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936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docx

压力管道专项应急预案

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压力管道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和作用

为了提高应急处理压力管道事故的能力,迅速、妥善地处理好压力管道事故,防止压力管道事故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压力管道事故的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第4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33942-2017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TSG03-2015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08-2017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2016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

《特种设备目录》质检总局2014年第114号

1.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新疆天雨煤化集团有限公司各装置压力管道事故。

1.4工作原则

压力管道事故应急处理要坚持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公司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1为了便于指挥、协调各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行动,XXXX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安环处。

总指挥:

(副总经理)

职责:

负责全面指挥公司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

(总经理助理)

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救援具体工作。

向总指挥提出救援过程中生产运行方面应考虑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抢险救援组:

职责:

负责抢救现场伤员,疏散现场周围人员,负责紧急状态下对紧急事故的控制、处理、设备抢修作业及恢复生产的检修作业。

信息联络善后工作组:

职责:

负责与110、120、119报警联络以及社会救援人员的接待、车辆的引导以及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及家属的稳定工作,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受伤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后勤保障组:

职责:

保证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器材和通讯工具畅通,保证所需的交通工具,以便及时运送人员和救援物资。

安全警戒组:

职责:

布置安全警戒、保持现场井然秩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医疗救护组:

职责:

组织现场抢救伤员,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械进入指定地点,指挥医务人员对伤者进行初步治疗与抢救,并协助医疗救援单位工作,办理伤员住院治疗手续。

2.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3、预防与预警

3.1定期检验:

定期用肥皂水喷在焊口、管道接口处、各类球阀接口处检查是否有气体泄漏:

定期压力表是否工作正常、安全阀要定期拿到特种设备检验所检验。

3.2现场监察:

操作工要禁止在车间吸烟或者携带引火物品:

要穿防静电的软橡胶底鞋;其他无关人员禁止进入车间。

3.3常见故障及事故处置方案

3.3.1超压超温

a处置方法: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管道系统的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b处置步骤:

1.压力管道操作人员按工艺规程,操作相应阀门及排放装置,调整压力和温度降到允许范围内并及时汇报;

2.立即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消除隐患;

3.超压和超温情况有可能会影响相关设备安全使用的,应立即继续降压、直至停车;

4.检查超压、超温所涉及的管道系统受压元件、相关设备系统、安全附件是否正常;

5.详细记录超压情况及处理情况。

3.3.2管道安全附件动作

a处置方法: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管道系统的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b处置步骤:

1.压力管道操作人员立即观察管道系统压力、温度等运行参数,并按工艺规程,操作相应阀门及排放装置进行调整;

2.原因不明或安全阀起跳后不能正常回座时,应立即降压、直至停车;并立即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消除隐患;

3.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应注意检查有无介质排放或泄漏到周围环境大气中;若有,则执行“管道泄漏处理方法”;

4.安全阀起跳后正常回座的,应检查安全附件是否完好;安全阀起跳后不能正常回座的,应重新进行校验;

5.检查所涉及的管道系统受压元件、相关设备系统、安全附件是否正常。

3.3.3管道泄漏

a处置步骤:

1.压力管道操作人员按工艺规程,操作相应阀门和控制系统,立即降压停车;

2.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打急救电话,救助伤员;如有火情,立即通报119火警电话;

3.切断受影响电源,介质泄漏区域严禁明火和金属物品的撞击等,防止泄漏的易燃易爆介质燃爆;

4.做好消防和防毒准备,同时,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对介质泄漏周围区域进行人员疏散;

5.封闭泄漏现场、设置安全警戒线;

6.人员对泄漏部位进行处理,将泄漏部分与周围相连系统断开,将管道系统内介质倒入备用容器或进行相关处理;

7.查明泄漏原因,紧急情况下可以进行带压堵漏。

8.应注意泄漏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妥善处理或者排放,重大泄漏应及时向公众公布,必要时作好疏散工作。

b处置方法: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系统的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4.按相关规程要求,按期进行压力管道的在线检验,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3.3.4异常振动

a处置方法:

1.严格工艺纪律,避免操作参数的异常波动;

2.加强巡检,检查管道系统支吊件完好程度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b处置步骤:

1.压力管道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确认振动源,并予以消除;

2.有可能造成管线损伤的,应停车检测。

3.3.5其它:

(如管道或支吊架突发变形、失稳等)

a处置方法: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系统的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4.按相关规程要求,按期进行压力管道的在线检验,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5.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管道、支吊架的变形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b处置步骤:

1.压力管道操作人员按工艺规程,操作相应阀门和控制系统,立即降压停车;

2.立即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消除隐患;

3.检查所涉及的管道系统受压元件、相关设备系统、安全附件是否有泄漏破裂等情况;若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泄漏到周围环境大气中,则执行“管道泄漏处理方法”。

4信息报告程序

4.1报警系统及程序

4.1.1发现事故后发现人立即通过对讲机或程控电话通知班长和微机工,由班长向调度汇报情况。

4.1.2现场报警联系方式

本公司消防站火灾报警电话:

4.1.3当班调度在立即执行应急操作程序,向应急总(副)指挥

汇报现场情况并通知各应急组负责人;

4.1.4各应急组负责人立即组织应急人员、物资到达事故现场。

4.1.5预警信息发布的程序

4.2信息上报

4.2.1事件发生后,当班人员根据事故情况在第一时间上报至班长,班长立即报至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同时报车间主任;

