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宣传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3311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7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宠物宣传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宠物宣传手册.docx

《宠物宣传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宠物宣传手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宠物宣传手册.docx

宠物宣传手册

 

保护动物,关爱生命——宠物篇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宣

2013年11月

宠物猫狗的小常识

  1.狗属于杂食动物,他们需要肉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蔬菜水果。

所以,一定不要光给它们吃肉,不然他们会营养不良的。

 2.在喂养猫、狗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喂他们含有盐的食物,尤其不要因为怕它们的饮食味道不够,而喂它们人吃的咸饭菜。

因为盐对猫、狗的肾损伤比较大,并会造成它们掉毛,和毛色暗淡等问题。

最主要的是,到猫、狗年老时,肾病会夺去它们的生命。

3.不要给狗狗使用人类的洗发水:

狗狗的皮肤只有3~5层,相对于人的皮肤来说,要薄的多。

狗狗专用浴液比人用洗发水要温和很多,如果狗狗对人用洗发水受不了,会因此得各种皮肤病。

4.狗狗绝育手术后:

手术后一段时间,猫、狗都会因为麻药劲未过,而萎靡不振。

此时要注意不要给猫、狗喝牛奶等东西,最好是不要吃东西。

因为麻药会使猫、狗的肠胃停止蠕动,以至容易造成它们的涨肚。

此时最好不要给他们吃任何东西包括水,让他们隔段时间起来稍微活动一下,帮助他们进行肠胃运动。

过个半天到一天,他们就可以像原来那样正常进食了。

5.猫猫、狗狗吃草:

你遇到过吗?

别害怕,这是好现象!

春、秋两季,狗狗处于换毛时期,它们在舔自己的同时会吃下很多毛。

而毛是无法被它们消化的,所以它们会吃一些草,然后再呕吐或便便的时候,用草缠住毛,使之排出体外。

不过,这可不是所有的狗狗都会的呦。

如果狗狗自己不会吃草,你可以到宠物医院买些化毛之类的药,帮他们排出体外,这与吃草是同一个道理的。

6.狗狗感冒:

狗狗感冒也像人一样,会流鼻涕、打喷嚏、精神不振和食欲不佳。

千万不要小看感冒,感冒会带来很多其他病发症,所以如果你的狗狗感冒比较严重,最好是带它去医院。

注意!

不要随便给它吃一些人类的感冒药,因为人类的感冒药中有很多物质是对狗狗非常有害的。

宠物犬常见的疾病

一、犬瘟热

俗称“狗瘟”,是危害犬类的主要传染病。

该病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一般春季多发,主要侵害4-12月龄的犬,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病毒通过气溶胶微滴和被污染的物体传播,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

病犬是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犬的鼻汁、唾液、血液等组织中,并能通过尿长期排毒,污染环境,传染性极强。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3-6d。

初期病犬精神委顿,食欲不振或缺乏。

眼、鼻流出浆液性或粘性分泌物,后变为脓性,有时混有血丝,发臭。

体温39.5-41℃,持续约2d,以后下降到常温。

此时,病犬感觉良好,食欲恢复,2-3d后再次发热持续数周之久,即所谓的双相热(体温两次升高)。

此时病情又趋恶化,鼻镜、眼睑干燥甚至龟裂,厌食,常有呕吐和肺炎。

严重病例发生腹泻,粪呈水样,恶臭,混有粘液和血液。

病犬消瘦,脱水,体重严重下降,脚垫和鼻镜过度角质化。

根据品种、年龄、有无并发和继发感染、护理和治疗条件的不同,病死率差异很大,波动于30%-80%之间。

 

治疗预防

本病在救治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用特异性高免血清,这是清除体内病毒的有效措施,依据病情可一日一次,或上、下午各一次。

2、应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3、对症治疗:

宠物犬个体小,连续呕吐、拉稀便造成脱水,如不及时补液,则会危及生命。

经验表明尽早实施救治,成功率较高,延误治疗(发病后第三日救治),成功率较低。

  预防犬瘟热的最有效方法是给犬接种疫苗。

二、犬细小病毒感染

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的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自然感染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

