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6042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docx

绿春县关于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

中共绿春县委实施边境党建桥头堡

“十二五”(2011-2015)建设规划

(征求意见稿)

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绿春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

机遇就是潜力,机遇就是希望。

桥头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党建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桥头堡建设要取得成效,关键在班子,关键在队伍,关键在干部。

根据州委“把红河州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大西南对外开发的桥头堡”的目标定位和《关于推进边疆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意见》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认识推进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是推动绿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

绿春作为云南走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陆上通道之一,是实施“桥头堡”战略中通向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前沿,是云南对外交往的南大门之一。

桥头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党建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我们要切实增强对推进党建桥头堡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对接、准确把握桥头堡建设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围绕服务桥头堡建设选准干部、配强班子、建好队伍、用活人才、打牢基础、建强组织。

要根据宏观环境的新变化、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把握好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兴边富民”行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新机遇,认真研究我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明确绿春的新的战略定位,形成适应当前形势和长远发展要求的一个科学合理的、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使绿春的发展有效地纳入国家和省州的战略安排中,从而获得重要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是全面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保证。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绿春作为我州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建设的重要窗口,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要深化对世情、国情、省情、州情、县情的认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挥优势,统筹规划,抓住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突出区域、生态、民族文化等特色,着力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在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的顺利实施,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加快实施一批带动全局的重大项目,切实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发挥在桥头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三)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是强基固体、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内在要求。

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

基层政权是党的全部路线方针政策和执行力的基础,是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现实操作中各类矛盾问题的聚焦点。

在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推进基层组织工作创新和基层政权公共服务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形成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边疆网络体系,用民心构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安全的长城;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找准基层党建工作与基层政权工作的结合点,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提高基层政权执政行政能力。

二、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把红河州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的目标定位,按照省委“突出重点强班子、持之以恒固基础、团结和谐促稳定、科学发展兴边疆”的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总体思路,结合绿春“边境、民族、山区、贫困”四大县情特点,突出“富民兴边”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在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努力开创新时期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从2011年起,经过5年的努力,着力改变绿春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比较滞后的局面,党组织设置进一步合理,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规范,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干部制度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党群关系进一步牢固,农村党组织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推进,实现绿春基层党建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维护边境稳定和推动桥头堡建设的坚强堡垒,在建设和谐绿春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三、进一步深化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抓好“五个基本组织建设”。

1、抓好“基本队伍”建设,增强内动力。

按照“选优、配齐、育强”的原则,重点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党务工作者、后备干部队伍、人才队伍”等五支队伍建设。

坚持“一好双强”(思想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和“三个一”(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旗)的要求,采取选举、下派、选调等多种办法,努力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能引领农村科学发展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队伍;健全规范党员日常教育制度,制定好培训计划,围绕“三培养”,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干部,把党员教育好、管理好、组织好,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要求选聘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不断改善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建立稳定的后备干部队伍库,制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机制,加大在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培育好党员干部后备队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农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和示范带动能力。

2、抓好“基本阵地”建设,增强凝聚力。

抓好“两个阵地”建设,即党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和党员培训教育实践阵地建设。

按照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建设要求,进一步整合“兴边富民”工程建设等资金,切实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标准化建设,使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都发挥“一室多用”的功能,提高办公活动场所的综合利用率,增强办公活动场所的综合功能和效益,真正把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党员学习活动的基本阵地、村民议事办事的重要场所、先进文化的传播中心、文化娱乐的重要平台。

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非公企业等党组织,要结合各自实际,通过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班组”、“党员责任区”等示范岗位,组织党员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鼓励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农村、社区依托“双建双带”基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爱心超市等阵地,形成以“创业基地、示范岗、责任区、先锋组”为主体的党员培训教育实践主体网络。

3、抓好“基本活动”建设,增强感召力。

全县各级党组织结合生产工作实际,根据党员特点,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组织开展好党的基本活动,通过基本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感召力。

