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1772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docx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

1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1.1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

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给中学生学习词汇带来了不少困难。

表现如下:

第一,学生在读音方面感觉困难很大,难以读准单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还用

汉语为英语单词注音。

第二,在拼写方面,学生没有意识到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与单词的拼写有着一定的

规律。

在记忆单词的时候,没有通过读音和字母的关系来记忆单词,常常是死记硬背单

词字母的组合。

第三,在记忆单词的意义的时候,过分注意该单词所对应的汉语意义的记忆,学生

完全靠死记硬背掌握单词。

在初中一年级时,由于内容较少,词汇简单,学生尚能应付,

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内容的深化,词汇量的增加,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词汇的记忆已

成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

于是,逐渐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于放弃这门学科。

1.2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

由于词汇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未得到完全地重视,目前还存在以下四

个方面的问题。

1.2.1孤立教学单词

英语词汇不是孤立的,一方面与语音、语法、句型、课文结合;另一方面在听说读写中体现。

综合教学法应在词汇教学中充分起作用。

然而,不少教师却长期坚持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先拼读词的发音,然而解释词的构成和语法范畴,罗列词义和用法,最后造句练习。

这种教法,让教师的讲解占用过多的时间,使词汇教学变成了词典搬家。

实践证明,孤立的授词容易使学生烦燥疲劳,无法在听说读写中消化和吸收生词。

1.2.2不全面揭示词义

词汇意义除了概念意义(词典中词条所收录的意义)之外,还有关联意义(可以看成是词的用法范畴),其包括内涵意义、语体意义、感情意义和搭配意义。

一般来说,首先要讲授词的概念意义,然后补充非概念意义,并揭示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同义关系、一词多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反义关系等),目的使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词义。

但在教学中,教师普遍只讲词的概念意义,不解释其它意义,忽视词与词之间的内在关系,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理解单词和准确地运用单词。

1.2.3缺少记忆环节

记忆是智慧之母。

学英语若记不住大量的单词,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

要想记忆大量的词汇,除了努力与勤奋外,最关键的是讲究记忆的方法和技巧。

然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指导学生掌握有效记忆词汇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记单词耗时多,效果差,难以形成词汇的积累,影响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造成交际失败。

1.2.4脱离文化背景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离。

离开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该民族的语言是不可能的。

但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导入不足,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了解甚少,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一知半解,领会不深,运用过程生搬硬套,出现纰漏。

1.3初中生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如果把语言比作一幢大厦的话,那么语法就是大厦的钢筋框架,而词汇就是建造这幢大厦的砖块。

词汇学习贯穿语言学习的全过程,词汇维系着语言的语音、语法、语篇,是语言的建筑基石,是一切语言技能形成的基础。

一般而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最先遇到的、也是最苦恼的,就是词汇问题。

而在对学习成绩有影响的可控制的因素中,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最大。

初中是学生系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正确引导他们进行词汇学习对他今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词汇是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如果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

所以,对于学习英语者来说要学好英语,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关键。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对中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目标的描述中都提高了掌握和运用词汇能力的要求。

初中阶段要掌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新理念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欣喜,同时也给教师带来困惑,其中一点就是如何突破单词关。

在对词汇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词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却不能随之提高和改善,甚至忽视词汇教学。

在对词汇教学的认识上还存在许多误区。

有些教师和学生认为,词汇学习就是提高词汇量,而提高词汇量,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只能依靠死记硬背。

虽然部分教师注重词汇的教学,但由于缺乏好的策略和方法,词汇教学效果很差。

如今,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词汇学习。

在我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考试时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最大障碍是词汇。

由此可见,对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和应用理应得到广泛的重视。

1.4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

根据语言的本质及英语教学的特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4.1系统原则

每个英语单词在音、形、义上都与其他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英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分子。

因此,英语词汇教学的第一诀窍就是向学生展示英语词汇的系统性和联系性,使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在各方面变化和转化的规律;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新词与旧词在音、形、义上的联系,找出在感官上得到最强烈刺激的“记忆兴奋点”,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如:

利用单词之间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同音关系等,来识记词的含义;通过对词义搭配和句法搭配的限制的分析来理解和掌握词义的组合规律。

实践证明,对中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词汇教学,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4.2交际原则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是词汇与语境直接结合产生意义。

如果语境不足,词汇意义就不能自现”(Widower,1989)。

尤其在初学阶段,语境的作用就更大。

因此,教师在对词义、词的使用特点和范围,进行引入、讲解及操练时,要充分考虑到为学生创设各种语言交际环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交际情景中,把词汇与语法、句型、话语结构等自然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语言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在掌握一定词汇量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

