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9237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docx

爱心伴孩子成长三

爱心伴孩子成长

第三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老师们请坐。

以前我就听到词语叫夹道欢迎,不知道这个词语是什么感受。

结果到了我们马来西亚,终于让我体会到原来夹道欢迎是这样,让我幼小的心灵很受震撼,觉得有点受之有愧,也是受之不起,因为自己做得非常的不够;我们这些长辈,有经验的前辈,还这样的鼓励,真的是非常的感恩大家,谢谢各位老师。

  刚刚我们在谈到中国的古圣先贤,他们真的是留给了我们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学的目标,很明确的教学目标,要经营孩子一辈子的幸福;最好的教学的内容,所有的教学都是关照孩子的那颗心境,而不会被外在的表现所迷惑;也给我们最好的教学的方法。

在中国的一部书籍上面,叫《了凡四训》,是一个叫袁了凡的先生,他写的家庭的经验留给他的子孙。

他就讲到,「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他讲到我们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用这样长远的、开阔的眼光去看。

怎么理解?

他讲,不要看现在一下,要看得比较长远;不要看现在的状况,要看它以后的影响;不要只想着我一个人,要想到天下人。

  所以当时商纣王,在古代这些读书人就很有这样的智慧,他从一个细微处就能够看到一个人的兴衰,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

当时商纣王他想用象牙筷子来吃饭,他的一个大臣就说,这样一个行为是亡国的行为。

别人会觉得很奇怪,一个皇帝用象牙筷子,那很正常。

但是其实这个有智慧的长者,他看到的是象牙筷子吃饭的背后,商纣王他当下的那颗心是怎样的。

他一旦贪心起来、奢侈的心起来,那个叫「欲是深渊」,掉下去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

所以他就分析,你看用象牙筷子吃饭,要吃怎样的菜才配得起这个筷子?

可能需要山珍海味。

好了,用象牙筷吃山珍海味,要怎样的盘子才配得起这些菜?

可能要金盅玉碟。

这些金盅玉碟加上山珍海味,又要怎样的房子、怎样的家俱才能配得起这样的食物?

就要豪华的宫殿。

吃饭的饭厅是这样的豪华,睡觉的卧室要怎样?

那也要配套,不可能睡在茅草房里面,所以要建造豪华的宫殿。

豪华的宫殿,费用从哪里来?

费用要找人民。

在那个时候人民本来就已经非常的贫困,如果国王还要去搜刮民脂民膏,一定会激起人民的愤怒,所以一定会造反。

最后商朝就灭在纣王的手上。

  所以古人他们看事情,会从一个细微的地方看到长远的影响。

其实我们刚刚在讲「禁于未发之谓豫」,就是我们现在看到孩子一个细微的表现,把他往长远来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当时我们说要让孩子多做家务,有的家长说,他说做家务可以请佣人做,我的孩子生下来就是来享福的。

我们就跟他们讲到,什么是享福?

如果我们自己观念不清晰,到底在享福还是在消福,我们不知道。

后来我跟小朋友写了一句话,「享福消福,吃苦了苦」。

你在享福的同时,其实我们很简单去思考一下就能够体会,我把它写一下。

「享福消福」,福尽苦就来,但是「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我们往后面看就能看得清楚,一个孩子他还很小的时候,他还没有为家里做任何的付出、没有为社会做任何的贡献的时候,他就不断的在享受。

我们跟孩子讲,这个其实是在折你的福报,在消你的福报,哪里是在享福!

当你的福报一旦用完了、消光了,接下来的就是苦。

所以古人讲一句话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个孩子从小如果过惯富足、懒惰、享乐的日子,如果有一天他没有办法,如果当他自己出去,只身在外,或者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突然之间他会手足无措,他会觉得世界末日都到了,因为他可能连衣服也不会洗。

这个不是耸人听闻,因为曾经真的是这样。

在一个大学里面,有个孩子开学一个月跳楼自杀了。

后来问原因是什么?

