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299101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X 页数:380 大小:6.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0页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0页
亲,该文档总共3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3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编辑教学课件.pptx

新闻编辑,刘晓程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Journalism&CommunicationSchoolofLanzhouUniversity,1,课程简介,新闻编辑是新闻专业必修课,和采访、写作、评论一起构成新闻业务的四大基础课程。

新闻编辑包括编辑理念和业务技能两个方面。

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讲授新闻编辑基本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尽量实际操作,通过课堂讨论、作业练习,以及小组研究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新闻编辑的各项基本业务。

本课受兰州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创新”(201007)资助。

教学网站:

http:

/http:

/,2,改革设想,在微观编辑的基础上引入宏观编辑的内容在传统报编的基础上贯彻媒介融合的理念在报纸编辑的基础上加入网络编辑的内容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实践科研的环节,3,教学内容,绪论:

媒介融合与新闻编辑第一章:

报网融合与媒体设计第二章:

报网融合与新闻策划第三章:

报网融合与稿件选择第四章:

报网融合与稿件修改第五章:

报网融合与标题制作,4,1-2周3-4周5-7周8-10周11-12周13-15周,第六章:

报网融合与图片、音频、视频编辑16周第七章:

报网融合与组稿编排17-18周,教学要求,1.开通并完善教学网站http:

/2.开展研究型案例教学报网融合背景下本地新闻媒体的改版策划报网融合背景下本地新闻媒体的报道策划实施应用性实践教学稿件修改练习标题制作练习版式设计练习(结合实验课)召开学期末答辩汇报(邀请业界人士参加),5,分组考核,分3个组:

设组长1人,副组长2人,要考虑性别和能力组合,【请学委第3周确定名单】。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网站建设、作业练习及参与度(10%)期末小组答辩及个人研究报告(50%)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40%),6,绪论,一、编辑与新闻编辑二、现实背景:

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三、未来趋势:

融合式的全媒体编辑部四、人才需求:

媒介融合与编辑人素养,7,一、编辑与新闻编辑,“编辑”一词早在1300多年前就出现了。

唐朝贞观年间的史学家李延寿在南史刘苞传中写道,刘苞“少好学,家有旧书,自手编辑,筐筐盈满”。

这里“编辑”,是指文章、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

这是“编辑”一词的基本意思。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一些特定词语描述编辑:

“为人做嫁衣的人”,“幕后英雄”,“伯乐”,“拼版匠”,“民工”,等等。

更多时候,人们还是习惯把报社编辑称为“记者”。

8,曾经一段时间,编辑形象是这样的:

戴着黑框的圆边眼镜,手拿放大镜,身着长衫、中山装或劣质西装,瘦骨嶙峋,头发花白,从早到晚,深深埋头于满桌书籍和稿纸中,手边放着一把剪刀、一罐糨糊、一瓶红墨水、一杯过了夜的浓茶,屋中弥漫着廉价香烟的雾气给60后、70后印象深刻的是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人间指南杂志的编辑。

给人感觉,编辑不在于编的文章多好看,而是嘴皮子多利索。

(葛优型)对80后和90后来说,编辑记者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职业。

有数据显示,迄今已有一千余部影片涉及到编辑记者,有一些甚至是基于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

诸如大事件(BreakingNews)、总统班底(AllthePresidentsMen)、惊爆内幕(TheInsider)、绝无恶意(AbsenceofMalice),9,编辑是在大众传播这一专业活动中,为满足受众需要,使用独特的符号系统,对他人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组织、编选、加工整理等创造性地优化处理,使其蒂构成为整体的、有序的出版物物化形态(吴非,2000,10)新闻编辑工作是传媒在传播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新闻及其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合成呈现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新闻编辑既指这一系列工作,也可指从事这一系列工作的专业人员。

