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9186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docx

2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分散系及其分类

1.概念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组成

3.分类

(1)按照分散系组成部分的状态分类

以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为标准,共有9种组合方式:

分散质

实例

分散剂

气体

液体

固体

气体

空气

液体

泡沫

乳浊液

悬浊液

固体

海绵

吸水后的海绵

泥土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溶液、胶体、浊液是三种不同的分散系。

(  )

(2)NaCl溶液、水、泥浆、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  )

(3)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  )

(4)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  )

(5)胶体不如溶液稳定,久置产生沉淀。

(  )

答案:

(1)√ 

(2)× (3)× (4)× (5)×

2.在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大的是(  )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B.淀粉溶液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豆浆

解析:

选A。

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的规律是浊液>胶体>溶液。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属于浊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属于溶液,淀粉溶液、豆浆属于胶体,故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大。

3.下列物质中,属于无色分散系的是(  )

A.39度的白酒   B.Fe(OH)3胶体

C.水D.CuSO4溶液

解析:

选A。

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水是纯净物,C排除;题目中前提为无色分散系,Fe(OH)3胶体为红褐色,CuSO4溶液呈蓝色,B、D项排除;白酒为乙醇的水溶液,属于分散系,且满足前提条件无色。

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1nm

1~100nm

>100nm

>100nm

分散质

粒子结构

分子、离子

较多分子

的集合体

或大分子

大量分子

或离子聚

集成的固

体颗粒

大量分子

或离子聚

集成的液

体液滴

特点

均一、

透明

多数均一、

透明,较

稳定

不均一、不

透明,久置

沉淀

不均一、不

透明,久置

分层

稳定性

稳定

介稳性

不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

滤纸

不能

能否透过

半透膜

不能

不能

实例

食盐水、

蔗糖溶液

Fe(OH)3

胶体、

淀粉胶体

泥水、

石灰乳

油水混

合物

鉴别方法

胶体和浊液通过静置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通过丁达尔效应鉴别(后面将学到)

(1)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均一、透明、稳定都由此决定。

(2)溶液、胶体、浊液是三种不同的分散系,都是混合物。

 

 2017年1月,河北、北京、山东等地持续出现比较严重的雾霾天气,迫使多处高速公路封闭,机场停飞。

从分散系角度分析,“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D.胶体

[解析] 雾是由小水珠(直径1~100nm)分散于空气中形成的,属于胶体。

[答案] D

雾霾天气使PM2.5成为环保热词,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它属于胶体吗?

说明理由。

答案:

不属于。

因为2.5微米大于100nm,且PM2.5是分散质,故不能称之为胶体;当细小颗粒物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时形成的分散系才可称之为胶体。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1.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与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B.悬浊液

C.乳浊液D.胶体

解析:

选D。

胶体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与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

2.下列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顺序:

浊液>胶体>溶液

B.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稳定存在

C.溶液和胶体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而浊液不透明

D.胶体能透过滤纸

解析:

选C。

溶液和胶体不都是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OH)3胶体为红褐色。

3.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A.分散质的粒子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解析:

选B。

胶体和浊液中,分散质粒子均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这不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决定了它们应有的各种特征和性质,答案应选B。

 胶体的制备、性质及应用

1.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2.胶体的性质

(1)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原因:

胶体粒子因吸附而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

(2)丁达尔效应:

当平行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3)电泳:

胶体粒子带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

(4)聚沉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氯化钠。

(  )

(2)胶体都带电,通电时可以作定向移动。

(  )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  )

(4)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

(5)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  )

(6)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  )

(7)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  )

答案:

(1)× 

(2)× (3)× (4)√ (5)× (6)√ (7)×

2.(2017·川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测试)下列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

A.豆浆中加入石膏做豆腐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

解析:

选C。

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而不是Fe(OH)3胶体,C项不正确。

胶体的性质及其提纯

内容

主要应用举例

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

效应

胶体粒子对可见光的散射而产生的,是一种物理现象

鉴别胶体与溶液

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

生产涂料、颜料、墨水、洗涤剂等

电泳

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

静电除尘、电泳电镀等

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

明矾净水、制豆腐、制肥皂等

胶体的提纯

渗析

由于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通过半透膜,用此法将胶体提纯

用于胶体的提纯、血液透析

 (2017·金华高一检测)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  )

①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②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③将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④往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⑤医院里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⑤D.①③④⑤

[解析] ①烟尘属于胶体,直流电除尘利用的是胶体的电泳性质;②植物油倒入水中形成浊液,不是胶体;③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且有丁达尔效应;④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发生胶体的聚沉,然后Fe(OH)3沉淀与稀硫酸反应,沉淀消失;⑤血液属于胶体,透析是胶体的渗析。

[答案] D

 

(1)例题④中加入稀硫酸发生聚沉后,再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题中提到的胶体,不能发生电泳现象的物质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Fe(OH)3+3H2SO4===Fe2(SO4)3+6H2O

(2)蛋白质溶液。

蛋白质分子不吸附电荷,胶体粒子不带电,不能发生电泳现象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离提纯胶体时应用半透膜,不能使用滤纸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明矾能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D.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答案:

D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化工、军事等领域。

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下列有关形成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D.②③④⑥

解析:

选C。

纳米碳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

将其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的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虽然不如溶液稳定,但比浊液稳定,放置较长时间不会聚沉而析出沉淀。

 胶体性质的应用

3.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D.尿毒征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解析:

选A。

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在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的氢氧化铁微粒的直径已大于100nm,形成的是悬浊液;血液是胶体,通过微波手术刀可以使胶体聚沉;树林中的雾是气溶胶,也具有丁达尔效应;血液透析是利用渗析原理,让血液中的毒素通过半透膜而除去。

重难易错提炼

1.分散系的分类:

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

(1)胶体的本质特征: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步骤(见教材P26)及方程式[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3)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②聚沉;③电泳;④渗析;⑤介稳性。

3.胶体的应用

(1)利用胶体聚沉性质:

明矾、三价铁盐的净水作用,石膏或盐卤点豆腐,河流入海处形成沙洲,不同血型混合凝聚等。

(2)利用胶体电泳现象:

工厂静电除尘等。

(3)利用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血液透析。

课后达标检测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不是分散系

B.一种分散系里只有分散质和分散剂两种物质

C.分散剂一定是液体

D.有色玻璃属于胶体

解析:

选D。

稀硫酸是一种溶液,属于分散系,A错误;一种分散系里可能存在多种分散质和多种分散剂,B错误;分散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C错误;有色玻璃属于胶体,D正确。

2.某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既能透过半透膜,也能透过滤纸,该分散系为(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D.乳浊液

答案:

A

3.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溶液、胶体、浊液B.浊液、胶体、溶液

C.胶体、浊液、溶液D.浊液、溶液、胶体

解析:

选A。

胶体属于介稳体系,其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

4.对溶液、浊液、胶体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溶液属于胶体

B.三者都是混合物

C.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浊液

D.三者都能透过滤纸

解析:

选D。

淀粉溶液属于胶体,A正确;溶液、浊液、胶体均属于混合物,B正确;浊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不能透过滤纸,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小,可以透过滤纸,C正确,D错误。

5.(2017·黄石高一月考)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①鸡蛋清溶液 ②水 ③淀粉溶液 ④蔗糖溶液

⑤Fe(OH)3溶胶 ⑥肥皂水

A.②④B.③④

C.②④⑥D.④

解析:

选D。

属于胶体的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Fe(OH)3溶胶、肥皂水均属于胶体,水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故选D。

6.(2017·嘉兴高一检测)晚自习的课间,同学们站在四楼上,可以看到市里的空中有移动的光柱,这就是气溶胶发生的丁达尔效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都是混合物,它们属于不同的分散系

B.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胶体和溶液

D.胶体经短时间静置后会产生沉淀

解析:

选D。

胶体比较稳定,短时间内不会形成沉淀。

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只用肉眼就可以把胶体、溶液和浊液区别开来

B.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食盐水,会生成红褐色沉淀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

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发生电泳现象

解析:

选A。

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特有的运动方式,通常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A项错误;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胶体发生聚沉,故生成红褐色沉淀,B项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C项正确;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某些离子,从而使胶体粒子带有电荷,能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电泳现象,D项正确。

8.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D.向分散系中加入NaCl固体,无明显变化

解析:

选B。

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Fe2O3为红棕色,而磁流体为黑色,C错误;该分散系胶体粒子带电荷,加入NaCl,发生胶体聚沉,D错误。

9.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不同血型混合会发生凝聚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B.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水泥厂、冶金厂等一些企业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时会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解析:

选B。

胶体属于分散系而纳米材料则不是,B项符合题意。

10.现有如下各实验:

①将1gKCl加入99g水中 ②将1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g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 ③将1gCaCO3粉末加入100g水中,充分振荡 ④将0.1g植物油加入10g水中,充分振荡混匀 ⑤将96mL酒精与5mL水充分混合。

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_。

解析:

①分散质KCl溶于水后以离子形式存在,粒子直径小于1nm,形成的是溶液;②淀粉分子直径较大,溶于水后,形成的是胶体;③CaCO3不溶于水,振荡所形成的是不稳定的体系,放置一段时间会沉淀,所以形成的是悬浊液;④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⑤中二者以任意比混溶,形成的是溶液。

答案:

①⑤ ② ③④

1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  B.聚沉  C.凝聚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_______; 

(2)光束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________;

(3)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________;

(4)鉴别Fe(OH)3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________。

解析:

(1)因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向阴极区移动,而使该区颜色加深,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2)光束通过胶体时,产生光亮的“通路”,称为丁达尔效应。

(3)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胶体会发生聚沉。

(4)鉴别胶体和溶液利用丁达尔效应。

答案:

(1)E 

(2)F (3)B (4)F

[能力提升]

12.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3+3H2O

Fe(OH)3↓+3HCl

B.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加热煮沸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胶体的生成

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解析:

选D。

A项,制备Fe(OH)3胶体不能加沉淀符号;B项,制胶体时,加热时间过长会使胶体聚沉;C项,胶体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溶液不会。

13.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

现将淀粉和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解析:

选B。

这是一个渗析实验,如果半透膜完好无损,则只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透过半透膜,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烧杯中的液体可以检验出硫酸根离子,检验不出淀粉的存在,即加入碘水不变蓝,可以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

14.医学上对血液中毒最常用的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

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

血液中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透过透析膜,血液内的毒性物质则可以透过,由此可以判断(  )

A.蛋白质、血细胞不溶于水,毒性物质可溶于水

B.蛋白质以分子形式存在,毒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C.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粒子直径

D.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透过滤纸,毒性物质能透过滤纸

解析:

选C。

透析膜属于半透膜,可用来分离提纯物质,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不能透过半透膜,毒性物质的粒子直径小,能透过半透膜。

15.(2017·包头高一检测)把10mL淀粉胶体和5mLNaCl溶液混合,后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烧杯内的蒸馏水中,2min后,用两支试管各取5mL烧杯中的液体,并做如下实验(淀粉遇碘水变蓝色):

(1)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其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碘水,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证明淀粉与NaCl溶液已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

解析:

实验方案的设计依据是淀粉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留在半透膜内,而Na+、Cl-则能透过半透膜而进入蒸馏水中。

检验淀粉的试剂用碘水,检验Cl-的试剂用AgNO3溶液。

答案:

(1)出现白色沉淀 

(2)无明显现象

(3)Cl-能透过半透膜,淀粉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4)取适量半透膜内的液体,加入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淀粉与NaCl溶液已经分离完全。

16.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什么?

解析:

(1)光束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2)清晨,水蒸气被太阳加热,形成水雾,可能构成1~100nm的分散质,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答案:

(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2)清晨 水蒸气被太阳加热,形成水雾,可能构成1~100nm的分散质,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