原因说出来我们都会大跌眼镜,原因是这个孩子他很痛苦,他说因为学校的饭菜不合口味,是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是我的衣服我不会洗,我的衣服全部都穿完了一遍,不会洗。

因为这两个原因他可以跳楼。

  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孩子如果从小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其实真的,苦和乐到底在哪里?

一个孩子如果每天都在贪求当中,那是真苦。

身体的苦其实不是真的苦,内心的苦那才真的苦。

一个孩子如果他在劳动的时候,其实我从很多小朋友的日记看到,愈劳动为家里付出的时候他是很乐的;虽然身体累一点,其实他的内心很乐。

所以我们讲,快乐来自于哪里?

行孝最乐,行善为乐,助人为乐。

真正的享乐那不是乐,那是自己一时的麻醉自己而已,因为它不是让我们人生过得很踏实的,让我们的内心有这种踏实感的这种快乐,它不是。

我们从小让孩子干家务活,让孩子去体会父母的辛劳,去行孝、去行善。

在这样的过程,服务他人,培养自己各种能力的时候,孩子从小就能体会真正的快乐。

  我们这样去讲,孩子就会很愿意去做,这个其实也是「禁于未发」,在一些不好的情况出现以前,我们先把它预防。

预防以后,比如说我们孩子学会了这些自我生存的能力,他走到外面,我们父母不会担心。

但是如果现在我的孩子连吃饭,挑剔吃饭、挑剔床铺,挑剔穿、挑剔吃,衣食住行都挑剔,他的适应能力会很弱,我们父母可能会一直为他操心。

如果儿子一刻不在身边,我们就会很担心,不知道今天会出现怎样的状况。

但是从小培养孩子自立,我们的心里会很安,知道孩子以后会怎样,我知道他在外面可以让我们很放心。

  之前我听到蔡老师的讲课,当中提到一位很有智慧的长者,我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听过卢叔叔?

有听过吗?

好像不多。

这个智慧的长者,他自己事业经营得很好,家庭也经营得很好,他的孩子也教得很好。

当时他的儿子毕业的时候去应聘,公司里面去应聘,老总跟他讲的是你想要多少工资你自己开。

我们讲到这个孩子能够教成这样,而且孝顺父母,对人都很有礼貌,怎么教的?

当时蔡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事情,我们就感受到这位长者的教孩子禁于未发的那种智慧。

因为他自己,卢叔叔自己,很年轻就成为了一个总经理,而且底下的员工有八万人。

不是一个小小的总经理,那是真实的一个很有才能的管理者,很有德行的领导。

他的员工有这么多人,他是这样一个地位,他的儿子还很小,他怎么教?

最容易长养的是怎么样的情绪他都知道。

  老师讲到,卢叔叔整个当总经理的过程,从来没有让他的儿子看到他坐小车回家。

因为在那个时候,可能现在小车都比较普及,不太觉得,但是在那个时候可能小车还不太普及,坐小车回家可能儿子会觉得不太一样。

所以卢叔叔每次坐车,坐到自己家巷子的外面就停下来,然后走回家,从来没让他的儿子看到过他上车。

而且在整个他的儿子成长过程当中,从来没有把儿子带到他的办公室过。

我们考虑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是一个八万人的总经理,他的儿子如果去了办公室,周围的同事会对他的儿子说什么?

他的孩子会看到他的父亲这个办公室一定和其他人的不一样。

如果这样去做,孩子心里会生起怎样的心境?

傲慢心一定会生起来。

甚至回到学校就跟同学讲,你知道你爸爸是做什么的?

我爸爸是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就开始比,你的爸爸办公室有多大,我爸爸是怎样。

傲慢心一长起来,要再给它伏下去就很难。

卢叔叔他有这样的智慧,杜绝了让孩子生起傲慢的这样的机缘,不带他去办公室。

并且他还做了一个决定,每个周末陪家人坐公车出去旅游,出去外面踏青也好,散步也好,并且带上他的孩子的爷爷奶奶。

我们去想像一下,在公车上可以教孩子什么?

