊接材料。

5.3钢结构安装

1)建立钢结构工程安装质量保证体系,贯彻“质量至上”的思想,强化精品意识,严格按施工图施工,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三检一评”工作。

2)施工中要把好“三关”的控制,即:

原材料检验关、工序检查交接关、隐蔽工程验收关。

建立工序交接制度,不同工种的工序转交要经过质检员签字并办理工序交接手续,如组对交焊接、焊接交防腐等。

3)其他按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1,4-丁二醇项目钢结构施工方案进行

5.4吊装技术和质量要求

根据装置静设备实际布置情况,本着先里层设备后外层设备,先大型设备后中小型设备的吊装原则。

钢结构框架施工应从底层找正,安完设备后再进行下层。

从大型吊装机械的使用情况,设备安装顺序,及机械装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出发,科学合理地优化吊装方案,对大型设备及里层和周围的中型设备集中吊装,以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劳动效率。

为保证该方案的实施,以及为后续工作创造条件,特别要求供应部门提前预报设备到货日期,设备抵达现场后,应按方案规定的位置放置,避免二次搬运,确保一次吊装就位。

5.5转换管安装技术要求:

5.5.1转化管的吊装程序如下:

a、利用吊装吊耳及尾部吊耳将转化管组件吊至水平状态。

将支架上用于隔离的木块拆除;

b、利用吊装吊耳及尾部吊耳将转化管组件吊至垂直状态并通过使用吊装梁将钢丝绳挂到组件的安装吊耳上,将所有的运输临时支架拆除与安装支架(槽钢C200)分离;

c、吊装转化管组件至设计位置;

d、组件的底部安装支架可以等到弹簧吊架到货并安装、将组件悬吊后拆除;注意在拆除所有运输支架及安装支架使不得使用气割,以防止伤害转化管

5.5.2、转化管组件的吊装顺序为:

中间组件吊装—移动中间组件至设计位置—两端组件吊装就位,吊装时用25t吊车大小吊钩同时吊转换管两端离地,在起吊大钩立吊转换管就位与设计位置

5.5.3、因为转化管中间从炉顶预留的两边组件吊装位置吊装进辐射段炉膛内,吊进炉膛内后用两个导链牵引底部的临时支撑,同时上部用导链将炉管牵引至垂直状态避免与炉顶烟道相碰撞,将转化管中间组件缓慢移动至设计位置。

5.5.4、使用弹簧吊架悬吊转化管组件,使弹簧的刻度标尺面对操作走道平台,按照转化炉辐射段组件调整平衡程序中的有关要求对辐射段转化管组件进行调整、平衡、组对,调整时先从中间1/3部分组件开始调整,中间部分调整完成后再调整两端的1/3部分组件。

5.5.5技术要求

1)上下猪尾管与转换管和集气管接头的焊接,带现场转换管,集气管安装就绪后进行,焊接时要保证猪尾管端面与接头界面的间隙及同心度;

2)焊接采用电焊,焊条牌号为:

Incoloy800H之间为Inconel82焊丝(氩气保护焊),Incoloy800H与HP-Nb-MOD之间采用ENiCrMo-3(镍铬钼)焊条或ERiCrMo-3(镍铬钼)焊丝(氩弧焊);1Cr19Ni9以及Incoloy800H之间采用镍基焊丝inconel82氩气保护焊,16Mnlll同16Mnlll同1Cr19Ni9之间采用A302焊条;(具体要求按施工图纸选择)

3)现场焊完后作气密性试验,上集气管,上猪尾管,转换管,下猪尾管,下集气管(将上集气管进口和下集气管出口用盲板堵死)全部猪焊后,进行3.58Pa(G)气密性试验。

4)所有对接焊缝100%射线探伤,符合JB/T4730-2005,AB级,Ⅱ级合格。

所有角焊缝100%液体渗透检查符合JB/T4730-2005Ⅰ级合格;

5)组焊成转换管的管段数不应超过4段,转换管与法兰等组焊后一7.25MPa进行水压试验,维持该压力30分钟。

5.6集气管安装要求

1)焊接采用氩弧焊,采用合金成分与母材相当的焊丝;

2)管段数不超过俩段,管子的对接焊缝要求100%的射线探伤,合格级别:

JB/T4730-2005GⅡ级(AB级)

3)水压试验压力为:

未开孔前28,。

13MPa,组焊管件后13.8MPa。

水压试压完成后装上端部绝热堵头(组合件1-7-9、1-7-19、1-7-20、1-7-21)

5.7辐射段顶部低NOX气体燃烧器安装:

1)安装前检查:

A、各组件应无损坏、无严重变形,调风机构应调节灵活;

B、软管接头或法兰密封面应无碰撞损坏;

C、火盆砖个菱角应无大于6mm损伤;

D、燃气枪喷头应无松动或堵塞;

2)燃烧体的安装:

①安装前应先砌筑火盆砖。

砌筑时,火盆砖与火盆砖地板、火盆砖与火盆砖之间均应先涂均高温耐火胶,其厚度不超过2mm(泥缝),同时将火盆砖缺损处用胶补平,并注意:

A、高温耐火胶泥按专门规定配制(用户自备);

B、砌筑后,泥缝处胶泥应抹平;

C、连接板与筒体连接处应填有耐热纤维(用户自备),保证连接处不漏空气;

D、连接板与火盆砖连接处用填有耐热纤维(用户自备)

3)燃烧体主体的安装:

将筒体吊起,使筒体上的螺栓孔与连接角钢上的螺栓口对齐,调整合适后用螺栓螺母将燃烧器面板与炉顶连接好(接合面应加橡胶石棉板或石棉带密封)。

4)清理

待炉顶保温棉、火砖盆全部砌筑完成后,应将掉入火盆砖型腔内及燃烧筒体内所有杂物清理干净;

5)燃气枪的安装应以墙上刻线为准,其他均按常规进行安装;

6)连接金属软管:

A、先在进燃烧器燃料气管线上的适当位置焊接三通(应保证焊接处不漏气,且要求接上金属软管后,金属软管能保持正确的弯曲状态;

B、用JR25L1-1200金属软管将主辅气枪与燃料气管线上M36*1.5接头相互连接拧紧。

5.8辐射段烟道低NOX个气体燃烧器安装:

1)安装前检查:

A、各组件应无损坏、无严重变形,调风机构应调节灵活;

B、软管接头或法兰密封面应无碰撞损坏;

C、火盆砖个菱角应无大于6mm损伤;

D、燃气枪喷头应无松动或堵塞;

2)燃烧体的安装:

①安装前应先砌筑火盆砖。

砌筑时,火盆砖与火盆砖地板、火盆砖与火盆砖之间均应先涂均高温耐火胶,其厚度不超过2mm(泥缝),同时将火盆砖缺损处用胶补平,并注意:

A、高温耐火胶泥按专门规定配制;

B、砌筑后,泥缝处胶泥应抹平;

C、连接板与筒体连接处应填有耐热纤维,保证连接处不漏空气;

D、连接板与火盆砖连接处用填有耐热纤维

3)燃烧体主体的安装:

将筒体吊起,使筒体上的螺栓孔与连接角钢上的螺栓口对齐,调整合适后用螺栓螺母将燃烧器面板与炉顶连接好(接合面应加橡胶石棉板或石棉带密封)。

4)清理

待炉顶保温棉、火砖盆全部砌筑完成后,应将掉入火盆砖型腔内及燃烧筒体内所有杂物清理干净;

5)燃气枪的安装应以墙上刻线为准,其他均按常规进行安装;

6)连接金属软管:

A、先在进燃烧器燃料气管线上的适当位置焊接三通和M16*1.5接头(应保证焊接处不漏气,且要求接上金属软管后,金属软管能保持正确的弯曲状态;)

B、用JR25L1-1200金属软管将主辅气枪与燃料气管线上M36*1.5接头相互连接拧紧。

C、用JR25L1-1200金属软管将长明灯与燃烧气管线上M16*1.5接头相互连接且拧紧。

5.9焊接及焊接检验:

(1一段转化炉中各处焊缝的焊接及检验按照本要求进行;(其特殊要求见施工图纸)

(2钢结构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承受压力的管道系统焊接采用氩弧焊或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

(3辐射段工艺系统焊接工作量及焊接材料选用参见辐射段工艺系统焊接工作量及焊接材料选用一览表;

(4参加焊接施工的焊工持证上岗.

(5焊接工作开始前,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工作,按照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规程(WPS),并将焊接工艺规程发放给对应的的施焊焊工;

(6焊接前将坡口表面及两侧25mm以内的油污、铁锈等杂物清理干净;

(7焊接前,焊工要检查坡口的组对质量,组对质量不合格的坡口,焊工拒绝焊接;

(8焊接时在焊道内引弧,不得在母材上引弧或试电流;

(9焊接工艺严格地按照焊接工艺规程执行,焊工不得私自修改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参数;

(10一道焊缝应一次连续完成焊接工作,如因特殊原因中断焊接,下次开始焊接前要仔细检查原来的焊道是否出现裂纹,如出现裂纹,处理完毕后方能进行焊接工作;