10,新闻(报纸)编辑工作,制定和实施编辑方针设计报刊形象管理记者策划报道组织实施报道选择稿件审稿改稿选配和决定图片,筹划版面校阅大样、清样撰写评论、按语报道的善后工作业务调研参与一定的采访其他“弹性工作”和“增值服务”p26,11,新闻(报纸)编辑的特殊性,1、新闻编辑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职能2、新闻编辑在时效性上要求更高3、新闻编辑同时兼顾原创稿件+约稿环节4、新闻编辑表现为日常动态流程式的工作状态5、新闻编辑的工作面比较广范6、新闻编辑的技术性要求比较高,12,新闻编辑的角色,编辑是衔接新闻与媒介的桥梁和纽带,是媒介塑造和新闻塑造的力量源泉。

没有编辑,媒介就无法运行;没有编辑,新闻就无法传播。

力,掌控报刊大政方针的权组织和指挥报道的权力选择和取舍稿件的权力审核和签发稿件的权力直接发表言论充当意见领袖的权力把关的权力,13,需要强调的理念:

新闻与媒介的关系,新闻塑造媒介新闻必须经过媒体的传播,但新闻也是媒体重要的塑造力量。

传播史表明,媒介与新闻之间有着重要的共生关系,二者共同形成新闻专业理念。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印刷媒体二次世界大战与广播1963年肯尼迪遇刺与电视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CNN1998年克林顿绯闻案与网络2001年9.11事件与半岛电视台2003年非典与手机短信2010年舟曲泥石流与甘肃卫视,媒介制造新闻媒介并不被动地传播新闻,随着现代新闻业的发展,新闻经常被媒介化,形成所谓的媒介事件,也称假事件。

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受众互动打破时间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劫持人质事件由于媒介提前策划以及电视参与,使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有“知名度”。

报道策划(奥运),14,二、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1.媒介化社会媒介化社会是对当前媒介深刻影响社会发展这一时代特征的高度概括,它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随着人们信息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以大众媒介为代表的现代媒介的依赖越来越深,现代媒介开始代替人与人的直接交流方式成为人际、群体和大众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而对现代媒体的长期依赖也使得人们的观念和价值受到现代媒体的深刻影响,这实际上是“人的媒介化”。

15,第二层含义是随着人们对现代媒介的高度依赖,现代媒介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开始变得媒介化,现代媒介成为构建整个社会环境的主体,其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日益取代由事实所构建的现实环境成为人们所感知的主要社会环境。

这实际是“社会的媒介化”。

16,媒介化社会的主要特征,其一,人们对媒介高度依赖。

首先,依赖大众媒介来获取周围生存环境的信息;其次,依靠大众媒介来获取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最后,大众媒介对人们的价值和观念的塑造有着深刻的影响。

其二,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的界限变得模糊。

由于人们对现实环境认识能力的有限,人们会将媒介所描述的虚拟环境当做当前存在的真实环境,这样人们开始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客观环境,什么是媒体塑造的虚拟环境。

其三,媒介的影响力渗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

波德里亚: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消费的不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隐藏产品在背后的符号价值,而这种符号价值正是通过大众媒体赋予的。

17,媒介化社会使人们的信息获取能力空前提升。

高度发达的媒介技术将全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媒介化社会促进了媒介产业的高速繁荣发展。

18,首先,媒介化社会产生的巨大变化使人产生过度刺激。

其次,媒介化社会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即“媒介风险”。

媒介化社会的影响,2.媒介融合,所谓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是指各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其主要强调多媒体式的合作和联盟。

我国学者彭兰认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它既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一种走向,也是其他媒体发展的共同趋向。

19,媒介融合的革新1,媒介融合打破了报纸以单向传播为主的信息传播形式,实现了信息传播从传递型传播到参与型、互动型、共享型、仪式型传播的转变。

报社不再只是报纸内容的生产基地,也是各种网络资讯、音视频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其逐渐向“报网社”,甚至“报网多媒体通讯社”转变,报社编辑部开始进入多媒体大编辑部时代。

