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9217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docx

《短诗三首》教学案例部编版1

9短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灭、藤、萝、膝、涛”8个生字。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3.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背诵课文。

4.结合现代诗的特点,仿写诗歌。

5.收集现代诗,举办诗歌朗诵会。

教学重点:

1.会认“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灭、藤、萝、膝、涛”7个生字。

2.结合资料,展开想象,走进情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3.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背诵课文。

4.结合现代诗的特点,仿写诗歌。

教学难点:

1.结合资料,展开想象,走进情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3.结合现代诗的特点,仿写诗歌。

教学准备:

收集冰心和诗集《繁星》的资料,并整理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繁星(七一)》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诗歌,了解特点

1.出示单元导语,引出课题。

师: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短诗三首》。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冰心和她的诗集《繁星》的资料。

师相机补充资料。

3.自由读诗,明确诗序。

4.与以往学习的古诗相比,你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呢?

5.交流,总结特点:

形式是自由的,内涵是开放的,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二、学习《繁星(七一)》

环节一: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诗歌。

师相机指导认识“漫”,并正确书写“繁、漫、灭、藤、萝、膝”。

3.齐读诗歌,读通诗句。

环节二:

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说说朗读的体验。

2.师范读,并指导朗读:

①指导破折号:

这些事——

②重读:

永不漫灭

③“中”“下”“上”停顿并增加音长

④结尾处:

母亲的膝——上

3.学生练习,读出节奏,并指名读。

4.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读出韵味。

环节三:

有声有色,读出想象。

1.延长顿逗: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展开想象。

2.补白想象:

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

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3.理解词语:

通过补白想象理解“永不漫灭”的含义。

4.情景朗诵: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情景,感情朗诵。

环节四:

有情有思,读出情感

1.品悟月明:

月是中国人心中的共同的情怀,举头望明月……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体会情感:

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谁言寸草心……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

(浓浓的母爱)

三、情动辞发,仿写《繁星》

1.仿写诗句,唤起自我感受。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的( ),

( )的( ),

( )的( )。

2.教师巡视,相机评价。

3.朗读仿写,分享自创《繁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繁星(一三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繁星(七一)》

1.全班诵读诗歌内容。

2.说说从中体会到的情感。

二、学习《繁星(一三一)》

环节一: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诗歌。

师相机指导认识“涛”,并正确书写。

3.齐读诗歌,读通诗句。

环节二:

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说说朗读的体验。

2.师范读,并指导朗读:

①提示“啊”的音变。

在这儿读ya。

②“光”“香”“响”ɑnɡ的韵脚,了解同音成韵。

③读好反问和排比句式

3.学生练习,读出节奏,并指名读。

4.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读出韵味。

5.情境朗读。

师生合作:

如,师读“哪一颗星……”生接读“没有光?

环节三:

有情有思,读出情感

1.理解“思潮”。

2.情景朗读:

播放海浪声音,情景朗读体会作者对大海的挚爱之情。

3.体会情感:

补充资料,体会大海对作者写作带来的灵感与思考。

◎“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

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

”——《冰心自传》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往事》

感受:

大海是作者写作灵感的源泉,是心灵寄托的地方,作者对海眷恋、感激……

4.共同诵读:

伴着海浪声,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内化背诵。

三、情动辞发,仿写《繁星》

1.仿写诗句,唤起自我感受。

大海啊!

哪一()?

哪一()?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2.教师巡视,相机评价。

3.朗读仿写,分享自创《繁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繁星(一五九)》

教学过程:

一、复习《繁星(一三一)》

1.全班诵读诗歌内容。

2.说说从中体会到的情感。

二、学习《繁星(一五九)》

环节一: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诗歌。

师指导字音。

3.齐读诗歌,读通诗句。

环节二:

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说说朗读的发现。

2.师范读,并指导朗读:

①提示“啊”的音变。

在这儿读na。

②发现“了”“里”,了解同字成韵。

③指导分句朗读,读出分句间的强弱对比,感受现代诗高低起伏的节奏。

3.学生练习,读出节奏,并指名读。

4.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读出韵味。

环节三:

有声有色,读出想象。

1.想象“风雨”:

想象“天上的风雨”是怎样的景象?

