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1148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40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docx

《技术经济学》教案初稿

《技术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技术的概念:

(1)最早对技术下定义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人类活动的技能”。

(2)马克思把技术定义为劳动过程的要素。

劳动者

劳动三要素{劳动对象中介—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

因而把技术归结为工具、机器—劳动资料

(3)1973年英国学者K.偌里斯和J.维西给出关于技术的定义:

技术包括所有工业过程中的科学和工程活动;技术是技巧的集合;技术是能生产一定产品的投入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生产函数)。

从表现形态上看:

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的物质技术:

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硬技术。

软技术、非物质技术:

工艺、方法、程序、信息、经验、技巧和管理能力。

定义:

是指把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物质手段等要素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一个能够改造自然的运动系统。

2.经济的含义:

(1)节约:

少花钱、多办事;

(2)国民经济:

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整个过程;

(3)生产关系:

技术代表生产力、经济代表生产关系。

3.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

(1)技术的经济效果:

实际上是研究技术应用的费用与效益之间关系的科学。

研究技术的经济效果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50年代开始。

在《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技术经济学。

以后,西方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引入,使技术的经济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技术经济学是中国人建立的。

苏联有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论证,但没有技术经济这门学科。

瑞典学者艾里科.达克在《中国技术经济学》一文中指出:

“技术经济学与西方的成本效益分析有些接近。

”“无论是技术经济学这一名称,或是这一学科系统的方法,在今天苏联的经济学中都不存在。

(2)研究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

(3)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途径的科学。

一方面,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技术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生产和发展的。

技术进步是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

任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经济问题。

在特定的环境下,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去实现特定的目标。

这是技术经济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一个新领域。

从大的角度来看,

(2)(3)可以看成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组合问题。

象清华大学付家骥认为:

技术已经演化成为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再生性资源,对于人类的社会需求来说,技术在数量和质量上是有限的。

“稀缺性”—要求人们有效的利用它—最佳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技术经济学:

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具体地讲,研究内容包括:

(1)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2)技术创新;

(3)技术市场;

(4)技术引进;

(5)技术选择;

(6)筹资分析;

(7)投资方案评价与选择;

(8)风险和不确定分析;

(9)投资环境分析;

(10)资产评估;

(11)建设项目后评估。

主要以第一研究对象为主。

第二节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1.学科性质:

(1)应用经济学科

(2)研究方法论的科学:

分析、评价、计算指标体系、方法;

多方案优化、比较,强调定量方法。

(3)预测性较强:

为科学决策服务。

2.分类:

按研究对象的范围:

(1)广义技术经济学:

研究技术、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的要素、结构、运行、功能及其规律性;

(2)狭义技术经济学:

研究技术—经济系统。

按研究对象的层次:

(1)宏观技术经济学—研究国家的技术经济问题;

(2)中观技术经济学—研究部门、地区;

(3)微观技术经济学—研究企业;

3.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程序

(1)确定目标:

企业目标、社会目标;

(2)趋势分析:

总结过去、分析现状、预测未来;

(3)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

(4)拟定相应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5)指标计算分析;

(6)综合评价;

(7)完善方案。

第三节技术经济基本原理

一、技术经济的关系

技术经济的关系:

相互统一、相互矛盾、相互发展变化三种关系。

相互统一:

发展经济,必须采用技术,任何技术都必须消耗和占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

经济离不开技术,技术离不开经济,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技术经济是相互促进的。

相互矛盾:

对立、相互限制、排斥的关系。

技术好,但经济性不好;技术水平不高,但经济性好;技术、经济性均好,但受条件限制,采用一种,不采用另一种,质量、风俗的影响等。

相互发展变化:

转化:

矛盾可以转化为统一,统一可以转化为矛盾;

二、经济效果指标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从事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效果。

属于生产活动领域所产生的效果——创造使用价值和财富

效果

属于非生产活动领域所产生的效果——政治、军事、社会、

环境、教育等。

取得效果就必须消耗劳动——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工程项目、工程技术获得的经济成果和劳动耗费的比较。

经济效果=经济效益/劳动耗费(产出/投入)

经济效果=经济效益—劳动耗费(产出—投入)

E=X/L>1或E=X-L>0

用最小的劳动耗费获取最大的经济成果。

X

X=L,E÷=1,E-=0;

E÷=X/L=(E-+L)/L=E-/L+1

E-=(E÷-1)L

 

三、经济增量原理

经济增量即产出大于投入,也叫经济不守恒原理。

增量有递增型:

一种是效果与投入成直线正比关系;

另一种效果与投入成非线性。

E=X/L>1(Max)

E=X-L>0(Max)

增量越大越好。

四、时间效应原理

技术与时间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不断产生,老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不适应的技术不断淘汰,各种技术经济指标和市场需求不断发生变化。

