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1450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docx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板块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

【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板块1.7图文转换综合进阶特训(含解析)

第一练 题苑撷真

1.[2014·江苏高考]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解析 漫画寓意的挖掘要依据漫画所呈现出的特征,漫画中的人物手中已有四条鱼,可是心里想的却是要有一条鱼该多好啊,外与内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判断C项正确。

答案 C

2.[2010·江西高考]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

(不超过65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漫画材料题,应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要明确漫画的本意。

通过观察漫画,包括标题及文字说明,找出漫画的关键点,将漫画所表现的信息进行综合、准确概括出漫画的寓意;第二,从多角度分析、推论出漫画的引申意;第三,要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亮出正确的观点,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和回答。

答案 内容:

漫画由奥运五环标志和萨马兰奇的头像构成,五环成为萨马兰奇的眼镜。

寓意:

萨马兰奇和现代奥运已经融为一体。

(或萨马兰奇透过奥运看世界。

3.[2013·江苏高考]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横向比较数据,发表处女作的作家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前以及20岁到30岁之间,发表代表作的作家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6岁到40岁之间;然后把这组数据纵向比较,年龄差距在10岁左右,联系题干要求“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 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4.[2014·广东高考]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把图文转换和仿写句子融为一体。

读懂图需要结合三幅图的内容及第二幅图所给的解说文字。

图文转换要注意图画的构成和造型。

三幅图的构图都是由人和跷跷板组成,第一、二幅图的图案构成特点非常相似,跷跷板是斜的,只是人处的位置不同。

只有第三幅图人是平稳的,跷跷板也是平稳的,而此时人正好站在跷跷板的中间,即“平衡点”。

答案 ①当你开始攀登时,你仰望极顶,沿着斜坡,奋力向上。

③当你正好站到那个平衡点上时,你才会站得最高。

5.[2013·重庆高考]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

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要求:

与标题有内在联系,不超过15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要读懂漫画的画面内容和寓意。

一只猫看见了伞,以为自己也应该是这个样子,努力地把自己的影子拗成了伞的形状。

寓意是在说那些为了像别人而刻意改变自己的人,即使再像也是假的,也不是真实的自己。

注意字数要求,以及启示与标题的内在联系。

答案 

(1)(示例一)以假乱真

(示例二)看我有多像

(2)(示例一)刻意模仿,再像也是假的。

(示例二)不要为了像别人而改变自己。

6.[2013·湖北高考]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

①想象合理;

②运用两种修辞方法;

③字数不超过8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明确画面内容,然后确定两种修辞方法,展开联想,按照时空的逻辑顺序表达。

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 (示例)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

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

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

7.[2014·四川高考]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

要求:

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4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汉字字形演变表》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意在让学生走进汉字历史,了解民族文化,也映射当前的文字繁简之争,其结论指向不言而喻。

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也含有探究意味。

《汉字字形演变表》来自必修教材“梳理探究”。

注意要求至少写两个特点,横向看不难发现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由繁到简,越来越简单好写;再具体地看每一个字,会发现小篆及之前的字跟图画有关,象形强,笔画也多,也就是说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象形程度逐步减弱,总结出特点后,还得进一步的分析,可以举两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变化,如“鱼”“马”“车”等。

答案 (示例)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

从“鱼”“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8.[2012·湖北高考]欣赏下面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

要求:

①符合画面情景,②表达鲜明生动,③字数不超过4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要仔细观察漫画,挂着的衣服图案上有条鲜活的鱼,对于这条鱼,猫吹着胡须,瞪着眼睛,摇着尾巴,好像胜券在握。

本题要求为漫画题诗或配文,这不同于一般的漫画介绍,应以描写为主。

猫是这幅漫画的主角,拟写答案时要突出猫的神情,语言要生动活泼,与漫画的诙谐幽默一致。

答案 (示例一)鱼儿扑扑跳,猫儿哈哈笑。

水快没有了,看你哪里跑?

莫把假当真,请君仔细瞧!

