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195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经济学教案.docx

技术经济学教案

 

 

 

 

辽宁科技大学

教案

 

课 程:

    技术经济学

教 师:

      郭彬

单 位:

   工商管理学院

专 业:

   工商管理专业

年 级:

  工商管理08

 

 

 教案

课程

技术经济学

学分

4

课程类型

必修

公共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

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

1、技术经济学

 

作者

吴添祖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6

教学

目的要求

 

技术经济学跨越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两个领域,是一门边缘性科学。

它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技术进步为目的,以评价方法为手段,对技术方案和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比较和选择,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评价各类工程项目和技术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从中选出经济的可行的最优的方案,为全方位提高方案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指明方向。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经济效益的一般原理,资金的时间价值,方案的评价指标、评价的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设备的技术经济分析,价值工程。

   教学难点:

资金的时间价值,项目的评价方法,设备更新方案的选择,功能的分析、整理和评价。

 

授课时间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一章技术经济学概述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1周1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技术经济学的重要性,掌握技术经济学的特点,研究的目的、对象及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

技术经济学的概念、特点,研究的目的。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一章技术经济学概述

一、技术、经济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科学、技术

2、经济

3、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

二、技术经济学的概念

三、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目的

四、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1、系统性

2、预见性

3、优选性

4、数量性

5、应用性

五、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法

2、方案比较法

3、效益费用对比法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研究技术经济学的意义。

   2、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技术经济学及特点。

 

其他: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二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技术评价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1周2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评价,掌握技术评价的原则和评价程序。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

技术评价的原则和程序。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二章技术评价

第一节技术评价

一、技术评价的概念及起源

1、概念

2、技术评价的发展

3、应用一项技术所产生的后果

二、选择技术的标准

1、中间技术和适用技术

2、我国选择技术的标准

三、技术评价的程序

1、评价机构

2、评价人员

3、评价项目

4、评价标准

5、评价原则

6、评价时机

7、系统分析

 

讨论、作业和思考:

1、技术评价的程序。

   2、我国选择技术的标准。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二章技术经济分析基本原理第一节经济效益的基本原理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2周1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经济效益原理的概念及比较条件,掌握经济效益的性质和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

经济效益的概念及经济效益的可比条件。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二章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经济效益的基本原理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

   1、概念

2、表现形式

   二、经济效益的性质、原则

   1、性质

   2、原则

   

(1)遵循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2)从整个国民经济利益出发。

   (3)目前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相结合。

   三、经济效益的可比条件

   1、满足需要上的可比性

   2、满足消耗费用的可比性

   3、满足价格上的可比性

   4、满足时间上的可比性

 

讨论、作业和思考:

1、经济效益的概念及评价原则。

   2、经济效益的比较条件。

其他: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三节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2周2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经济效益评价的三大指标体系,尤其是应全面分析劳动消耗的综合指标。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及难点:

经营成本的含义及与总成本的区别。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三节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一、反映使用价值的效益指标

二、反映形成使用价值的劳动消耗的指标

1、反映物化劳动消耗的指标

2、反映活劳动消耗的指标

3、劳动消耗的综合指标

三、反映效益和消耗的综合指标

绝对经济效益指标。

相对经济效益指标。

 

 

 

 

 

讨论、作业和思考:

 

 

其他: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四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一节动态评价法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5周1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现值法、年值法的理论,并能进行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

现值法、年值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及实际运用。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及课堂讨论与练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板书√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 其它□  (请打√)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四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动态评价法

一、现值法

   1、净现值法

2、净现值指数法

3、现值成本法

NPC=K0+C(P/A,i,n)-L(P/F,i,n)

二、年值法

1、年成本法

2、净年值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某项目期初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投产时需流动资金20万元。

该项目从第三年初投产并达产运行,每年经营费用40万元,年收入65万元,项目服务年限10年,届时残值为10万元,若基准投资收益率10%,试评价此方案。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一节动态评价法 第二节静态评价法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5周2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内部收益率的理论及计算方法,掌握所有的静态评价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及难点:

内部收益率法的原理和求解步骤,追加投资回收期的选择原理。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及课堂讨论与练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一节动态评价方法

   三、收益率法

1、内部收益率法

(1)内部收益率法的概念和提出

(2)内部收益率法的原理和求解步骤

(3)内部收益率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2、外部收益率

第二节静态评价法

一、投资回收期法

   1、年收益相同条件下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2、年收益不同条件下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二、追加投资回收期

