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2669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猜谜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2.通过对《猜谜谣》歌曲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3.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模仿动作、问答对唱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教学难点:

歌曲《猜谜谣》中相似乐句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平时喜欢猜谜语吗?

学生:

喜欢

师: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三、出示谜谣,激发兴趣。

1.出示谜面,师问谜面,生回答。

2.初听歌曲。

师:

大家都猜的非常好。

我们来听听书中的小朋友猜出几种动物,又是怎么表达的?

你们竖起耳朵认真听。

3.揭示歌曲名。

听出来了吗,小朋友们回答的时候是用什么方式?

(生:

唱的方式)——原来的谜语,用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变成了谜谣,这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猜谜谣”。

4.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速度它的速度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听听看。

这样的速度往往是表现 “轻快活泼”的,大家跟我一起说轻快活泼。

再次聆听歌曲。

师:

跟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摇摇头动动手,感受歌曲的轻快活泼。

过渡:

XX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一学就能跟上音乐的节奏,下面我们就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

有节奏的读歌词

5.解决难点。

(1)出示相似的两句歌词、歌谱,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学生说一说前两小节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师弹奏旋律,生唱前两小节歌词。

(4)完整学唱两个乐句,指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唱。

(5)师说明衬词。

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再来唱一遍。

6.学唱问、答部分,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7.齐唱第一段。

8.自主学唱歌曲第二段。

9.随琴的伴奏完整齐唱。

10.歌曲处理

(1)跟音乐范唱齐唱。

(2)生生合作唱。

(3)表演唱。

四、总结。

学了《猜谜谣》这首歌曲,我们知道谜语有用说的,还有用唱的,而且一个谜语还有多种答案,这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让我们踏着音乐轻快的步伐去观察、探索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2.激发学生对音乐再创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山村来了售货员》。

  2.读课题、仔细听音乐。

  3.表达听后的感受。

  

(1)这是唢呐独奏的乐曲,上一学期我们听过一首《百鸟朝凤》,它的特点是高亢明亮,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吹吹打打,大多数都用到它。

  

(2)音乐好象表现的是售货员到山村去卖东西。

  (3)售货员是指卖东西的,现在是营业员。

  (4)这个山村是四周都是大山,离城市很远,交通很不发达,山民进城很不容易。

  (5)乐曲情绪比较轻快而有点诙谐,给我们的感觉是售货员乐观而又风趣。

  感受和体验音乐,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探究的主动性。

二、分段聆听音乐。

  1.导言。

(1)A段音乐是描写谁的形象?

  

(2)这个山村小道自行车都没法骑,售货员是用什么方法把货运到山村的?

  (3)你们学学挑担子的样子。

  2.哼唱主题音乐(教师弹琴,学生哼唱)。

  3.B段音乐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你能学学叫卖声吗?

  (3)山谷还出现了什么声音?

  (4)听到了叫卖声音,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

  (5)这时会出现一些什么事情呢?

  4.第三段音乐是A段的再现。

山民们买完东西了,售货员会怎样呢?

  

(1)这段音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乐观而又风趣的售货员。

  

(2)这个山村的交通很不发达,路肯定是坑坑洼洼的,自行车没法骑,那肯定是用担子挑。

  (3)学生学挑担子动作,相互观摩研究,掌握方法。

  (4)音乐声中有节奏的律动。

  (5)哼唱主题音乐。

  (6)边哼唱边律动。

 三、完整的听音乐、并能在音乐声中做相应的动作。

  1.听完音乐你能叙述这个乐曲的基本情节吗?

