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089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苏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2)启示:

融入集体才能享受快乐,生活在集体中才能获得成功,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茁壮成长、焕发生机。

4.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依然屹立于世界是因为什么原因?

从中说明了什么?

(1)是因为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临有空前的凝聚力,能团结一致转危为安。

(2)说明了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集体催人奋进,团结就是力量。

第二框珍视集体团结

1.怎样发挥集体的力量?

(1)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形成不了活力。

(2)发挥集体的力量还必须有共同的行动,集体需要它的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合作,需要每个成员发挥自己的长处。

2.集体中的各成员的共同行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每个成员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各尽其能发挥所长,为集体作贡献。

四、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亲身体验法,演讲辩论。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体现个人与集体关系,增强集体团结,珍视集体荣誉的名人名言、小故事和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

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团结精神、集体观念等方面上存在想法。

准备好一些教学图片资料、神舟七号发射的视频资料。

第1课时个人与集体

导入新课:

游戏“折筷子”

活动内容:

(1)让学生选举班级里力气最小和最大的两位同学。

(2)老师拿出一把筷子,告诉学生让两位同学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3)分别给两位同学一根筷子,让他们比一比谁折得快,力气大。

(4)分别给两位同学十根筷子,让他们比一比谁折得快,力气大。

讨论:

从这个小游戏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个小游戏,目的是让学生从筷子身上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引出课题。

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从“做中学”,从身边的小事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板书)

神舟七号发射视频

联系书本P79—80,讨论:

(1)看了神舟七号发射场面的再现,你的心情怎样?

(2)你认为神舟飞船发射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中你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

是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呕心沥血、团结拼搏的结果。

参加工程研制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包括航天员,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大力协作、密切配合,保证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高效运行。

通过神舟飞船发射成功,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进步和成果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是大家共同协作的结果。

学生中的答案可能各种各样,如航天员的努力、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和总指挥等。

只要是合理的,教师不应简单否定,应加以提炼概括,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努力,特别是个体之间的协作,对集体进步的重要作用。

教师小结:

道理

1.集体的进步和成果,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

(板书)

教师举例:

神舟飞船发射成功,离不开航天员的努力。

作为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实践者,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太空中的一举一动,都吸引了亿万人的关注。

他们每人都克服了无数的困难,超越了无数的障碍。

而从成为航天员到飞上太空,他们走过了一条更为艰辛的路。

提起他们漫长而艰苦的学习和训练经历,三位航天员都是淡然一笑,说:

与代表祖国探索太空的伟业相比,什么苦都不是苦。

(3)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事实,谈谈你对这一道理的理解。

通过这一问题,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到个人存在的价值,看到自己努力对集体的作用,从而增强自信心。

辩论“飞天的航天员才是英雄”

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使航天员杨利伟名扬天下;

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使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万众瞩目。

神七的发射更使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名扬海外。

中国人实现千年的飞天梦想,离不杨他们的努力和牺牲精神;

但是不是只有他们才是英雄呢?

要求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辩论。

教师对学生的论点要加以提炼概括,把正反双方的精彩观点在黑板上列出,便于小结。

在辩论中,教师要注意控制学生的情绪,提醒学生不能用攻击性的语言等调控好秩序和气氛。

航天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

这个辩题一定会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辩论中使学生认识到航天员是英雄,但在英雄的背后有千千万万的默默无闻的英雄,正是这样一个英雄的

群体,造就是航天英雄。

因此,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在团结的集体中,个人

才能获得成功。

教师要对辩论双方进行总结,表明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

以是否飞天论英雄,不妥!

前年,“神五”升空前夕,14名航天员中只能有一个人成为首飞航天员。

结果,杨利伟当选了。

当然,杨利伟是最优秀的,他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但是,其他13名航天员同样是英雄!

正如杨利伟所说的:

“‘神五’飞行任务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载人航天工程是个大协作大团结的工程,航天员之间也一样。

“神五”发射前一天宣布我上天后,聂海胜和瞿志刚不断提醒我技术上要注意什么,生活上也很照顾我。

”仅就这一点看,杨利伟是英雄,聂海胜和瞿志刚不是英雄吗?

其他没有上天的航天员不是英雄吗?