   1、生产能力相同条件下追加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2、生产能力不同条件下追加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三、计算费用法

   1、年费用法

   2、总费用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拟建一个容器厂,投资为5000万元,预计方案寿命期10年中每年可得净收益800万元,第10年末可得残值2000万元,试问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多少?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五章多方案选择第一节独立方案的选择方法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6周1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独立方案的选择方法,尤其是有资源约束下独立方案的选择方法,并能进行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及难点:

独立方案选择方法的使用条件及应用。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及课堂讨论与练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五章多方案选择

第一节独立方案的选择方法

一、无资源约束下的独立方案选择

1、用NPV法和NAV法选择独立方案

   2、费用—效益对比法

   3、用IRR指标选择方案

二、有资源约束下的独立方案选择

   1、方案选择图法

   2、内部收益率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资金限额为90万元,有A—H共8个投资方案,有关数据如下,问在资金限额内,应优先选择那几个投资方案.

方案

A

B

C

D

E

F

G

H

投资

20

15

50

16

22

8

14

4

NPV

18

12

34

8

15

2

10

1.2

NPVR

0.9

0.8

0.68

0.5

0.682

0.25

0.7

0.3

 

其他: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一节独立方案的选择方法第二节互斥方案的选择方法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6周2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互斥方案的选择方法,并能熟练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及难点:

互斥方案选择方法。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及课堂讨论与练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3、净现值法与现值指数法(NPV或NPVR)

第二节互斥方案的选择方法

一、等值比较法

1、现值法(PW)法

2、将来值(FW)法

3、年值(AW)法

二、差额比较法

1、差额净现值法

2、差额B/C法

3、差额投资收益率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某企业现有若干互斥方案,资料如表1所示,表中各方案的寿命均为7年。

试讨论以下问题:

表1          互斥方案现金流量表

方案

初始投资

年净收益

A

2000

500

B

3000

900

C

4000

1100

D

5000

1380

(1)当折现率

=10%,资金足够时,试选择最佳方案。

(2)若考虑到非经济因素,B方案必须实施,折现率在什么范围内,B方案在经济上也是最优的?

(3)若

=10%时实施B方案,在经济上的损失为多少?

其他: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三节混合方案的选择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7周1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混合方案的选择方法,并能熟练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及难点:

混合方案选择方法。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及课堂讨论与练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三节混合方案的选择

1、方案选择图法

2、总体收益率法

课堂练习

 

讨论、作业和思考:

有5个备选投资项目,各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如下表,这些项目之间的关系是:

A与B互斥,C与D互斥,接受项目C与项目D均要以接受项目B为前提,接受项目E要以接受项目C为前提。

最低希望收益率为10%,试分别就

(1)资金无限;

(2)资金限额为500万元两种情况下选择最优项目组合。

表  各方案的现金流量表

年份

0

1-4

项目A

-500

200

项目B

-300

120

项目C

-140

40

项目D

-150

50

项目E

-110

70

 

 

其他: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六章不确定性分析第一节盈亏平衡分析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7周2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盈亏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

盈亏分析的原理。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及课堂讨论与练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六章不确定性分析

第一节盈亏平衡分析

一、盈亏平衡分析的概述

1、概念

2、盈亏平衡分析的重要性

二、销售收入、成本费用与产量的关系

三、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1、盈亏平衡图

2、盈亏平衡点的确定

3、应用

 

 

讨论、作业和思考:

1、如何理解盈亏平衡分析?

2、为什么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3、某工业项目年设计生产能力为生产某种产品3万件,单位产品售价3000元,总成本费用为78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3000万元,总变动成本与产品产量成正比例关系,求以产量、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其他: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六章不确定性分析第一节盈亏平衡分析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8周1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线性盈亏平衡的应用,掌握非线性盈亏分析的基本原理,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

盈亏分析的原理。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及课堂讨论与练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三、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3应用

四、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1.求盈亏平衡时的产量

设销售收入和总成本均为产量的函数,在盈亏平衡处有

,满足上式的Q值,即为盈亏平衡时的产量。

2.求利润最大的产量

令利润函数

则有

,满足上式的产量

可使

获得极值,但此时的产量是否使利润最大,还要看二阶导数。

如果

,则所求的产量

,就是利润最大时的产量

3.求关门点的产量

时,对应的产量

,即为关门点产量。

应用

 

讨论、作业和思考:

1、某厂生产机械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275元,总成本400元,单台售价450元。