时间是有增量效益的。

时间也就有了“经济”含义。

 

第二章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第一节经济效果评价

一、方案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然后进行评价。

1、完全互斥型:

接受一个方案,就必须放弃另一个或其他方案。

2、相互依存和互补型:

一个方案的实施要求另一个方案或几个方案为条件。

3、现金流相关型:

方案既不完全互斥,也不相互依存和互补,但相互影响效益。

4、由于资金限制导致的相关方案:

如果没有资金限制,各方案都是独立的,但在资金限制下,接受一个或几个方案,就必须放弃另一个或其他方案。

5、混合相关型:

包括以上各种类型。

二、评价指标

反映项目经济性的指标三类:

1、反映货币量大小的价值型评价指标;净现值、净年值等;

2、反映资金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率、资本金利润率等。

3、反映时间长短的评价指标:

投资回收期。

三、效益和费用指标

1、劳动耗费指标:

劳动耗费是指从事工程项目、工程技术活动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直接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两部分。

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

投资和经营费用。

工程项目、工程技术:

获得的效益与劳动耗费的比较

经济效益=有用效果/劳动耗费

经济效益=有用效果-劳动耗费

公式表明:

用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有用效果

有用效果:

——产量、销量收入——可以用货币计量

难以用货币计量——质量方面

劳动耗费:

物化劳动——原材料、燃料、占用厂房、机器

活劳动

总和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

技术经济分析中劳动耗费综合指标:

投资、经济费用

投资——是实现技术方案所占用的劳动量的货币表现K(总额)

经济费用——用货币表示的利用该项工程技术制造产品时所支出的劳动耗费C/年

注意:

经营费用与财务费用的区别

第二节静态评价方法

投资回收期=投资额/年收益

投资效益系数=年收益/投资额

例:

123456789

投资:

300050002000

回收数1000100020003000

K=3000+5000+2000=10,000

M=1000+1000+2000+3000+3000=10,000

=8年(3+5)

多方案:

AB

投资KAKB

经费用CACB

比较:

KA〈KBCA〉CBB好

KA〉KBCA=CBB好

KA=KBCA〉CBB好

KA〉KBCH〈CB选择

追加投资回收期=KA-KB/CB-CA

例:

KC

I10040

I12036

有用效果等用化问题:

1.产量相同(等同化)

K1K2

C1C2

2.使有寿命不同

标准寿命是以标准投资期生产

T1T2

(三)折算费用法:

1.总折算费用法:

2.年折算费用法

例:

 

III最好

第三节资金等值计算

资金的时间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后值会增加,资产增殖。

单利iP0复利

1.P1=P0+P0·i=P0(1+i)P1=P0+P0·i=P0(1+i)

2.P2=P0(1+i)+P0·i=P0(1+2·i)

P2=P0(1+i)+P0(1+i)·i=P0(1+i)

(1+i)=P0(1+i)2

n.Pn=P0(1+n·i)Pn=P0(1+i)n

P0=1000元i=10%存10年

单利:

P10=1000(1+1010%)=2000元

复利:

P10=1000(1+10%)10=2593元

一次支付类型:

等额分付:

1.计算单位为一年

2.前一年的终点和后一年的起点重合在一起

3.例一年发生的文,要么年初,要么去年未。

AF:

F=A(1+i)n-1+A(1+i)n-2+A(1+i)n-3+……+A

(1)

(1+i)·

(1)

F(1+i)=A(1+i)n+A(1+i)n-1+A(1+i)n-2+……+A(1+i)

(2)

(2)-

(1)1=i=A(1+i)n-A

例:

有一人10年后得到10万元,银行利率8%,现在应一次存入多少?

某企业准备用一年银行存款,在今后六年内为职工谋福利,平均两年用去利费10,000元,若i=8%,问这笔存款应是多少?

例1:

某企业为开发新产品,自银行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10%,借期5年问5年后一次归还银行的本利和是多少?

F=P(1+i)n=100(1+0.1)5=1001.611=161.1(万元)

例2:

某公司为退休基金,每年年未存入银行2万元,若存款利率为10%,按复利计算,第5年未基金总额为多少?

例:

一套运输设备价值30,000元,希望在5年内等额收回全部投资,若抵现率8%,问每年至少应回收多少?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动态回收投资回收期

例:

某一工程,投资为10,000元,建成后,每年可获得利润1,000元,利率8%,H=15%

静态:

动态:

规律:

F=P·(F/P·i·n)

P=F·(P/F·i·n)

A=F·(A/F·i·n)

F=A·(F/A·i·n)

第四节动态评价方法

一、现值法:

将发生在不同时刻有关的现金流量,指预定的收益率折算到时间零点的现值。

NPW=-K+(B-C)·(P/A·i·n)+F(P/F·i·n)

NPV=-K+

·(P/F·i·n)+F(P/F·i·n)

NPV>0可行NPV<0不可行

例:

某工程项目投资5万元,平收益2万元,年终其费用1万元,使用期10年,残值不计,i=10%,求是否可行?