可以教孩子如何礼让,如何给老人让座。

让他的儿子觉得我跟其他人没有任何的区别,我跟其他的孩子一样,这种傲慢心他就不会再长起来。

当时我们感受到一个长者教孩子,他的这种禁于未发的智慧,真的是让我们也非常的佩服,要看得很长远。

  曾经我在深圳教学,也是班上也有一些总经理,还有这些孩子。

我曾经就有一个机会跟一个小朋友一起到了她母亲的办公室,她母亲是个总经理。

我一去,我就看到这个孩子非常的熟悉,坐在比她整个高出半截的老板椅上面在那儿转圈。

转一会儿,然后又在冰箱里面拿吃的,非常的随便。

其实当下我们感受到的,这个孩子她有很强的优越感,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总经理的女儿,非常的得意。

她有这样的心境,去面对同学的时候,她跟同学的关系能够相处得特别融洽吗?

她会觉得你妈妈是做什么的。

而我们再去思考,如果这个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判断力,她交朋友会以什么与朋友相交?

她会用权利和势力去判断一个朋友。

刚刚我们讲的,「势倾则交绝」,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一帆风顺,如果当他有一天从上面一下子不小心遇到了挫折的时候,他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这个挫折?

我们如果真的理智,面对孩子、教导孩子,我们从小让孩子避免他长养这些不好的情绪。

  另外这个教育方法是「当其可之谓时」,这个意思就是机会教育。

机会教育其实非常的有效,为什么这样讲?

因为机会出现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教导孩子的时候。

什么时候是一个机会?

第一,就是第一次做的时候,是个很好的教导的机会,所以我们讲要慎于开始。

比如说当一个孩子第一次他不会做,拿到一个东西来问我们的时候,这就是最好的教导他的时候。

比如说洗碗,一个孩子他不会洗,或者说洗衣服,我们现在很多家长说我的儿子很懒惰、我的女儿很懒惰。

我们就会问他,你的儿子和女儿是不是一生下来就这么懒?

我们回忆一下,当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正在洗衣服,这个儿子或者女儿他很有兴趣,他想来跟我们一起洗,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当我们在擦桌子的时候,这个孩子可能那个时候刚刚学会走路,他就想来帮妈妈擦桌子。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我们说:

赶快走开,不要挡着妈妈干活,你还浪费我的时间。

当孩子来洗衣服,他可能是在那里玩水,他觉得很好玩。

这个时候很多母亲就说:

你不要来帮倒忙,你把衣服弄脏了,我还要多洗一件。

  其实这都是最好的机会,因为这时候孩子很好学。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告诉孩子,比如说在擦桌子,孩子过来他来玩,这时候我们可以教他说:

宝宝你真能干,这么小就能够帮妈妈干活。

孩子一被鼓励,他的那个力量就干得更起劲。

这时候我们再教他,你可不可以这样擦?

像妈妈这样擦。

桌子的桌面他构不着,我们还可以把他抱起来让他做,擦了桌面,再教他擦桌子的旁边,孩子会觉得原来干活这么快乐。

所以这是一个机会,我们有没有把握住这样的机会教孩子?

如果已经把握住了,我们很多孩子的缺失就能够给他扭转过来。

  有的家长说,我的儿子已经错过了这个机会,怎么办?

其实机会时时都在,慎于始是个机会,现在有时候还是会有这样的机会。

孩子不会,来问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尽心尽力的引导他,首先肯定他为家人付出的这颗存心,进而再引导他学会做事情的方法。

首先是存心第一,要让保持他这种孝心、这种服务的心,然后再教方法。

另外还有机会,就是犯错的时候也是教他的时候。

我们现在很多家长也好,遇到一些老师也好,都特别害怕孩子犯错误。

当时我也细细的去体会,其实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犯错的时候其实是教他的最好的机会。

怎样是这样的一个状况?

