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0094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调查校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2.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A.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B.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

C.杨树能够进行呼吸D.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3.菜农在大田中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韭菜,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土壤D.空气

4.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生物()

A.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B.依赖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C.能够影响其生活的环境D.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5.如表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25℃

湿土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25℃

干土

 

A.左半侧放置10只鼠妇B.右半侧改为湿土

C.整个纸盒置于阴暗环境中D.右半侧温度设置为0℃

6.今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我国必须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下列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是()

A.长江流域生态修复B.将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C.用餐使用一次性木筷D.外出使用共享单车或步行

7.某学生在实验中使用显微镜,她用的目镜倍数是5倍,要把观察的材料放大200倍,她应该选的物镜倍数为

(  )

A.10倍B.20倍C.40倍D.100倍

8.如图从甲到丙是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三个视野,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从甲到乙需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B.从乙到丙需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C.产生N主要是因为取样操作不当D.从甲到丙不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

9.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到清水中,目的是

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

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

10.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制片前,都需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B.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

C.染色时,都是行用碘酒处理实验材料,后再盖上盖玻片

D.盖盖玻片时,都是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11.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相当于发动机的结构是()

A.叶绿体B.液泡C.线粒体D.有机物

12.根据细胞内部各部分结构的功能,下列结构相当于边防检查站的是()

A.细胞质B.细胞膜C.细胞壁D.线粒体

13.人的身体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发育而来的.成年人体内的细胞数达到了1014个.在从1个到1014个的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始终是23条D.始终是23对

14.同卵双胞胎是由同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的,在母体内一个受精卵细胞发生分裂形成两个细胞,这两个细胞各自发育成一个胚胎。

运用我们所学的细胞分裂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对双胞胎是克隆人

B.这对双胞胎在遗传上是一模一样的

C.这对双胞胎在遗传上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同

D.这对双胞胎将来的相貌与性格会一模一样

15.2021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成功。

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A.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增殖能力

D.免疫能力

16.泡椒鸡爪是人们喜爱的小吃,鸡爪多“筋”,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筋”的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

由此可见“筋”属于()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

17.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

()

①保护组织②上皮组织③机械组织④肌肉组织

⑤神经组织⑥营养组织⑦结缔组织⑧输导组织.

A.②⑤⑥⑦B.②④⑤⑦C.①③④⑧D.⑥⑦⑧

18.我们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下列图示的细胞中,不参与组成我们身体的是

A.

B.

C.

D.

19.依据图①一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C.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

D.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20.观察草履虫时,常在载玻片上方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

A.固定草履虫B.限制草履虫的运动C.分隔培养液D.吸收培养液

二、实验探究题

21.堿市环境好,很难找到鼠妇,黄粉虫便成了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常选的实验材料。

同学们进入实验室,看到杯子中的黄粉虫都躲藏在食物(麦麸)下面。

因此他们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

光会影响黄粉虫的分布吗?

(1)你的假设是:

_____。

(2)制定并实施方案:

取方形铁盘,在两侧的中央各放入10只等大的黄粉虫,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

(3)观察和记录5分钟内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某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4只

4只

3只

2只

2只

阴暗

16只

16只

17只

18只

18只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若全班有10个小组进行了该探究实验,则应取10组数据的_____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5)实验中在铁盘的两侧的中央各放入10只黄粉虫而不是1只,目的是_____。

(6)如果要继续进行“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需要给黄粉虫幼虫提供_____两种环境。

三、综合题

22.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_____部分和分解者。

(2)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_____,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_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_____。

本图中有_____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_____。

(4)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

(5)倘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毛皮大量猎杀狐,那么在一定时间内兔的数量将__,鼠的数量将_____,导致环境被破坏。

23.2021年9月11日,萍乡市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其中的森林城市亮点工程包括建设和完善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

图1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

(1)排放到人工湿地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植物根系间的细菌、真菌等_____者降解。