而从这次“神六”的发射看,费俊龙和聂海胜上天了固然是英雄,其他几位——瞿志刚、吴杰、刘伯明、景海鹏也同样是英雄!

更何况,诚如杨利伟所言,载人航天工程是个大协作大团结的工程,参与这个伟大工程的所有人员,包括科技、服务、后勤等等各部门的人员,都为“神六”的成功发射作出自己的贡献,应该都是功臣,都是英雄,他们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在这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的建设中创造了不凡的业绩,都令人敬仰。

因此,在聚焦费俊龙和聂海胜的时候,别忘记了瞿志刚、吴杰、刘伯明、景海鹏,别忘记了众多同样了不起的科技人员,以及其他更加无名的英雄!

尊重每一个普通劳动者,在讴歌英雄的同时也充分肯定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贡献,应该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和亟待营造的舆论环境。

让我们看一看英雄背后的英雄群体:

(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各分系统负责人

名单如下: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

陈善广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

 顾逸东

飞船系统总指挥:

尚志

总设计师:

 张柏楠

火箭系统总指挥:

刘宇

  

 刘竹生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

张育林

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

  

董德义

于志坚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

隋起胜

 

侯鹰

(2)神六幕后英雄受全总表彰7单位13人获五一劳动奖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雷敏)为表彰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中华全国总工会18日决定,授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部等7个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授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指挥刘宇等13位同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太平洋待命583秒神六海上“护卫队”凯旋归来

中新社上海10月20日电(中新社记者褚婷婷)今天上午九时二十分,上海外高桥救助码头,晴空万里。

随着参加“神舟六号”上升段应急救援任务的最后一艘救助船“德意”轮缓缓驶靠岸,本次中国交通部救捞系统参加“神六”上升段海上应急救援任务圆满完成,太平洋待命五百八十三秒的救助船全部凯旋归来。

(4)公安部通令嘉奖九省市参战神六有功单位和人员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为表彰有关地方公安机关在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卓有成效的工作,公安部对担负安全保卫任务的内蒙古、甘肃等九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和全体参战公安民警予以通令嘉奖。

(5)神六凝

聚数十万科研工作者辛勤汗水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 鲜花与掌声送给了凯旋的航天英雄,而他们身后是大批科研工作者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一个为我国航天事业辛勤耕耘的英雄群体。

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就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到数十万科研工作者。

上海航天局承担了“一舱和三个半分系统”的研制生产任务

中石化长城润滑油为神舟六号飞船提供了七大类产品

武汉化学工业所经过长期努力成功研制了飞船返回舱内各种仪表仪器设备(飞船返回过程中,其外表温度达到1600摄氏度以上而舱内要保持在17至25摄氏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为我国航天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及其测控站利用测控站、船的外测数据,顺利完成了轨道确定、姿态确定、运行轨道控制计算、正常和应急返回控制计算以及自主应急

返回控制计算等多项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兰州)公司五院五一0研究所为我国发射的近50多颗卫星和飞船型号先后提供了10多个类型的上百项产品。

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共承担了15项课题任务

中国航天集团第四研究院提供的逃逸系统动力装置将火箭的安全性指标由0.97提高到0.9

97,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准

……

2.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更离不开团结的集体。

故事说理

故事由学生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讲。

学生1:

寓言故事《水珠与大海》。

并向学生提问:

一滴水珠要不消失,该怎么办?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2:

《三个和尚》(见资料包)

学生3:

成功的背后(见资料包)

目前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普遍较差,通过学生讲故事,共同讨论故事包含的道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集体对个人的作用,初步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身边的故事

(一)

请获得班级资助的学生,讲自己的故事。

请参加过爱心捐赠的学生,谈自己的故事。

身边的故事

(二)

情景一小丽因家庭不幸6岁时成了孤儿,被当地孤儿院收养,在孤儿院阿姨们的悉心照料下,小丽从孤僻到活泼开朗,并与院里的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幸福地生活着,小丽成了孤儿院这个温暖集体中的一分子。

情景二小董考试成绩不理想,一直闷闷不乐。

同学们知道此事后,都来安慰小董,并鼓励他奋发努力,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董走出了困惑并认真学习,终于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情景三下岗女工吴某由于年龄偏大,再就业遇到了困难。

吴某感到了生活的艰难。

居委会知道后就主动找吴某谈心,让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并替

她免费技术培训,吴某凭着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认真学技术,后来成功实现再就业。

1.体会上述三个情景,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

情景一说明,只有融人到团结的集体之中,才能享受快乐。

情景二说明,只有生活在团结的集体之中,才能获得成功。

情景三说明,集体催人奋进,激励人们不断自我完善,鼓舞人们乐观自信。

2.当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获得成功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当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除了自己个人努力以外,我还会想到集体,去向老师和同学请求帮助;

当我获得成功时,我也会想到集体,与老师和同学分享成功的快乐。

3.从上述1、2回答中,可以得出一个什么重要结论?

