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0085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爱你汉字 精品教案.docx

我爱你汉字精品教案

课题:

我爱你,汉字

全册第课时

单元第7课时

施教日期:

主备人:

秦晓新

课时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初步阅读本模块的7篇材料,大体理清思路。

教学重难点:

初步阅读本模块的7篇材料,大体理清思路,

教学准备:

预习单作业、课件

教学过程(含作业、板书):

准备:

预习单作业上交

附:

预习单

一、我能按照课文的意思填空

1.甲骨文是刻在__________上的;它出土的地方是现在的______________。

 

2.按照顺序写出汉字演变的过程:

甲骨文―(    )―(    )―(    )―(    )―(    )―(    )

二、我能有感情地诵读《赞汉字》

第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对综合性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2、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

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到更多的历史。

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

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的P84—90页的阅读材料。

二、整体阅读,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一)教师谈话:

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思考:

这七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七个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

教师作适当点拨。

[要点: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古代书法作品赏析;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关于“汉字的演变”: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最后请学生在全班说一说。

(3)关于“一点值万金”:

先由学生自读,然后互相说一说为什么“一点值万金”?

最后和同学交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4)关于“街头错别字”:

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5)关于“赞汉字”:

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在全班汇报读。

(6)关于“古代书法作品赏析”:

学生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共学生欣赏。

(7)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A、教师谈话:

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

B、学生自主读课文。

C、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

D、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E、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点。

F、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G、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三、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教师总结:

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大家学习得很有收获。

布置任务:

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七、拓展作业:

一、判断

1、汉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

()

2、仓颉创造了汉字。

()

3、最初有文字的时候,聪明的古人就把字刻在竹木上。

()

4、甲骨文盛行殷商时期,清朝王懿荣最早发现和研究的。

()

5、汉字延用至今,在书法家的笔下熠熠生辉,如王羲之的《玄秘塔碑》。

()

6、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使用“结绳记事”和“物语”交流、表达和记忆。

()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

优美动听传神写意声情并茂笔走龙蛇

()的中国绘画()的中国书法

()的中国戏曲()的中国音乐

 

教后反思:

 

课题:

我爱你,汉字——制定活动计划

全册第课时

单元第8/12课时

施教日期:

主备人:

秦晓新

课时目标:

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准备:

预习单作业、课件

教学过程(含作业、板书):

准备:

预习单作业上交

附:

预习单

1.思考:

在“我爱你,汉字”模块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部分。

2.课前与同学们交流,大体确定合作伙伴。

 

第二课时

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进行了综合性学习,大家对综合性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

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84页。

4.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P84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

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

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

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A、看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B设疑: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C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

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⑴ 了解汉字历史:

     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

搜集笑话或趣事。

   ⑵ 调查社会用字:

     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⑶ 搜集书法作品:

     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

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二、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拓展作业:

各小组根据活动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以及资料的查找、搜集、整理工作。

 

教后反思:

 

课题:

我爱你,汉字——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

全册第课时

单元第9/12课时

施教日期:

主备人:

秦晓新

课时目标: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甲骨文的发现。

教学重难点: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甲骨文的发现。

教学准备:

预习单作业、课件

教学过程(含作业、板书):

准备:

预习单作业上交

附:

预习单

1.搜集几个甲骨文,知道该字的意思和发展。

2.了解几个有关汉字的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汉字走过了一条有趣的发展道路。

二、活动:

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猜一猜: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展示相关资料)。

  3、看一看: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

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

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4、故事串:

   ⑴ 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

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

(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

  ⑵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⑶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

三、小结

  这节课通过阅读课内材料,交流展示同学们课外搜集的资料,我们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加深了对汉字的感情。

课后,一定要关注汉字的正确使用,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四、作业设计

1.从街头找出一些错别字。

2.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填在词后的括号里。

 

a举:

A提出   B推选   C全   D往上托,往上伸 

举.世闻名(  ) 选举.(   ) 举.例说明(    ) 举.重(    ) 

b老:

A年岁大 B富有经验 C很久以前就存在的 D经常E很;极 

老.远(   )  老.人(  )  老.手(  ) 老.迟到(   )      

老.朋友(        ) 

c白:

A说明   B空的   C没有结果   D像雪那样的颜色 表白.(     )  白.费力气( ) 一张白.纸(  ) 一份白.卷(    )

3、从前一个穷秀才托人将自家一种成熟的果子送给朋友,并写了一张便条:

“琵琶结果,请与仁兄共尝。

”朋友笑他写了白字,也写了一张字条给他,上面写着:

“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这位穷秀才送给朋友的果子是________

教后反思:

 

课题:

我爱你,汉字——一点值千金

全册第课时

单元第10/12课时

施教日期:

主备人:

秦晓新

课时目标:

1、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准备:

预习单作业、课件

教学过程(含作业、板书):

准备:

预习单作业上交

附:

预习单

1.从街头找出一些错别字。

2.搜集关于“错别字的教训”的故事。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组有错别字的词语

  茶叶疋 仃车 象章 照像 圆宵 汤元 家俱 另售

  1、师:

同学们在街头小巷、商店门口是否见过以上招牌?

看到有何想法?

  2、动笔改错别字:

    茶叶疋(蛋)  仃(停)车  象(像)章  照像(相)

    圆(元)宵   汤元(圆)  家俱(具)  另(零)售

二、学习“阅读材料3”

 1、师导:

同学们,正确使用汉字,规范汉字到底有何重要?

请默读《一点值万金》。

读完后与同学交流一下感受。

  2、生默读材料。

  3、同桌互相交流并谈谈感受。

  4、从身边事例体会错别字的危害:

   ⑴ 师导:

“一点值万金”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

   ⑵ 师生畅谈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错别字引起的教训的故事。

   ⑶ 交流听后感受。

三、展示社会调查成果

  1、导语:

错别字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危害,然而它却存在于我们身边。

看书上“阅读材料4”的图,你发现了什么?

请把错别字改正过来。

  2、小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

  3、各小组展示成果并作介绍。

  4、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学写调查报告

  1、讲:

调查报一般可分三个部分:

   ⑴ 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

   ⑵ 对调查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

   ⑶ 提出建议。

  2、出示自己的作文本或其他作业本,以小组为单位对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展开调查研究,研究目的为:

   ⑴ 追寻写错别字的根源。

   ⑵ 探求纠正、不写错别字的方法。

  3、全班交流研究结果。

  4、以小组为单位写调查报告,师巡视指导。

  5、交流调查报告评议。

  6、根据评议修正调查报告。

五、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充分认识到了错别字的危害,也知道错别字就存在于我们周围,防止和纠正错别字,应从我们做起,不写错别字,正确纠正错别字。

六、作业

一、广告可谓形形色色,但有些广告篡改汉字正规用法,请你给下列广告“消毒”,恢复成语的原貌。

1、某服装广告:

衣衣不舍()

2、某胃药广告:

一步到胃()

3、某电动车广告:

乐在骑中()

4、某热水器广告:

随心所浴()

5、某止咳药广告:

咳不容缓()

二、认真读句子,给带点字注音。

1、张阿姨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大.()夫。

2、音乐.()课上,老师让我们听了一首乐.()曲,大家乐.()得合不拢嘴。

3、他一边说着.()话,一边看信,还不住地赞叹说:

“这一着.()真妙,我们马上着.()手准备。

三、在生活中错别字闹出的笑话还真不少。

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歇”写成“喝”。

他有篇日记写道:

“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

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怎样把学过的字记得牢,而避免闹错别字的笑话呢?

四、阅读题

一字毁千军

1935年5月初,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展开大战。

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了更好地联合讨蒋,曾商定双方部队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以集中兵力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

但是不幸的是,在拟定作战命令时,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把“沁(qìn)阳”的“沁”多写了一笔,成了“泌(mì)阳”。

碰巧河南南部就有个泌阳,不过这个地方与沁阳有千里之遥。

冯玉祥的部队接到命令,匆匆赶往泌阳,结果贻误战机,错过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蒋军获得了主动权。

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

一字之差,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

1、看了上面的故事,你知道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吗?