引导学生朗读重音,分角色朗读,想象“风雨”景象。

(预设:

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

2.经历“风雨”:

想象“心中的风雨”又会是遇见什么事情呢?

(预设:

困难、忧愁、烦恼……)

3.品读“风雨”:

在补白想象的基础上,感受母亲怀抱中浓浓的母爱。

环节四:

有情有思,读出情感

1.体会情感。

结合作者经历,补充资料,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

◎1921年,经历人生风雨的冰心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诗集《繁星》,她把对母亲的爱写在这首诗中, 母亲啊……

2.感受:

风雨是景象,是心情,更是对母亲怀抱的依恋。

寥寥几句,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

三、情动辞发,仿写《繁星》

1.仿写诗句,唤起自我感受。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教师巡视,相机评价。

3.朗读仿写,分享自创《繁星》。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三首《繁星》。

2.朗读诗集《繁星》的姐妹篇《春水》。

3.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喜欢的现代诗。

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9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浓浓的母爱

繁星(一三一)对大海的挚爱

繁星(一五九)无私的母爱

短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漫、涛”2个生字,会写“藤、躲”等8个字。

正确读写“繁星、藤萝、波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冰心的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体会冰心诗歌的语言美,进而理解诗歌的内涵美。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能够借用课本中诗歌的样子,自己写几句赞美父母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诗歌,是人类语言的精华。

诗歌,是文明殿堂中最璀璨的明珠。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2.同学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在中国文化中诗词文化源远流长。

每一首诗词都是中华文化的闪亮名片。

3.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诗歌。

为了与前面的古诗相区别,我们管这种诗歌叫新诗,也叫现代诗。

4.现代诗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九课。

二、展示积累

在课前预习任务单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积累关于冰心和《繁星》《春水》的相关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积累。

协商自由展示。

预设:

(1)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被称为“世纪老人”。

1923年,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2)《繁星》和《春水》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两部诗集,二者是姊妹篇,均创作于1923年,最早发表于《晨报副刊》上,其中《繁星》由164首小诗组成,《春水》由182首小诗组成。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想一想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朗读《繁星(七一)》,思考:

诗人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预设:

三个场景: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朗读提示:

在朗读中想象诗中的情景。

3.随文学习生字:

漫灭、藤萝。

4.朗读《繁星(一三一)》,思考:

这首诗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这首小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预设:

连用三个“没有”构成排比句,朗读时要读出排比的气势。

5.随文识字,学习:

波涛。

6.朗读《繁星(一五九)》,思考:

这首诗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预设:

要读出赞美的语气来。

读出作者对母亲的依赖。

三、内容评析

这三首诗,你最喜欢哪一首?

是哪个句子打动了你?

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一)朗读《繁星(一三一)》。

1.思考:

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三个场景是不可漫灭的?

预设: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2.你知道在这三个场景中,作者和母亲在做什么吗?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

月光下,我和妈妈在院子里散步。

藤萝架下,我和妈妈在看书。

在妈妈的膝上,我和妈妈在嬉闹。

3.你能不能把这三个场景糅合到一起?

预设: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旺盛的菜园,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诗人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盖上,感受着母亲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倾听母亲讲述诗人儿时的趣事。

4.思考:

这几个场景是诗人现在经历的吗?

预设:

不是,是诗人儿时的回忆,与母亲在一起的回忆。

5.很久以前的场景,诗人却记在了脑海里并且永不漫灭。

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预设:

通过对童年的回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6.通过对童年的回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7.你有没有难忘的场景?

你在这些场景中和妈妈都做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落日的河滩上、早晨的小路上、周末的公园里等场景。

(二)朗读《繁星(一三一)》。

1.思考:

这首诗赞美了什么?

作者是怎么赞美的?

这首诗共有四句话,一个感叹句,三个反问句。

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句,表达了作者对大海强烈的热爱之情。

在写作上同音成韵,都有“ɑng”的韵脚,读起来朗朗上口。

2.在冰心的自传中有这样一句话,请你读一读。

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

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

——《冰心自传》

3.结合这段话说一说第二首小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预设:

这首诗歌通过星光、花香来衬托大海,表明大海波涛的清响一直存在于作者的心中,影响着诗人的思潮,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爱,对自然的歌颂。

(三)朗读《繁星(一五九)》。

1.思考:

这首诗赞美了什么?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作者第一句直接说:

母亲啊!