  2.同学们自己组合编排音乐剧。

  3.小组汇报演出,评奖。

 四、总结

  

 

第二课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老师呀请你别生气》,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初步掌握休止符以及附点,切分等节奏型。

重点、难点:

 学唱《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

 1.游戏提示。

 用纸杯代表不同的节奏。

绿色代表四分音符,黄色代表八分音乐,红色代表四分休止符。

游戏时,请同学们根据制备的摆放顺序读出节奏。

 XX 用两个黄杯表示读 titi

X X用两个绿杯表示读 da da  

0 0 用两个红杯表示休止两拍

 2.游戏过程

(1)第一条节奏:

黄杯黄杯 绿杯 红杯 红杯

 

(2)第二条节奏:

黄杯黄杯黄杯黄杯黄杯黄杯绿杯

 (3)第三条节奏:

黄杯 绿杯 黄杯绿杯绿杯

 二、学习歌曲

 1.学习歌曲的念白部分

 2.学习歌曲第二乐段

 

(1)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这位同学因为这些调皮事可没少让老师生气,为了请求老师的原谅,他用音乐的方式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让我们一起听听他是怎么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吧!

 

(2)初听歌曲。

问:

这位同学是如何表达歉意的?

 (3)复听歌曲,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为这位同学加油鼓励吧!

 4\4   X   X   X   X  |X   X   X  X X | 

     跺拍跺拍跺拍跺拍拍

 脚手脚手脚手脚手手

(4)随乐边唱边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学会演唱歌曲的第二乐段。

(5)指导学生唱好第二乐段。

 3.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1)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2)指导学生唱好歌曲第一乐段。

 4.整体变现歌曲。

可以集体整体演唱表现歌曲,也可以将全班分为三组,第一组演唱第一乐段,第二组变现念白部分,第三组表现第二乐段。

 三、编创表现

 1.创设情境。

这位同学用他的真诚打动了老师,老师给他回了一封信。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亲爱的同学:

 老师听了你的歌曲非常感动,相信你一定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改掉那些坏习惯,这样我们彼此都会非常高兴。

我根据你的歌曲改编了一首新歌《老师呀见你真高兴》。

请你想想中间的歌词要怎么填,这首歌曲才完整呢?

老师期待你的来信,也期待着你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你的长大。

 2.小组合作编创歌词。

 3.小组演唱新编歌曲《老师呀见你真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学唱歌曲,能够理解并表达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3.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情境导入。

师生跟着音乐共同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要求声情并茂。

3.教师表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二、新歌教学

1.聆听范唱回答问题:

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力度怎样?

歌曲可分几部分?

2.第二部分学唱:

学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二部分,可以先试唱歌谱,再唱歌词,注意“啊”的演唱,要唱出对老师的深情。

3.师生合作:

教师演唱第一部分,学生演唱第二部分。

4.第一部分学唱:

学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一部分,教师指导音高,节奏,音色,歌唱状态。

5.学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掌握了第一段歌词的演唱之后,接下来的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完全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根据学生的讨论、演唱,进行及时地引导,最后,教师弹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用圆润,饱满的声音来演唱。

6.全曲完整演唱:

达到这样的演唱要求:

第一段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第二段用感激的心情,中速演唱,第三段则用稍快的速度进行演唱

7.合作分组演唱,加入朗诵。

三、拓展。

想对老师说的悄悄话。

播放背景音乐《甜甜的秘密》,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把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教师选几名学生上来,把秘密悄悄的告诉老师

 四、小结。

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小秘密之后,感到非常的甜蜜和感动,你们爱老师,老师也爱你们,最后,请大家一边唱歌,一边把写着秘密的纸条一个一个交给老师,然后走出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感受歌曲的风格,体会老师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托起下一代新人的崇高责任感。

2.分析歌曲的乐句乐段,哼唱歌曲的主要旋律。

3.了解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演唱形式,知道这首歌是歌唱家宋祖英的成名曲。

教学重难点:

了解歌曲的风格,体会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

1.播放视频《种太阳》跟着音乐律动。

刚才我们聆听了一首《种太阳》,歌曲里面的小朋友有一个理想,想当一名科学家,可以播种许多的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

是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自己的理想啊?