(2)如图2表示有关某轻度污染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调查结果。

可见,湿地生态系统具有_____的作用,所以湿地生态系统也被称作_____。

(3)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需要控制污水排放量,这是因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4.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

图中①~④是某同学在观察过程中看到的物像,请据图回答:

(1)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图中的[d]_____;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填字母)。

(2)请根据物像出现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排序:

_____。

(3)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和_____。

(4)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存在于视野中被染成深色的结构﹣﹣﹣_____中。

25.2021年3月10日萍乡市第五届乡村旅游节暨东桥镇第十一届油菜花节在湘东区东桥镇草市村正式拉开帷幕,油菜花可以观赏,油菜籽可以榨油,对当地农民来说是一举两得。

如图所示的是从受精卵到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过程[a]指的是细胞_____,过程[b]指的是细胞_____。

(2)过程[b]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_____。

(3)一株油菜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途把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

A、调查时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不能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因此小军的做法不对;

B、调查时要如实记录,活动范围较大的,不固定的也记录,如小宋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也要记录,小宋的做法正确;C、调查时要如实记录,小周调查记录中有蜈蚣,其他同学都没有,小周不能把它删掉,因此小周的做法不对;D、调查时,不能以个人喜好而定,要如实记录,小波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也要记录,小波的做法正确;故选BD。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调查的基本方法。

2.D

【解析】

试题分析: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落叶。

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考点:

生物的特征。

3.B

【解析】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

植物的颜色与体内的色素有关,绿色一般是叶绿素的颜色,韭菜和韭黄本是由同一种植物,但韭菜是绿色,而韭黄是黄色的,如果把韭黄放在露天环境中几天,那么其颜色也会变成绿色,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由于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所以韭菜和韭黄本是由同一种植物,但韭菜由于生活在露天环境中有光有叶绿素,所以是绿色的,而黄色的韭菜是在遮光的条件下没有制造叶绿素故生长的颜色是黄色的。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4.D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

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因此这一事实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故选:

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5.B

【解析】

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光。

除光不同外,其它条件如鼠妇的数量、泥土、温度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

所以对其修改正确的是右半侧改为湿土。

6.C

【分析】

根据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

【详解】

A.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可保护环境,符合生态文明建设,故A不符合题意。

B.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木筷,要大量使用木材,会砍伐森林,不利于环保,易造成环境污染,故C符合题意。

D.外出使用共享单车或步行,低碳减排,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C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已知一台显微镜能将材料放大200倍,所用的目镜是5倍,那么应该选用:

200÷5=40(倍)的物镜。

8.B

【解析】

【详解】

高倍显微镜视野与低倍显微镜视野相比,高倍镜下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但是细胞形体大,图中细胞大小没有变化,没有换物镜,A错误;

乙中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物像要向右下方移动,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B正确;

产生N—气泡,主要是因为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C错误;

从甲和丙可以看出,甲图象模糊,而丙图象清晰,因此从视野“甲”到视野“丙”的变化,要转动细准焦螺旋才能使物像清晰可见,D错误。

9.B

【分析】

0.9%的生理盐水,也就是0.9%的氯化钠溶液,浓度与组织液的浓度相当,这样不会因为过浓或过淡而引起细胞的失水或吸水对细胞造成损害,能够保持细胞的形状,且细胞不死亡,便于实验的观察。

【详解】

A.0.9%的生理盐水中细菌也能生存,起不到杀菌的作用,A错误。

B.0.9%的生理盐水与细胞内部的渗透压相等,可以保持细胞在体外的正常形态。

大于0.9%,细胞就会失水,萎缩;小于0.9%,细胞就会吸水胀破,都不利于显微镜下的观察,B正确。

C.0.9%的生理盐水是杀不死细胞的,C错误。

D.生理盐水没有粘住细胞的作用,D错误。

故选:

B。

【点睛】

本题让学生明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要滴一滴清水,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要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的原因。

10.C

【分析】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

擦→滴→撕→展→盖→染→吸。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

擦→滴→刮→涂→盖→染。

【详解】

制片前,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A正确。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滴的是清水,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B正确。