从身边故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身边的故事

(一)和身边的故事

(二)教师可任选其一。

信息点击:

教材P8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集体主义的论述。

历史回眸:

团结就是力量

(1)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依然屹立于世界是因为什么原因?

是因为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临有空前的凝聚力,能团结一致转危为安。

说明了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集体催人奋进,团结就是力量。

(2)举例说明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奋斗历程,始终体现了团结所具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向心力。

例1: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取得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胜利。

例2: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人民面对国际反动势力的经济封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例3:

进入新世纪,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万众一心抗“非典”,取得胜利。

(其他方面的,只要符合题意的都可以)

第2课时珍视集体团结

超级辩辩辩

教材P82在实际生活中,个人与集体关系上有着不同的认识:

观点一:

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不一定要依赖于集体,只要自我奋斗就行。

观点二:

离开集体,就不可能成功,要获得成功,只有处处依赖集体。

观点三:

团结就是力量。

只要对班级有好处的我们就做,对班级没有好处的我们就不做。

请简要评析以上三种观点。

设置三种不正确的观点让学生进行讨论,目的是说明个人的奋斗离不开集体;

个人的成功仅仅依赖集体是不行的,一方面要有个人的奋斗,另一方面还要为集体作贡献;

集体有大小之分,小集体要服从大集体。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正确处理大集体与小集体的关系。

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奋斗,更离不开团结的集体。

我们每个人都要珍视集体的荣誉和团结。

同时,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为个人的发展与成功奠定基础。

一、怎样发挥集体的力量?

寓言故事“车子为何停在原地”(见教材P81)

(1)“它们用尽了力气,但推车还是停留在原地,丝毫不动”,为什么?

(2)它们怎样才能把行李运到目的地?

(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这是因为用力的方向不一致。

“天鹅一个劲儿要飞上云霄,大虾使劲往后退,梭鱼一心要向水里钻”,它们虽然都拼命拉,尽管行李根本不重,但车子仍停在原地,丝毫不动。

(2)同心同德,力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

(3)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学会合作,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而要正确发挥集体力量,必须有共同的目标。

说明集体的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但集体成员必须通力合作,必须有共同的目标。

没有共同的目标,就是一盘散沙,形成不了合力。

1.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形成不了活力。

过渡:

一个集体有了共同的目标,是否就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呢?

活动内容1:

阅读教材P82—83“名落孙山”

(1)老师为什么要推荐小娟、大伟、小华参赛?

他们参赛的目标是什么?

(2)七年级

(2)班“迎国庆”板报比赛为什么没有得到奖?

(1)因为与其他同学相比,他们三人各人都有一技之长。

他们参赛的目标是为了能得奖。

(2)他们有共同的目标,但没有得到奖。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但从材料看,主要原因还在于七年级

(2)班黑板报编辑小组自身存在的问题,虽然他们三人各人都有一技之长,但是由于没有预先形成一个方案,没有对黑板报从整体上进行设置,他们没有共同的行动,影响了黑板报的整体质量,从而最终名落孙山。

活动内容2: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启示

大家都喜欢看《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作为一个集体,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为完成这一目标,他们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请你谈谈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活动内容1和活动内容2,主要为了说明发挥集体的力量光有目标还不够,必须要有共同的行动。

共同的行动主要体现在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每个成员要各尽所长。

两个活动内容可任选其一。

2.发挥集体的力量还必须有共同的行动,集体需要它的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各尽所长。

观点评析

有人认为,只要让每个人的愿望得到满足,就能激发个人力量,个人有了力量,集体的力量就发挥出来了。

对此你是如何认为的?