用感叹句开头,直接抒情,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2.读这首诗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作者使用了对比手法。

让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对比。

要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和我躲到你的怀里对比。

这种对比手法突出了“母爱”的主题,说明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

3.诗中的两处“风雨”含义有什么不同?

预设:

第一个“风雨”指大自然中的风雨。

第二个“风雨”指人生中遇到的困难、挫折、打击、痛苦、折磨等。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

直接表明母亲能为自己遮风挡雨,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四、品读回味

经过交流我们已经充分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让我们再一次品读课文,品读诗歌中的美好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展示诵读成果。

五、阅读推荐

1.通过学习有没有发现我们学的这些诗和原来写的古诗有什么不同?

预设: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新诗的写作比较自由,我们都可以当小诗人。

2.《繁星》和《春水》这两本诗集中有很多关于母爱的小诗,快去找来读一读吧。

如果诗兴大发也可以写一首关于母爱或父爱的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3.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

收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

为开展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六、学习生字

让我们学习这节课的八个生字。

在这三首短诗中,有8个生字要求我们会写,你都学会了吗?

让我考一考你。

1.出示会写生字:

繁漫灭藤萝膝涛躲

2.请你认真观察生字,用最快的速度记住它们。

3.请你用这些生字组一个词语吧!

预设:

繁星漫长消灭树藤萝卜膝盖波涛躲藏

4.请同桌面对面书空这些词语。

七、巩固提高

完成相关习题。

9短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灭、藤、萝、膝、涛”8个生字。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3.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背诵课文。

4.结合现代诗的特点,仿写诗歌。

5.收集现代诗,举办诗歌朗诵会。

教学重点:

1.会认“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灭、藤、萝、膝、涛”7个生字。

2.结合资料,展开想象,走进情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3.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背诵课文。

4.结合现代诗的特点,仿写诗歌。

教学难点:

1.结合资料,展开想象,走进情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3.结合现代诗的特点,仿写诗歌。

教学准备:

收集冰心和诗集《繁星》的资料,并整理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繁星(七一)》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诗歌,了解特点

1.出示单元导语,引出课题。

师: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短诗三首》。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冰心和她的诗集《繁星》的资料。

师相机补充资料。

3.自由读诗,明确诗序。

4.与以往学习的古诗相比,你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呢?

5.交流,总结特点:

形式是自由的,内涵是开放的,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二、学习《繁星(七一)》

环节一: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诗歌。

师相机指导认识“漫”,并正确书写“繁、漫、灭、藤、萝、膝”。

3.齐读诗歌,读通诗句。

环节二:

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说说朗读的体验。

2.师范读,并指导朗读:

①指导破折号:

这些事——

②重读:

永不漫灭

③“中”“下”“上”停顿并增加音长

④结尾处:

母亲的膝——上

3.学生练习,读出节奏,并指名读。

4.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读出韵味。

环节三:

有声有色,读出想象。

1.延长顿逗: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展开想象。

2.补白想象:

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

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3.理解词语:

通过补白想象理解“永不漫灭”的含义。

4.情景朗诵: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情景,感情朗诵。

环节四:

有情有思,读出情感

1.品悟月明:

月是中国人心中的共同的情怀,举头望明月……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体会情感:

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谁言寸草心……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

(浓浓的母爱)

三、情动辞发,仿写《繁星》

1.仿写诗句,唤起自我感受。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的( ),

( )的( ),

( )的( )。

2.教师巡视,相机评价。

3.朗读仿写,分享自创《繁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繁星(一三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繁星(七一)》

1.全班诵读诗歌内容。

2.说说从中体会到的情感。

二、学习《繁星(一三一)》

环节一: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诗歌。

师相机指导认识“涛”,并正确书写。

3.齐读诗歌,读通诗句。

环节二:

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说说朗读的体验。

2.师范读,并指导朗读:

①提示“啊”的音变。

在这儿读ya。

②“光”“香”“响”ɑnɡ的韵脚,了解同音成韵。

③读好反问和排比句式

3.学生练习,读出节奏,并指名读。

4.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读出韵味。

5.情境朗读。

师生合作:

如,师读“哪一颗星……”生接读“没有光?

