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0316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docx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教案重点资料doc

七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了解隋唐社会的总体特征,认识推动社会繁荣进步的历史因素,和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复习过程:

整合建构 解读特征

设计意图:

在自主基础上合作,初步回顾内容,粗线条勾勒单元框架,加强交流意识和构建能力,把握隋唐的时代特征

1.写出本单元中推动了隋唐社会进步的主要帝王以及和他们相关的历史事件,并在小组内交流。

如:

(1)隋文帝:

建立隋朝;实现统一;励精图治,使社会经济繁荣;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2)

(3)唐太宗:

(4)

(5)

2.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标画出以上答案中类似的事件并说出划分标准;把不完整的内容补充全。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如:

政治类:

国家统一;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之治。

3.依据以上内容概括竞说隋唐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外交、文化方面的特点以及隋唐历史的总体特征。

如:

政治开明,制度创新,国家统一

自主回顾 巩固基础

设计意图:

自主了解学情,细化内容,明确薄弱点,查缺补漏

4.隋朝知识“一二三”:

“一”:

一条运河——开凿目的,南北端点和中心,作用;

“二”:

两位帝王对隋朝历史的贡献;

“三”:

三个时间及相应事件。

5.简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简述武则天的统治措施及其作用。

简述唐玄宗统治措施。

6.了解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①水利的兴修:

四十多处大型工程。

②农耕技术的发展:

南方水稻采用       技术栽培。

③农作物的推广:

蔬菜、茶叶。

④工具的进步:

制成了     和       。

(2)手工业:

①丝织业:

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是艺术珍品。

(3)商业:

有许多大都市,北方有长安、洛阳,南方有扬州、成都。

      是国际性大都市。

7.简述科举制创立、完善的过程,分析它的影响。

8.列举唐朝民族交往的史实及其影响。

列举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及其影响。

9.说出隋唐时期名列世界前茅的科技成就。

默写本单元的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书法家;画家;雕塑杰作及其地点。

拓展发现 感悟提升

设计意图:

寻找历史发展规律,知古鉴今

10.对比唐太宗和唐玄宗的统治措施,分析盛世局面出现的相同原因有哪些?

这些原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11.用史实说明隋唐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谈一谈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体验中考 检测巩固

1.(2010·山东威海)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2010·江苏连云港)“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3.(2010·广东汕头)“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4.(2010·福建龙岩2)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下列能“以人为镜”、采纳魏征忠言的帝王是(  )

A.汉武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5.(2010·山东聊城)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①地动仪模型

②曲辕犁

③筒车模型

④罗盘针模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2010·山东聊城)“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CBDBC  11—12AD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

7.(2010·江苏南京)一位唐朝官员说:

“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8.(2010·江苏淮安)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

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2010·重庆)今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

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

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戚继光

10.(2010·广东)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

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  )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11.(2010·江苏扬州)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位扬州唐代高僧的坐像再次回乡省亲,他就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  )

A.鉴真                 B.玄癸               C.空海             D.圆仁

12.(2010·重庆江津)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

A.李白             B.李商隐            C.白居易           D.杜甫

13.(2010·湖南衡阳)唐太宗曰: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唐朝是一个长治久安的朝代并创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调整政策,理顺关系,协调发展。

材料中“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反映了唐初贞观政策哪一内容?

此外,贞观政策在经济方面有何措施?

14.(2010·湖北襄樊)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请你回答:

为唐蕃“和同为一家”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有哪些人?

(不少于2人)

 

 

15.(2010·江苏苏州)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

古者世卿,《春秋》讥之。

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

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

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

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

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

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

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参考答案:

整合建构 解读特征

1. 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后期暴虐无道,隋朝灭亡。

唐太宗:

贞观之治;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设机构管辖今新疆地区;文成公主入吐蕃;玄奘西游。

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首创殿试和武举;设机构管辖今新疆地区。

唐玄宗:

开元之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鉴真东渡。

科举制: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2.民族关系:

唐太宗和武则天设机构管辖今新疆地区;文成公主入吐蕃(金城公主入吐蕃)。

对外关系:

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遣唐使)。

经济:

开凿大运河(因为大运河加强南北经济交流)(农业、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

文化:

(赵州桥、长安、雕版印刷(《金刚经》);唐诗;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敦煌莫高窟、乐舞)

3.政治清明、国家统一、制度创新;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友好;外交活跃;文化繁盛。

总体特征繁荣与开放。

拓展发现,感悟提升

10.知人善任,重用有才能的人;注重农业生产和减轻农民负担;提倡节俭;重视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等。

借鉴意义:

重用人才;重视教育,科教兴国;重视三农问题;坚持对外开放;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等。

11.创立了科举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制成了曲辕犁和筒车。

创新推动社会进步,要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体验中考 检测巩固

1—5DADCD   6—10CBDBC  11—12AD

13.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提倡节俭,轻徭薄赋。

14.唐太宗(李世民)、文成公主、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尺带珠丹等。

(评分说明:

答对其中的两个即可。

15.

(1)不论贵贱,选贤用能(或尚贤)。

(2)科举制度。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

(3)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