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挥中心装修技术规范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2931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指挥中心装修技术规范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应急指挥中心装修技术规范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应急指挥中心装修技术规范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应急指挥中心装修技术规范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应急指挥中心装修技术规范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指挥中心装修技术规范书.docx

《应急指挥中心装修技术规范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指挥中心装修技术规范书.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急指挥中心装修技术规范书.docx

应急指挥中心装修技术规范书

应急指挥中心装修技术规范书

 

一、总体要求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是集音视频编解码、摄像、灯光、音响、网络、供电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科技应用系统。

电视电话会议室是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电视电话会议的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室应当选择适合的建筑场所,做好建筑声学设计,达到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能够真实地反映会场的图像、声音及其它会议要素,使远端与会者产生临场感受,达到视觉、语言和环境全程同步交流的良好效果。

二、会场设计要求

(一)基本环境和会场布置

1、会议室的面积与参会人员、会议设备密切相关,省级电视电话会议室面积应大于60平方米,天花板高度一般应大于3米。

2、会议室应设置主席台、主席墙、听众席和背景墙,主席台台高应根据会议室建筑高度适当高于听众席。

主席墙和背景墙颜色应优先考虑中性蓝,且不宜有山水字画等复杂景物,在背景墙合适的高度设置明显的单位名称标志,要求使用简称(如河北**、内蒙古**等)。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应在汉字前(上)方添加用本民族文字书写的单位名称。

应选择适当的字体、字号和颜色,清晰地反映出本地会场的单位。

3、遵照人际交流的一般原则,会议室桌椅的布局应采用“一”字形排列,使分会场人员与主会场人员在会议图像的效果上有“面对面”的感觉。

会场桌椅的布置应根据会议室的宽度、纵深长度和空间高度来考虑,听众席的人行过道应设在两侧,以达到会议画面的美观简洁和构图合理。

4、会议室的内饰装修应尽量简朴,室内不宜悬挂、摆放镜子、艺术品等易反光的物件。

会议室墙壁、地面、桌椅颜色应采用浅色色调,禁用白色、黑色等色调。

5、当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各省级院作为分会场时,各省级院参会人员应一律在听众席就座,领导在第一排就座,其他人员从第二排开始集中就座,确保参会人员均在摄像区域内。

第一排座席应根据技术要求设置摄像机、专业灯光、话筒等必要设备。

(二)会场视频系统

1、摄像机

一般应设置主摄像机和辅助摄像机,以保证参会人员都能收入视角范围,方便获得会场全景或局部特写画面。

主摄像机应选用较高档次、可调可控的设备,尽可能配置一套可移动的摄像机,用于拍摄会场全景和领导画面。

2、显示设备

主席墙两侧应设置两台显示设备,宜采用等离子、液晶电视或背投等显示设备,方便显示本地和远端图像。

在听众席第一排前应摆放1-2台显示设备,便于主席台上领导观看本地和远端图像。

最佳效果是在主席台中央设置可移动(如升降)的显示设备,便于听众席第一排领导收看会议图像。

显示设备一般应支持S-Video、复合端子、VGA/XGA接口。

(三)会场音响系统

1、本底噪声要求

会议室环境本底噪声要求低于35dB(A),混响时间为0.8±0.2s,地面(地毯)、天花板、四周墙壁均应做吸音处理,四周墙壁及门窗与外界应有良好的隔音,隔声量不应低于40dB,以达到对内吸音、对外隔音、抑制回声的目的。

2、传声器(话筒)

一般应选用定向传声器(话筒),且有较强的指向性,优良的音质和极小的反馈,具有手动开启/关闭的功能。

传声器(话筒)的布置必须置于各扬声器的辐射角之外,避免出现回音啸叫。

3、调音设备

会议室应配备调音台,调音台需具有多路独立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可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分组控制,每通道有静音与预监听开关。

有条件的省级院可根据需要安装压限器、均衡器、反馈抑制器、数字媒体矩阵等其它调音设备,要求与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内其它设备间的连接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4、扬声器

扬声器根据会场的面积、格局等实际情况放置,离墙壁距离至少保持1米。

如果采用吸顶圆型扬声器,可根据会场顶部格局合理设置。

扬声器应至少设置四只,要注意与传声器(话筒)的位置关系,防止发生“回馈”、“自激”等现象。

(四)会场照明系统

1、鉴于会议时间的不确定性,自然光的照度与色温也随时间不断变化,因此会议室应避免采用自然光源,而应采用人工光源。

会议室内所有窗户需安装厚遮光的窗帘,防止自然光破坏室内的光平衡。

2、会议室内照明光源应采用R.G.B三基色灯冷光源且颜色统一,照明灯光应分组可控,色温不低于3500K,不宜采用混光照明,一般不选用碘钨灯、白炽灯作照明光源。

光源宜采用面光源而不用点光源(如射灯、筒灯)。

3、主席台和听众席第一排是主要摄像区,一般其平均照度不应低于800Lux;其他区域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0Lux。

会场显示设备周围的照度应在50-80Lux之间,图像文字区域的照度应不大于700Lux。

三、会议控制室要求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应设置控制室,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且与会议室相邻近,便于技术人员操作设备和观察会议情况。

控制室应按照计算机房的标准建设,室内布局合理,设机柜、操作台,便于安装、操作各类设备。

四、电源及接地要求

(一)交流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供电,电压波动范围和不间断电源应符合用电设备要求。

(二)供电系统总容量应大于实际容量的1-1.5倍。

(三)控制室供电系统应按照明用电、设备用电、空调用电等分开独立供电,其中设备用电应专门配置不间断电源。

(四)控制室须设置接地体,单独设置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与其它接地系统合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3Ω。

采用联合接地方式,保护地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第五根线,与交流电的零线必须严格分开。

五、综合布线要求

(一)建设或改造电视电话会议室和控制室时,应事先埋设管道,安装桥架,预留地槽和孔洞等,以便穿线。

在控制室预留足够的电话、计算机信息点数量,在会场主席台、听众席第一排等位置预留音频、视频接口、VGA接口、电源插座、计算机信息点等。

任何缆线与设备采用插件连接时,必须使插件免受外力影响,保持良好接触。

(二)控制室与会议室的设备之间的连线宜采用暗敷穿管的方式布放缆线。

六、会议室文档要求

(一)制定明确的电视电话会议室管理办法、设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19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