染色时,都是行用碘酒处理实验材料,应该是先盖上盖玻片,再染色,C错误。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避免产生气泡,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对方法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作出合理的解释。

11.C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能够将细胞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详解】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线粒体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发动机靠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线粒体则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叶绿体和线粒体二者联系:

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2.B

【解析】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有益的物质不随意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随意进入细胞,相当于边防检查站。

13.D

【解析】

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3对,因此在从1个到1014个的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始终是23对。

点睛:

细胞分裂后所产生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是一样的。

14.B

【解析】

【分析】

同卵双胞胎是指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受精卵,这个受精卵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细胞,由这两个细胞形成两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因此他们的遗传物质完全一样。

【详解】

同卵双胞胎,因为来源自同一个受精卵,所以他们的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一样,即遗传物质是相同的,都是从父方和母方那里接受了同样的遗传物质;但是他们的相貌和性格可能受各自成长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而同卵双胞胎是通过有性生殖而产生的,不是克隆人。

故B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理解同卵双胞胎与克隆人的区别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15.B

【解析】

分析:

考查细胞的分化功能。

详解: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增加细胞的数量,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增加细胞的种类。

通过题文中“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的提示,可知,干细胞可以生成不同种类的细胞,这是通过细胞分化来实现的。

故选B。

点睛:

区分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不同点。

16.B

【分析】

人体四大组织如下图:

【详解】

A.上皮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由上皮细胞构成,多分布在体表和体内管腔内表面等处,具有保护、分泌等作用,故A错误。

B.结缔组织:

种类很多,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比较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

所以“筋”属于结缔组织,故B正确。

C.肌肉组织: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生理功能为收缩和舒张,能够使躯体产生运动,故C错误。

D.神经组织:

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神经元是神经组织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掌握人体四大组织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

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的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是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据此解答。

18.D

【解析】

D是植物细胞,不参与组成人体。

19.C

【分析】

观图可知:

①是动物、②是植物、③是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之后的细胞在继续分裂生长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分化;植物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等。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比动物的结构层次少了系统,据此解答。

【详解】

①动物和②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图示生物①②都是由受精卵分裂、生长、分化而来的,③蘑菇属于真菌,由孢子发育来的,故A错误;植物的组织主要有: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动物的基本组织有: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图示生物②是植物因此没有上皮组织,故B错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核内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因此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故C正确;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示生物①是动物、②是植物因此它们的结构层次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的分化,分化和生长的特点,动植物的组织类型,细胞核的功能,动植物的结构层次。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草履虫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时,不易看清,应该想办法控制其运动.据此解答.

解:

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

故选B.

考点:

观察草履虫.

21.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平均值避免偶然性湿度潮湿和干燥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详解】

(1)提出问题:

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根据黄粉虫幼虫的生活环境,提出的问题是:

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作出假设:

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作出的假设:

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4)对得出的实验数据求平均值,减少误差。

由实验记录可知,黄粉虫幼虫大都趋向阴暗的环境,阴暗环境中的黄粉虫幼虫分布较多,说明光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

因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若全班有10个小组进行了该探究实验,则应取10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5)不能用1只黄粉虫幼虫,如果只用1只黄粉虫幼虫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黄粉虫幼虫生病或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

本实验用10只黄粉虫幼虫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

当然,采用更多的黄粉虫幼虫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因此,实验中在铁盘的两侧的中央各放入10只黄粉虫而不是1只,目的是避免偶然性。

(6)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的因素,除了光以外,湿度也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

如果“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湿度,需要给黄粉虫幼虫提供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探究“阴暗环境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

22.非生物多多吃与被吃食物链5食物网草→鼠→蛇→鹰增加增加

【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的10%~20%。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因此,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其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低获得能量越多,数量就越多;营养级别越高获得能量越少,数量就越少。

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多,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多。

(3)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计算食物链条数:

从植物开始,求出每个分支上的条数的和。

书写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

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即:

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综上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吃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