环节三:

有情有思,读出情感

1.理解“思潮”。

2.情景朗读:

播放海浪声音,情景朗读体会作者对大海的挚爱之情。

3.体会情感:

补充资料,体会大海对作者写作带来的灵感与思考。

◎“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

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

”——《冰心自传》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往事》

感受:

大海是作者写作灵感的源泉,是心灵寄托的地方,作者对海眷恋、感激……

4.共同诵读:

伴着海浪声,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内化背诵。

三、情动辞发,仿写《繁星》

1.仿写诗句,唤起自我感受。

大海啊!

哪一()?

哪一()?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2.教师巡视,相机评价。

3.朗读仿写,分享自创《繁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繁星(一五九)》

教学过程:

一、复习《繁星(一三一)》

1.全班诵读诗歌内容。

2.说说从中体会到的情感。

二、学习《繁星(一五九)》

环节一: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诗歌。

师指导字音。

3.齐读诗歌,读通诗句。

环节二:

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说说朗读的发现。

2.师范读,并指导朗读:

①提示“啊”的音变。

在这儿读na。

②发现“了”“里”,了解同字成韵。

③指导分句朗读,读出分句间的强弱对比,感受现代诗高低起伏的节奏。

3.学生练习,读出节奏,并指名读。

4.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读出韵味。

环节三:

有声有色,读出想象。

1.想象“风雨”:

想象“天上的风雨”是怎样的景象?

引导学生朗读重音,分角色朗读,想象“风雨”景象。

(预设:

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

2.经历“风雨”:

想象“心中的风雨”又会是遇见什么事情呢?

(预设:

困难、忧愁、烦恼……)

3.品读“风雨”:

在补白想象的基础上,感受母亲怀抱中浓浓的母爱。

环节四:

有情有思,读出情感

1.体会情感。

结合作者经历,补充资料,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

◎1921年,经历人生风雨的冰心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诗集《繁星》,她把对母亲的爱写在这首诗中, 母亲啊……

2.感受:

风雨是景象,是心情,更是对母亲怀抱的依恋。

寥寥几句,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

三、情动辞发,仿写《繁星》

1.仿写诗句,唤起自我感受。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教师巡视,相机评价。

3.朗读仿写,分享自创《繁星》。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三首《繁星》。

2.朗读诗集《繁星》的姐妹篇《春水》。

3.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喜欢的现代诗。

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9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浓浓的母爱

繁星(一三一)对大海的挚爱

繁星(一五九)无私的母爱

1.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学习准备:

课件

学习时间:

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三课时

一、交流学

(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及《四时田园杂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它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介绍:

“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

(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2.检查初读。

谁来都给大家听?

【出示课件】教师相机正音,指导书写“茅、檐”。

3.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全词。

4.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课件】

(词的特点:

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词有上下片;词是押韵的。

5.质疑。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

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

6.交流释疑。

我们先来说一说,经过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

预设:

“锄豆”这个词可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得联系上下文。

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

(锄豆就是锄豆子地里的杂草)

(三)再读课文,感受韵律之美

1.我们理解了一部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生齐读。

2.听到你们读,老师也非常想读。

师范读

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吗?

【出示课件】

“词”也叫长短句,句子有长有短,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

“小”“草”“媪”,发现了什么?

(第一、二、四句末尾三个字韵母都相同,都有“ao”)

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

古人写诗写词讲究押韵,所以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

大家把词的上片读读,感受一下。

(生读)

我们看词的下片哪些字押韵?

(东笼蓬)

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

(四)放飞想象,浸润静谧之美

1.孩子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

【出示课件】(生简介画面:

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

2.品环境

(1)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家的居住环境。

谁来读词的一二两句?

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

词人为什么说是“青青草”,而不是“青草”?

(2)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聆听!

【出示课件】(课件播放潺潺的溪流声)

这样的美景属于你,美美地读一读吧。

(3)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茅檐”是用泥巴垒的墙,茅草盖的房,又矮又小,很简陋,为什么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

老师告诉你们:

很多诗人都有“茅檐”情结,“茅檐”这个词在诗人的笔下频频出现。

(板书:

茅檐低小)

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宁静的诗意的小乡村。

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

生齐读。

3.品人物

(1)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住着怎样的一家人呢?

请接着读下面。

(2)这一家一共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