老师小时候也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可以站在三尺讲台上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非常幸运老师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现在可以站在这里跟同学们一起上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关于理想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聆听的时候,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聆听。

边听边想,歌曲带给你们怎么样的感觉?

二、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谈谈学生的听后感受。

刚才我们听了种太阳的情绪比较欢快,速度比较快,那我们刚才聆听的这首歌曲他的情绪怎么样?

速度怎样?

2.演唱形式。

3.配乐朗读歌词,体会情感。

(1)配乐朗读第一段歌词。

歌曲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歌曲中的主人公从小就非常喜欢自己的老师,也非常喜欢老师的这个职业。

所以他梦想就长大后也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词,它里面“长大后我就成立你”出现了几次?

(2)同学们,从歌词的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是在描写或赞美老师呢?

三、乐句分析

1.聆听第一段。

从这首词我们体会到作词者对教师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托起下一代新人的崇高责任感的无比崇敬。

那么曲作者又是怎样为这个词谱曲的呢?

2.分析第一部分

有几个乐句?

乐句与乐句之间有什么关联?

3.分析第二部分

4.有几个乐句?

一、三两个乐句相同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表现怎样的情感?

5.跟琴学唱一、三乐句。

6.聆听第二段与尾声。

设问:

我们刚才听的与刚才听的第一段在音乐上有什么区别?

引出尾声。

7.聆听尾声。

尾声由第几乐段的哪个乐句引申而来的?

尾声重复出现“我就成了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结:

歌曲的音调富有民族风格,采用山东琴书的音调为素材创作而成,旋律乡土气息浓郁。

8.关于宋祖英

这首歌是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在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凭借这首歌曲一举成名,可以说是她的成名曲。

四、拓展延伸。

宋祖英之所以在唱了这首歌后一举成名,是因为她美妙的歌声中蕴含着对老师深深的情谊,表达出成为老师的崇高理想得到实现后的强烈的自豪感。

这样的歌声才是可以打动人的。

此刻你们想唱一首什么歌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情呢?

五、小结。

 

第三课苗岭的早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是啊,“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

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感觉到什么了吗?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

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

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5.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

你还知道哪些呢?

7.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

8.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

四、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

1.听赏第二乐章。

你感觉第二乐章音乐和第一乐章音乐有什么不同吗?

2.你想跳一跳苗族舞吗?

(1)多媒体图文介绍芦笙、木鼓、板凳等舞蹈。

(2)再次欣赏第二乐章,看老师表演的苗族舞:

示范苗族舞的扭跨、踢腿、跳跃。

(3)教学生表演苗族舞的几个动作并加入“拍一拍”。

(4)跳一跳。

五、听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六、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初步听辨高低不同的音,在听辩1、3、5三个音基础上,能模唱歌曲唱名。

2.学会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乃哟乃》,并学会加上摆手舞动作。

3.通过学唱和表演《乃哟乃》,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

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来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乃哟乃》。

教学难点:

感受、听辨Do、Mi、Sol的音高。

唱准五度大跳音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知道地图上的这只“大公鸡”代表哪儿吗?

那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你知道共有多少个民族吗?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是属于哪个民族的?

(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2.听音乐,猜民族。

3.介绍土家族。

土家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

二、认识do、mi、sol。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土家族的三位小朋友,他们特别喜欢音乐,连他们的名字都是用音符起的,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呢。

1.认识do、mi、sol

2.学做do、mi、sol 手势

3.用碗筷敲一敲do、mi、sol

4.do、mi、sol自由组合,请同学敲击。

5.敲击伴奏,学生一边演唱第一句一边做手势配合。

6.老师也忍不住要敲一敲,你们听。

三、新课教学。

(一)初听歌曲,感受语言风格。

1.师:

聪明的土家族小朋友用do、mi、sol这三个音给我们唱了首非常好听的歌,让我们听听吧。

这首歌是用土家语言演唱的,你们记住了其中的哪一句?