NPV=-5+(2-1)·(P/A·10%·10)=-5+16.144=1144(万元)

可行

多方案对比:

max{npvj}

min{pvj}

i=6%

PV1=-10,000-20007.36+10000.5584=-24161.6(元)

PV2=-15,000-15007.36+20000.5584=-24923.2(元)

I优于II

寿命问题

1)最小公倍数

PV1=-1000-1000(P/F·10%·4)-2000(P/A·10%·8)=-1000(1+0.683)-20005.335=-27500(元)

II好

PV2=-20,000-1200(P/A·10%·I)=-20,000-120056。

335=-26402(元)

2)残值法

PV1=-10,000-2000(P/A·10%·)4=-10,000-2003.17=-16340(元)

II:

K(A/P·i·n)=20,000(A/P·10%·8)=20,0000.1874=3748(元/年)

F=3748(P/A·10%·4)=37483.17=11881.2(元)II优

PV2=-20,000-1200·(P/A·10%·4)+11881。

2(10/F·10%·4)

=-20,000-12003.17+11881.20.683=-15687.4(元)

3)寿命会出现无穷大,寿命超过100年

K=A·(P/A·i·n)

=

与一笔永久发生的年均值等值的现值——资金化成本

寿命:

取无量大为分析期;

例:

输水道,有两个方案i=10%

投资(元)

年维修费(元/年)

使用寿命(年)

石槽

100,000

4000

木槽

40,000

6000

20

PVI=-100,000-4000/10%=-140.000(元)

木槽20

PVII=-40000-6000/10%-40,000(A/F·10%·20)·10%=-106984(元)

PVII=-40,000(A/P·10%·20)/10%-6000/10%=-106984

效果等同化:

寿命问题

多方案对比:

净现值率=净现值/投资现值

单位投资现值获得的收益

现交流量表i=10%

0

1

2

3

4~10

1.投资支出

20

500

100

2.其他支出

300

450

3.收入

450

700

4.净现交流量

(3-1-2)

-20

-500

-100

150

250

NPV=-20-500(P/F·10%·1)-100(P/F·10%·2)+150(P/F·10%·3)+250(P/A·10%·3)+250(P/A·10%·7)(P/F·10%·3)

=469.84(万元)

KP=-20-5000.9091-1000.8264=557.19(万元)

NPVI=469.84/557.19=0.843

净现值指数——反映资产的利用效率

Kp投资的现值,单位投资现值所能带来的净现值

2.NPV与i的关系,(折现率)

成反比关系

年01234

净现值流量-2000800800800800

(万元)

NPV=-2000+800(P/A·i·4)

i=0NPV=1200万元

i=10%NPV=-2000+8003.170=536

i=20%NPV=-2000+8002.589=71.2

i=22%NPV=0

i=30%NPV=-267

 

0

1

2

3

4

5

I

-230

1000

100

100

50

50

II

-100

30

30

60

60

60

i=10%NPVI=83.91

NPVII=75.40

i=20%NPVI=24.81

NPVII=33.58

是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Y在i变化的影响i上升,NPV减少。

实际上,i怎么造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基准折现率,如何先取的问题。

i含义投资者对资金时间估值的估值——等值的标准增值的投资

最低期收益本,日标收益率

(1)资金费用与投资的机会成本

资金费用:

借贷资金的利息

项目自资金的最低期量盈利

资金总计:

100万元

年资金费用12.6万元

费用年12.6/100=12.6%

投资的机会成本:

不用于在这个项目,其它项目所获得的盈利

项目i>机会成本=银行存款/r1

i>max

(2)年风险

(3)年通货膨胀问题;

i0=(1+r1)(1+r2)

=1+r1+r2+r1r2-1

=r1+r2+(r3)

二、净年值法

NAV=B-C-K(A/P·i·n)+F(A/F·i·n)

单一方案:

NAV>0

多方案:

max{NAVj}min{AVj}

优点:

不考虑寿命问题

例1:

i=10%

0.3154>

AVI=-2000-10000(A/P·10%·4)=-5154.7(元/年)

AVL=-1200-20000(A/P·10%·8)=-4948.8(元/年)

II代

例2:

 

i=10%

0.187440.08744

NAV1=14000-8000-15000(A/P·10%·8)+1500(A/P·10%·8)

=3319.56(元/年)

0.173640.07364

NAV2=12000-5000-20000(A/P·10%·8)+2000(A/P·10%·8)=3674.8(元/年)