这个观点是片面。

只强调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是对集体力量的误解。

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有共同的目标。

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形成不了活力。

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有共同的行动,每个成员团结协作,各尽所长,才能为集体作贡献。

使学生明确,集体的力量不是集体成员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行动,才能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

活动内容:

创建优秀班集体

1.你所在的班集体有哪些优点?

2.班集体中存在哪些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的现象?

如班集体中一部分人的小团体,影响班集体力量的发挥。

3.你为班集体作过什么贡献?

你以后准备怎样做?

或谈谈怎样创建优秀班集体?

要制定一个班级管理目标,并向全班同学宣布,使人人明确目标;

要围绕目标落实行动,全班同学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形成共同的行动。

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所在班集体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班集体的热爱之情,同时激发学生建设所在班集体的热情和信心。

教师总结:

小到一个集体,大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都说明了团结所具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向心力发挥着无比巨大的作用。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第3课时心系集体演讲比赛

活动主题:

我为班级添光彩

活动形式:

演讲比赛

活动目的:

进一步深刻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珍视班集体的团结和荣誉;

培养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建设班集体的使命感;

通过演讲,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选举主持人;

小组推荐参加演讲比赛的人选;

确定演讲比赛的评委和计分员;

制订演讲比赛的评分标准;

准备好奖品;

布置教室。

活动过程:

演讲选手抽签;

主持人宣布演讲开始;

选手依次演讲,评委打分,计分员统计分数,主持人公布选手分数;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教师讲话并发奖。

七、资料包

图片欣赏,阅读材料:

成功的背后

刘翔小时候是一个矮小、单薄的男孩。

为了加强儿子的体质,夫妻俩决定送他去体校练身体,最初刘翔练的是跳高,结果被教练孙海平一眼看中,开始练跨栏。

刘翔的成功,离不开有着“神奇”教练之称的孙海平。

“刘翔的成绩越来越好,他的头发也越来越少了。

”这是上海一位和孙海平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对他的评价。

刘翔背后的“科研经”也的确值得人们细细品读。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了一个由4~5人组成的科研小组,在近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将主要精力完全投注于刘翔身上。

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国内比赛,刘翔都会有“科研护卫队”的陪伴。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科研人员甚至可以将刘翔在比赛过程中髋部、手臂的动作、跨每个栏的运动轨迹都进行精细的数据分析,从而对刘翔改进技术动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翔以12秒91夺得金牌!

破了奥运纪录,平了世界纪录!

说一说:

奥运冠军刘翔的成绩取得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哪些原因?

结论:

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茁壮成长、焕发生机。

动画片《三

个和尚》。

讨论;

(1)俗话说:

“人多力量大”。

为何三个和尚没水喝了呢?

(2)你认为三个和尚中如何做才能有水喝?

(3)假如此时此刻,动画片中的三个和尚在你面前,你将如何对他们讲?

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不要只考虑个人的利益。

在集体中,团结就是力量;

只有团结协作,齐心合力为大家着想,才能有好的结果,把事情办好。

团结就是力量

一只凤凰风筝昂首挺胸地飞了过来,真美呀!

那颜色、那飞的样子真是妙不可言,还有那神气的尾巴也跟着一会儿朝东、一会儿朝西地摆动,惹得旁边的风筝羡慕不已。

风筝听到大家的

赞赏,心里痒痒的,它想:

“我能受到大家的称赞,还不是我的长相关、颜色艳,还有我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的绝妙舞姿,就像是真的一样,所以,他们的称赞对象绝对是我,我真高兴。

线这时也在暗暗窃喜:

“风筝能飞得那么高、那么稳,还不归功于我,风筝就控制在我的手中,我要它往东,它不能往西,我要它往西,它就不能往东。

我喜欢它飞得高、飞得低,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之中。

所以,他们称赞的绝对是我。

风听到赞赏,心里美极了,“风筝能飞得这么高,还不是我的功劳,还不是在我的风力下才能飞得起来,如果没有了我,风筝将永远无法在蔚蓝的天空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所以,功劳应归功于我,称赞也应属于我的。

大家想着各自的心思,风忘了刮,停了;

线忘了拉,松了;

风筝因为没有了风和线的帮助,无依无靠,一头栽在水里。

大家都傻了,目瞪口呆。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做任何事情都要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拉,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