4.2.2由生产处当班调度将束骨情况及时通报相关专业部门人员,并做好信息记录,值班调度或值班领导将事故现场事宜和应急处置等情况报相关领导。

4.3信息传递

4.3.1生产处负责将事件相关情况进行通报;

4.3.2生产处负责协调原材料平衡工作;

4.3.3事故现场应急组在应急处置时,随时向应急总指挥报告处置进展情况,应急总指挥审定事件信息,确定信息内容后报至公司相关部门。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事故部门控制事态的能力,公

司将事故应急级别划分为厂级(二级)和车间级(三级)。

通过现场对事故的严重性、危害性、影响区域、应急资源等方面的判定,分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依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及事故部门控制事态的能力,规定压力管道事故响应级别为三级,此预案承接《xxxx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及其它发生特种设备一般及以上事故及险情时,由公司上报上级安监、质监部门。

5.2响应程序:

当发生压力管道超温、超压、泄漏、安全阀异常时,本预案自行启动,当班岗位人员依据出现的实际情况,直接执行应急操作步骤,同时上报班长、值班长及当班调度,当班调度立即执行本预案程序并通知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应急组,并到达现场协调指挥,由应急总指挥依据事态发展情况决定预案终止或升级,联系方式见附件。

6急救措施

6.1爆炸伤的急救措施

6.1.1立即组织幸存者自救互救,并向120、110、119报警台呼救.爆炸事故要求刑事侦察.医疗急救、消防等部门的协同救援.在这些人员到来之前保护现场,维持秩序,初步急救。

6.1.2检查伤员受伤情况,先救命、后治伤。

6.1.3迅速设法清楚伤员气管内的尘土、沙石,防止发生窒息。

神志不清者头侧卧,使之呼吸道通畅。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已发生心脏和肺的损伤时,慎重应用心脏按压技术。

4.1.4就地取材,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伤员注意保持脊柱损伤病人的水平位置,以防止移位而发生截瘫。

6.2烧伤、烫伤急救措施

6.2.1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6.2.2发生窒息可用粗针头从病人环甲膜处刺入气管内,以维持呼吸。

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

不可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膏等。

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6.2.3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干稳,并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对途中发声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抢救。

7应急预案定期演练

事故应急演练由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演练周期为每半年一次,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过程和效果做出详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补充、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8应急结束

8.1应急终止条件

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应急救援行动可判定终止:

A.现场人员完全脱险;

B.生产装置的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

C.疏散人员处于安全场所;

D.导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消除。

8.2应急终止程序

当事故现场同时满足各项应急终止条件时,由天新疆天雨煤化集团有限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下达指令,关闭预案,终止应急行动,结束应急救援工作。

9注意事项

9.1在进行应急处置时,必须保持统一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个人擅自行动;

9.2如应急处置期间需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的必须按以下要求执行:

9.2.1防护器具必须佩戴合格产品,并保证佩戴的正确性。

9.2.2防护器具使用过程中不可轻易摘取(除特殊情况外)。

9.2.3使用前检查防护器具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器具。

9.2.4应急事件后对个人的防护器具进行检查,通过专业认证,确保无误后方可继续使用。

9.3如应急处置期间需使用抢险救援器材的必须按以下要求执行:

9.3.1佩戴空气呼吸器必须检查气瓶压力在200bar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压力低于50bar必须撤离现场;

9.3.2使用的器具器材不得与泄漏物质的性质相抵触,发生新的危险;

9.3.3抢救器具必须是合格品,使用人员必须对器具有相应的了解;

9.3.4使用前必须检查器具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器具;

9.3.5对事件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9.4各装置应急处置结束后,班组长负责完成人员清点,确保人员正常;

9.5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装置应急停车处置事件中的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奖励或补偿。

10压力管道设备应急预案的管理

10.1应急预案制定后必须经过审查,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理性和可作性,并报公司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备案。

10.2应急预案制定后,应按规定发布。

10.3应急预案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机构调整、应急资源变化及在应急过程中和应急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

10.4应急预案每季度进行培训、学习,各车间应利用现有设施组织职工进行应急法规和预防、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培训,学习应急预案,使职工明确灾害发生时,本人的位置、任务,与指挥机构、协作人员的配合协调和沟通。

10.5机械动力处委托使用车间每半年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各应急队伍、机构、人员明确岗位与职贵,增强配合协调能力,及时发现问题,评估、检验应急预案,演练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0.5.1事期间通讯系统是否正常运转

10.5.2现场人员是否能安全撤离

10.5.3应急机构是否能及时参与事故抢救

10.5.4应急资源是否能顺利投入

10.5.5是否能控制事故并防止事故的扩大

10.5.6各机构间人员的配合、协调能力是否达到应急预案的要求。

11附则

11.1本预案的解释权归管机械动力处。

11.2本预案于发布日开始执行。

12附件

附件一: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附件一

指挥部成员通讯联系表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副总经理

总经理助理

公司应急救援各小组通讯联系表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抢险救援组组长

抢险救援组组员

抢险救援组组员

抢险救援组组员

抢险救援组组员

信息联络善后工作组组员

后勤保障组组长

后勤保障组组员

后勤保障组组员

安全警戒组组员

安全警戒组组员

医疗救护组组长

医疗救护组组员

医疗救护组组员

医疗救护组组员

 

政府有关单位、外援单位联系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