0.162750.06275

NAV3=14000-4000-23000(A/P·10%·8)+25000(A/P·10%…)=6413.33(元/年)

III

——·———————·——————·———————·———————

石槽:

AV2=-4000-10000010%=-14000(元/年)

木槽:

AVII=-6000-40000(A/P·10%·20)=10698.4(元/年)

净年值与NPV的关系

与净现值对方比相同的

 

PCA=200+60(P/A·10%·10)=568.64

PCB=240+50(P/A·10)·10)=547.20

PCC=300+35(P/A·10%·10)=575.04

ACA=200(A/P·10%·10)+60=92.55(万元)

ACB=240(A/P·10%·10)+50=8906(万元)

ACC=300(A/P·10%·10)+35=83.83(万元)

(P/A·10%·10)=83.836.144

三.内部收益率-净现值为零时的新现率

IRRi0i0—基新现率(收益率)

IRR

NPV(IRR)=0

插值法i1NPV>0

i2NPV<0

 

IRR=i1+(i2-i1)|NPV1|/|NPV1|+|NPV2|

|i2-i|2%(5%)

特点:

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对始投资的偿还能力或项目起的最大承担能力。

问题:

投资项目为非常规型时:

有时可能没有IRR

有时可能存在多个IRR

内部收益率的含义:

在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内按IRR计算,在项目寿命期内项目始终处于“偿付”未被收回的投资的状况。

因此,项目的“偿付”能力定义取决于项目的内部,故有“内部收益率”之称。

内部收益率的问题

例2:

i1=20%i2=50%i3=100%

0

1

2

3

净现金流量

-100

470

-720

360

20%20%20%

NPV1=-100+470(P/Fi1)-720(P/Fi2)+360(P/Fi3)

50%50%50%

=-100+4700.8333-7200.6944+3600.5787

=0.020

NPV2=-100+4700.6667-7200.4444+3600.2963+0.050

 

正负量变化了3次,因而有3个解

变化一次是常规项目

变化3次是非常规项目,有3个解,但不一定是内部现金率

 

如:

20%

投资回收两次,第1年就已经回收

50%100%

均不是内部收益率

经过说明:

非常规项目,如果有3个正的解(NPV=0)则所有的解都不是内部收益率,若只有一个正解,则是内部收益率。

在实际工作中,可求出一个i*,实验是否是IRR,如果是,即IRR,如果不是,则没有IRR。

多方案对比方法的运用问题

一般项目可分为:

独立项目(单一项目)

互斥项目(方案之间存在着互不相容、互不相斥关系,多个方案中只能选其中的一个)

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率

独立项目

NPV0

IRRi0

NPVI>0

互斥项目

无资金限制

max{NPV}

一般不采用可计算IRR

存在资金限制

max{NPVI}

净现值-净现值

ANPVA=100KP=100NPVA=1

BNPVB=180KB=200NPVB=0.09

B好A好

没有资金限制选择B

有资金限制选择A

例1:

某项目净现金流量如表,基准折现率i0=12%

0

1

2

3

4

5

净现金流量

-100

20

30

20

40

40

解:

设i1=10%,

NPV1=-100+20(P/F10%1)+30(P/F10%2)+10(P/F10%3)

+40(P/F10%4)+40(P/F10%5)=10.16(万元)

设i2=15%

NPV2=-100+20(P/F15%1)+30(P/F15%2)+20(P/F15%3)

+40(P/F15%4)+40(P/F15%5)=-4.02(万元)

IRR=10%+(15%-10%)10.16/10.16+4.02=13.5%>12%

例3A,B是两个方案,其现金流量如表所示,i=10%

0

1~10

A

-200

39

B

-100

20

A-B

-100

19

NPVA=-200+39+(P/A10%10)=39.64(万元)

NPVB=-100+20(P/A10%20)=22.89%

IRRA=14.4%NPV=-100+19(P/AIRR10)=0

IRRB=15.1%IRR=13.8%

———·————·————·————·———·———·———·———

多方案对比,其特点反映在增量上,增加投资的一部分是否?

很明显的,下面的方案被选择

 

——·————·————·——————·—————·—————·——

资金限制资源:

方案相关

(一)现金流量相关性的方案选择

例:

为了满足运输的要求,有关部门准备修一条铁路,一个工路项目。

i=10%,如何决策?

0

1

2

3-32

铁路A

公路B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100

60

铁路A

-200

-200

-200

80

公路B

-100

-100

-100

35

合计(A+B)

-300

-300

-300

115

NPVA=-200-200(P/F10%1)-200(P/F10%2)+100(P/F10%30)

(P/F10%2)=231.98(百万元)

NPVB=-100-100(P/F10%1)-100(P/F10%2)+60(P/F1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