今年该厂尚有一万台剩余生产能力,在定货会上,甲用户提出可追加定货5000台,每台单价380元,而且还要增加特殊包装,每台增加成本5元;乙用户也提出追加5000台的定货,价格也是380元,但还要变一个零件,工厂还需购置一台设备,增加固定成本2.5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

请决策这两家的追加定货可否接受。

 

其他: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六章不确定性分析第二节敏感性分析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8周2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敏感性分析的意义及目的,掌握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敏感性分析的原理及计算。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及课堂讨论与练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板书√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 其它□  (请打√)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二节 敏感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的概念及目的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1、确定敏感性分析的指标

2、选定不确定性因素,设定它们的变动范围

3、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4、确定敏感性因素,对方案的风险情况作出分析

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就某一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所作的分析。

四、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讨论、作业和思考:

1、如何理解敏感性分析的概念及意义?

2、例:

某厂生产某产品,年销售收入B(Q)=400Q-0.04Q2元,总固定成本CF=255000元,总可变成本CV(Q)=200Q-0.02Q2元,试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3.例:

某油田年产油10万吨,原油价格为519元/吨,每吨原油经营成本是60元,寿命期为10年,初始总投资为10000万元。

试用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

 

其他: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三节概率分析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9周1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概率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风险决策的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

风险决策的原则。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及课堂讨论与练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三节概率分析

一、概率的确定

   1、主观概率法

   2、离散性概率分析法

3、连续性概率分析法

二、方案净现值的期望值和标准差

   三、投资方案的风险估计

四、风险决策的原则

1、期望值原则

   2、最小方差原则

   3、最满意原则

 

 

讨论、作业和思考:

1、已知某工业投资方案各年净现金流量的期望值与标准差见表5所示,假定各年的随机现金流量之间胡不相关,基准收益率为12%,求下列概率,并对方案的风险大小作出自己的判断。

   

(1)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概率;

   

(2)净现值小于-50万元的概率; 

   (3)净现值大于500万元的概率。

        表5      各年期望值与标准差资料表     单位:

万元

年 末

0

1

2

3

4

5

期望值

-900

500

500

500

500

500

标准差

300

300

350

400

450

500

 

其他: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七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一节设备更新的原理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9周2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设备更新的原理,掌握设备折旧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

设备更新的原理,设备折旧的计算方法。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及课堂讨论与练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七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一节设备更新的原理

一、设备的磨损

   1、设备的有形磨损

(1)概念

(2)磨损程度的确定

   2、设备的无形磨损

(1)概念

(2)磨损程度的确定

   3、设备的综合磨损程度

二、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

三、设备折旧及其计算方法

   1、不考虑设备无形磨损的计算方法

   2、考虑设备无形磨损的计算方法

(1)年限总和法

   

(2)余额递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若某台设备原始价值为12000元,再生产价值为8000元,此时大修理费用需要2000元。

试问该设备遭受何种磨损,磨损程度为多少。

2、一台设备价值为7400元,残值为200元,使用成本的年低劣化值为225元,考虑在最佳使用期内提取完折旧,试用年限总额法计算逐年的折旧额。

3、设备磨损主要有几种形式?

4、什么是加速折旧?

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有何好处?

其他: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二节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第三节设备合理更新期的确定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10周1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掌握设备合理更新期的确定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

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设备更新期的确定方法。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及课堂讨论与练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提纲)

改进设想

第二节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

一、设备的寿命

1、设备的物理寿命

2、设备的技术寿命

3、设备的经济寿命

二、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

1、低劣化数值法

2、最小年费用法

第三节设备更新决策

一、设备更新的类型

二、设备更新的原则

三、设备合理更新期的确定:

(1)同型设备的更新

(2)服务期一定情况下的设备更新

 

 

讨论、作业和思考:

1、某设备原始价值为8000元,可用5年,其他数据如表1所示。

试求:

(1)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时设备的经济寿命。

(2)考虑资金时间价值(i=10%)时,其经济寿命如何变化。

          

表1    设备年运行成本及低劣化值数据表      单位:

设备使用年限

1

2

3

4

5

运行成本初始值

600

600

600

600

600

运行成本劣化值

 

200

400

600

800

年末残值

5500

4500

3500

2500

1000

 

其他:

 

 

 

 

 

教案

授课题目名称:

第三节设备更新决策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周   次

第10周2次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设备合理更新期的确定方法,掌握设备合理更新方案的选择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采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服务期一定情况下的设备更新,寿命期内出现新设备情况下的更新方法以及设备更新方案的选择。

采取的措施:

详细讲解及课堂讨论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