1.4.3认知原则

中学生是在已经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基础上学习英语的,但英语词汇学习的性质与母语词汇学习完全不一样,而且学生的母语知识、对语言的一般知识和整体的认知能力都将对英语的词汇学习产生影响。

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材料的选择、安排和讲解方面,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使已形成的各种概念的语法规则对词汇学习能起到正迁移作用;挖掘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力,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对比、分析母语与英语之间词汇结构特点的异同,可防止母语干扰的负迁移作用,加深学生对新的词汇的理解。

1.4.4情感原则

词汇学习同语音、语法相比,更为艰苦,所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便更加重要。

大量集中识词,就是对意志的考验和锻炼。

在词汇教学中,要时刻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远大的动机、坚强的意志、合作的态度和愉快的情绪,这些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负焦虑(保持中等焦虑,学习效果最佳)。

1.4.5文化原则

词语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会在该语言的词汇里留下它们的印记。

英语词汇作为语言的构成部分,其词义结构和搭配也被深深打上英语国家的文化烙印。

英语中概念意义与母语中一致的两个词很可能在文化意义上大相径庭。

如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是邪恶的代名词,而龙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是高贵、神圣、伟大和强大生命力的化身。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与目的语语义和目的语语用相关的文化内容是很有必要的(陈光磊)。

教师在教会学生掌握词汇的概念意义的基础上,要挖掘词汇内容的文化因素,展示其中的文化内涵,适当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

此举可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本质特征的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英语文化和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1.5中外词汇学习的研究状况

1.5.1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近二十几年中发展迅猛,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般认为,第二语言习得(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简称SLA)指对学习者在习得母语后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的研究,它指的是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的或人为的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而非母语时的那种有意识的或潜意识的过程。

人们在学习外语时通常有两种途径:

习得(acquisition)与学习(learning),这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的自然交流中无意识地使用内化(internalized)的语言规则的过程。

它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其结果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也有人用“隐性的(implicit)”、“非正式的(informal)”、“自然的(natural)”等来描述这种语言获得的特点。

与此相反,语言学习则是学习者在正式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是“显性的(explicit)”、“正式的(formal)”、“有指导的(tutored)”学习活动。

学习者往往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一门语言,并掌握其“语法”、“规则”(Kashen,1982)。

5

1.5.2词汇与语法的关系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息息相关,第二语言的语法习得研究在语言教学、语言习得中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而词汇、语音习得研究则居于次要地位,现在仍然处于这样的局面。

这种状况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即语法习得。

然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第二语言学习者都会直觉地意识到,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与学习其词汇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当语法系统发展得相当完备时,词汇的习得依然目标遥远。

所以,无论是本族语还是第二语言,词汇的习得是一个终生的认知过程,世上没有人能掌握一种语言的全部词汇。

而且词汇的习得也受多种因素(如:

个人喜好、人格差异,动机因素以及认知因素)的影响,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词汇本身的不断发展和消亡,意义的扩展和萎缩等也增加了学习者学习的困难。

在语言学领域里,谈及词汇与语法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二者不可分割,其关系犹如修筑房屋中建筑材料和设计规划的关系,词汇是砖瓦水泥,语法是修筑方法。

相比之下,建筑材料较修建方法重要。

如果建筑者仅仅只为躲避风雨,那只要把建筑材料简单地堆砌起来就成,不必顾及建筑方法的问题,而仅仅只有房屋的结构图和建筑知识,那就得淋雨了。

Bogaards就是赞成上述看法的人之一。

他认为词汇通常较语法更为重要,语法并不是绝对必要的,词汇必不可少。

其理由是:

(1)仅有松散的成分而无句法连接词语序列,仍可达意。

如Stormfalltreedead。

该序列虽然不属于特定的语法范畴,且可能有多种解释,但确实能表达意思;

(2)外语学习者对词汇成分的需求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而语法则不然;

(3)平时人们所说、所写的不合语法的句子比比皆是。

因此,语法只有在我们精确地表达复杂含混的信息的时候才显露出必要性。

语言不仅包括可插入词汇成分的语法结构,而且包括需要语法结构的词汇成分。

有关词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的问题,Gass&Selinker的理由更为充分,他们认为词汇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尤其重要。

首先,词汇误差最严重。

一项研究数据表明,仅在一个语料库中,词汇误差与语法误差之比为3:

1。

其次,说本族语的人认为词汇错误比语法错误更糟糕,这是因为语法错误主要发生在可被理解的结构上,而词汇错误会干扰语言交际。

从以上观点不难看出。

1.5.3词汇学习的内在结构

词汇的内在结构应该包含语音、语义、语法以及语用四个方面,学习者要真正认识一个外语词,要求能以公认的方式读出它来:

能正确地拼写出来;能把它与相应的实物或概念联系起来;能随时回忆起其词义及形式;能以适当的语法形式运用它;知道它;知道它以什么方式与其它词搭配;了解它与词群中其它词的关系(即同义反义关系和上下文关系等);明白它的内在含义及其关联意义;能将它用于合宜的语体及适当地语境中。

词汇不仅是一连串数量浩瀚的词。

而且跟语法结构一样,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

这种规律无疑能为成功的词汇

学习提供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即在词汇学习中要充分地利用词项内在的结构成分,加深学习者对词项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词项的记忆和检索的效率,并最终使他们能达到灵活、恰当地运用所学词汇的程度。

2初中词汇教学的经验

2.1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策略

词汇教学应当是启发性的,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学习词汇,而不应当是简单向学生罗列词义、用法和例句。

根据具体的词汇,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对比法、直观法、同义近义辨析法、图表法等。

教无定法,教师可视具体词汇,灵活运用。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词汇教学明确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对词的结构(包括语音)、意义和用法进行讲解、分析和操练。

在初中阶段,词汇教学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2.1.1直接情景教学法

把词汇直接放到具体情景中进行教与学,使学生通过情景来体会和理解词的意义,从语用的角度来掌握词的用法。

融学习、娱乐为一体,生动活泼。

对于学生来讲,能使他们更加集中注意力,刺激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情境教学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生学习的“启发剂”。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具有“英语韵味”的情境,体现社会发展的新文化,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英语词汇知识建构。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情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5种方式创设情境:

1).用Warming-up导入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warming-up导入本单元部分词汇,让学生熟悉词汇并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拓展一些相关知识的课外词汇,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生词,扩大了词汇量,也为阅读课教学扫清了生词障碍。

2).用语言描绘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多用英语解释词汇,以便让学生掌握词汇的准确意思。

教师也可以将词汇解释环节设计成猜词游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反应速度和英语思维能力。

 3).以故事再现情境

布鲁纳说过: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词汇,配上插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词汇编写小故事,

4).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激发人的联想和想象的艺术。

在外语学习中加入音乐元素,可以陶冶情操开启心智,还可以从歌曲中学习英语语法和词汇,培养语感和节奏感。

5).以表演创设情境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要努力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课堂操练的机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教师如果能通过游戏、竞赛、表演等创设趣味情境,将词汇寓于其中,使学生所学的单词有情、有境,就会引起极大的兴趣。

可采用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有:

2.1.1.1实物教学

把实物带进课堂,直观又简便。

在展示实物的同时,尽量用英语讲解,学生很容易把实物与英语单词联系起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初中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较弱,但活泼好学,模仿能力强,对具体形象的内容比较容易接受。

直观的教学加深他们的记忆力。

例如教“pen”一词,教师可先手持钢笔,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边出示钢笔,边念“pen”。

接着,再让学生跟着念,直至学生能准确地读出“pen”。

实际上你不用说出汉语,学生早就心领神会了,这种直观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当学生看到苹果、梨、橙子和香蕉时,就很快记住:

apple,pear,orange,和banana这几个词。

而在教car,bus和train等词时,则需要利用儿童玩具或模型。

词汇教学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点,因而各个阶段教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在初级阶段,利用实物迸行词汇教学是签本方法之一。

2.1.1.2图画、简笔画教学

图画、简笔画是实物教学的补充。

有些实物不便于直接带进课堂,例如某些英语国家所特有的东西,或一些比较抽象的词,都需要用画图来表示。

如panda,sandwich和bird等词。

而简笔画比图画更显得简单与快捷,几笔几画就能勾勒出来,大大增强了语言的直观效

果和感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英语教学手段不断丰富,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较)正变得越来越轻松活泼。

但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时受到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在实际教学中,有些书本知识的理解如果运用多媒体无异于画蛇添足,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些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却被弃置一旁。

例如,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简笔画这种简便有效的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他可以达到至少两个方面的效果:

 1).直观形象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人的感官是知识的入口处,也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

所以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简单的较为形象准确的图形辅助教学,往往能使教师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而简笔画由简单的线条组成,制作起来十分简单方便,图画内容简单易懂。

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以家庭作业的形式事先画好在纸张上,这样能够使学生都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迫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努力寻求老师的教学意图,这就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2).言简意赅

  简笔画寥寥几笔就可以揭示词汇、句子甚至课文的意思。

  .在教授新的词汇时,可以用简笔画呈现出来,让学生感知并理解新的知识,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英语中很多词汇,例如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和数词等,都能通过简笔画进行教学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如对教材中介词的讲解,只要画一张课桌和几个简单的物体,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理解on,onto,above,over,in,into,below,under,beside,near,by,behind,infrontof等词的意义以及区别。