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中都含有该病毒。

病毒污染食物、垫料和环境等造成传染。

发病率20%--100%,致死率10%--50%,四周龄以内死亡率最高。

在宿主体内,病毒在肠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上繁殖,引起肠炎和心肌炎。

康复犬的粪尿中可长期带毒,以及隐性感染的犬带毒,都是危险的传染源。

临床症状

肠炎型潜伏期1-2周,多见于青年犬。

一般先呕吐,接着出现血样腹泻,粪便先为黄色或灰黄色,覆以多量粘液和伪膜,接着排番茄汁样或带血的稀粪,具有难闻的腥臭味。

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至40—41℃。

病犬迅速脱水、衰竭而死。

有的病例呈现间歇性腹泻,也有的病例口腔内出现小水泡,形成溃疡。

血白细胞总数0.5—2×109/升(500—2000/立方毫米)明显减少。

心肌炎型多见于8周龄以下的幼犬,一般不表现症状或仅有轻度腹泻,突然衰竭,出现呼吸困难死亡。

病死率60%—100%,只有极少数轻症病例可以治愈。

多因心力衰竭死亡。

治疗预防

心肌炎型病犬病程急剧,迅速恶化,常来不及救治即已死亡。

肠炎型病犬若能及时合理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病的早期,在应用高免血清的同时,进行强心、补液、抗菌、消炎、抗休克和加强护理等措施下,可提高治愈率。

有以下两种方法:

(1)用高免疫血清早期使用可提高疗效。

犬群中一旦确诊为本病,应立即给其他病犬应免血清或康复犬血清。

高免血清的用量为0.5~l毫升/千克体重,康复犬血清为0.5~2毫升/千克体重,连用3~5天。

如高免血清与其他抗菌消炎药同时使用,可提高疗效。

(2)补液病犬常因脱水而死,因此补液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

应根据犬的脱水程度与全身状况,确定所需添加的成分和补液量,一般静脉补液量为60毫升/千克体重。

预防本病主要依靠接种疫苗和严格的检疫制度。

三、狂犬病

人和各种动物都可感染,其病原是狂犬病病毒。

病犬主要表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攻击人畜,最后麻痹而死亡,因此又称疯狗病。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脑组织及脊髓中。

病犬的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向体外排出。

病犬出现临床症状前的10~15天,至症状消失后的6~7个月内,唾液中都可含有病毒,因此,当动物被病畜咬伤后,就可感染发病。

有些外表健康的犬、猫,其唾液中也可含有病毒,当它们舔人或其他动物,或与人生活在一起时,也可使人感染发病。

除此之外,很多野生动物,如狼、狐、鹿、蝙蝠等感染本病后,不仅可发病死亡,而且还可扩大传播。

如有些品种的蝙蝠(非洲吸血蝙蝠),感染狂犬病病毒后,也经常袭击人畜,使之感染发病。

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污染的空气,也可引起人畜的呼吸道感染。

野生动物可因扒食病尸而经消化道感染。

由此可见,狂犬病的感染途径是多方面的,不像过去所认为的只是通过咬伤感染。

临床特征病犬表现狂暴不安和意识紊乱。

病初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举动反常,如不听呼唤,喜藏暗处,出现异嗜,好食碎石、木块、泥土等物,病犬常以舌舔咬伤处。

不久,即狂暴不安,攻击人畜,常无目的地奔走。

外观病犬逐渐消瘦,下颌下垂,尾下垂并夹于两后肢之间。

声音嘶哑,流涎增多,吞咽困难。

后期,病犬出现麻痹症状,行走困难,最后终因全身衰竭,可作出初步诊断。

但是咬人的犬不一定都是狂犬病犬,但也确实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无临床症状的带毒犬及呈现临床症状前就向外排毒的犬。

防治措施

第一,家养的犬,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第二,要加强检疫。

未注疫苗的犬入境时,除加强隔离观察外,必须及时补注疫苗,否则禁止人境。

对无人饲养的野犬及其他野生动物,尤其是本病疫区的野犬,应扑杀。

第三,对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犬及病畜应立即扑杀,不宜治疗。

尸体应深埋,不准食用。

对刚被咬伤的犬,要及时治疗。

其治疗效果取决于治疗的时间及对局部处理是否彻底。

在咬伤的当时,先让局部出血,再用肥皂水充分冲洗创口,以排除局部组织内的病毒,后用0.1%升汞液或酒精、碘酒等处理。

如有狂犬病免疫血清,在创口周围分点注射(用量为每千克体重按2.5毫升计算,最好在咬伤后72小时内注完)更好。

如无血清,应及时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第四,对被咬伤的人,应迅速以20%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并用3%碘酒处理,还要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第一、三、七、十四、三十天各注射1次,至第四十及五十天再加强注射1次),常可取得防治效果。