一是定期督导开展学习活动,及时组织党员学习中央重大事件、决策和出台法律法规;二是结合绿春特点,组织开展“四亮四评”、“一基三带”、“三民”、“八个一”、“四争四创”、“党员承诺制”、“双建双带”等主题实践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有效平台;三是经常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内基本活动,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员观念,激活党员的内动力;四是督促落实“村民说事、代表议事、干部依规办事、监事会评事”的规定,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管理的水平;五是组织开展“七.一”纪念等表彰活动,结合单位、行业实际,总结、宣传和表彰基层党员的创业、带头致富、扶贫帮困的典型;六是要督促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并按照评议结果,做好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工作。

4、抓好“基本制度”建设,增强约束力。

坚持“简便易行、实际管用”的原则,对过时的制度进行清理,对繁杂的制度进行精简,对不完善的制度进行改进,对缺失的制度进行补充,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目标责任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议事监督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制度等七项制度,通过制度管人管事,强化对党员的激励约束。

健全和落实社区党建工作协商议事制度,推广社区党建议事会制,整合社区资源,努力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努力做到文明创建联动、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卫生联做、党建工作联抓。

机关、企(事)业单位健全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下基层锻炼制度、联系群众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激励约束制度等,切实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率。

普遍推行多种形式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全方位的管理,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

5、抓好“基本保障”建设,增强源动力。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经费投入、激励保障、对口帮扶机制,关心爱护基层干部。

积极探索推行各级党代表点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努力提高党代表点评、监督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水平;认真总结各地加强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的有益经验,结合各行业党组织和党员实际,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留存为辅、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每个行政村(社区)每年安排2万元党建工作经费,并逐年增加。

按照“一定三有”(即“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党员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探索实行“基础补贴+绩效补贴+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村干部结构性岗位补贴制度,并建立岗位补贴正常增长制度,逐步探索和建立优秀村“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保障机制,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考录党政机关公务员工作力度。

同时,关心爱护和支持帮助党员,一方面,对发展条件好、有致富潜力的党员,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双带”工程,充分整合农业、林业、科技、扶贫、农村信用社等各方资源,为农村党员提供劳动技能、致富信息、发展项目、启动资金等倾斜和帮助,促使他们带头富起来;另一方面,对发展条件较差、致富能力弱的困难党员群体,开展以“提供一条致富信息、解决一笔启动资金、教会一门实用技术、联系一个就业岗位、落实一个脱贫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结对帮扶活动。

(二)探索“六种组织设置模式”。

1、分层建,建成“特色型”党组织。

绿春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党员要过上一次组织生活,来回要走上几个小时,参会的党员难以到齐,党员管理、党员议事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集中制、党员监督制度纸上谈兵。

按照“组织分类设置、党员分类管理”的思路,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完善党组织“村居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做法,加强流动党员、“两新”组织等党的工作,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确保党组织全面覆盖并有效开展活动。

2、分类建,建成“产业型”党组织。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为了搞好产业的供产销,绿春相应成立了种植、养殖、服饰等22个专业协会,按照“简便、易行、实效”的原则,以“产业链”为支点,依托产业优势优化设置“龙头带动型”党组织,采取“支部+协会”、“支部+专业合作社”、“支部+基地”等模式,建立相关产业型党支部。

产业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采取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党员带头等方法,围绕产业化经营开展党组织活动,带领和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3、创新建,建成“非公型”党组织。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绿春县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迅速壮大,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针对非公企业中党员量少、分散、流动性大等问题,要通过建立党建工作“两员”制度加强党建的基础性工作,从党政机关、工商、税务、招商等与企业联系密切的单位,选派党性强、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和协调能力强的党员,担任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

引导非公企业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来招收党员员工,向非公企业“输送”一批优秀的党员职工,为建立党组织创造基础条件;在企业推行“双培”,把企业中的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从而扩大党在非公企业中的影响力,巩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基础;加强对企业主的思想引导,宣传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积极引导企业主拥护、支持、重视企业党建直至自觉向党组织靠拢。

4、率先建,建立“临时型”党组织。

建立健全“两新”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为辖区“两新”企业创造条件组建党组织,及时掌握“两新”组织中的流动党员情况,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外出务工时间,组织成立“临时型”党组织,组织农民工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民工党员亮明身份、参加活动、发挥作用;引导农民工党员返乡创业,发挥其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临时型”党组织,进一步凝聚流动党员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致富,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拓展建,建成“流动型”党组织。