    在进行句型和语法教学时,简笔画教学手段的运用也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利用简笔画可以进行问答练习或自由谈话,把前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就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如讲授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时,就可以直接画一个苹果,苹果上画上一条虫子,这样就能将教材中比较单一、平淡的内容尽可能变得生动丰满;某些抽象的,教师难以解释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

2.1.1.3体态语教学

体态语言能传情达意,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

教师准确、自然地运用面部表情、嘴形、手势以及其他形体动作进行词汇教学,增强教学语言的表现力与影响力。

如通过面部表情认识happy,sad,angry等词,用跑、跳、推、拉等动作,可以引出run,jump,pull,push等词。

体态语言,也称身体语言(BodyLanguage),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特点的身体姿势,以表示某种特定意义的无声语言.它一般包括手势语(Gesture)、姿势语(Posture)和神态语(FacialExpessions)。

行为科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无声的语言,都可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布鲁克西斯也曾说过:

“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保持长时间注意,以便于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

”作为一种言语的辅助手段,体态语言具有直观性、解释性、生动性,易理解、易模仿、易运用等特点。

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尽量少说汉语。

体态语言便成了促进交流的必要手段。

1)感性认识阶段

如在教学“hand”一词时,教师可举起自己的右手说“WhatsthisinEnglish?

It'sahand,itmyleft/righthand.”(重音落在hand上)。

或说“Itsmyrighthand.”(重音落在right上)。

然后又举起自己的左手按同样的方法演示。

接着可指向某一学生对句型进行操练“Itsyourleft/righthand.”。

这样学生就很快理解“hand”的含义,并将“hand”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省去了汉语“手”的思维环节,并使“左”与“右”的概念由抽象变得具体。

另外,数字(1——10),形容词big__small,long__short,heavy-----light,动词run(跑),think(想),worry(担心),walk(走),名词money(猴子),arm(胳膊),stomach(胃)……词组makeaface,havearest等都可结合有效地手势、加上合适的声音及稍微夸张的动作,让学生感到妙趣横生的同时,理解它们。

2).熟练运用阶段

随着八、九年级英语知识的扩展,体态语的英语已不仅限于单个的单词;而是被学生自觉地使用在具体语境中来理解识记单词。

脱离句子和文章内容孤立地讲词义,不仅使学生感到词汇学习枯燥无味、失去兴趣,而且还不能让学生理解该词的真正含义及其用法。

语言能力的培养终极目的是交流。

因而在句子中习得词汇才是语言教学的核心。

如在教授现在进行时“Whatsareyoudoing?

”句型时,核心动词如Writing,running,laughing,singing均可用一个动态的体态语言来辅助理解。

另外,如在辨析同义词性时,可把它放在句子中做一个贴切的动作:

如Ilistened,butheardnothing。

可以先身子前倾,两只手做简状放在耳边然后摊开手并摇头,而在教句型“Whatdoeshe/shelooklike?

”时,老师伴随便手势并声情并茂地描述:

Heistallandstrong.Hehasshorthair,bigmouthandsmallears.。

这样学生不但对该人物的体态轮廓有了大致印象,更重要的是他们需对tall,short,hair,mouth,ears,small等词刻意去记忆。

这样一来,他们的注意力跟着老师的思维延伸的同时,会更加全面的理解该词的用法。

2.1.1.4相似诱导教学

.相似理论认为,“相似,就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同与变异的辩证统一。

人的学习、记忆、认识世界都离不开相似。

人总是先从事物的形式相似人手,然后才去认识事物运动的相似、结构的相似、联系的相似,才能认识到事物千变万化中那些相对不变的本质,达到对事物规律的认识的。

就是发明创造也首先从相似得到启发,比如从蛛网到鱼网、从飞鸟到飞机、从蝙蝠到雷达、从苹果落地到万有引力、从人手到各种机械抓斗、从人脑到电脑等等,所有创造发明无不源于隐性支配作用的相似。

“相似诱导法就是采用与追求目标相关的因子反复激发大脑,使大脑信息作‘相似’集中,并在联想过程中受到启迪,最后实现目标最优化。

相似是相同与变异的统一,诱导指在相似基础上去引发可以牵动的线索。

”英语词汇中最基本,最常见的“相似”莫过于词的发音相似,拼写相似和词义相似。

因此,将“相似诱导”教学模式基本结构的诸要素具体运用到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

1).对单词的读音与拼写进行相似诱导

即在一个单元内的词中找出与以前所学的词有共同的音、形部分的词,对它们进行“相似集中”展现,诱导学生迅速发现读音与拼写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达到见词能读、听音会写的高境界。

若能将这些词串成句子,则更上一个层次,因为遣词造句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词汇的能力,且含有相同音素的词在一个句子里高频率复现,强化了学生对音、形规律的掌握,同时兼顾了对词义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了音、形、义的综合复习而无偏颇,对音近词在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