 

四、螨病 

主要原因:

俗称“癞皮病”,是由螨虫引起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病原体为疥螨、蠕形螨。

虫体生活在动物皮肤、被毛上,犬和人一旦接触到虫体后,很快感染发病。

本病主要为接触传染,传染性极强。

 

临床表现:

狗感染本病后,在眼睑及其周围皮肤,额部、颈下部、肘部、腹部、股内侧等处皮肤发生脱毛,颓斑,皮肤粗糙脱屑或有小结节。

病情严重的患犬皮肤生成脓泡,脓泡中含有大量虫体或虫卵。

群体中有一犬发病,其它犬很难有幸免者。

治疗预防

本病治疗应以上体施治为主,辅以环境消毒。

动物身上可应用药物治疗,尤以巴胺磷等药浴效果显著,每四天一次,持续治疗一个月,局部用烟叶、木炭末煎汁等药物涂擦,一般也可痊愈。

伊维菌素颈部皮下注射,用量为0.3mg/kg,效果也极好。

犬用用具,要彻底洗刷、日晒消毒。

室内犬接触的织物要经常清洗,晾晒以消除病原体。

 

五、犬传染性肝炎 

本病是由犬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

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犬均易感,主要侵害1岁以内幼犬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最高。

常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在临床上常与犬瘟热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严重。

病初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犬的血液中,以后在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中都有大量病毒,并排出体外,污染外界环境。

病愈后还可从尿中排毒达6~9个月之久。

因此,病犬和带毒犬是本病的传染源。

健康犬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经胎盘传染。

该病毒抵抗力相当强,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在土壤中经10~14天仍有致病力,在犬窝中也能存活较长时间。

但加热能很快将病毒杀死。

临床症状

临诊症状可分为3型,即犬肝炎型、犬呼吸型和狐脑型,其中以犬肝炎型分布最广。

犬肝炎型,又称为古典型,由腺病毒Ⅰ型引起,潜伏期6-9d。

病犬体温升高至40-41℃,持续1d,又降至常温,持续1d,再次升高,呈马鞍型体温曲线。

心跳加强,呼吸加快,步样不灵活,弓背,腹部有压痛,无力,食欲不振,口渴,下痢,呕吐,眼睑等皮下发生水肿,扁桃体肿大,粘膜潮红,牙龈、口腔有点状出血。

常有蛋白尿。

病程较犬瘟短,多在感染后2-12d死亡或康复,幼犬若能耐过48h则多能康复,其死亡率为25%-40%。

成年犬多能耐过。

在恢复期,部分病犬的角膜混浊,呈白色乃至蓝白色角膜,称为肝炎性蓝眼,数日后即可消失。

犬呼吸型,主要由腺病毒Ⅱ型引起,在美国和加拿大较多见。

狐脑炎型,主要见于狐狸和黑熊等野生动物。

防治措施

第一,平时要搞好犬舍卫生,自繁自养,严禁与其他犬混养。

第二,尽早隔离病犬,并用高免血清或成年犬血清治疗,每天1次,每次10~30毫升。

此外,每日应静脉注射50%莆萄糖液20—40毫升,维生素C250毫克或三磷酸腺苷15—20毫克,每日1次,连用3—5天。

第三,预防注射。

六、钩端螺旋体病

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犬对本病也很易感,世界各国都有发生。

病原体是钩端螺旋体。

由于感染的菌型不同,其临床特点也不一样,有的症状明显,病犬呈现高热、粘膜出血、黄疽、溃疡或坏死,血红蛋白尿。

钩端螺旋体的菌型不下数十种。

我国已从犬中分离出8个型。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感染,而且可以长期存在于感染动物体内,成为主要的贮存宿主。