充分利用流出党员回家过春节机会,通过上门慰问、座谈会等方式,摸清流动党员的去向、联系方式,及时为流出党员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

及时采取三种方式建立流动党员支部:

一是独立建。

根据流出党员的基本情况,对行业性强、党员比较集中的地区,达到3人以上,成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二是联合建。

每个乡镇成立农民工协会、工会组织,采取流动党员与工厂、企业、农民工协会、工会组织联合建成党支部或党小组,实现党支部、协会、工会有机统一,把联合支部建成党员之家、协会之家、工会之家;三是挂靠建。

对临时在外务工的党员,乡镇党委积极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把流出的临时务工党员编入当地党支部。

使广大流动党员做到为家乡争光,为党旗添彩,离乡不离党,为家乡和当地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6、联合建,建成“团结型”党组织。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等原因,村级之间经济产业发展不平衡,农民群众收入相差较大。

按照“产业相同、地域相邻”的原则,打破原支部区域,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支部(党总支),“村村联建”、“村居联建”的党支部书记可由党委下派,由驻村党员干部兼任,原村支部书记担任支部副书记,“村企联建”的党支部委员可以采取交叉任职。

积极吸收原供销社、物资公司等改制企业返回农村从事种养殖业的党员,既理顺了改制企业党员的组织关系,又能发挥他们的雄厚资金、技术上的优势。

联合党支部通过党员之间互动,支部之间联动,财力、人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以强带弱,因势利导,资源互补,互帮互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创新“六大党建活动载体”。

1、创新“党建经济实体”工程建设。

县党委要履行职责,落实政策,加强指导,因地制宜加强党组织经济基地建设,努力在87个村级(社区)党组织中创建党建经济基地,用5年时间使全县村级党组织年可支配收入都达到1万元,解决基层党组织“无钱办事”问题,增强基层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发改、财政、农业、林业、科技、扶贫等部门及对口帮扶单位,要为党组织经济基地建设提供资金、项目、信息、技术、人才等全方位支持和服务。

2、创新“一基三带”培人工程建设。

加强“一基三带”示范点建设,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每个乡镇都能建立1-2个“一基三带”的示范点。

结合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把示范基地作为样板加强对广大党员群众进行科技培训,通过技术培训,使示范基地一部分党员在思想政治上“红”、在适用技术上“精”、在致富带富上“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先进性,成为引领群众致富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先锋,使基地起到很好的科技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通过3—5年的努力,全县基层群众对涉农部门、乡镇站所的满意率达到80%以上,90%以上55岁以下党员全面掌握1—2门实用技术,15%以上党员户培育成为科技示范户,“双带型”党员达到60%以上,依托基地的实践性学习培训,达到带活组织、带强队伍、带动群众的“三带”效果。

3、创新“边境村村国旗飘”工程。

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办公点,城镇居民院(楼)以及广场、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广泛开展悬挂国旗、党旗活动,在具备条件的村、组统一建造国旗台杆,在国庆、建党、元旦、春节以及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重大节庆日举行升国旗、升党旗仪式,增强边境地区党员干部群众的国家意识、国土意识、国门意识、国防意识、国民意识,激发边疆各族群众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热情,努力使边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促进民族团结、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的钢铁堡垒、钢筋铁柱和钢铁长城。

4、创新“民族文化结合党建”工程。

通过运用民族语言文字,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入户工程”,开通农村有线广播,培养本土党员群众宣传队伍等手段,创新党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大力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打造民族文化广场,组建民族文艺表演队,配备必要服饰和乐器,经常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主导或协助组织民族节日庆典活动等方式,搭建党员群众活动平台。

通过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注重对党员群众的人文关怀,带头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等途径,提升党组织的感召力。

通过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开辟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创作一批党的建设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文艺作品等措施,夯实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5、创新“农民服务站建设”工程。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采取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固定式服务和定期进村入社“上门服务、代民办事”的流动式服务,着力构建“亲民、爱民、便民、富民”的为民服务网络体系,做到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进一道门、少找一个人、少花一点钱”就能办好事情。