(11焊接环境:

当现场出现以下情况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如采取的防护措施仍然不能使焊接环境满足要求时,需停止现场施焊工作;

、手工电弧焊时风速大于8m/s,氩电联焊时风速大于2m/s;

、下雨或环境湿度大于90%;

(12焊接结束后将焊缝表面的的药皮、焊渣、飞溅清理干净,进行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要求焊缝外观成型良好,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弧坑等缺陷。

(13焊缝表面检验合格后进行无损检测,现场焊接的所有对接焊缝按照图纸要求进行X射线探伤,所有的角焊缝及对接焊缝进行液体渗透探伤,无损探伤方法及评定执行ASME第Ⅷ卷第一部分中的相关规定;

(14焊缝返修:

现场无损检测发现有不合格缺陷的位置需进行返修,返修后重新检测至合格为止,如果焊缝同一部位返修次数超过两次,需制订专门的焊缝返修工艺并报业主、监理及KBR批准;

(15猪尾管INCOLOY800合金材料焊接注意事项(厂家焊接):

因为炉子的猪尾管等部件选用的是耐高温、耐腐蚀的INCOLOY800类Ni合金,属固熔强化型合金,因为Ni元素的含量较高,使得合金的焊接热裂纹敏感性很高,为避免焊接热裂纹的出现,在确定焊接工艺规程时选用较小的焊接电流,较大的焊接速度以减小焊接线能量,再焊接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在150摄氏度以下,在上一层焊道焊接结束后冷却之规定的温度内再进行下一层焊道的焊接。

(16一段转化炉焊接充氩保护:

按照焊接要求,在炉子工艺系统的焊接时,对于INCOLOY800镍合金、不锈钢及合金钢的焊接,为减少合金元素的烧损,需要进行管道内部冲高纯度氩气的保护措施,因为在安装结束后炉管系统内不允许进水,业主不同意使用焊口两端贴可溶纸的方法冲氩保护,经与业主商议,准备采用系统冲氩的办法进行冲氩保护,即将所有的工艺系统焊口组对完毕后焊口用透明胶带封闭,系统冲氩气置换,置换合格后开始焊接工作,焊接过程中继续往系统中冲氩气,以保证内部的氩其纯度.

5.10焊接材料的管理:

(1焊接材料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选用;

(2焊接材料进入焊条二级库储存、保管,焊接材料入库前要做好焊接材料入库登记;

(3焊材入库后,先存放在待检区,核对焊材包装上的型号、牌号、规格等是否与质量保证书一致,焊材的外观不得存在药皮破损、药皮变色,受潮、焊芯锈蚀等情况,检验合格后的焊材方能进入合格区待用;

(4焊材二级库内装好温度计及干湿度计,每天按照焊材库温湿度记录表标中要求记录库内温度及湿度,对库内出现的温度、湿度超差及时进行调整(通过红外线加热灯及换气扇进行调整),要保证相对湿度不得大于60%;

(5焊材二级库内的焊条分种类、牌号、规格摆放并做出明显的标记;

a.焊条二级库内设置多层焊材架,架子底层离地面高度不小于300mm,

b.焊材摆放时离墙距离不得小于300mm;

c.焊条二级库内不得存放有害气体、腐蚀性介质及其它杂物;

d.焊材管理人员定期察看所保管的焊材有无受潮、污损等情况发生,并对各类焊材的品种、规格与出入库量进行核对,防止焊材错存、错发、错用;

e.焊材存放期间,焊材管理人员如发现焊材质量问题,立即报材料责任师进行处理;

(6焊条烘烤发放:

a.焊条使用前必须进行烘烤;

b.焊条烘烤温度、保温时间按照焊条说明书上的标准执行;

c.焊条烘烤时要分层堆放且每层焊条堆放不得超过隔层高度的2/3以避免烘烤使受热不匀和潮气不易排出;

d.不同烘烤温度的焊材不应在同一烘烤箱内烘烤,同一烘烤温度的不同牌号、规格的焊材在同一烘烤箱内烘烤时要分开放置,并标记,不得混淆;

e.禁止将焊条突然放到高温的烘烤箱内,或从高温的烘烤箱内突然取出冷却,防止焊条骤冷骤热而产生药皮开裂脱落现象,焊条进入烘烤箱内时箱内温度不得超过100摄氏度,烘烤后的焊条随烘烤箱冷却到100至200摄氏度移入保温箱内存放;

f.焊条烘烤时的升温及降温速度均不得大于200摄氏度每小时;