(示例二)虽说这鱼儿不在水中,那猫儿也算是饱了眼福,正所谓望梅止渴,“画鱼”充饥。

9.[2012·江苏高考]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漫画内容:

面对儿子哭闹着要去“非地”(儿子:

“我要……”),爸爸只好答应着:

“好好,爸听你的!

”于是爸爸抱着儿子从“是地”踏向“非地”。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纵容、不能一味地满足,否则,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不明是非甚至会习非成是。

答案 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10.[2013·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年龄段

选项

18~25岁

26~40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82%

69%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72%

23%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74%

65%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35%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表文转换的能力。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和“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这两方面,两者的认同度都占绝大多数,这可以看作相同点。

而在对“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和“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上,双方存在明显分歧,可以根据这两点答题。

答案 同:

两个年龄段中多数人认为志愿行为对职业履历有帮助,能让自身才干充分发挥,对职业发展有益。

异:

18~25岁的多数人更认同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技能而不是拓展社会关系,26~40岁的多数人则更认可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而不是获得技能。

第二练 模拟放送

1.[2015·贵阳联考]下面是民意中国网的一份调查表,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如果您暑期准备或可能带孩子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原因是什么?

(可多选)

(1)概括图表反映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中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表文转换的能力。

需要仔细分析文字说明及百分比的含义,有69.7%的家长希望通过世博会让孩子开阔眼界,有67.0%的家长则希望让孩子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其他各项也要概括说明并归纳要点。

答案 

(1)现象:

多数家长希望通过参观世博会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有些家长还不够了解世博会。

(2)结论:

多数家长重视通过世博会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部分家长对世博会不够重视,世博会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2.[2015·贵州遵义联考]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实施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

调查结果表明,四国高中生学习、生活意识各不相同。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学习意识

生活意识

幸福指数

认为学习

最重要

关心学习

成绩

有金钱

和打工

意识

认为“能过上

普通的生活

就满足了”

美国

50.5%

87.8%

63.3%

63.3%

83.8%

韩国

50.9%

88.2%

70.7%

52.2%

73.3%

日本

46.2%

74.1%

52.2%

70.7%

77.4%

中国

80.6%

93.4%

45.8%

45.8%

82.7%

(1)综合图表内容,以“中国高中生”为陈述对象,得出一个结论(不要出现数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给中国高中生提出一点建议。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以“中国高中生”为陈述对象,从结果来看,中国高中生的幸福指数比较高,但从前面的数据来看,原因就是他们重视学习,尤其是学习成绩,并且对生活有较高的理想,但他们的金钱和打工意识不强,这说明他们没有生活的压力。

从综合发展的角度来看,给他们的建议,主要是从打工意识入手,让他们注意锻炼自己,同时让他们有理财的意识等。

答案 

(1)中国高中生的幸福指数比较高,这与他们重视学习,金钱意识较低,对生活有较高理想有关。

(2)中国高中生独立自主和理财意识比较弱,应该把打工作为锻炼社会能力的方式,同时也应该注意对生活能力的培养。

3.[2015·浙江高三抽测测试]解说下面这幅漫画,概括其寓意。

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不超过60个字)

答:

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图文转换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把握图画描述的主体,一是理解图画体现的意义。

这幅图画是两格图画,第一格描绘了笼子、瘦鸟、食物;第二格描绘了笼子、肥鸟。

对比两格图画发现,区别是第一格画里鸟是瘦鸟,第二格画里瘦鸟吃了食物变成肥鸟;而笼子的象征意义十分明显,就是禁锢、关闭等。

由此可以得出图画的寓意是:

接受了某些有诱惑的东西就会失去自由。

答案 解说:

这幅漫画中,一只瘦弱的小鸟挡不住笼里食物的诱惑,钻进去吃食,吃肥之后,再也出不来了。

寓意:

接受诱惑的代价是失去自由。

(有其他理解且言之成理也可)

4.[2014·南通一调]阅读下面关于我国夕阳产业现状和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发展趋势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1)图表一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表二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作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图表,明确图表的表述对象,抓住关键词语和数据进行概括。