2.讲解土家语中“乃哟乃”“乃哟呵”

3.看图片,记歌词。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土家人们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他们非常聪明,会用图画来记载歌词,老师这有四幅图,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它的歌词。

4.看图片,完整读歌词。

5.完整聆听老师演唱歌曲。

(二)学唱歌曲

1.师唱一乐句,生跟唱一乐句。

同学们,土家族的小朋友非常的热情,听说我们要去做客,早早地就在山的那头唱起了歌,他们唱:

乃哟乃,这时山谷的回音也在唱“乃哟乃”声音怎么样,声音特别的轻。

接下来,老师来唱土家族小朋友的歌,你们就来唱山谷的回音。

2.分组学唱歌曲:

一组做原声,一组做回声。

一遍后互换。

3.分颜色演唱。

4.唱山歌形式演唱歌曲,一组唱一组喝。

(三)处理歌曲:

处理歌曲五度大跳难点

师:

刚才,有位同学在山上迷了路,找不到自己应该去的位置,请来了do和sol来帮忙。

do说:

我住在山下,邀请大家来唱歌。

是这样邀请的。

sol说:

我住在山上,邀请大家来跳舞。

是这样邀请的。

(四)完整演唱歌曲

土家族小朋友每年都会参加赛歌会,大家有没有信心去参加赛歌会一起去跟土家族小朋友去比比呢?

四、拓展。

学跳摆手舞。

土家族人们能歌善舞,不仅歌唱的好,舞也跳的不错,老师刚跟土家族小朋友学了几个土家族舞蹈摆手舞动作,大家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学一学?

五、总结。

今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土家族,感受了古老而质朴的土家文化,如果以后有机会到土家族做客,肯定会感受到他们的热情招待。

今天快乐的土家之旅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再次唱起《乃哟乃》跳起摆手舞和土家族小朋友说再见吧!

 

第四课 多年以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这首优美的英国名曲的魅力,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2.通过听听、看看、唱唱、想想、谈谈、说说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3.能用优美和谐的歌声演唱歌曲《多年以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体验和表现歌曲的基本情绪,并能用优美和谐的歌声学唱歌曲《多年以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二声部发声练习。

1=D4/45432︱1---‖

212︱1---‖

Lululululu

二、新课学习-歌曲《多年以前》。

1.导言:

同学们,在小时候你们都有听长辈讲故事的美好经历吧!

你喜欢听童话故事吗?

下面请大家来欣赏一首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新歌《多年以前》。

刚才同学们听完后,这首歌的情绪如何?

歌曲里看到的图片是童话故事《白雪公主》里的画面,白雪公主对大家提了个要求:

同学们要学会歌曲,才能和她还有七个小矮人一起去童话世界畅游,好不好?

2.出示《多年以前》歌谱,教师简介歌曲。

3.学唱旋律:

学生随教师钢琴用lu练唱曲谱,初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4.学唱歌词:

①学生分组进行自学唱歌词。

②汇报,引导学生互相倾听,评价以学生互评、教师鼓励为主。

5.歌曲处理。

①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

从视觉上分析,歌曲旋律共有几个乐句,哪几句相同?

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将讨论结果用字母颜色卡片表示。

在歌曲的歌谱上你发现有什么记号?

板书:

P、f、﹤、﹥

②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师:

这些记号叫什么?

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通过敲鼓或拍手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变化。

(生讨论)

Pf﹤﹥

板书:

弱强渐强渐弱

思考:

如果老师要求同学们用红色和粉色来表现强与弱的话,你会选什么颜色表现强,用什么颜色表现弱呢?

③师: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碰到了这么多难题,同学们都克服了。

当我们坐在外婆身边听着外婆讲那多年以前故事的时候,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把歌曲唱得更好?

④播放学生演唱录音,让学生将自己唱的与范唱进行对比,有何不同?