我跟我们班的小朋友讲,我说老师不怕你犯错误,我绝对不会怕你犯错误,我怕的是你犯了错误不认错。

我们想问一问各位长辈、各位老师,一个孩子犯错误可怕,还是他犯了错误不承认,掩饰错误,更可怕?

犯错他不是故意的,或者他有的时候是习气使然,坏习惯促使的。

犯了以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来改进,避免以后不犯错误,这才是一个关键。

而不是批评他、责罚他,责罚以后,这个孩子他很怨,下次他就仍然犯错误,但是他犯了以后的想法就是我如何躲着不让你发现。

我就跟这些小朋友讲,我们有这样一个态度,就是你犯了错误老师不会怪你,老师只是想帮助你。

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去帮助他,不是谩骂、责怪。

  当时有一个小朋友,那天我在上课的时候,就发现黑板擦不见了。

我一问,全班都不讲话。

当时我就没有再问下去,就另外找了一个擦掉。

结果晚上这个孩子就给我写了一篇日记,他说老师,对不起,我今天没有承认,是我把黑板擦弄丢了。

他说我是怎样弄丢的?

他说我要抖粉笔灰,我在抖灰的时候,发现灰尘到处飞,我就到窗台口去抖灰,一抖风就可以吹散,结果一不小心就掉到学校外面的巷子里。

他说我过不去,也没有去捡到,就不见了。

他说老师对不起。

  如果我们面对孩子这样一篇日记,我们怎么去面对?

要不要再骂他一顿?

我当时就感觉到很可贵。

为什么?

因为他自己有勇气承认错误,这一点态度就值得我去赞叹。

我跟他批注了很多,第一个我就跟他讲,我说老师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

我说我很感谢你对老师的信任,因为要想帮孩子,我们如果心里时时想着我是来帮孩子的,我就会提得起来一种心境,我如何才能帮到他,绝对不是发一顿脾气能够真正帮到他。

我首先觉得,孩子跟我们建立信任那是首要重要的,有信任,孩子才会听话,才愿意听我们的劝告。

我当时很感动,这个孩子能够信任我,把这样的事情告诉我。

我后来也在想,如何建立跟孩子的信任?

我们自己要以身作则,说话算话。

  我会去分析,孩子为什么犯了错不敢告诉老师?

我们思考一下,孩子如果犯了错,为什么会不敢告诉老师、不敢告诉父母?

因为他犯错以后,如果老师和父母知道了,他得到的不是帮助,可能是一顿责打,可能是一顿的谩骂、批评,但这些批评其实没有真正帮到孩子。

但是我们去静下心来想,老师和家长其实都是很想为孩子好,为什么我们愈去为他好,孩子却愈来愈躲着我们?

愈来我们中间隔阂愈来愈厚?

为什么会这样?

甚至我们有的老师也讲到,包括夫妻之间,我明明就是对他好,为什么我愈对他好,他反而愈是跟我格格不入,中间的鸿沟愈拉愈远?

很多母亲也这样讲,我明明就是为我儿子好,他为什么把话给他的同学讲,却不告诉我?

我们想一想原因到底在哪里?

我们真为孩子好吗?

他有没有体会到老师和妈妈在帮助我?

他犯了错的时候,他这时候可能真的需要帮助,但是我们给他的是有真的帮到他吗?

他给同学讲,同学可能会安慰他。

但是如果跟妈妈讲,可能就是一顿打。

  所以,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去思考如何能真正帮到孩子?

