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材料.docx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材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材料
1、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2、“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4、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哪些基本途径
5、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6、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7、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8、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9、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0、如何运用教材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部分
1、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
(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3、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
“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而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
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和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4、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哪些基本途径
(1)开展社会调查,不断跟踪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适应社会需要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及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课程素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4)研究一般青少年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5、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首先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书本,要向生活经验开放,向自然开放;不应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科学知识,应向人类的命运、人类的道德层面以及人的价值领域开放,向学科前沿开放。
其次,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
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
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传统的学科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缺陷。
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
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这意味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6、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
学生又是一个发展还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这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极大的责任。
(2)学生是独特的人。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入来对待,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与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
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要承认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坚持“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要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以免挫伤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教师无法替代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进行思维活动,教师只能为学生提供外部的影响与支持。
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学生是责权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7、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
而且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更复杂化了。
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处理信息的方法。
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检查、激发、指导方面,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成果、经验或理论送上门来,然后不加思索地加以应用,而应该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
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活动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被动执行的做法;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
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应当从专业型、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8、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
教育服务是时代发展带给我们的新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满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要服务得好,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服务对象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要尊重那些发展迟缓的学生,真心真意地看待他们,了解他们,关心、爱护、帮助他们。
同时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得到更多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调控。
新的教学改革实施以后,师生关系更亲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但也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难以集中,教学任务完不成;新的学习方式与掌握基础知识之间难以兼顾,等等。
这种开放的教学对教师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适当地加以调控。
主要是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而帮助则更为具体一些,如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等。
(3)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4)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面对学生外,还需与周围其它教师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
教师之间要有合作意识,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齐心协力培养学生。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成材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尊重并倾听家长的意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协调一致。
9、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首要的任务。
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是新的理念。
学科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从理论上讲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
接受式强调的是结果,自主式强调的是过程。
现代教学主张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
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
反对教师的串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问。
教师要问的得法,问到关键,问的有价值。
教师要少问,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问题应由学生自己生成,还要由学生自己解决,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什么样活动方式,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遵循教学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巧妙的安排。
10、如何运用教材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新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之一”,所以,课程改革后,教材中问题很多都联系到生产生活实际,我们应抓住它对学生有机地渗透人文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同时应强化对学生意志的培养,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复杂艰苦的情景中接受磨练。
11、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往互动
12、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1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14、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15、如何认识“课堂吵闹”的背后隐含着新的教育理念
16、教师应怎样管理课堂、驾驭课堂
17、如何在师生教学互动中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
18、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19、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20、如何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11、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往互动
交往是教学的本质,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
只有坚持交往互动,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
(1)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3)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4)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
12、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过去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上,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影响了自主能力的发展。
而新课程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出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要求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1)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2)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
(3)通过师生、生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应答,达到共创共生、批判反思、求异创新的目的。
(4)“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
强调学习活动以探究为主,学生为主,交互为主。
(5)教师对学生要“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
”
1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不再是过分追求结果,而是重视了过程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再是停留在过去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而是讲究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对教师来说,要明确以下几方面:
(1)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
(2)只有赋予学生的权力,才能让他们发展起自主的能力,教师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严重妨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3)教师要警惕自己心中“糊涂的爱”,不要以“爱”的名义实施对学生的控制。
(4)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关系着课堂权力的分配与教育资源(时间、资料、场地等)的再分配,关系着教师价值的体现,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
14、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譬如,偏爱独立思考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高。
如果与他人一起学习,却有可能因认知过程受到干扰而降低学习效率。
又如,喜欢小组学习的学生,在与他人一起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高,再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往往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15、如何认识“课堂吵闹”的背后隐含着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
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
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拥有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和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沮丧等情感。
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围。
“课堂吵闹”也正是宽松和谐的氛围所产生的表象,也正是勇于课堂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16、教师应怎样管理课堂、驾驭课堂
(1)要改革课堂的主体定位,建立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即由教师作为权威主体转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要视自己为学生团体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更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同行人。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
课堂气氛追求的是学生“动”起来,自由地发出内心的呼声。
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中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体验,共同成长。
(3)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
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整个课堂浑然一体,不必苛求课堂的绝对安静,确保课堂吵而不乱,闹而不散,收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动和静的关系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教师“管理课堂,驾驭课堂”能力的突出表现。
17、如何在师生教学互动中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
新课程理念倡导传授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实现文本与生活的相似律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生命的活力和色彩。
教师要确立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的广阔泉源,远离就书讲书的教书匠习气。
18、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1)明确分组、分工。
实践证明,异质分组法是比较科学的一种分组方法,即依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以及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搭配。
合作小组的人数,可以从2人配对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之后再逐步发展到6—8人。
恰当分工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
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担任一个角色,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都有不同的职责。
小组成员各负其职,职责分明,全面互助,因此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
在合作小组成员关系比较融洽的基础上,还可以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
合作学习,不是大事小事必合作,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有合作学习的价值。
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而不是个体性任务。
这种由小组之间的竞争所形成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3)指导倾听与互助。
因为年龄特点,学生常常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针对这一现象,除指导好孩子们有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外,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
听其他合作者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听清别人说了什么,哪里说得好,还有哪些不足,再想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帮助、收获;想我该怎么说。
这一做法使孩子们的说建立在听的基础上,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
(4)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
两三分钟的讨论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学生刚读完课文,最多自学了几个生字、生词,想都来不及想,教师就开始检查小组学习情况了,学生无法触及较深刻的内容,因而提出和回答的都只能是些肤浅的,甚至是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根本提不出或回答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
因此,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
19、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
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
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
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
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
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
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20、如何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
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21、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22、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23、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24、教学方式应该实现哪些转变
25、新课程指导下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26、有效教学的理念:
27、有效教学理念的内容:
28、有效教学的策略:
29、山东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30、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31、河南永威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21、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潜能。
通过积极评价,让每个人深信自己具有一定的潜能,只要积极努力就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证实,人有七种以上的智能。
要关注并鼓励学生发展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智能。
(3)关注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包括学习上的落伍者、智能上的滞后者、家庭条件困难者,一般表现为自信心较弱甚至缺乏自信心。
评价不能忽略他们,更不能伤害他们。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5)关注“违规事件”。
对学生偶发的“违规事件”,要移情、换位,问明情况,跳出框框,贴近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内心,疏导消极情绪,赞赏美好情感。
(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
教师的“无意伤害”常常会推倒学生心灵中的全部美丽,抵消学生所受教育的总和。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
多用“大拇指”赞许,不用“食指”指责;多用肯定的目光,不用无所谓的眼神;多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和学生“楚河汉界”。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
比如,要开展评比了,就让学生突击准备,言过饰非;要上公开课了,就让学生反复训练、精心表演……一方面我们要求学生诚信,另一方面我们却实施着这样不诚信的“隐性课程”。
当我们以诚信为标准评价学生时,他们早已产生一种反作用力,并在内心发出强烈的抵触。
如何使积极的评价因素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筑真善美的“精神大厦”,学校和教师要做出榜样,摒弃弄虚作假反评价。
22、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如何增强它的实效,应该注意四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
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评价的前提,若违背这一原则,即使评价方法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不会产生什么激励功能。
因此,我们在进行评价之前,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对象,增强评价的实效。
(2)指导性原则。
评价应该体现引领、导向作用,使被评价者能明确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