积极推进农村为民服务网络体系向村委会、村民小组延伸。

6、创新“爱民固边促和谐”工程。

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实行爱民固边战略,促进口岸平安和谐”主题实践活动,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各种渗透破坏活动,进一步完善口岸服务设施,努力把边境地区党组织建设成为维护边疆安宁的坚固基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的钢铁长城。

在边境村(社区)全面推进民警任村官示范点建设,抓好辖区内人口管理、安全防范、法制教育、群防群治、治安管理等农村警备工作和村级(社区)各项事务,努力把示范点建成维护边境和谐稳定的坚强基石。

(四)打造“四型基层党建模式”。

1、打造“富民型”农村党建模式。

以抓好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为突破口,以创建“富民型”农村党支部班子为目标,整合组织资源,创新党建工作载体,采取“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干部带群众”、“党员能人带产业”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县直部门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深入开展以“帮扶建强一个村班子,帮扶建好一个党建工作示范点,帮扶培育一个‘双培双带’基地,帮扶组建一个产业协会,帮扶抓好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帮扶创办一个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帮扶开展一次培训活动,帮扶建好一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要内容的“八个一”活动,推进了城乡基层党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开展乡镇干部与群众结对帮扶惠农活动,实施新农村骨干人才培育计划,努力探索“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以村党总支(支部)创“五好”、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五带头”的“富民型”农村党建工作思路,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全县85%以上的基层党组织达到“五好”要求,80%以上党员达到“五带头”要求,着力打造党建领村工作格局。

2、打造“服务型”社区党建模式。

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围绕体制变革,加强班子建设,采取成立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党员先锋岗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形成职责明确、决策民主、监督有效、管理规范的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

社区立足察民情、晓民意、解民难、排民忧、聚民心,以人本思想和人文情怀为价值导向,以服务群众和解困解难为核心任务,党员践行服务宗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协调解决社区群众实际问题,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服务型党建模式,有效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3、打造“创新型”非公党建模式。

按照“有党员抓组建、无党员抓发展、有组织抓规范”的工作思路,努力创新管理模式和活动载体,创新组建方式,着眼解决非公经济党组织覆盖小、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员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积极探索和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培育企业文化方面的工作机制,建立党组织与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联系协调制度,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积极开展“赶、学、比、超”活动,引导业主和党员增强“企业党建也是投资环境”的意识,树立“企业要发展、党建要先行”的理念。

4、打造“效能型”机关党建模式。

以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机关为目标,以加强机关党员干部党性锻炼、改进机关作风为重点,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积极开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决策水平、改进领导作风、强化工作纪律的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机关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效提高了机关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机关党建工作水平,激发机关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四、进一步强化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好管党责任,全面推进党建桥头堡建设,真正担负起抓发展、抓稳定、抓党建、抓队伍的重要职责。

认真落实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增强党委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扎扎实实推进桥头堡建设。

组织部门要负责具体落实,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各项工作任务分解,把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对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机构,强化落实。

要对组织部门组织科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乡镇组织委员(组织干事)、基层党务干部的配备进行规范和整顿,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力量。

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基层党建工作要求,配齐配强党务工作者队伍,提供必配办公设施,重视党务工作者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三)加强统筹,形成合力。

认真落实各级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交流沟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增强党建工作的整体效能。

整合和发挥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及群团组织的资源优势,形成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运转有序的共同推进机制。

(四)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按照“财政投入为主、党费留存补助为辅、社会筹集经费为补充”的原则,把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基层干部待遇保障、党员教育管理、老党员关爱补助和活动场所建设经费等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形式,建立边境地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探索建立“基础补贴+绩效补贴+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方式增加村干部补贴。

逐步建立和完善村“两委”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任补助办法,为村“两委”干部提供必要的保障。

统筹考虑村民小组党组织负责人待遇。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形成推进桥头堡建设的浓厚氛围。

要通过简报、专报等党内宣传渠道,收集先进典型、总结先进经验,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通过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深入推进桥头堡建设、加强边境地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主要措施、实际成效和先进典型,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党建桥头堡工作中来,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六)加强督查,分类指导。

继续加强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远程教育站点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