家畜中猪、犬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带菌的动物,可随尿排菌,污染水源、土壤。

当犬接触这些染菌的水、土壤或尿后,就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及消化道感染。

临床症状

病犬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特征:

其一,由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病犬,开始高热,但第二天就下降至常温或以下。

不久在眼结膜和口腔粘膜出现黄疸。

病犬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呕吐,精神沉郁,四肢(尤其后肢)乏力。

尿量减少,呈黄红色,大便中有时混有血液。

其二,由犬型钩端螺旋体引起的病犬,黄疸症状不明显,一般表现呕吐,排带血的粪便,腹痛,口腔恶臭,粘膜发生溃疡,舌部坏死、溃烂。

腰部触压时敏感,多尿,尿内含有大量蛋白质、胆色素,病犬多因尿毒症而死亡。

防治措施

第一,避免犬与带菌动物(尤其是猪与鼠类)及被其尿所污染的水、饲料接触。

被污染的环境,可用2%—5%漂白粉溶液,或2%氢氧化钠,或3%来苏儿消毒。

第二,驱鼠、灭鼠。

第三,严禁饲喂病畜肉及带菌动物的生肉及其产品。

第四,对较大的犬群每年进行1次检疫,发现病犬及可疑感染犬,应及时隔离。

青霉素、链霉素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在早期应用,效果更好。

但必须连续治疗3~5天,才能起到消除肾脏内钧端螺旋体的作用。

第五,采取药物预防。

目前,我国尚无犬用单价钧端螺旋体菌苗,但国内有与其他疫苗结合的六联苗,可给犬预防接种,但菌苗必须包括当地主要流行菌型。

如无菌苗,可在流行期间采用药物预防,即在饲料中加人土霉素(每千克饲料加人土霉素0.75—1.5克)或四环素(按l—1.5毫克/千克体重),连喂7天,可控制犬的感染。

第六,饲养病犬的人员,不要再与健犬接触。

 

 

七、犬疱病毒感染 

本病主要是仔犬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影响犬的繁殖,常可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

仔犬感染后的特征是呈现全身性的出血和坏死,三周龄以上的犬感染后,则主要呈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本病的病原体是犬疮疹病毒I型,它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弱,56℃经4分钟就可将病毒杀死。

但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

在酸性环境(pH4.5)中,经30分钟即可使病毒失去致病力。

病毒可通过唾液、鼻汁和尿液向外排出。

本病主要经飞沫感染,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了带毒母犬的分泌物也可感染。

临床特征

二周龄以内的仔犬感染本病后,体温常不升高,精神迟钝,食欲不良或停止吃奶。

呼吸困难,腹痛,呕吐,排黄绿色粪便。

病犬常连续嚎叫,多在出现临床症状后24小时内死亡。

个别耐过的仔犬,常遗留共济失调,向一侧作圆周运动等神经症状和失明。

3—5周龄的仔犬及成年犬感染后,常不呈现全身症状,只引起轻度鼻炎和咽炎,主要呈现流鼻涕、喷嚏、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

试验证明,病毒可在这些病犬的呼吸道和生殖道粘膜上轻度增殖,成为传染源。

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疫苗。

因此,预防本病主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如不要从经常发生呼吸器官疾病的犬群中买犬,发现病犬及时隔离,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加强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

 

猫常见的疾病

一、猫泛白血球减少症

此病又称为猫细小病毒症、猫传染性肠炎、猫瘟热,为极为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高度传染性病毒疾病。

该病病原为猫细小病毒,此病毒会大量存在于病猫的眼、鼻、唾液等分泌物,粪、尿排泄物以及呕吐物中,病猫康复后一年之内仍有可能由粪、尿中持续排毒,因此若您的爱猫直接接触到病猫,或受其排泄物所污染的器具、食物、饮水、环境,那么就有感染此病的危险。

临床症状

潜伏期2—6d。

易感猫群感染率可高达100%。

临床上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隐性4个类型。

最急性型病猫突然死亡,误认为是中毒

急性型病猫仅有一些前驱诊断症状,于24h内死亡

亚急性型病猫最初精神委顿,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到40℃以上,24h后下降到常温。