想要真正帮到孩子,我们就要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爱。

爱是用心感受,绝对不是控制和占有,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爱,我们昨天唱歌,是无私无我的为对方付出,甚至无求的付出,那才是真爱。

不是说我对这个孩子,我现在这样对你的目的是要你考一个好成绩给我,那是交换,那是在逼孩子走一条路,那不是真爱。

但是我们去想其实父母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没有父母不爱的。

我们愈来愈感受到,不管是老师也好、父母也好,都得回到原点,从头学起什么是爱,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去体会《弟子规》上的话,就能感受到真正的帮孩子是怎么帮。

《弟子规》上讲犯错有两种,一种是无心非,一种是有心,过失有这两种,一种是「无心非,名为错」,一种是「有心非,名为恶」。

不管无心和有心,《弟子规》上都讲,「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不管有心无心,你当下改了,这个过就没有了,但是「倘揜饰,增一辜」,你还去掩盖过失,那你就是错上加错。

当时我跟小朋友讲,你犯了过失就像什么?

就像你发现了一块垃圾。

你不犯,你还不知道你身上有这个垃圾,你犯了过失,这要恭喜你,因为你发现敌人在哪里。

你要发现敌人,你才能够去面对敌人,才能够打败敌人。

所有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自己的坏习惯,我们要把敌我分清楚。

你发现了敌人,也发现了垃圾,怎么办?

首先你要认清楚,你要承认,所以要知过,首先要知过,因为有的孩子,他连错了他不知道自己错了。

我就跟这些小朋友讲,有的同学他去嘲笑别的同学捡垃圾。

我就问他,扔垃圾好还是捡垃圾好?

他们说捡垃圾是好事。

但是为什么现在扔垃圾的人没有人笑,反而捡垃圾的人有人笑?

什么原因?

那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里没有一把判断是非善恶的尺子,我们没有尺子,才会人云亦云。

觉得很多人都在扔,我扔没关系,但是没有人去捡,觉得有人捡好像很没面子,不是这样。

  我跟小朋友讲,你有正确的判断力你才能够做对的事情。

你有正确的判断力,你去对照什么是判断力?

《弟子规》就是最好的一把尺子。

比如说「父母呼,应勿缓」是对的,那父母呼你没有应,是对的还是错的?

你就是错的。

你没有应,你就要立刻改,这个就是发现了敌人。

你每天读《弟子规》,就是在找我还有哪些不够,我身上还有哪些垃圾。

找到垃圾,认过,承认这是不好的,并且改掉,你就每天「德日进,过日少」,德行每天都在提升,过失一天比一天少。

你身上的垃圾一天扔一个,一天扔一个,你会愈过愈轻松、愈过愈自在,你能获得真正的人生的自由。

  我们很多孩子说老师,我要自由,我们现在有很多青少年也讲我要自由。

我就问他们,什么是自由?

孩子说随心所欲就是自由,我想干嘛就干嘛,我就自由了。

我当时给他讲,你想干嘛就干嘛,有自由吗?

很简单,你说我想上课的时候把脚放到桌子上,好,你放上来。

放上来,接下来的是什么?

你影响了课堂的纪律,下课老师就会找你;你说我想在马路上横穿,我就是不守规矩,我要横穿马路,我要在高速路上走来走去。

可能出现的就是发生车祸,你被撞死了。

你要自由,可能没有自由。

  这样讲孩子还不太明白,我还给他们举个例子。

我说比如说我们大自然有运行的规则,像地球绕着太阳转,它一直都沿着一个轨迹在转。

如果太阳说,我今天不干了,我要自由,我要竖着跳一下,或者地球说我要横着来摇一摇,出现的状况会是怎样?

可能就会出现宇宙时报就报导,两个星球相撞了,从此以后,地球这个名字就再也没有了。

他要的这种自由是招来的自我毁灭,那不是自由。

因为一个人你不可能一个人在地球上生存,我们每个人都是团体的人,我们作为一个团体的人,我们就要遵守做人的规则。

就像你开汽车一样,开车要有开车的规则,违反规则可能会出交通事故。

做人也是一样,如何做一个儿子,如何做一个学生,如何做好同学,这才是真正的在学习自由。

如何来获得真正的自由?