编辑记者也不再只是报纸内容的采集加工者,同时也是网络资讯的采集加工者,他们不仅要会写、会照、会编,还要会拍、会录、会播,多媒体整合传播能力成为报网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记者的起码要求。

读者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报纸内容的受众,他们既是读者,更是网民,尤其是网民的特殊身份使他们实现了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型。

20,媒介融合的革新2,多媒体融合和多元化整合传播要强调编辑记者的多媒体传播观念,即面对同一个具体新闻事件时,应该考虑在不同时机利用不同媒介手法呈现报道内容,同时兼顾不同媒体之间的充分互动和资源整合。

此外,新闻编辑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网络新闻编辑技术,还要具备多媒体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尤其在多媒体互动报道的策划、组织与实施,音频、视频的处理发布,以及论坛、微博中的留言互动等方面,对传统新闻业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1,3.报纸会消亡吗?

从20世纪初广播初显生机始,报纸受到冲击不断、危机四起,特别是网络出现以后,为报纸算命不绝如缕。

朱光烈我们将化为泡沫:

在未来的时代时,当信息高速公路这颗21世纪的“太阳”升起来时,我们现在这类可爱的大众传播工作者也将化为泡沫,不复存在。

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

(报业寒冬)传统报纸的强势地位被从根本上动摇,市场蛋糕会越来越小。

报纸为生存而进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整合和转型也势在必然。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菲利普迈尔,在其所著正在消失的报纸:

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指出,由于互联网的冲击,“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22,1.报纸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行业,传统可能成为一种包袱,但对于一个与日俱进的行业,悠久的历史传统是其重要的力量之源。

为新闻这个行业确立标准的,都是“百年报店”。

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纽约时报创刊于1851年;费加罗报创刊于1854年;朝日新闻创刊于1879年;,23,24,25,这些报纸的权威,不是与生俱来的,从历史上看,在很多地方、很长时间,出版报纸并不是一个受保护的行业,报纸的生存环境一直是严酷的。

这些大报百年历程、百年沧桑,他们挑战了不利于报业生存的自然率。

形成了不向专制低头的传统,尊重读者的传统,以提升人类文明水准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是它们形成了新闻业的种种规矩,这些规矩随着它们自身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即使有朝一日它们不在,但它们留下的那些规矩依然是指导新闻事业前进的基石!

26,2.报纸有助于时效性与准确性兼顾电子媒体包括网络在新闻传播中具有报纸不可比拟的时效性优势,互联网上的新闻1秒钟可以更新一次,电视现场直播可以保证我们与千万里之外的事件同步。

但传播中的速度崇拜有可能异化传播实质,对时效的过份强调而忽略了报道的深度与广度,准确与时效,犹如油与水,“涡轮新闻”将会给准确性的价值打下问号。

27,3.报纸对新闻的独特呈现方式3.1值得商榷的有选择性和易保存性3.2版面语言:

报纸以马赛克的方式将世界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呈现在一个平面上,于是这些事件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联系,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思考题:

分析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媒介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新闻编辑的特殊要求。

28,4.阅读行为较之观看行为的差异“互动式多媒体表现方式太过具体,因此越来越难找到想像力挥洒的空间,相反地,文字能够激发意象和隐喻,使读者能够从想象和经验中衍生出丰富的意义来”尼葛罗庞帝超文本固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说多种文本形式一应俱全,能够调动人身全部感官,就能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

有时“多就是少”。

思考题:

网络改变我们很多?

网络改变我们多少?

29,【延伸阅读】王天定:

那种传播手段消亡了最近给报纸算命的人又很活跃.在报纸2005年消亡的预言破产后,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报纸会在2044年消失。

好像还具体到月份,说是那年的10月。

2044年的事情,我是懒得听,更懒得管,因为我不一定能活到那个时候。

但最近翻翻传媒史,有些感慨,我特别感慨的是,人类传播手段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但从历史上看,很少看见有哪种手段彻底消亡了。

以前我想到的是烽火,我总想,现在人们应该不会再把“烟”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手段了吧?