2-3d后体温在度上升到40℃以上,呈明显的双向热。

第二次发热时临诊症状加剧,高度沉郁,伏卧、头搁于前肢,初生的仔猫表现共济失调;发生呕吐和腹泻,粪便水样,内含血液,迅速脱水;白细胞数减少。

死亡率在60%—70%,高可达90%以上。

妊娠期母猫可发生胚胎吸收、死胎、流产、早产或产小脑发育不全的畸形胎儿。

严重时幼猫全部死亡。

隐性感染型动物的血清中含有特异性抗体,表明在自然情况下病毒在这些动物间广泛存在和传播。

防治措施

病猫通常须住院治疗,以维他命、电解质、葡萄糖等进行输液支持疗法,用抗生素防止二次感染,并投与一些止血药与止泻药。

病猫用过的器具、毛巾应以含高浓度氯的消毒剂彻底进行消毒,以防止感染其它猫只。

预防本病的最好方法,便是进行疫苗预防射。

第一次的预防注射通常在小猫8—10周小猫体内所含的母体抗体消失时进行首次免疫,并于3—4周后(亦即12—14周龄时)进行第2次预防接种。

成猫之后,您一定要切记每年一次带您的爱猫到兽医院追加预防注射,增强其免疫力。

二、猫杯状病毒感染

猫杯状病毒感染又称猫传染性鼻-结膜炎,是由猫杯状病毒引起的猫的一种多发性口腔和呼吸道传染病,以双相热、上呼吸道临诊症状、发病率高和死亡率低为特征。

临床症状

潜伏期2-3d。

轻者变现精神沉郁,发热(39.5-40.5℃)打喷嚏,眼和鼻流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

口腔溃疡是特征性临床症状,有时是唯一症状。

严重者表现呼吸困难,沉郁,肺部啰音,易引起继发感染,造成肺部水肿和间质性肺炎。

4-8周龄吃奶猫易死亡,1岁以上的猫常呈温和型或隐性经过。

防治措施

疫苗接种是防制本病的有效方法。

平时搞好猫舍清洁卫生,对新引进的猫应隔离观察,至少2周内无呼吸道疾病,方可混合饲养。

三、狂犬病

狂犬病为法定人畜共通传染病,狂犬病的病原为狂犬病病病毒,大量存在病畜的唾液中,因此主要感染途径为被病畜咬伤而感染。

此外,本病毒亦可经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结膜及皮肤伤口而感染健康动物。

可传染包括人、狗、猫在内的温血动物;而猫儿感染狂犬病的比例为狗儿的1.4倍。

临床症状 

狂犬病的潜伏期为3~8周,依其临床上所显现的症状又可分为两型:

A.狂暴型狂犬病("furious"rabies)猫儿若感染狂犬病,首先会有体温的变化,接着行为发生异常,躲在暗处、不听主人招唤、不安、害羞或急燥;此症状持续1~3天后,接着进入狂燥期,病猫变得凶恶、狂暴不安、疯狂攻击咬噬人、物,失去痛觉、最终抽筋死亡,此即狂暴型的狂犬病。

B.沉默型狂犬病("dumb"rabies)有时病畜感染狂犬病后,并不会出现所谓的狂燥期,而直接进入麻痹期,此即为所谓的沉默型狂犬病。

病猫因运动神经受损而造成瘫痪,嘴无法闭合与吞咽而使口水不断流出,通常在出现麻临床症状2—7天后,病畜会因呼吸道肌肉麻痹造成无法呼吸而死亡。

防治措施

狂犬病为法定的人畜共通传染病,因此政府明文规定您的爱猫必须接种狂犬病疫苗。

猫儿在3—4个月时进行第一次狂犬病死毒疫苗预防注射,接着每年须补强疫苗一次。

狂犬病病毒必须依赖活体,无法单独存在于环境中,干、热、阳光、一般的消毒剂皆可将其消灭。

猫儿一旦显现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一律规定隔离扑杀,不予以治疗,以防止疫情扩大、危害人畜。

若爱猫被疑似感染动物咬伤,应使伤口血液流出、以大量清水与肥皂冲洗后再用3%碘酊或70%酒精进行消毒,并尽快补强注射狂犬病疫苗,隔离观察90天,若不幸出现狂犬病症状,只得依循法令归定施行安乐死。

四、猫传染性腹膜炎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病原为冠状病毒,据美国研究报告显示:

本病毒于猫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25—80%),而真正发病率约为25%,但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体内达数年之久。

本病的传染可由呼吸道、消化道、吸血昆虫等途径水平传播,并可经子宫或产道垂直传播给子代。

临床症状

本病依其病型可分为湿性型(渗出型)与干性型(非渗出型)二种:

湿性型病猫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身形日渐消瘦、发烧,经1~6周后,腹部明显隆起、积存大量腹水,并有黄疸、贫血、下痢等症状出现。

其腹水为透明、淡黄色或淡褐色的黏稠液体,接触到空气则会凝固成胶质状,约有20%的病例会同时出现胸水与腹水的症状。

干性型此病型一样会有长期发烧、体重减轻、逐渐耗弱的临床表现,但不会出现腹水,且因病毒所侵袭器官之不同而有各种型式的临床症状出现。

常见因神经系统受其感染而引发眼球震颤、斜颈、共济失调、性格改变、麻痹等神经症状,或是角膜混浊、眼前房液出血、虹膜睫状体炎等眼睛病变。

除此之外,本病尚会导致怀孕母猫流、死产,新生或断奶前后的小猫猝死。

防治措施

目前为止,尚未成功的研发出疫苗,唯有靠病猫的隔离措施加以保护其它猫咪,冠状病毒可以含氯消毒剂加以扑灭。

治疗此病为一种慢性病,须耐心的接受兽医师长期的治疗,并注意猫咪长期食欲不振,主人有时须以强迫进食的方法补充其体力。

猫传染性腹膜炎肠道病变

五、猫白血病

本病的病原为猫白血病病毒和猫肉瘤病毒引起的恶性传染病,除可由病猫的唾液、乳汁、鼻分泌物、粪尿水平传播外,也可经由子宫由母猫垂直传播给子代;此外吸血昆虫以及打斗咬伤亦会造成感染。

本病以淋巴肉瘤、骨髓增生性白血病、贫血、胸腺等免疫器官萎缩为主要特征,病猫的死亡率极高。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2-3个月病猫通常呈现贫血、肝脏及消化器官疾病、嗜眠、厌食和消瘦。

在临诊上可分为4型。

腹型多见,有呕吐或下痢,肠堵塞,尿毒症,黄疸,贫血,食欲减少,消瘦,腹部可摸到肿块。

胸型青年猫多发,吞咽和呼吸困难,恶心,虚脱,胸腔积水和无气肺,胸腔腹侧可能摸到肿块。

弥散型全身淋巴结和肝脏出现肿块

白血病型病猫粘膜苍白,有出血点,体温呈间歇热,血检白细胞大量增多。

防治措施

商品化活疫苗免疫后可防止发病但不能防止感染,若经血检判定为阳性的猫须隔离以避免传染其它猫咪,可疑的猫儿亦须隔离反复检查以便确诊,酒精、沸水、石炭酸等消毒剂皆可将本病毒消灭。

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狂犬病

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

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的,病死率为100%。

该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多由染病的动物(特别是狗、猫等常见宠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感染狂犬病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潜伏期 (平均约1—3个月),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 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3)兴奋期 患者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症状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4)昏迷期 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急救措施

被犬咬伤后,伤口如何处理?

1.被咬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拨毒,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污血。

2.用20%的肥皂水或1%的新洁尔灭彻底清洗,再用清水洗净,继用2%-3%碘酒或75%酒精局部消毒。

3.在24小时内应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狂犬疫苗的注射。

如果咬伤严重,有多处伤口或伤口在头、面、颈、手指者,在接种疫苗同时应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4.因狂犬病毒不耐强酸、强碱及高温,56℃15分钟,60℃5分钟,100℃2分钟即被杀死,被疯动物撕裂的衣物,应及时更换煮沸,以防止再接触皮肤或粘膜发生"非咬伤性接触感染"。

打死的疯动物,严禁剥皮吃肉,应及时焚烧,防止野动物刨土啃尸,污染环境。

预防

1.加强犬和猫的管理,野犬应捕杀,发病的犬、猫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

2.定期对犬、猫等宠物预防注射狂犬疫苗

3.对易感人群预防性免疫接种

4.一旦被犬、猫等动物咬伤,24小时内应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狂犬疫苗的注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