学生自我评价。

⑤学生再次完整地有感情地随伴奏演唱歌曲,请学生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6.成果展示:

分男女唱、独唱与合唱等形式进行表演。

(教师鼓励评价)

三、课堂小结。

1.师:

愉快的一节课就要过去了,白雪公主说:

同学们真棒,经过努力,

最后不仅学会了这首歌曲,而且唱的那么优美。

白雪公主对大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个同学课后准备《白雪公主》的故事,下节课讲给大家听,让我们随着故事一起去到美丽的童话世界遨游,好不好?

那我们下节课再见!

2.师生再见歌。

3.学生听着音乐《多年以前》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

聆听音乐《森林的歌声》、《荫中鸟》,能从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音色和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提高音乐记忆力。

  3.模仿森林中动物和自然的声音,编创有节奏的语句,在教师引导下进行音乐编创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美丽的春天来到了,让我们踏着欢快的脚步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吧!

播放歌曲《郊游》,师生律动。

 二、欣赏《荫中鸟》。

  1.师: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春天,你们听,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

”听《荫中鸟》鸣叫声片段。

  2.这是什么动物的鸣叫声?

从乐曲中你感受到他们在干什么?

这是在哪里?

你知道曲子中的鸣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的吗?

3.揭题—笛子独奏《荫中鸟》。

  4.完整聆听乐曲,说说在听乐曲时你脑海中呈现了一副什么画面?

  5.请回忆一下,你还听过哪些乐曲也是模仿鸟的形象?

三、欣赏《森林的歌声》。

  1.师:

“森林是大自然的资源,有森林就有各种小动物,森林里除了有小鸟们嘻戏逗乐的声音,森林里还有美妙的歌声呢?

你们听……”播放《森林的歌声》引子部分。

  2.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今天我们还要欣赏一首新的乐曲,你能猜到乐曲叫什么名字吗?

这首乐曲是由大自然真实的声音与乐器演奏的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热闹、欢乐的大森林,曲子的名字叫《森林的歌声》。

4.师介绍《森林的歌声》的创作背景。

选自组曲《森林狂想曲》,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其中的一首,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5.完整初听乐曲:

说说自己的感受。

 6.请打开书第34页,看看书上有几个音乐主题?

 7.师介绍三种乐器:

笛子、小提琴、吉他。

  8.分段聆听这三段主题音乐,说说乐曲的情绪,并模唱。

  9.听辨三段主题曲,并说说是用什么叫乐曲演奏

  10.完整聆听乐曲,分析乐曲结构,请学生边聆听边指出事哪个音乐主题出及各主题的主要演奏乐器。

  11.创作自己的森林音乐:

  今天我们从乐曲中感受到了森林美妙的歌声,音乐与自然界的声音糅合在一起是多么美妙啊!

同学们,请想想看,你能模仿哪些动物的声音和大自然中的声音呢?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欣赏了自然音乐《森林的歌声》和笛子独奏《荫中鸟》,还创作了自己的森林音乐,其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音乐也更在我们心里,希望同学们热爱音乐,热爱大自然,用你的音乐之耳倾听周围的一切!

  

 

第五课小猫钓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小猫钓鱼》,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体会歌曲所表达的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学习做事一心一意的好习惯。

2.做“钓鱼”游戏,巩固对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巩固对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认识,能够做到准确识别三种不同的音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朋友小猫喵喵,你们看,它在跟大家问好呢!

大家也和喵喵来问个好吧!

学生问好。

喵喵今天准备去钓鱼,它准备了鱼竿和鱼饵,我们陪它去小河边钓鱼吧。

请小朋友听听,喵喵钓鱼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欣赏歌曲

1.初次聆听歌曲《小猫钓鱼》。

谁能告诉老师,喵喵钓鱼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2.读歌词,讲故事。

学生读歌词,编故事。

3.再次聆听歌曲《小猫钓鱼》,教师出示《小猫钓鱼》歌曲谱例并进行强弱教学。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