但法国人让纳内写的西方媒介史中说,在梵蒂冈,教皇选举时,仍用烟传递消息。

在圣皮埃尔广场,如果白烟出现,就代表教皇选举会已经选出新教皇,相反,如果是黑烟,表示红衣主教最后投票依然没有结果,他们继续商议。

书中写的是1978年的事情。

连这么简单原始的手段都没有彻底消亡,报纸会比它更没有生命力吗?

30,三、媒介融合与全媒体编辑部,编辑部报社中负责报纸编辑出版的组织机构,31,32,编辑部被称作“大众传媒的心脏”,它是新闻单位负责新闻采写、编辑、通联和资料搜集等新闻业务的工作部门的总称,是报刊的核心部门,一般由若干专业部门组成。

编辑部的核心问题一是资金,二是人员,三是管理。

即在充足的投资支持下,凑起一群能编会写善采的高手,按照既定的编辑方针,在科学的运作机制下,遵循正确的导向,瞄准读者和市场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个人的效能,高效率的出活儿。

33,编辑部的架构,报道的组织策划系统,实现策划的信息采集系统编辑整合系统版面处理系统销售系统社会工作系统p36,34,通行架构: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设置多个平行部门,各部门直接对总编辑和编委会负责。

在编委会管辖下,有总编室、评论部、经济部、教科文部、国内政治部、理论部、群工部、国际部、文艺部、记者部等。

一些都市报刚开始也大致如此,如北京青年报1996年的构架为:

总编辑和编委会下有总编室、新闻采访部、社会经济部、体育部、评论部、国际部、青年部、文化部、下周刊编辑部、新闻周刊编辑部、青年周末编辑部、摄影部、特稿部、群联部、校对室、美编室。

35,有的报刊,则采取了所谓的“大中心体制”,如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其基本构架是:

采访中心、编辑中心、考核与检测中心、总编办公室。

采访中心下设都市新闻部、政法部、经济部、机动记者部、热线新闻部等。

一些新兴的报刊还设立了核心报道组,由资深编辑和机动记者组成,专门从事深度报道或突发事件的采写。

有的则在突发事件或重大新闻来临之时,临时打乱原有部门分工,抽调人员,组成临时的报道小组或“中心”除此之外,一些报社还设立了资料档案部、研究中心或调研部。

负责资料搜集、调查研究等新闻采编的辅助工作。

36,国内市场化日报组织结构,37,国外大型日报组织结构,38,国外小型报纸组织结构,39,管理人员:

包括总编辑及副总编辑:

制定编辑方针,审定报道方案,指挥实施编辑方针和报道方案,审定重要稿件和版面,组织和协调各业务部门的工作,决定编辑部的人事方案,于行政和经营部门最高负责人商定报刊社重大事项,参与重要的社会活动等。

编辑:

责任编辑(或值班编辑),“特种编辑”(美术编辑、版面编辑、图片编辑、漫画编辑、图表编辑),评论编辑、网络编辑,等等。

记者:

包括机动记者、跑口记者、驻海外记者、国内分社记者等等。

其他人员:

通讯员、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专栏专家、特邀顾问、群众评报员。

编辑部成员,40,采编合一,就是一人身兼二职,在家是编辑,出门是记者。

一个人既管写稿,又管组稿、改版和上版,有时还客串数个领域,成为“万金油”式的采编人员。

采编分离,并非简单的平行作业,赋予记者和编辑同样的权重,而通常是一种围绕编辑来配置各种报道资源的“编辑中心制”。

在这种制度下,编辑的主导性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编辑部运行机制,41,42,编辑部的规章制度,编委值班制度编辑工作制度采前会、编前会制度评报监测制度读者热线的运作程序舆论监督报道的工作规定,采编考评实施细则图片编辑制度版式标准细则出版流程规定出报出刊要求细则p45,43,编前会:

在每期报纸组版之前,由报社的值班总编辑、编委或总编室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面协调会,44,时间:

上午11时(30-60分钟)主持:

(副)总编辑;人员:

各中心执行主任,社委办负责同志;负责时评、摄影、通联、网络检测的人员;运营办质量考评、评报监测人员;广告、发行部门代表。

(约15人)程序:

各中心报选题,安排落实采访稿件,及时做好报道策划;研究同城监测、网络监测及中心白班监测情况,从中寻找选题;通报上级主管部门有关通知精神;当值部门评报,其他人员补充;运营办专职评报;评定稿件、版面等级(当天下午,运营办整理采前会精神传至各中心,再到全体编辑个人稿库;考评分数同时上内部网。

),南方日报编前会1,45,时间:

晚8时,20分钟;人员:

各中心主任或负责同志内容:

要闻中心传达头次编前会总编辑指令,通报稿件情况,分析新闻宣传要点和上级精神,做好夜班沟通衔接。

夜班主任根据稿件情况考虑要闻版的安排;根据新闻监测线索进行补救;统筹考虑全部板块的稿件分流、组合、兼顾一版导读。

区域新闻中心通报广东新闻版的版面安排和主要内容,通报本版导读和与要闻版的稿件分流及版面衔接内容。

经济新闻中心、文体新闻中心同上。

热线值班人员通报电视、广播新闻节目及各大网站新闻监测情况,并根据需要提供详细图文资料。

提供当天新闻报料线索共编前会参考。

南方日报编前会2,45,全媒体彭兰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7期:

一个媒体的全媒体产品未必一定要完全通过自己的平台发布,与内容包装商、渠道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等共同完成产品的多种形式生产、多种渠道传播、多种平台“贩卖”,可能是媒介融合带来的产业重组与流程再造的更深层含义。

全媒体化不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全媒体平台,但是,全媒体化的这个过程,也许是每个媒体要经历的。

全媒体化的含义,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一个全媒体的市场格局中寻找自身新的定位,构建自己的产品体系。

其次,在全媒体的思维下,重新思考媒体的业务模式,特别是新闻业务模式。

第三,全媒体化不仅要为媒体自身的产品提供传播途径,也要为受众的参与提供空间。

第四,全媒体化不仅是传媒机构内部的流程再造,也是一个重新定义自己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寻找合适的外部合作伙伴的过程。

外部合作,是使媒体产品真正完成全媒体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在全媒体的平台的发展方面,会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最终能在平台上胜出的,只是少数几家媒体。

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机构面对媒介融合的浪潮,可以无动于衷。

47,全媒体编辑部的到来,1999年10月19日,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成立。

这个公司拥有并管理多种媒体,包括四种核心杂志、34种书籍、一栏荣获艾美奖的艺术电视节目、一栏在CBS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周刊节目ThisMorning。

不仅如此,他还管理一个名为AskMartha的报纸专栏(其内容提供给230多家报纸)、一个在美国330多家广播台播出的节目、一个拥有17万注册用户的网站。

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是美国当时最有名的家政公司之一,它通过旗下的“全媒体”传播自身的家政服务和产品。

48,英国BBC已经将其电台、电视台及网站的编辑部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新闻编辑部,探索全平台的360度采编。

英国每日电讯报在新的办公地点中,将独立办公室模式改成了报纸和网站的编辑记者共同办公的大平台模式。

编辑部里最醒目的是一个由许多屏幕组成的“媒体墙”,时刻刷新着最受关注的网站新闻、电视新闻和照片,记者发来的稿件也会视需要出现在不同的平台上。

美国的“坦帕新闻中心”,将传统的报纸、电视台和网站整合于一体的编辑部,采用的是开放式的、圆桌式的办公空间,所有媒体的工作人员在这个圆桌上进行统一的报道部署。

49,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全国首开先河,通过整合集团所有媒体记者,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研发“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开始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运作方式、生产流程以及各种运营平台的探索。