要改掉自己以前不好的习惯,你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那才是真正的自己的主人和英雄。

  所以,犯错的时候是一个机会来了,因为你发现垃圾,你第一个要知过,知过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弟子规》给我们正确的判断力。

我们跟孩子讲,每天读《弟子规》的目的不是去背,而是去对照我今天能不能找出我的坏习惯,能不能发现身上的垃圾。

读一遍就找一遍,读一遍就找出一块垃圾,然后扔掉,认过,认过是要承担责任。

这个小朋友他把黑板擦弄丢了,我当时就跟他讲,弄丢了不要紧,这件事情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关键在于你如何去面对这件事。

你如果「倘揜饰」,这件事就是坏事,因为你在这件事当中损失惨重。

为什么?

粉笔擦丢了,这只是一个损失而已,这个损失是物质上的,还不足我们去讲它。

但是因为这件事情让你的心境下堕,因为你「倘揜饰」就是不诚实,你这样的心境更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在这件事情当中,你能得到提升,丢黑板擦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跟他讲,你要承担责任,然后要改过,改过就是要把原因找出来。

粉笔擦丢了是结果,原因在哪里?

这个孩子就讲,我说原因一定是你当时心里在想其他的事情,《弟子规》的「执虚器,如执盈」你没有做到。

什么意思?

端着空的盆子、端着空的水杯,也像是端着满满一杯水一样的这样的恭敬去做。

你拿着粉笔擦到窗台上去抖,你如果是这样的恭敬,你不会把它掉下去。

一定是你当时跟同学开玩笑,或者心不在焉,才会掉下去。

找到原因,我们以后如何避免?

以后随时随地做事情专注、认真,你就能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才是根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说一个孩子他把黑板擦弄丢了,他的心境是心不在焉做事的,第二天他可能会把杯子打碎,第三天他可能会弄丢一个本子,他会丢三落四,一定是这样,因为他的心境没有恭敬,没有认真。

所以把原因找出来,但是同时我要给他承担责任,我不是去责怪他,而是让他知道,你犯了这个错误,一定要有这样的心境。

当时我跟他讲,弄丢了东西一定要赔偿,一定要让孩子赔偿。

如果不赔偿,他会觉得反正老师也拿我没办法,我下次再错了,我再承认错误就好了。

那这个孩子就不断的犯错,不断的认错,不断的认错,他仍然不断的犯错。

所以我跟他讲,我说你要承担责任,你要赔偿。

如果赔偿你觉得我自己现在赔不了,我说可以,老师可以帮你买一个来赔给学校,但是你自己想怎么办?

你可以用你的体力为班级付出,来作为赔偿。

当时他就讲我为班上做清洁一个星期,他自己讲。

我说可以,你做清洁的时候,你的想法就是忏悔我自己没有做对的事情,这样才让孩子印象深刻。

要不然他下次犯了错,反正也没有什么惩罚。

  我们现在讲,惩罚到底好不好?

其实关键还是在我们的心境。

我们惩罚孩子不是去责怪他,而是去帮助他的惩罚,孩子心里不会有怨,即使你罚他,罚得他很快乐。

当时我们班也出现这样的状况,有小朋友上课,老在下面讲话。

我当时就跟孩子开玩笑,我说你要是再讲,我就用封口胶把你的嘴巴封起来。

没想到下午有个小男孩果然就带了一卷封口胶给我,我当时就骑虎难下。

果然上课了,没一会儿下面又开始讲话。

我已经讲了要用封口胶,怎么办?

当时我就把这个同学叫上来,我叫他的时候,其实我不是真正想罚他,是想帮他。

我跟他讲,我说讲话对不对?

因为我们讲了很多次,上课不可以在下面乱讲。

小朋友说不对。

那你为什么讲?

我跟全班同学讲,我说老师现在批评的不是这个同学,而是他的坏习惯。

因为他被坏习惯所控制,他自己也很痛苦。

为什么?

