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课程说课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4957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说课程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经济学说课程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说课程说课稿.doc

《经济学说课程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说课程说课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学说课程说课稿.doc

一、课程设置

《经济学基础》是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面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开课时间为第二学期,周课时2节。

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完管理学、商品知识等后学习该课程,了解并学会分析价格变动、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分类、经济政策等经济学知识,为之后的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经济学意识较薄弱,数学基础不牢固,且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经济学本身课程较枯燥乏味,所以我们将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即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此方面入手,带领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常见的问题,并引入经济学,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带学生对经济学有一定兴趣和了解后,再进入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学习。

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带入生活实践,引导学习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现实生活、工作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展现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课程资源

我们教研室共有教师5名,其中中级职称3人;高级技师3人。

教师团队老、中、青结构合理,大部分教师授课及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丰富。

教室内设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亦能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

《经济学基础》,刘日星、赵亚芬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第5次印刷。

该教材旨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培养目标,在介绍经济学基础理论时,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三个主要部分,提炼其最基础、最重要、最实用的经济学知识,引导学生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利用经济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本课程共12个项目,项目1为经济学引入,2-7为微观经济学部分,项目8-10为宏观经济学部分,最后两个项目为国际经济部分。

其中,微观经济学部分最为重要,和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授课时会联系实际生活做出相关分析,所以分配时间较多,基本上每个项目分配四课时,旨在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经济学基础理论。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我还选用了两本经济学趣味读物作为教辅,以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演示,采用动画、颜色对比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播放课堂内容相关视频,并向学生提供二维码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延展课堂授课。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打破西方经济学固有理论框架,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三个部分进行学习,从十二个学习领域勾勒现代经济学全貌,即微观经济学:

导论、价格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学:

国民贸易理论、汇率、国际收支。

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其中,微观经济学为经济学最基础知识,且需结合实际问题做出具体分析,并与实际生活、工作密切相关,故为学习的重难点。

整体课程安排与教学大纲相符。

四、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方面,从实际生活导入,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有机融合,主要采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创新理论课程,加强讨论探究环节,融“教学练”一体,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加强课堂互动,促进学生观察、思考、进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职业素养。

课外,教研团队使用PPT、动画、网页等形式的多媒体手段创建并扩充教学资源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延展课堂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课堂练习和小结时也会联系学生今后职业特点和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以提高学生工作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课程评价

在课程评价方面,本课程虽为考试课程,但依然注重过程考核,考勤、作业、课堂纪律、课堂互动共占总分数的40%。

特别是课堂互动方面,强调对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促进学生良好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的养成。

在评价之后,分析教学,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课程的进一步改革。

六、课程特色

本课程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一、从“铅笔的生产”、“上学还是工作”、“下雨天雨伞更贵”这些简单、细小的生活现象入手,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职业能力。

二、使用头脑风暴等形式加强学生讨论和自主分析,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其主动思考问题的职业素质。

且授课时讲数理计算变为图形分析,简化学习、建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三、结合实际工作问题,如产品设计、生产选择、营销手段等方面,让学生对今后工作内容建立基本认识。

七、课程改革思路

课程实施时,主要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较强提高,其次,头脑风暴过程中,部分学生滥竽充数,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思考讨论,最后,作业形式较单一,学生做作业兴趣不高。

故应从作业入手,发散学生思维,从课前、课后两个方面提高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意识,布置发散性作业,如自举生活案例等。

课堂讨论互动应采取小组讨论形式,监督并促进更多同学参与讨论,并讨论出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