2、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教后反思:

课题:

我爱你,汉字——书法作品赏析、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全册第课时

单元第11/12课时

施教日期:

主备人:

秦晓新

课时目标:

1.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2.认识“诣、殷、挫、抑、隶”等1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古老、丰富。

4.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努力学好汉字,继承和发扬汉字文化的优秀传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2.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

预习单作业、课件

教学过程(含作业、板书):

准备:

预习单作业上交

附:

预习单

1、搜集喜爱的书法作品。

2、认真书写一篇楷体字。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载体,从古至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

这节课,我们先来赏析书法作品。

二、欣赏“阅读材料6”

  1、出示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2、学生初步欣赏这两幅作品并作出评价。

  3、讲讲欣赏书法的一些方法:

   ⑴ 整体感知,如气势、神采、章法等。

   ⑵ 细微观察,如用笔、用墨,字的点画、结构、线条。

  4、学生再次欣赏这两幅作品,作评价。

  5、教师介绍这两幅作品:

    王羲之的《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著名行书字贴,相传的本子共28行,324字。

《兰亭序》书法艺术很高,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全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楷书四大书体之一。

碑文28行,每行54字,共1512字。

碑书字体严谨,用笔干净利落,瘦劲俊丽。

历代学柳体字的人,多以《玄秘塔碑》为范本。

三、学习“阅读材料5”

  1、自由阅读《赞汉字》。

  2、用《赞汉字》一诗中的词语来赞美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3、读诗文,讲讲词义:

连缀、顿挫抑扬等。

四、小小书法展

  1、师:

在综合性学习中,你们搜集了优秀的书法作品,请展示出来,让我们尽情赏析吧!

  2、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作品,交流互赏。

  3、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赏析。

4、将学生搜集的或写的优秀作品贴在班上的展示栏里。

  过渡: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祖国的语言文字更是博大精深,它不仅历史悠久,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内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这篇课文。

五、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认生字:

   ⑴ 自由读读课文,要求:

     边读边认记生字,读通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⑵ 抽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并随机理解“不受拘束、“浩瀚如海”、“凝滑如脂”等词语的大意。

  2、再读文,知大意:

   ⑴ 请同学们再用心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⑵ 抽生说说主要内容。

六、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出示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想想:

   ⑴ 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汉字的神奇、有趣、丰富?

用“~~~”画下来。

   ⑵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用“──”画下来。

   ⑶ 将画出来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在旁边批注你读后的感想,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2、小组交流,谈感受。

  3、抽生全班交流,深化学生感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七、总结全文

  1、学生谈谈学完这课后的收获。

  2、教师总结:

  通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大家在学习中有了不少的收获。

八、课堂作业

1.请在下面括号里各填一个字,使竖排都组成成语,再把所填的字连成古诗,看看是哪两句诗。

好蒸心开滴独一一人博一无舍白

高蒸惊门水辟溜穷云大无中己手

骛日胆见穿蹊歪二亦精是生为起

()()()()()()()()()()()()()()

2.读了《我爱你,中国》,我要把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用加标点的方法回答那个人的父母哭、笑的原因。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哭一个笑。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课题:

我爱你,汉字——成果交流与展示

全册第课时

单元第12/12课时

施教日期:

主备人:

秦晓新

课时目标:

1.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2.培养孩子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孩子之间的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撰写调查报告。

2.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预习单作业、课件

教学过程(含作业、板书):

准备:

预习单作业上交

附:

预习单

各小组针对自己的调查写好调查报告,组内推选好发言同学,交流的形式可以多元化,可以是组长主讲,也可以组员们一同展示。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1.教师谈话: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

首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打算怎样汇报?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评点。

[说明:

若学生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教师可以予以采纳;若没有,则按照如下建议进行]

二、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1.教师引导:

同学们,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其间走过了一条有趣的发展之路。

在我们人类一步步揭开汉字神秘面纱的过程中,也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

下面请大家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

2.分组交流,共享资料。

学生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介绍,介绍完后,大家可以互相传看。

[说明:

学生提供的材料最好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一般文本的文字、图片的,有在网上搜集到的电子文本,也有口头介绍的……]

3、班汇报展示。

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

(二)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1.教师引导:

正确使用汉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字值万金”的教训吧。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相信大家一定搜集到不少这样的事例吧。

2.组内互说,推选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