他自己知道讲话不对,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他的嘴巴老想讲,所以我们要帮他改坏习惯。

  帮他,可以提醒他,是一种帮;自己提醒自己,也是一种帮;还有一种,是可以请求这些外界的,利用一些东西来帮他。

我说现在可以请出封口胶来帮你,你愿不愿意接受它的帮助,打败敌人,成为英雄?

这个孩子很高兴说我愿意。

然后他就上来,很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上来。

我说你要请封口胶帮忙要感谢,他给封口胶鞠了一躬,说谢谢你帮助我改正坏习惯,然后非常英勇的把封口胶贴在了嘴巴上。

当时这个封口胶贴上去,但是孩子反而很快乐,因为他觉得是在帮助他战胜坏习惯。

他贴了以后,坐在座位上,面带微笑。

全班的同学,居然还有几个同学说,老师我也要贴,他们自己还自告奋勇说老师我也要贴。

我说不可以,这个法宝不可以乱用,要首先让自己战胜坏习惯,如果你自己能力现在不够,你再请封口胶来帮你。

  所以处罚了孩子,但是孩子没有怨,他甚至很感恩。

原因不在于我们用什么方式去做,根本还在于我们的心境是不是真的在帮孩子。

真的有帮他,孩子会很感恩,哪怕老师打他,他都会把教鞭请出来,请老师,说老师你帮帮我,打我两下,我的腿就是不听话。

我们还说,一般老师还不会轻易的动手,你自己最好能够管好你的腿不要乱动。

所以每一次我们即使责罚孩子,孩子不会有怨,反而他还很感恩老师,那犯错就不会是一件坏事。

错了,我们就把敌人揪出来,并且让孩子承担责任,改过。

这个习惯如果一旦养成,会让他受益一生。

  我就记得当时有一个老师,他的同学,一个律师,很知名,有一个女儿,从小父亲就教导她做人要诚实。

这个女儿在国外留学以后,就留在一个外资企业工作。

在这个工作的过程,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因为她自己的失误,使公司损失了十万块。

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刚毕业的人来讲不是一笔小数目,那个时候还没有人发现,没有人发现这十万块亏空,她发现了。

她那时候如果递交辞呈,她可以就走掉。

但是因为这个孩子从小父亲教她要有承担、要诚实,所以她主动的去跟领导认错。

她说对不起,因为我的过失使公司损失了十万。

她因为有这样的态度,承担责任。

不管我有没有能力,首先我要有这样的态度,我的能力可能还不够,但是我的态度不可以错。

所以她跟领导讲,她说这个十万块我现在还不了,但是我一定会还。

如果公司相信我,留我在这里,我会继续工作,在每个月的工资里面拿钱出来,还清这笔钱。

如果公司觉得我不合格,因为做错了事,我到另外的公司,也会分期把这笔钱还过来。

  这个领导一听很激动,站起来走来走去,这个小女儿也忐忑不安。

当时这个领导就站下来以后,就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他说我一直在想,我拿什么送给你比较好,这支笔跟了我好多年了,我要把它送给你。

他说我不仅不会辞退你,他说我太高兴了,因为我正要到中国去开发市场,要找那边的负责人,我还没有找到一个让我能够信任的人。

他说现在我终于定下来人选了,我就要派你去,并且派你上岗的奖金就是十万,你这十万块不用还了。

因为她的这种态度,承担、诚实的态度,让她赢得了更好的工作的机会。

  其实人生有没有偶然?

我们觉得好像刚刚好,其实不是这样。

我们另外思考一下,如果这个孩子从小学会了投机取巧、耍滑,她可能会利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倘揜饰,增一辜」。

她会掩盖自己的这种过失,然后逃掉,为自己开脱。

她如果逃掉了以后,我们思考一下,她的人生会又走到怎样的境地?

不管她走到哪个公司,我们去思考一下,这十万块是不是不用还了?

可能在钱上面,这十万块不用还给公司,她逃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