经烘烤合格但未使用的焊条,如其温度已降至100度以下或离开保温箱已超过4小时,下次使用前要重新烘烤,同一焊条烘烤不得超过2次;

f.焊条的烘烤发放工作由专人进行并填写好焊条烘烤、发放记录,并定期将焊条烘烤发放记录交质量检查员审核;

5.11风机安装

1)风机安装程序:

基础验收处理底座安装下板壳体就位

风机下半壳体在地面上组装

风机下半轴承座及轴承安装就位风机转子组件安装就位

风机上半壳体在地面上组装

机组轴对中调整附属管道及风管安装风机单体试运转机组最终轴对中

5.10.1基础验收处理:

1)复测基础尺寸与设计图纸,检查风机进出口的相对尺寸及机组中心位置是否正确;

2)为保证基础二次灌浆质量,将基础二次灌浆表面凿出麻面,二次灌浆层的高度在40mm至50mm之间;

5.10.2在基础上放置临时垫铁,每两个地脚螺栓之间放置一组临时垫铁,机组的公用底座就位,底座由四部分组成,在地面上组装完成后吊装就位,通过临时垫铁调整底座水平度到0.10mm/m范围内,;

5.10.3地脚螺栓灌浆:

灌浆时注意要将地脚螺栓孔内捣实,注意不能将地脚螺栓捣动影响机组的水平度及找正状态;

5.10.4正式垫铁安装,垫铁在地脚螺栓灌浆时采用压浆法安装就位,每个地脚螺栓两侧各布置一组垫铁.垫铁间要接触良好,斜垫铁下面要放置平垫铁.

5.10.5风机的下半壳体在地面上组对完毕后吊装就位;

5.10.6将下半轴承座安装就位,在轴承座安装前将油封盖拆除,防止在安装过程中损坏;

5.10.7风机转子安装就位,因为风机进口连接接头是一个整体,在转子安装就位之前需将进口接头套到转子上;

5.10.8在转子穿透壳体的两个位置测量转子与壳体之间的间隙,确认转子与下半壳体之间的间隙一致并手动盘车确认转子与下半壳体之间不相碰;

5.10.9用百分表检查转子与轴承座之间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小于D*0.07/100mm;

5.10.10上半轴承座安装就位;

5.10.11初次轴对中,采用三表法找正,允许偏差:

径向0.30mm,轴间距0.60mm,轴向0.14mm;

5.10.12将风机的进口接头固定到下半壳体上,通过测量进口接头与转子之间的径向间隙G1及轴向间隙G2调整进口接头的正确位置,径向及轴向间隙允许范围如下:

G1允许范围如下简图所示;

G2允许范围为28-45.5mm;

5.10.13风机上半壳体安装就位,调整与转子的轴向及径向间隙,要求与下半壳体相同;

5.10.14通过垫铁调整机组的水平度,允许偏差0.05mm/m,紧固地脚螺栓并复测机组的水平度、对中情况,安装风机的进出口管道,检查水平度及对中情况,进出口管道不得给机组添加外力;管道安装完毕后将垫铁点焊;

5.12水压试验

1)各组模块焊接后达到整起水压试验,1、2组达到4.58mpa,3、4组达到5.46mpa,5、6组达到5.78mpa

2)液压试验要求

A.液体压力试验应用洁净水。

B.液压试验应保持环境温度5℃以上,否则应将试验用水加温,管道保温;管道试压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

C.因试验压力不同或其它原因不能参与系统试压的管道与设备、应加盲板隔离,并有明显标记;

D.液体压力试验时,先排净系统内的空气,升压应缓慢的进行,达到试验压力(设计压力的1.5倍)后,停压10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力,停压30分钟,检查不降压,无泄漏和变形为合格。

试验过程中若有泄漏,不得带压修理。

缺陷消除后,再重新试验。

系统试压合格后,应缓慢降压,试验介质应排放在室外合适地点,应排净液体,及时填写压力试验记录,拆除临时盲板。

5)各组连接密封紧固,按照对称方式,先从中间开始(上下左右)逐渐紧

同时紧固力度均匀。

6安全防护措施

6.1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和业主/总承包单位/地方政府的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并接受监督检查,入场前需进行安全教育,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作业时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6.1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除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及规定以外,还必须遵守现场的临时规定。

6.2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员的监督,安全人员有权制止一切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必要时可强令其停止作业。

6.3交叉作业当中应注意高空有无坠物,以免砸伤。

6.4现场的起重吊装作业设临时警戒线和警示标志,禁止行人和车辆通行,应设置吊装安全警戒区,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6.5施工现场拉运、吊装等工作要有专人指挥和明确的施工方法。

指挥人员、作业人员都应站于吊物下方2米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