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2945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docx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练习-三次科技革命7

一、选择题

1.18世纪末,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态度多以侮辱和谩骂取代以前的尊重和颂扬,这是因为英国在这一时期

A.与中国签定了《南京条约》

B.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2.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

“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

”“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煤的储存丰富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采掘技术提高D.煤的出口量激增

3.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对各行业机器大生产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创造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

C.火车机车D.内燃机

4.1776—178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每年为670万英镑,1797—1800年则增加到4143万英镑;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790年增至760万吨,1836年又增至3000万吨。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开展

C.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D.电力的广泛应用

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③欧洲工人队伍的壮大④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

其表现有

A.家庭电话普遍使用B.人们乘坐火车外出旅

C.电力成为主要动力D.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7.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其中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是

A.火车方便人们出行B.电话沟通城市乡村

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D.计算机网络方便学习工作生活

8.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以下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人们乘坐飞机出行B、汽车在街上往来奔驰

C、人们乘坐火车出门旅行D、人们通过电报传送消息

9.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下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10.观察图③,结合所学知识之处英国1785年和1845年煤和钢铁年消费量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是

图③

A.光荣革命B.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C.第一次工业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

11.莱芜被誉为“航空运动之城”,每年的九月,美丽的雪野都会迎来中外航空爱好者,他们在蔚蓝的天空尽情飞翔。

人类实现在天空飞翔的梦想最早是在

A.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答案:

B

12.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句解说词:

“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牛顿和瓦特的历史贡献()

A.发明火车、发明电灯

B.发明飞机、提出相对论

C.发明汽车、研制内燃机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1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7年1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l800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且创全球历史新高。

世界上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诞生于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答案:

D

14.2017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导致核泄漏、核污染,再次引起人们对原子能利用的持续关注,如何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成为热议的话题。

历史上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打开原子时代天门的科学家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邓稼先

答案:

C

15.“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识图题

图一

图二图三图四图五

1.1.图一是秦统一货币和统一文字的图片。

秦朝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全国规范使用的文字是,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

1.2.图二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他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其代表作是。

1.3.图三是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1.4.图四是一个黑色的大石柱,上面刻有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该法典是。

1.5.图五是“发明大王”研制的耐用碳丝电灯泡。

19世纪70年代,伴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历史进入到。

1.1.圆形方孔铜钱(1分)(圆形方孔钱也符合题意)、小篆(1分)、隶书(1分)

1.2.屈原(1分)、《离骚》(1分)

1.3.李时珍(1分)、《本草纲目》(1分)

1.4.《汉谟拉比法典》(1分)

1.5.爱迪生(1分)、电气时代(1分)

2.图说历史

图一

图二图三图四图五

2.1.图一是秦统一货币和统一文字的图片。

秦朝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全国规范使用的文字是,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

圆形方孔铜钱(1分)(圆形方孔钱也符合题意)、小篆(1分)、隶书(1分)

2.2.图二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他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其代表作是。

屈原(1分)、《离骚》(1分)

2.3.图三是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李时珍(1分)、《本草纲目》(1分)

2.4.图四人物被称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他是。

林则徐(1分)

2.5.图五是“发明大王”研制的耐用碳丝电灯泡。

19世纪70年代,伴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历史进入了。

爱迪生(1分)、电气时代(1分)

 

3.资源与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也关系着我们共同的未来。

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决定围绕“资源环境发展”办一期墙报,以此号召大家爱护地球家园。

请你与他们一起准备相关资料。

主题一:

“工业文明时代的资源开发”。

科技革命影响下的资源开发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资源

煤炭

②、石油

原子能(核能)

(1)请你围绕主题一,在答题卷上对应上表中的番号写出相关内容。

(2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②电力。

(2分)

主题二:

“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机燃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请你围绕主题二,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分)

积极影响:

生活方便快捷;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提高。

(采意给分,任2点2分)

消极影响:

环境污染。

(1分)

主题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材料二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以下是1992—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部分主题:

1992年:

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2017年: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17年:

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2018年:

绿色经济:

你参与了么?

——摘编自XX网

(3)请你围绕主题三,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设立“世界环境日”的原因。

(1分)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出“世界环境日”主题的特点。

(2分)

原因:

全球环境持续恶化。

(1分)特点:

倡导全球合作。

(2分)

(4)结合上述主题内容,请你为本期墙报设计一句“寄语”。

(2分)

寄语: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地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采意给分,任一1句2分)

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图一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图二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问题。

专家认为: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

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所示的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动力来自于哪两种机器?

(2分)

(2)材料二中的“信息网络”是哪次科技革命中的成果?

它属于哪个领域?

(2分)

(3)面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中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

(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1分)

(1)改良蒸汽机;汽油内燃机;

(2)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

(3)大力发展经济,重视科技和和培养人才。

(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