一方面单一的印刷报纸分化成多种产品形态,如手机报纸、数字报纸等;另一方面媒介生产流程进一步细分、专业化。

他们从集团层面再造采编流程,以内容为核心,一次生产,多次、多介质发布,通过多次售卖获取增值收益,推动从报纸生产商向内容供应商的转型。

50,2009年3月7日,杭州日报告别单一纸质媒体时代,实现“报网合一”,同时增加摄像视频报道,打造三驾马车式的融媒体,在杭州日报每个部门都活跃着能扛着摄像机、举着话筒、拿着无线上网笔记本进行采访报道的全媒体记者。

2009年5月,成都传媒集团全面启动“媒体结对行”模式,将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形态聚合。

51,编辑工作的基本内容,报纸编辑在报纸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策划、编稿和组版三部分。

策划指报纸的整体设计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编稿指分析与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组版指配置版的内容和设计报纸版面。

52,报纸编辑工作的主要类型,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版面主编编辑校对,政治新闻编辑,文教新闻编辑,科技新闻编辑,国际新闻编辑,管辖范围责任大小,业务程序,内容专业,日班编辑,夜班编辑,内务编辑,53,54,四、媒介融合与编辑人素养,新闻编辑人才,谋划决策,修正把关,联系协调,组织调度,55,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与文史哲知识,百科知识,专业知识,56,理论素养:

朱学勤让人为难的罗素:

中国的知识传统以文学性文人型著称,而不是以科学性学者型见长,它能哺育出大批文人,乃至过剩,却难培养出在质量与数量上合格够用的学者。

由此养成的中国知识传统,实际上只成就了一个文人传统,而不是学者传统,至少前者要比后者强大。

所谓儒林不胜文苑,自古皆然。

每当思想激荡的年代,涌进哲学大门的多是文学青年,至今还是如此。

57,朱学勤自由主义学理的言说:

所谓文人旧习,不仅仅是传统的文人情趣,更重要的是文人化的思维惯性:

凌空蹈虚,逻辑跳跃,在越界讨论社会政治问题时,带球越位,将文学思维穿入严肃的理论论证,多半具有“目的狂”、“方法盲”或者“批判狂”、“的病态激越,用韦伯所言,即意图伦理过剩,责任伦理匮乏。

“文革”中我在各地大学读大字报,那些有说明力同时也不乏文采的思潮文章,多半不是出自文科学生,更不是出自专练写作的的中文系学生之手。

58,文、史、哲:

龙应台女士政治人的人文素养:

文学的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哲学,就是对于星斗的认识,籍此走出迷宫;历史,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起点。

不认识过去,就不能理解现在,也不能理解未来。

59,历史啊历史,这种足以跨越肉身有限性的知识背景和时间意识,使人们不囿于俗常的寸目之光,从望远镜中把人类的来龙去脉看个究竟,只有具有这种眺望千年历史的能力,我们就能够看透当代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在一种博大的襟怀中,拥有一种批判的精神。

学习史识,培养用历史眼光,分析问题;掌握史学求真辨伪的方法;从史学著作中领悟新闻写作的技巧。

从史论中学习新闻评论的技巧;从人物列传中学习人物特写的技巧;学习材料的组织剪辑;学习史家简洁生动的文笔。

60,经济学新闻工作者必须懂得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作的规律,并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思维分析经济、政治、社会问题。

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法,是关于理性选择的科学。

它能给你一个观察问题的全新视角。

法学,61,写作能力

(1)以平常心对待写作。

要善于在多种环境中写作,不要苛求写作环境。

(2)写作是一个整理思想的过程,灵感是写出来的,不要以等待灵感来掩饰惰性。

(3)当编辑要坚持定期深入实际采写报道。

编辑包括总编辑都是记者,这一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