图表一的表述对象为我国夕阳产业现状,抓住图表中两个“不到”,即“不到老年人口的1.9%”和“不到老年人口的1.6%”,可得出:

我国夕阳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图表二的表述对象为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发展趋势,从2011年的1.3万亿元到2050年的28.4万亿元,可以看出有快速增长的趋势。

应采取的措施要从多方面考虑,既要考虑政府方面应加大投入,又要考虑社会方面应采取多样化养老的方式。

答案 (示例)

(1)我国夕阳产业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需求。

(2)未来4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3)①政府应加大对夕阳产业的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②采取多样化养老方式,减轻社会化养老的压力。

5.[2013·皖北协作区联考]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根据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回答问题。

年龄

美国

中国

9~24个月

自己扔尿布

认字

2~3岁

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

背唐诗

3~6岁

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

各种艺术能力培训

6~12岁

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

做作业,艺术培训

12岁以上

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做作业,艺术培训

(1)美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可哪种教育方式?

理由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的能力。

本题图表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说明了中美家长对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要求。

完成这类试题(图文转换),首先要看清图表,抓住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其次要根据题目要求组织文字。

解答本题,要注意最好不出现具体数字。

回答第(3)问时,要注意言之有理。

答案 (示例)

(1)从小就参与家务劳动(或者“从小就养成做家务的习惯”)

(2)更重视学业和各种艺术能力培训

(3)认可美国的教育方式,因为美国的教育方式更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心。

6.[2014·河北唐山高三统考]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完成后面的试题。

(1)为漫画拟一个恰当的题目,不超过10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漫画的深刻寓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前面的大人在写“××到此一游”,后面的孩子也在跟着学,所以标题应该从“模仿”这个角度拟写。

而从漫画的寓意来看,针对的是旅游景点中一些人乱写乱画,不守公德的行为,及大人对孩子的影响,在揭示寓意的时候不要忽略第二点。

答案 

(1)模仿(或:

有其父必有其子)

(2)①讽诫不文明旅游(或:

告诫人们要文明旅游),②警示父母不文明行为对子女的消极影响(或告诫家长:

行为应为子女的表率)。

7.[2015·广东模拟]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图后的【说明】和你所了解的知识,写出你思考的结果。

说明:

图一是泰国皇宫洗手间的一句中文告示:

请便后冲水!

图二是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的中文告示:

垃圾桶在此!

图三是巴黎圣母院的一则中文告示:

请保持安静!

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应该抓住两个要点:

一是结果,二是原因。

结果指的是画面上的文字信息。

分析时可以采用由果溯因法,思考外国景区为什么专门用中文告示告知游客,那么中国游客的行为怎么样,由此便可以推断出来了。

答案 在国外的一些旅游景区,一些中国游客有不注意卫生、不讲文明的习惯,以致受到特别提醒。

8.[2015·辽宁六校联考]下面是某家庭每月的生活费支出图。

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写出三条结论,每条最多不超过35字,不能出现数字。

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及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图表反映的是“某家庭每月的生活费支出”;其次要认真读图,弄清图中各部分的比例;最后根据各部分的比例写出结论,要特别注意题干要求的不能出现数字。

答案 

(1)此家庭每月支出项目有食品、还购房贷款、教育、服装、水电、其他六类。

(2)此家庭每月支出的水电费占支出计划的百分比最低。

(3)此家庭每月支出的食品和还购房贷款一样多。

(4)此家庭服装支出和其他支出一样多。

9.[2014·青岛一中月考]下面是我国的“节约粮食宣传画”,请写出该图画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注意题干的提示和要求,其次要认真观察图画,再根据要求作答。

答案 图画由双手捧大米、蓝天、白云、阳光、白鸽、清新背景、农民插秧等元素构成。

手捧大米象征着珍惜粮食,农民插秧象征着粮食来之不易,蓝天、白云、阳光、白鸽、清新背景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10.[2014·陕西高三教学质检]下面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名为“月亮之上”,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少于80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